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教案(最新10篇).docx
《八年级生物教案(最新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教案(最新10篇).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生物教案(最新10篇)八年级生物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知识目标: 1、概述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2、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图片信息的观察分析,增强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2、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素养; 2、通过开展游戏,提高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 1、概述人的性染色和正常染色体; 2、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难点:理解人的性别决定 教学准备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与前两节内容有一定关联,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要让学生了解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同时要充分利用好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领悟出生男生女的奥妙。 1、教师准备
2、围棋棋子、信封(12-14组,每组信封两只,黑色棋子10枚,白色棋子30枚) 2、教师准备有关图片、视频资料 3、学生课前预习有关内容 板书设计人的性别决定 一、染色体 1、常染色体(1-22对) 2、性染色体 二、人的性别决定 教学后记 1、在游戏过后的讨论和小结中,要注意讲清游戏与生男生女之间的联系,如黑白子的意义,数量分别代表什么。 2、生男生女图解及统计数据时要注意强调男性的精子与女性卵细胞结合机率等。 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编号 教学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 染色体 性别决定 问:大家都知识小品超生游击队吗?述: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个片段述:在小品中,黄宏埋怨宋丹
3、丹不争气,连生了三个女儿,宋丹丹却说:“生男生女老爷们儿是关键” 述:生男生女的奥妙究竟何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寻一下述:要了解人的性别决定就首先要了解染色体问:我们已经学过,在人的体细胞中有多少对染色体?(展示图片)述:大家可以看到,这两幅图分别表示男性和女性体内的性染色体。请大家阅读课本36页的文字,思考一下这23对染色体可以分为哪两类?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22对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第23对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述: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展示图片)问:大家可以看到,女性的这一对性染色体在大小和形态结构上一样吗? 问:我们将妇性的这一对染色体称为什么? 问:
4、再来看男性的这一对性染色体,这条比较大的性染色体和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一样吗? 问:所以我们称它为什么? 述:而这条较小的染色体我们将其称为染色体问:因此,男性的性染色体我们应当如何表示? (思考练习)述:说到这儿,有同学要问了,老师你说了半天染色体,到底人类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呢?不急,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生男生女的奥秘 要求:1、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游戏,每人每次从信封中随机抽取一枚棋子,每人连续进行10次(抽棋子时不可用眼睛)四人小组进行游戏并进行讨论和统计 2、指定一名记录名,抽到两枚白子记录“女”,一白一黑记“男” 3、统计次数讨论这一游戏和生男生女的奥秘有何关系? 1、游戏原理与生男
5、生女的原理一样 2、白子代表X染色体,黑子代表染色体 3、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中都只有一条性染色体 4、男性精子可分别含有X、性染色体 5、女性卵细胞只含有X性染色体 6、遗传图解 问:当男性带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女性的卵细胞相遇时,受精卵中的性染色体应当是怎样的?述:这就好像大家抽到了两枚白子,这个受精卵将来发育成为男孩还是女孩?述:当男性带有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相遇,此时受精卵中的性染色体是怎样的?问:这就相当于抽到了一白一黑两枚棋子,这样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 述:由此可见,生男还是生女是由男性的精子决定的。活动:在全班范围统计记录为女和记录为男的次数,并与其他班的统计数学相加,换算比例
6、统计数学述:生男生女是随机的,比例应约为1:1(思考练习)练习述:我相信现在大家已经完全了解了生男生女的奥秘所在了,我们再来做一个角色扮演讨论交流述:在自然界中,鱼类、两栖类和所有的哺乳类与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相同。在课课练上还为大家介绍了其他的性别决定方式,请大家课后阅读。 观看小品 回答23对 阅读思考回答答:一样 答:XX 答:一样 答X染色体 答:X 练习表达交流 答XX 答:女孩 答:X 答:男孩 八年级生物教案 篇二 一、教材简析: 遗传和变异现象是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第一节,教材主要从三方面:1、通过比较个体间性状的差异,使学生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7、2、通过欣赏和评价两幅19世纪的漫画,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的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3、通过课后的性状调查和思考与练习,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的领悟;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遗传与变异的概念,从而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世界遗传的多样性,为今后学习生物的进化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从未学习过遗传学的相关知识。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相关内容或观察过此类现象。只是未能上升到理论的层次。这已经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的基础。而且,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理解、判断、推理的能力。教师应充分调动起他们的这些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总结。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
8、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能列举和辨别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以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3、观察并描述相关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能力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调查、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并描述相关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使学生了解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名词。 2、能解释并举例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现象。 教学难点: 1、理解相对性状指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2、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9、课前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幻灯片展示:2组同学们熟悉的明星照片,请同学们观察照片中的人物在外貌特征上有什么共同点,以此导入新课:遗传和变异现象。 二、新课。 知识点一:性状和相对性状 1、性状 1)小游戏: 猜一猜:这分别是谁的眼睛? (引出名词形态特征) 猜一猜:这是谁的声音? (引出名词生理特性) 由以上两个小游戏引出:性状 性状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都称为性状。 2)思考:同种生物同一性状表现类型相同吗? 3)根据性状的概念说出葡萄的性状。 展示同种生物同一性状表现类型不同的图片,从而引出:相对性状 2、相对性状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
10、不同表现类型。 1)展示4组图片,判断图片中的性状是否是相对性状? 2)活动:个体间性状的比较讨论: 在活动最后,有没有人和报告者一起站立?说明了个体间性状表现是否完全相同? 根据活动结果推测世界上两个人性状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有多大? 3)你能行:辨别下列哪些是相对性状。(对性状和相对性状进行巩固) 知识点二:遗传和变异 1、遗传 1)小游戏:寻找亲人 2)活动:欣赏和评价有关性状遗传的漫画:新鼻子旧砖上脱落的碎片。 讨论: 新鼻子中的钩鼻子和旧砖上脱落的碎片中的断腿有什么不同? 哪幅漫画中表达的生物学现象是可能发生的?为什么?请同学们说说以上两项活动的体会: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性状有相似性,说明性
11、状可以由亲代传递给子代。 从而引出:遗传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3)展示4组与遗传有关的图片。 4)思考:子女和父母之间以及子女个体之间性状一定相似吗?展示3组有亲缘关系的图片,请同学们观察他们之间的性状差异。从而引出:变异子女和父母之间以及子女个体之间的性状表现存在。 八年级生物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重点难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设计: 一、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 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
12、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不同生物种类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可以推断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举例: 1、化石 化石:生物的遗体、遗迹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则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才出现。以上事实告诉我们,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距今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高等、越复杂。所以说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也是最直接的证据。 2、始祖鸟 通过比较发现,始祖鸟的身体结构特点及
13、和爬行动物有相同之处,又与鸟类有相同之处,由此可以推断始祖鸟是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成鸟类的中间产物。 3、细胞色素c 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科学家比较了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发现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则大一些,而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异则更大,因为蛋白质在基因的控制下合成,基因控制生物的形状,由此可以推测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果蝇、向日葵的的亲缘关系最远。 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读p55页进化树 动物:原腔扁线环软节棘皮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植物:藻苔蕨裸被 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3、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有一些
14、新的物种产生,也有一些物种灭绝,如恐龙。各种生物在进化中形成了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 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历程: 动物:原腔扁线环软节棘皮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植物:藻苔蕨裸被 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课后巩固: 1、生物进化的直接的证据是( ) A化石 B比较胚胎学 C解剖学 D陨石 2、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 ) A数量越多 B种类越丰富 C越复杂、越高等 D越简单、低等 3、与始祖鸟相似的生物是( ) A鱼、鸟类 B鸟类、爬行类 C爬行类、哺乳类 D鱼、哺乳类 4、脊
15、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大致是( ) A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 B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C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D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5、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真正陆生脊椎动物是( ) A古代鱼类 B古两栖类 C古爬行类 D鸟类 6、如果两种动物的化石在同一岩层中发现,由此可推测两者( ) A血缘关系很近 B生存年代很近 C生活习惯很相近 D个体构造很相近 7、物种A化石比物种B化石在较晚地层中出现,由此可推测两者 A 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 B 物种A可能是较晚形成的 C 物种A由物种B进化而来 D 物种B由物种A进化而来 8、化石证据表明,有的物种只存活了短暂的时期就绝灭了。下
16、列哪种说法最准确( )。 这些生物体缺乏可遗传的变异 它们的生活环境太恶劣 这些生物体的食量太大 它们的生殖能力太弱 9、细胞色素是构成生物体的一种重要蛋白质,它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可学家通过分析比较马、驴、兔、蛇、龟和鲸种动物的细胞色素,发现马的细胞色素和其他五种动物细胞色素的氨基酸有一些差异,其中马与驴有个氨基酸不同,与兔有个不同,与蛇有22个不同,与龟有11个不同,与鲸有个不同。 ()基于这些数据,与马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驴 ,最远的是 蛇 。 ()你认为以上资料涉及到的研究方法是 比较法 。 ()你认为这种方法能确定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亲缘关系吗?为什么? 答:能。通过比较生物体的物质
17、组成,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即物质组成越相似,说明他们的亲缘关系越近。 八年级生物教案 篇四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2、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一)、自主学习 1、自然环境,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运动方式。 2、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等。 3、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系列通过运动的特征。从而提高了能力。 4、动物通过运动能迅速迁移到更为适宜的和,从而有利于自身的和。 (二)、合作探究 1、下列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为飞行的是: A、鸵鸟B、企鹅C、蝙蝠D、蚕蛹 2、动物通过运动提高了适应
18、环境的能力,蜥蜴的主要运动方式为: A、飞行B、跳跃C、爬行D、奔跑 3、下列哪项不是鸟类迁徙的意义: A、获取足够的食物B、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C、产生有利变异D、有利完成生殖活动 (三)、当堂达标 教材52页自我1-3题。 (四)、拓展提升 教材52页思维拓展 (五)、课外阅读 鸟飞行的秘密 八年级生物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3.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4.参与一种珍稀动物或植物保护的辩论和协商活动,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民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让学生体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2.协
19、商和辩论这样保护白头叶猴。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6-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1、濒临灭绝 2、生存环境的破坏与改变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 三、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 五、作业 1、如果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都在地球上消失了,那么这个物种已经( ) A、灭绝B、濒危C、受到威胁D、再生 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迁地保护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克隆D、法制管理 3、数千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成为荒山秃岭,植被减少的原因是( ) A、地
20、壳运动频繁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C、长年干旱,赤地千里D、过度开发破坏生态平衡 八年级生物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认同动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通过学习运动这一功能,使学生能阐明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3、通过各种动物的运动与观察,使学生能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观察与学习,使学生能与生产实践相联系。 2、通过运动系统功能的观察与思考,使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确立辩证统一看问题思维观点。 3、通过模拟实验的制作,使学生具有能运用所学知识,尝试一些手工制作,培养动手操
21、作能力。 情感目标 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的角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观点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使学生阐明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3、使学生能够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能阐明运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教学方法 谈话式、演示式、举例式、启发式。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1)家兔骨骼标本;人体骨骼模型;人体骨骼肌与骨、关节关系的模型;蛙神经腓肠肌标本。 (2)动物觅食、避敌等各种动作与劳动机器等的影像资料或画片。 (3)解剖器官。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生物 教案 最新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