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冷思考_实证与反思_卢强.docx





《翻转课堂的冷思考_实证与反思_卢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转课堂的冷思考_实证与反思_卢强.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翻转课堂的冷思考 :实证与反思 卢强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 摘要 1翻转课堂通过 课前观看视频学习知识、课上知识内化 的方式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革新。为检验其效 果,我们进行了教学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翻转课堂并没有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分析认为,仅仅做到形似而非神似是教 学实践效果没有明显提升的主要原因。要真正实现翻转课堂,建议重新定位师生角色,精制课程教学视频,重建课堂对 话。 关键词 翻转课堂;课堂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卢强 ( 1981 ),男,山东临沂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与新技术应用研究。 E-
2、mail: lugezhuang_09 作相融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的综合性实践 课程 。它不 仅要传授概念、原理、规则等理论知识和程 序性操作知识,同时还肩负着对 如何应用理论知识 指导实践,如何将程序性操作知识与具体实践问题相 结合,如何创造性地运用原理、规则等解决具体问题 的隐性知识的授导,这些知识难以通过传统的授受 方式习得,必须经过一些特殊的方式 (如讨论、情境任 务、师徒传授等 ) 生 成。因此,我们利用 翻转课堂 对 课程教学进行了革新。基于 翻转课堂 教学的具体形 式,考虑到 非线性编辑 课程的实际要求,我们从教 学视频和实践活动两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了准备。 1. 翻转
3、课堂 视频录制与准备 依据 非线性编辑 课程教材,结合前期基础课程 教学,我们将课程内容分为 非线性编辑概述 , 素材 采集、导入与管理 , 视频剪切与镜头组接 , 视频特 效 , 视频动画 , 字幕掌握 , 视频合成 , 音频制 作 等模块。同时,为了便于学生观看和对知识点进行 充分讲解,又将各模块细化为 知识点组 ,并针 对 知 识点组 进行课前教学视频录制,如在 素材采集、导 入与管理 模块中,我们又将其细化为 模拟摄录一体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宄招标课题 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前瞻性研宄 ( 项目编号 : 2012B606);河南省教育厅人 文社会科学研宄项目 技术支持下
4、课程学习共同体构建与实证研宄 ( 项目编号 : 2013-QN-153);信阳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高等学校实践性课程教学与评价改革研宄 学生在家通过视频学习新知识,到学校消化巩 固和融会贯通 的 翻转课堂 ( the Flipped Classroom, 国内也有其他学者译为 颠倒课堂 或 反转教学 ) 逐 渐风靡全球。国内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宄,但主要集 中 在对翻转课堂的介绍、教学模式的探宄等方面,还 没有看到从实证的角度对翻转课堂进行研宄的案例。 为此,笔者于 2012年秋对信阳师范学院开设的 非线 性编辑 课程进行了 翻转课堂 教学实践研宄,以期 掌握有效进行 翻转课堂 教学实践的
5、过程、方法与注 意事项,促进课堂教学变革。 一、翻转课堂的教学准备与实施 ( )教学准备 非线性编辑 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影视 技能培养的 -门理论与实 践结合且偏重实践性的课 程,该课程的内容与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 摄像技 术 等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如 视频剪切与镜头组 接 、 视频合成 等内容均以前期的课程内容为基础。 也就是说, 非线性编辑 课程表面上是培养学生的软 件操作实践技能,实则是注重视频前期拍摄与后期制 机视频采集 、 数码摄录一体机视频采集 和 素材导 入与管理 等二个 知识点组 ,并针对各 知识点组 录制教学视频,这样不仅方便了视频录制工作,还减 缩了单个视频的长度
6、 ( 单个视频长度控制在 515分 钟),使得单个视频针对性更强,便于学生观看。教师 自行录制教学视频不仅能够完全与教师设定的教学 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吻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讲解,并可根据不同班级学生 的差异性录制多种版本的教学视频, 2有针对地进行 教学。当然,自制教学视频对教师的教学技术和时间 提出了挑战。因此,为提供更为全面的视频材料,拓展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我们还搜集、整理了与课程相关 的视频资料,以备学生选择。 2. 翻转课堂 实践活动设计与任务 非线性编辑 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偏重实 践性的课程,其课程教学只有实现理论知识学习与实 践技能培养的有机融合
7、,才能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提 升,达到 知 与 行 的和谐统一。为此,我们以 课程 内容体系为中心,联系社会需要,联系生活,创设真实 性实践任务 为原则,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具体设 计中,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 任务 ( 如:本体类知识可以创设情景化实践活动任务; 认知类知识可以创设真实性任务或面向真实世界、真 实问题的假设性任务;现象类知识可以创设交流性、 分享类或协作类任务,并在难度上将它们分为知识 巩固和技能拓展两类实 践活动。其中,知识巩固类实 践活动是针对视频讲解而设计的具体操作练习式的 实践活动任务,是必做项目,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 巩固己学的知识或技能;技能拓展
8、类实践活动是指具 有一定挑战性或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任务,不仅要求学 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还要求学生能根据实践情 境,综合运用己有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创造性地处 理实际问题,是选做项目,此类任务主要是为了促进 知识与技能的升华。 (二 ) 翻转课堂 教学实施过程 在借鉴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 林地公园 高中、 克林顿戴尔 ( Clintondale)高中的翻转课堂实践 和 Robert Talbert研究的基础上,结合 非线性编辑 课 程特点和大学生学习特征,设计了包括 课前自学、课 中内化讨论和课后升华 三个阶段的翻转课堂实施过 程(见图 1)。 1.课前自学阶段 翻转课堂中,知识的传授一般由教
9、师提供的教学 视频来完成。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初步完成知识、 技能等的接受、理解,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自行观看教 师事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学习知识点和操作技巧。 在 非线性编辑 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首 先将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视频共享到网络硬盘,并在 前一节课布置下一周应学习的视频 内容以及实践活 动任务。其次,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学习知识点或操 作技巧,并通过完成技能巩固类实践活动任务来检 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如遇到问题,可以通过 面对面交谈、网络交流(如QQ、 飞信、微信等)等方式 向教师请教或与同学讨论来解决。最后,记录讨论之 后遗留的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通过交流平台提 交给教师,
10、以便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专题讲解或组织 讨论。 图 1 翻转课堂实施过程结构图 2.课中内化阶段 翻转课堂中,课堂应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 域,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求真理的地 方。 6要使课堂真正成为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 必然需要教师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这里的课堂活动 不是传统的 授受主义 的单一的教师讲授,也不是仅 仅重视课堂教学表面 活跃 的教学活动,而是重视知 识、技能与个体生命的深度拥抱,是师生在互动中内 化技能、创生知识的过程。这必然要求教师能根据具 体的课程内容和学习实际,合理谋划,精心组织,适时 施引,从而真正使课堂成为学生质疑问难、解决问题、 内化知识的场所。在
11、非线性编辑 课程的翻转教学 中,我们根据课下收集、整理的问题的性质决定是组 织 以实践活动任务为主线的探宄式课堂 ,还是 以 问题研讨为主体的讨论式 课堂 。如果问题是操作性 的、过程性的或通过教师讲解即可解决的,则按照探 宄式课堂组织;如果教师所搜集的问题是争议性的、 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教师通过 5 10分钟的讲解很难 说清楚,则组织讨论式课堂活动。 在探宄式课堂中,首先教师对学生所遇到的操 作性问题或疑难点进行讲解,演示操作过程。接着, 向学生抛出具体的实践活动任务,学生进行自主探 宄或协作学习,教师从旁观察学生的探宄进度,并在 适宜的时候进行指导或辅导,引导学生的探究方向, 防止探究流于
12、形式、学习流于表面化 和肤浅化。探宄 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成果交流和自评(或由教师总 结或反馈),即通过有指导的任务探宄、成果展示、交 流与自评,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组织讨论式课堂时,首先也是对问题的讲解。只 是问题的性质不同,这里的问题不再是程序性或操作 性的问题,而是理论知识的难点或有争议的问题。教 师的讲解是对问题的概述与说明,之后教师抛出经过 设计和加工的更具讨论性质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讨 论,引导学生对所讲解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与争 鸣。教师此时要注意引导好讨论方向,以免讨论偏离 主题。讨论结束后, 教师则对讨论过程进行梳理与总 结,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翻转课
13、堂活动组织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更高 的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中敏感地意识到多数学生的困 惑,及时形成解决方案并给予引导。在课堂上,学生会 提出各种问题或假设,有些问题或假设教师可能从来 没遇到过。因此,任课教师既要有扎实的本学科知识、 广博的跨学科知识储备,又要有敏锐的思维能力。 同 时,还要具备较强的课堂讨论组织技巧和引导能力, 从而有效地引领课堂讨论活动。这对一些教师来说, 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3. 课后升华阶段 通过课前自学、课中内化,学生基本己经 理解并 掌握了该章节的知识内容,然而它们仍然是孤立的、 与现实相分离的、不具现实效用的惰性知识, 8要把这 些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不仅需要学生
14、理解和掌握 知识,习得操作技能,还要求能内化为学生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的无意识的 利器 。这不仅要求学生 知其 然,知其所以然 ,还要掌握怎样用、怎样用得更有效、 更艺术。因为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知道是什么,为什 么是,更应在这些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批判性地学习 新的思想,并把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在众 多的思想结构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 到新的情境 中,作出决策并解决问题,这不仅需要练 习、反思,也需要在实际问题情境中的锻炼。因此,在 非线性编辑 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针对每 一 知识点组 设计了技能拓展类实践任务,在课堂活 动后布置下去,给学生提供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
15、 锻炼机会,同时辅以反思活动,促使学生课后自主探 宄与反思,促进知识、技能的进一步内化、拓展与升 华。 二、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教学效果的优劣直 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系统完整的教学效果评价包括 对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进行具体评价,如对教师教学 质量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对课程或教学 内容的评价、对教学媒介手段的评价等 翻转课堂 作为一种 先使用视频自学,再组织课堂讨论或问题 讲解,进行知识内化的 、将传统的教学与学习进行翻 转处理的新型教学形式,知识学习在课前通过视频自 学完成,而课堂活动主要是为了知识的内化与深化。 因此,翻转课堂教学评价重点理应放在改变或推
16、动教 学改革的内容上,如:教学媒介材料的优劣,教学活 动、教学手段是否处理得当,教学形式是否普遍被学 生接受,以及是否有效促进了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 等方面。为此,我们按照教学视 频资源、课堂活动组 织、交流与沟通和学习成效等四个维度设计并制作了 非线性编辑 课程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同时对授课对 象 2010级教育技术学班的 65名学生进行问卷 调查,发放问卷 65份,回收 65份,其中有效问卷 64 份,有效率 98.5%;然后将获得的数据输入 SPSS17.0, 进行统计分析。 (一)教学视频资源效果分析 翻转课堂中,学生通过课前观看教师提供的教学 视频习得知识、操作技能。视频的优劣直接关系
17、着课 堂活动的组织,关系着后续学习活动的进行。也就是 说,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习的视频是翻 转课堂实施的前提和保障。对 非线性编辑 课程的教 学视频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本课程的教学视 频资源的视觉效果较好,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学视频能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且认为本课程的教学视频长度 比较适中,便于观看。同时普遍认为教师能及时提供 视频的重难点讲解手册,帮助学生学习。然而对教学 视频的互动性评价较差,普遍认为该课程的教学视频 没有有效实现教学内容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不利于 学习动机的维持和学习的持续 ( 相关数据见表 1)。同 时,对视频教学资源长度进行调查发现, 1.5%的被调 查
18、者认为 1分钟比较适合 , 53.1%的认为 510分钟 比较合适, 23.4%的认为 25分钟比较合适, 18.8%的 认为 1020分钟比较合适, 3.2%的认为需要大于 20 分钟。可见,视频教学资源长度最好控制在 220分 钟。当然,教学视频的长度还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复杂 性,如果知识点组比较复杂、难以理解,可以适当延长 视频长度,若相反可适当缩短长度。当问及何种形式 的视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时, 讲解生动形象,条理清 晰的 (60.3%) 、 结构合理,有针对性的 (41.3%) 最受 欢迎,然 后才考虑时间长度、画面质量、声音质量(本 题项为复选题)。可见,教学视频是否具备吸引力的关
19、键在于主讲教师对知识处理是否合理、有序,对知识 结构分析是否清晰、明了,对知识内涵讲解是否深彻、 有启发性。 表 1 教学视频资源效果评价数据表 选项 1 2 3 4 5 课程教学视频资源的视 觉效果优 1.6% 6.2% 34.4% 50% 7.8% 教学视频能激发学习兴趣 1.6% 14.1% 42.1% 39.1% 3.1% 教学视频长度比较适中 1.6% 20.3% 37.5% 32.8% 7.8% 教师能及时提供视频的 重难点讲解手册 3.1% 9.4% 39.1% 37.5% 10.9% 教学视频的互动性较强 4.7% 34.4% 46.9% 14.0% 0% 注:表中各题的答案按
20、照李克特五等级选项进行编制,表 中数字从 1到 5代表了认同的五级,数字越大,表示被调查者 越认同题目所陈述的内容。 表 2 课堂活动效果评价数据表 选项 非常 多 比较 多 一般 非常 少 几乎 没有 课堂讲解活动 7.8% 43.8% 29.7% 15.6% 3.1% 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形 式课堂讨论 0% 10.9% 46.9% 34.4% 7.8% 课堂发言频率的自我评价 0% 1.6% 24.9% 39.1% 34.4% (二) 课堂活动效果分析 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是知识传递的场所,而翻转 课堂的课堂,是质疑问难、知识相遇、思想碰撞的场 域,是对学习问题的探讨,是师生的互动交流。对
21、课堂 教学活动情况调研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课堂讲解组织 得较多,而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形式的课堂讨论组 织得较少。因此,对课堂发言频率的自我评价相对较 低,普遍认为自己在课堂讨论中的发言较少或几乎没 有有价值的发言(以上内容的相关数据见表 2),由此 造成课堂活跃程度评价较差(调查数据显示仅有 28.6%的学生认为比较活跃)。同时,数据分析发现,造 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能仅仅归结为教师没能引起讨 论( 4.7%的学生认为教师能非常好地提出问题,激发 讨论; 34.4%的认为比较好 ;42.2%的认为一般;其余的 认为比较不能或非常不能),同时还应考虑课堂讨论 文化不足造成的影响,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害
22、怕在课堂 上,特别是在集体面前发言(一点也不害怕或比较不 害怕的仅占 25%),所以课堂的活跃程度也就不是特 别好。因此 ,要组织好课堂讨论,不仅要求教师做好引 导组织工作,还要求在日常教学中营造讨论分享的氛 围,培养学生表达自我的能力和习惯。 在 非线性编辑 课程翻转课堂教学中,探宄活动 不仅是课堂内化知识、深化理论的重要手段,还是贯 通课前自学、课中内化、课后升华等二个阶段的策略 和工具,也是课堂组织的一种方式。因此,探究活动设 计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质 量,影响着翻转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调查发现 非线 性编辑 课程翻转课堂的探究活动组织得比较多(非 常多 17.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翻转 课堂 思考 实证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