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教学设计(优秀5篇)_1.docx
《儿童诗教学设计(优秀5篇)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诗教学设计(优秀5篇)_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儿童诗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书包范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儿童诗教学设计(优秀5篇),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一些帮助。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会读生字“丫”,读读写写“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趣、乐。 3感受“安、悠、爬、染”等动词的精妙,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4通过想象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情趣,初步培养鉴赏儿童诗的能力,激发读、写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背景 1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
2、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首诗,诗里有我们的梦想和憧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儿童诗两首。 2齐读课题。 3这两首儿童诗是(“我想”“童年的水墨画”),从这两首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估:学生预习过课文,大部分能基于所知的内容作个简要的表述,如:“我想”是“我”所展开的想象,童年像水墨画一样美等。少部分学生此时才会关注到题目与内容的联系。) 4简介背景。 我想是我国著名作家(高洪波)在初春时,带着自己四岁的女儿到公园里和女儿尽情地享受阳光,欣赏春天,欢快游乐后写下的。童年的水墨画则是作家(张继楼)在80岁高龄时,根据自己的所见及童年生活的回忆写成的一组
3、诗,分别是由“街头、溪边、江上”这三首小诗组成的。 二、初读感知初感文体 1自读诗歌,运用“借助解释”“同桌交流”的方式解决初步的疑问,思考诗歌主要讲了什么。 2个别读,师生共同参与正音、断句。感知诗歌主要内容。 (学情预估:学生能借助拼音读好生字“丫”,较流畅地读好“我想”,“童年的水墨画”则有可能出现断句等困难。“我想”从儿童的视角书写,浅显易懂,但概括仍存在一定的困难。“童年的水墨画”能大致知道所描写的几个场景。) 点拨策略:“我想”提示每小节“我”想像了什么,“童年的水墨画”提醒在“街头”等地方分别做了什么。 3课文为什么要把我想童年的水墨画放在一起呢?这两首诗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4、(学情预估:“一语惊醒梦中人”,一部分学生会意识到这两首诗歌富有童真,都是写童年美好幸福生活的。可能少部分学生则比较茫然,会讲到两首诗的具体内容上。还可能会有学生指出两首诗的不同点。) 4小结。 这两首儿童诗都是富有童真、童趣,都是与童年有关,而且,主要还是写给你们儿童看的呢! 三、品读体情体会精妙 我想 1读了我想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学情预估:“我想”能从自己的读中体会到诗歌的趣,作者的“奇思妙想”,也可能会认为作者是在异想天开。) 点拨策略:尊重学生个性的感受,点出童年是个爱想象的年龄,看到世间万物都可能会展开自己的奇思妙想。 2指导想象,朗读体会。 点拨策略:以“作者分别看到了春天
5、的什么景物展开自己的想象?”引导学生体会是盎然的春意启发了作者的想象,以第一小节为例,想象画面,指导朗读,通过“悠啊,悠”破折号中声音的延长,读出诗歌的趣。 3方法迁移,品读诗歌。 点拨策略:指导学生运用第一节诗的想象画面的方法,交流自己的感受,并通过朗读调动情感,体味诗境。 5在这首诗中,你觉得哪些词用得特别好呢? 点拨策略:引导学生发现诗中“安、接、装、种”及“悠、长、望”等动词,通过换词等方法体会动词的准确、精妙。 童年的水墨画 1在“童年的水墨画”中是否也有一些动词用得特别好呢?请大家细细读读,想象一下画面。 点拨策略:根据学生感悟的情况,进行适当点拨。街头引导感受诗中闹市静读的画面,
6、让生简介“黑旋风”在水中大战“浪里白条”的情节来帮助想象,进而品味“漾”“爬”动词的精妙、诗中“乐”的情感。溪头则引导学生从动词“”染“立”中体味画面的静、美,而“碎”则是画面从静到动,垂钓之乐通过这几个动词的品味,则不难体会了。江上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以小故事:作者小时候和小伙伴如鸭群般在江里自由自在地嬉戏,为了争夺一撑船用的篆杆,一不小心打在了门牙上,至今对那“一阵浪花,两对虎牙”忘记犹新。童年就如同一幅幅淡淡色彩的水墨画,留存在作者心中。 四、联系生活真情表达 1读了这两首儿童诗,你有什么感受?联系自己的生活,你又有什么感受? (学情预估:大部分学生会从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快乐的来谈
7、。可能个别学生会发出“自己都没经历过这么好玩的事”的感叹,还可能有个别学生会提出自己的童年生活不美好,整天参加培训班等。) 点拨策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享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同时点出课改正在努力地为学生减轻负担,及教师也会努力让学生有个快乐的童年。) 2童年是多梦的,是美丽的,是难忘的。回家后,可以找童年的水墨画的另外三首小诗花前树下林中,或其它的儿童诗来读读,还可以模仿这两首儿童诗其中的一首来写一写,作作小诗人。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篇二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
8、,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童诗两首,分享童年的快乐。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集体正音。 3.自主提问:你想带什么问题学习这两首诗? 4.梳理问题: (1)“我”有哪些愿望?那个愿望最令你神往?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2)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你从中感受到
9、了什么? 三、自主学习: 1.默读思考,勾画圈点。 2.小组内交流。 3.汇报反馈: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自由汇报。 (2)立体交流。 (3)感情朗读。 4、体会写法:默读两首诗,思考这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长”这样的语句。 第二首,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5.拓展延伸:交流欣赏搜集的儿童诗。 6.总结: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希望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的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四、巩
10、固提高: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有感情地朗读。 2.仿写或续写一首诗。 五、课后学习准备: 1.预习口语交际习作二 2.准备自己童年的照片,询问自己童年的趣事。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篇三 教材简析: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 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
11、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1、比较两首儿童诗表达方式上的区别,领悟儿童诗的写法。 2、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语言特点,学说学写。 课前准备: 1、教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内容。 2、学生:预习课文内容,收集自己喜欢的儿童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导入:诗古诗现代诗儿童诗 2、环节设计。师: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草长莺飞、遍地春光;春天,是个想象的季节,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诗 教学 设计 优秀 _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