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计划(5篇).docx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计划(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计划(5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计划(5篇)六班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方案1 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传授同学数学学问,并对同学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育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育其数感,提高其计算力气,培育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学问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基本状况分析 本班共有同学26多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16人。从去年一年的教学状况来看这个班的学习习惯较差,困此必需对其进行培育。另外,个别同学的家长由于在外工作对同学缺乏教育指导,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因此对同学的关怀和思想教育也特别重要。 三、教学目标 1.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
2、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2.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把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娴熟地计算简洁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洁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理解倒数的意义,把握求倒数的方法。 4.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洁实际问题。 5.把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究并把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6.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熟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洁的图案。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娴熟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洁实际问题。 8.熟识扇形统计图,能依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受从
3、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气。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觉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看、分析推理的力气。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洁净的良好习惯。 四、方法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作到课堂上能深化浅出进行教学,特别照看到后进生。 2、平常的练习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同学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习。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就要利用
4、操作、直观教学,以进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育同学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气。 5、加强力气的培育。主要培育同学的分析、比较和综合力气;抽象概括力气;推断、推理力气;迁移类推力气;揭示学问间的联系,探究规律,总结规律;培育同学思维的灵敏性和灵敏性。 五、教学进度支配 第一周 位置、分数乘法 其次周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第三周 解决问题、倒数的熟识 第四周 整理复习、分数除法 第五周 分数除法 第六周 解决问题 第七周 比和比的应用、整理复习 第八周 圆的熟识 第九周 整理复习、确定起跑线 第十周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及百分数、小数、分数的互化 第十一周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第十二
5、周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第十三周 整理复习及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 统计及数学广角 第十五周 总复习 第十六周 复习备考 六班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方案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靠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调动同学的复习乐观性,突出尖子生,重视学困生,提高中等生。 二、同学状况分析 学校生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已经接触和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数学学问,形成了相关的数学技能,也能对生活中有关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智力上已达到一个“综合进展”的层次。但是,从一班级到六班级的数学学习,不行否认还缺乏整体性、综合性和进展性的熟识。所以在这学校阶段最终的时间里,组织同学全面复习和梳理学校阶段所学
6、的数学学问,显得特别必要。尤其是对于部分“学习困难同学”,总复习更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材状况 教材总复习的内容不仅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学校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教学质量的凹凸涉及到学校数学教学的目标任务能否圆满地完成。教材把学校数学教学内容划分为44个课时进行整理复习。依据教材编排,大体上可将44个课时的内容分成6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复习数的学问,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的意义和性质及其相关学问点,还包括数的整除学问。 其次部分重点复习数的运算,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法则、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解方程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等。 第三部分重点复习比和
7、比例的有关学问,包括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解比例、正反比例意义及其判定等。 第四部分重点复习量与计量的有关学问。包括质长度、面积、体积(容积)时间等的单位及其进率,单位之间的换算与化聚等。 第五部分重点复习几何形体的相关学问。包括线与角的概念、推断、度量、操作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周长与面积的计算,立体图形的特征、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容积)等的计算。 第六部分重点复习各类应用题。包括基本的数量关系,简洁应用题、两、三步计算的一般复合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方程和比例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等。 教材的整个编排内容丰富、详细,系统性强,力图通过全面整理复习,促使同学达到巩固学问,
8、把握基本数学概念,娴熟基本技能,进展思维力气的目的。同时,力图进一步提高同学综合运用数学学问的力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气。 四、总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引导同学力求达到: 1、比较系统、结实地把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的基础学问,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力气,会用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力求计算方法合理、灵敏,具有确定的速度。会解简易方程。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巩固已经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结实地把握所学的各种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与换算关系,能够比较娴熟地进行各种单位之间的化聚和名数的换算。 3、结实地把握所学各种平面图形、立体
9、图形等几何形体的特征,建立相应的表象,能比较娴熟地计算所学集合形体的周长、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容积),巩固所学的简洁画图、测量等技能,并能解决简洁的图形实际问题。4、把握所学统计初步学问,能正确地绘制(一般是半独立性)简洁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正确理解统计表(图)并能依据图表信息分析、解决相应的问题,正确地解答有关平均数问题。 5、结实把握所学常见数量关系和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正确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灵敏地运用所学学问独立分析解答相关的应用题,解决简洁的生活实际问题,提高综合应用数学学问的力气。 6、结合总复习,引导同学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习惯,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五、学校
10、数学毕业总复习过程的支配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同学原有的学习状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支配。同时,也要依据本班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支配。结合我班实际,总复习阶段共计44课时,复习过程和时间支配大致如下: (一)数和数的运算(12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4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学问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2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
11、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2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把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2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细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力气(2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学问(4课时)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把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学问、加强联系(1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学问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力气(2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辨析概念,加深理解(1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12、”。 (三)应用题(16课时)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进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洁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5课时)。 5、用比例学问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3课时)。 (四)量的计量(3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学问结构(1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1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 (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数学 上册 期末 复习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