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调查报告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养老调查报告_1.docx(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村养老调查报告农村养老调查报告 篇1 为弘扬社会责任,体验农村生活,提高个人素养,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当代高校生的良好风貌,我们赴新乡延津县魏邱乡“450行动方案”科技支农服务团就朱寨村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了解,并结合当地实际探究了一条适合当地的农村养老模式。 一、社会实践背景 20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32亿,占目前总人口的10%以上,且以每年3.2%的速度持续增长,依据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完全迈进了老龄社会的门槛。随着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老年人问题层出不穷,尤其在农村,生活条件不适,医疗疾病困扰,精神文化缺失等问题显得较为突
2、出。此类的问题严峻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舒适度和满意度,而农村老年人的问题关系到农村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好坏。所以准时有效的发觉和解决中老年人问题,建立适合当地状况的农村养老模式,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社会进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我们国家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朱寨村老年人生活现状 通过对朱寨村近三百户家庭的走访,我们对该村的老年人生活条件、医疗健康状况、文化消遣休闲状况等方面有了初步了解。其中有好的方面,但也有些状况不容乐观。 (一)生活条件 (3)规律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
3、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规律论证,探明事物进展变化的缘由,猜想事物进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1、居住环境:该村大多数为瓦房,不少家庭条件较好的住上了楼房或平房。而对于老年人,尤其是于子女分居,子女外出务工的老人,他们大多人居住在古老的瓦房中。由于农村人特有的生活习惯,院落中的物品摆放较为杂乱;现在大多数家中电视已经普及,但通过走访,发觉一些老人独居的家中并没有电视,所以他们的精神生活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该村实施的“村村通”把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户(其中每户出资400元,其余由政府补贴),可使村民免受雨天走泥路的困难,但在走访中也发觉有些偏僻的地方路未修通。总的来说,
4、该村老年人生活条件还行。 2、收入与支出: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其收入主要来自于劳动收入(个人积蓄)。据调查,该村人均耕地1亩左右,玉米和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除去口粮、税粮(现已取消)、牲口食粮外,以市场价出售,年户均粮食收入约3000元,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尤其是老年人身上仅有几百元,这就是大多数老年人用以养老的资本。对于那些身体尚好或有手艺的人(大多在60-65岁之间)他们还会向年轻人一样外出务工以增加收入。除劳动收入外,老年人资金来源还有子女供应、政策扶持,然而,这些都是有条件的。如,子女于老年人的关系是否融洽,子女经济条件,子女是否有尊老爱老意识情愿支出;享受五保、低保、独生子女计生
5、补助等的要符合确定条件,需要评比过程客观公正。 目前,农夫的花销相对较少,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其花销部分主要用于生活生产消费和医疗保健支出。生活消费支出的主要用于购衣,食品,沼气,自来水,电费等。用于生产消费的主要是粮种,花费,机械,农药等的购置。随着物价的上涨,这些方面的花销成了他们沉重的负担。在医疗支出这一块,据调查发觉,村中一家小诊所,村民有头痛发烧小感冒一类的小病一般都去村中这家小诊所,有的甚至毫不在意,任其进展。另外农户家中也有常备药,因此,小病对村民的负担影响尚轻。但一旦得了大病,尤其是老年人处于疾病多发期,看病支出在家庭支出中还是占有相当比重。虽然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在农村较为普及,
6、但据村民反映,由于体制缘由,报销比例有确定限制,且不同医院,不同病情报销比例也不相同,加之药价虚高,医患关系紧急等缘由,农夫从新农合中获得的实惠并不多。 (二)健康状况 所以,我认为,为构建和谐社会,缓解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问题并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应当实行如下一些措施: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饮食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等方面,这一点对老年人来说照旧适用。 桑树占地多,而且简洁破坏原来的土地结构,种植也难,这也是养蚕业又盛到衰的一个缘由。桑树载种之前要先嫁接,然后要育苗,最终才能栽种,桑树虽然生长快,但是它的根生长太旺盛严峻破坏土地结构。而且桑树培育太难了,种植桑树的土地土
7、质肥沃,土层要厚,集中成片,排灌条件要好,而且要避开有环境污染的土地,成品苗以冬前栽植为宜,且可合理密植,这些条件对于污染较轻的农村来说是不难办到的,待桑苗长成后,浇水松土,除草,剪伐,病虫害防治都是不行缺少的步骤。而且,蚕吃桑多了才能产蚕茧好而且大,所以必需栽种足够多的桑树,比如我们家的天地基本上全是桑树了。所以说,桑树占地多,养殖难。 1、身体健康。血压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医疗组成员利用随身携带的电子血压计为村民进行了免费测量。在几天的测血压活动中,他们共测量了238人(其中有复测者)。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高血压比率不断攀升,依次为12.6%(50岁)、16.3%(
8、5060岁)、23.8%(6070岁)、54.8%(70岁)。由此可见,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是易高发的。当然血压凹凸受时间、季节、运动、温度、环境、精神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尽力确保测量数据的科学性,牢靠性。但从这一数据分析中,也能反映确定的问题。此外,通过走访发觉中老年人群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慢性病,如颈椎病,腰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等,这些疾病都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不容忽视的问题。当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数老年人的身体还是健康的,人的寿命大约在7580岁(该村有一93岁高龄的老人),但以上所反应的问题仍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二是当前农村养老保障的供应水平,即如何建立与经济进展相适应的分层
9、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问题。要在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上,首先完善已有的“五保户”制度,加快敬老院建设,逐步建立以集中供应为主、辅之以分散供应的农村五保供应新模式,提高“五保”老人的生活水平和保障质量;其次,要进一步扩大老年人口生活补助的享受范围,降低年龄限制条件,使没有享受城镇养老保险的农村老人都能领取适当的补助金来保障生活;再次,要通过与方案生育政策相结合的计生养老等形式,弥补起步阶段农村养老保障水平偏低、保障内容单一的局限。另外,在生活上,要特别关注“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法基本上都是在1992年民政部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的,普遍
10、缺乏法律规定性。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进程是关系到农村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和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为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正常运行,以法律形式明确诸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遵守的原则、管理体制、资金来源、支付标准、基金运营状况、监督及相关部门的责任等。各地可依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进展的实际状况,在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基础上,再制定具体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法。 2、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外部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生活频率的加快和部分地区社会尊老养老风气的退化,一些人见到老年人不会主动打招呼,视而不见,这对老年人心理掩盖了阴影使之产生了社会不再敬重老年人的想法,加
11、之自己认为老了无用的心理,更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使其生活相对比较封闭,缺乏与外界沟通,这一点尤其表现在80岁以上的身上。二是来之于家庭内部,老人与子女关系不融洽,子女外出武功缺少对老人的关怀,子女忙于事务对老人关怀不够入微等都使老人谢了产生失落感。同时,年轻一代对老年人行为不理解也极易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创伤,相对应,老年人对年轻人的行为也存在困惑。 农村养老调查报告 篇2 人总是要老的,这是一种客观的不行逆转的趋势。人老的直接后果就是获得生存条件的各种力气慢慢丢失,那么,曾经为这个社会做出过贡献的老人们在其获得生存的力气慢慢失去时,谁应当向老人伸出救济之手,为其供应物质和精神的关怀呢?这就是养老
12、问题。随着方案生育政策在农村的实施,拥有中国大多数老年人口的农村地区将快速消逝家庭小型化的倾向。同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淌、农村年轻一代道德观念的下降等因素,都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难想象,在新的世纪,农村养老问题将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就有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0%,正在步入“老年型”国家。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进展带来深刻影响,也给安老养老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当前表现出“两高、两大、两低”的基本特征,即高速、高龄、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社会水平低、自我养老和
13、社会养老意识低,与经济较快进展的态势相比,社会老龄保障事业显得明显滞后。面对日益凸显的老年人问题,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赐予更多的关注。 一:农村养老问题的状况 农村养老的形势基本可分为四种 (一)家庭养老:这是当前中国农村使用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具体体现。这是一种最完善的养老方式,它所具有的优越性是任何其他养老方式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在现有经济水平条件下及传统文化模式下,家庭养老照旧是我国农村的主流养老方式。 (二)集体养老:集体养老就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集体养老的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和养老院制度。集体养老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农村
14、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完善和物质的丰富,存在的心理基础是老人社会交际的广泛和子女对养老熟识的多元化。经济进展的不均衡性和农夫意识的落后直接影响了集体养老的普及化和规模化。 (三)养老保险:面对农村老年人口数目的快速增长和家庭养老的弱化,农村养老改革也加快了步伐。从1991年开头,依据国务院的准备,民政部开头有方案有组织地组织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改革的试点。到1998年底,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xx多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有8200多万农夫参加了养老保险。(10)应当说,农村养老保险从无到有并初具规模,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四)储蓄养老:依靠平常的积蓄用来防老,
15、在农村照旧有确定的市场。 二、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 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家庭养老是当前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随着子女纷纷外出,老人与子女分居,一旦家庭“空巢”后,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不行避开会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 (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及养老设施状况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有1亿4千9百多万,占总人口的11.3%,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当于欧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城市独居老年人占49.7%,农村亦达38.3%。农村老年人收入低,医疗保障掩盖率低。常感孤独的老年人,在城市为18%,农村为30.9
16、%。而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也超乎我们想象。据测算,到20xx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的数量还要翻上一番;而到20xx年,中国每3到4个人当中,就会有一个是老人。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我们国家就是在99年进入老龄化的时候,我们人均收入呢就是800美元,而世界上其他国家,进入老龄化,他的人均收入应当是在5千到1万美元左右,所以我们体现了一个特殊明显特征呢,就是未富先老。 浩大的老年人基数,无论是赡养还是医疗都得花钱,但对于中国来说,光靠国库是很难支撑起这样一大笔数额的。中国各地的公办养老院,目前都消逝了排队现象,等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住进养老院的状况普遍存在。 依据权威统计,目前我
17、国1.49亿老人当中,想在养老院安度晚年的约占5%,这样就需要有700万个床位才能满足需要。而目前全国养老院的床位,总共只有150多万张,缺口高达550万。为了解决养老设施不足的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很多人都在努力。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我们有一个基本的统计呢,就是全国的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呢,将近30万人,取得职业资格的,只是30万人当中只是两万人,特殊少,所以这个是导致我们现在,整体上的养老机构,就是服务水平呢,上不去的一个重要的缘由。” (二)、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制度建设空白 一是城市无工作居民的养老问题;二是城市无工作居民的医疗问题;三是农村还没有养老制度支配;四
18、是农村的医疗保障问题;五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 当前要着力解决老年人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养”和“医”的问题,把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城市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城乡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真正建立健全起来。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进展和完善遗属保险、护理保险、以房养老等新的保证措施,使城乡老年人都能做到最基本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三)、不容乐观的安老养老状况 1、老年人的劣势 现代的老年人,既没有传统社会里凭辈份“倚老卖老”的优势,也没有发达社会中的社会福利优势。相比之下,却存在着年龄、体力、精力等方面的劣势。不少老年人当下的生活境况是比较窘迫的。 第一,多数老人的
19、收入在中下等水平。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生怕是最苦的,他们根本就没有“退休”一说,很多人始终要劳作到最终一息。在城市,“啃老”现象慢慢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不少老人要间接地担当其失业子女甚至是第三代的生活费用。 其次,老人就医状况令人担忧。老年人体弱多病,需要经常看病吃药。他们的收入原来就不高,加上近年来医药价格飙升,更使老年人在看病、医药方面陷入窘境。 第三,老人消逝瞻养危机。一方面,家庭养老的观念、意识在淡化,家庭赡养的功能在弱化,过去是“父母在、不远游”,现在是高龄老人、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如居巢区某村庄,有7个70岁以上的老人,自己已是风烛残年,为外出务工的子女守摊子、看房子、带孙子。另一方面,社
20、会保障又特别薄弱。多年来,我国在社会养老保障方面严峻欠账,特别是为数众多的农村老年人被排解在社会保障之外。 2、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严峻不足 老年人退休时间早,中青时年实行低工资制,并没有享受到多少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没有真正享受到新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成果。对高龄老人,我国已开展了某些老年福利工作,例如城市高龄老人公共场所优待待遇、五保老人的照料与服务等,使得他们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但总体上看,宽阔老年人的基本经济保障照旧特别薄弱。 目前,城镇一块的老人,由于有了城镇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最终是有了“最终一道防线”;而在农村地区,老年农夫除了家庭赡养以外,基本没有其他养老收入,
21、养老风险很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虽然出台了,但是由于宣扬贯彻的力度不够,赡养纠纷案每年递增。据调查,自20xx年以来,无为县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涉及赡养纠纷案及老年人合法权益被侵害的犯罪案件共有37件,其中20xx年8件,20xx年11件,20xx年1-9月18件,虽然此类案件所占比例不高,但呈逐年上升趋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3、养老服务产业进展明显滞后首先,养老社会服务化的载体不足。全国城乡仍有相当数量的五保老人没有实行集中供应,散居的五保老人有很多,空巢老人数量更多。他们的生活起居、生灾难病等,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照看、护理。 其次,各种养老机构收费偏高。调查发觉,社会化的养老院,平均收费
22、在每人每月800元左右,高级一些的老年公寓等则需要1300元以上。假如两位老人没有子女,每月仅靠政府供应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过活,怎么可能负担得起这笔费用呢?但这些社会化养老机构也感到苦恼,他们的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且数量不足,不收取较高的费用就无法运转下去。 再次,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素养不高。目前,在各种养老院、敬老院工作的服务人员,多数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能缺乏,服务质量跟不上。特别是有少数服务人员,内心里看不上这份职业,只是苦于别无出路,才勉为其难地曲就于此,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敬业爱岗,更谈不上以一片爱心善待老人了。 三、思考与建议 第一,要把安老养老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快建立掩盖城乡居
23、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加强老龄工作”。各级应把此项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长效机制,不能以“济贫”的思路来考虑问题,更不能以社会正处在转型期为理由,亏待了老年人。建议将“老年社会化服务项目”纳入市、县两级招商引资范围,变过去“以市长主导”为“以市场主导”,转变思想观念,对现有的社会化服务的老年公寓赐予充分的鼓舞、引导和扶持,关怀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尽快建立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以社区基层组织为主导,发挥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的力气,充分利用社区中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定补幅度,拓宽定补范围。不断完善困难弱势老人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城乡老人医疗保障制度,切实减轻老年人的医疗负
24、担。加快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的建设。 其次,逐步建立有各市特色的安老养老平安网。而各地目前正处在由家庭养老保障向社会养老保障过渡的阶段,特别是在农村,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从我国的经济社会进展状况、老年人现状及家庭承受力气来看,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居家养老”之路,是解决我市养老问题的正确选择。这里所说的“居家养老”是坚持和完善家庭养老,推动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建立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以社会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逐步形成适合各地市情的家庭保障平安网、社区养老服务平安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政策平安网。第三,突出解决农村安
25、老养老问题。过去,各地农村老人的主要生活来源是家庭赡养和土地收入。随着形势的变化,这两种养老保障方式不论是在保障力气上,还是在保障的牢靠性上,都显得很不稳定了。必需从各市农村实际状况动身,寻求新的养老方法。依据全国一些地方以及有关部门多年来的实践探究,有条件的地区已经开头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即实行储蓄积累的方式,为农夫建立个人账户,个人交费为主,集体交费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将个人和集体缴纳的保险费记入个人名下,为个人全部,到老龄后依据个人账户的积累额计发养老金。这种养老保险方式还必需同家庭赡养、土地保障结合起来,才能为农夫养老建立一道比较牢靠的养老民屏障,才是解决农夫养老问题的现实选
26、择。 第四,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要围绕“五个老有”工作目标,既要满足和改善老年人对物质生活的特殊需求,也要不断满足和丰富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特殊需要,千方百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老年福利、老年教育、老年文化、老年卫生、老年体育等事业的进一步进展,想法设法为老年人供应更多的社会交往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渠道,消退老年人游离于社会之外的感觉,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 敬老、爱老、安老、养老,各级政府责无旁贷,社会各方义不容辞。要在全社会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使老年人在经济上得到保障,生活上有人照看,精神上得到劝慰,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27、经济和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新运行机制,建立“以人为本,代际和谐,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让老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夕阳无限好,人生仍绚烂”。 农村养老调查报告 篇3 一、调查目的: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的今日,养老问题成为我们日趋关注的问题之一。推动养老保险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对于改善中老年人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当前推行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继农村低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后的第三大农村社保制度,将使农夫也能够与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基本同等的社会保障权益。此次调查,我们通过对农村相关养老保险状况的调查分析,呈现了当前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状况,实施成果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阐述了相关问题产生的缘由,
28、并结合政府新型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一些见解及建议。 为了了解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在xx省xx县进行了个别访问调查,以获得与调查相关的第一手资料。并对相关调查数据结果进行了分析,以便发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看法,为农村新型养老保险的建设与推广尽一份力。 二、调查状况 (一)、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状况 农村养老保险是目前较热门的话题之一。为了更好的了解农村养老保险的相关基本状况,此次调查,我们对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与度,合理性,利益性,存在问题,进展前景以及人们的期望值进行了调查访问。在对调查数据及资料的汇总分析后得到如下的基本状况: 1、年龄段分布
29、:据统计,此次调查对象中有11.1%处于35-40年龄段,有60.7%处于40-50年龄段,有10.2%处于50-60年龄段,另有12.8%年龄在60岁以上。参与养老保险的人中以45-55年龄段最多。 2、调查发觉有25的人对养老保险制度比较清楚,而35%的人对其不太了解。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与度与普及度仍待提高。 3、据问卷及访问结果显示,目前不买养老保险的缘由中,村民目前的经济力气无法负担这一项占了很大比例,达到了总人数的51.1%。而有30%的人是由于不太了解农保的政策和制度不敢贸然参与,有13.3%的人认为以后每月拿到的养老金过少,还有5.6%的人是由于其他种种缘由。而已经买了养老保险的人
30、中,有42.2%是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有35.6%是为了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有13.2%是为了其他缘由,其中有77.8%的人认为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所要缴纳的保险金额比较合理。 4、对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利益性,被调查人员中有55.6%认为政府实行的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一系列措施对于农夫的切身利益比较有利,另有33.3%的人认为利益效果不明显。 5、虽然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着制度不完善、基金保值增值困难等问题,但仍有41.1%的人认为养老保险在农村有宽敞的进展空间,46.7%认为养老保险在农村还会有确定的进展。人们对于农村养老保险的预期值很高。 (二)、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其缘由分析 关于
31、农村养老保险的优点与不足是此次调查的重点。目前,我国乐观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在提高农村生活保障等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未完全统一与完善,因而在实施建设中难免存在着不足与缺陷及旧农保中原有问题的遗留,如制度不完善,政府官员行为阻滞,基金保值增值困难,掩盖面小等。 1、农村养老保险的利益性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农村又一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它使农夫也能够和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基本同等的社会保障权益。在解决农夫养老的后顾之忧,使农夫的基本生存得到平安预期,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减轻中青年养老负担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调查显示,在参保人员中,有42.2%是为
32、了减轻子女的负担,有35.6%是为了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有13.2%是为了其他缘由。这一结果正是显示了农村养老保险在减轻子女负担,保障农夫老年生活方面的重大利益性。 2、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此次调查,我们将重点放在了农村养老保险实施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上。我们在调查中设置了4个相关选项:缺乏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制度不稳定;基金保值 增值困难;掩盖面小。 有30%的村民认为我国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有18.9%的人认为是制度不稳定,有12.2%的人认为基金的保值增值困难,而有38.9%认为保险掩盖面小。而且,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农村居民照旧连续了家庭养
33、老的现状,只有少数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五保供应、优抚安置和商业保险等某一种或几种养老保险待遇。所以说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并不理想,农村养老保险现状亟待改善。 3、缘由分析 在了解了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调查所得结果及相关资料对于其缘由进行了探究。缘由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大部分农村居民养老观念落后,投保乐观性不高。 调查对象中,有13.3%的村民认为养老养老保险能完全保障老年生活而70%认为需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还有16.7%的认为家庭养老更为牢靠。在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思想根深蒂固的前提下,农夫对于养老保险的信任不高,熟识不深,投保的爱好与意愿不高。在此状况下推行农村社会
34、养老保险,要求农夫在较短的时间里抛弃“养儿防老”的旧观念,改为通过投保而养老,势必会产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使农夫的投保观念与养老保险工作的推行之间存在确定的差距,造成熟识上的混乱。这就使得农村养老保险的推广与普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养老资金筹集困难,筹资力气弱。这是农村养老保险建设实施的核心难点。目前农村养老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国家财政投入,二是农村集体经济,三是农夫自身收入,农夫收入水平低、收入增长缓慢更加大了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筹集难度。 我国目前农村经济进展水平还不高,农夫总收入不高,大大低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这直接制约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渠道。狭隘的筹资渠道难以良
35、好的改善和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效益性和福利性,也在确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定与完善。 (3)养老金无法起到保障基本生活的作用。我们知道农夫领取养老金的数量完全取决于个人缴费的多少和累计时间的长短,只有缴费越多,投保时间越长,收益才越多。但是原有养老保险保费的标准低,参保效益低,难以真正实现养老的功能。 (4)缺乏合格的管理运营人才,农村养老基金保值增值困难,隐藏着潜在的支付危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既有商业保险的操作难度,又有依法实施的政策难度。由于机构的设置及人员的组成,以及缺乏合格的管理运营人才等多重缘由。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营运等方面存在诸多
36、问题。一些地方,不仅增值困难,甚至连保值都成问题,潜藏着巨大的兑付危机。农夫对于养老保险的信念及乐观性受到打击。 三、问题与建议 任何制度都不行能无可挑剔,虽然,新农保在很多方面做了许多政策上的修改与完善,但照旧还有确定的问题与缺陷。所以我觉得还应当制定一系列关心政策来为新农保保驾护航,使新农保更好地为农夫服务。我觉得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强化政府责任意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目前农村经济进展水平并不高,农夫收入偏低,城乡之间有确定差距。政府在制定相关措施时应适度向农村倾斜,为农村养老保险的推广与完善提高政策与财政方面的关怀。真正为农夫的养老保障负起引导带领责任。 (二)建立多层次全掩盖的农
37、村养老保障制度。为确保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全掩盖,应当依据不同地区的进展水平,在不同区域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的现状基础上,以不同的养老保险方式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与实施,建立与地区经济增长相适应,真正为农夫谋利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三)改革基金管理模式,提高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力气。我们可以通过法律程序,在保证资金平安的前提下,推行投资代理,将部分养老保险基金交由专业投资公司进行投资,以提高积累资金的增值率。而不是如同现在将全部基金缴入银行。同时,加强民众及法律的监督力气,以保证参保农夫的合法权益,明确投入资金的动向。 (四)加大宣扬力度,增加农夫参保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站等,实行形式
38、多样的方式,宣扬农村社保的政策及其效益,提高农夫的养老保险意识,使农夫真正意识到社会保险是养老的牢靠的保障,从而自觉、乐观参保。 农村养老调查报告 篇4 一、农村养老的形势基本可分为四种 (一)家庭养老:这是当前中国农村使用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具体体现。这是一种最完善的养老方式,它所具有的优越性是任何其他养老方式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在现有经济水平条件下及传统文化模式下,家庭养老照旧是我国农村的主流养老方式。 (二)集体养老:集体养老就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集体养老的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和养老院制度。集体养老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
39、理的完善和物质的丰富,存在的心理基础是老人社会交际的广泛和子女对养老熟识的多元化。经济进展的不均衡性和农夫意识的落后直接影响了集体养老的普及化和规模化。 (三)养老保险:面对农村老年人口数目的快速增长和家庭养老的弱化,农村养老改革也加快了步伐。从1991年开头,依据国务院的准备,民政部开头有方案有组织地组织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改革的试点。到1998年底,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xx多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有8200多万农夫参加了养老保险。(10) 应当说,农村养老保险从无到有并初具规模,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四)储蓄养老:依靠平常的积蓄用来防老,在农村照旧有
40、确定的市场。 二、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 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家庭养老是当前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随着子女纷纷外出,老人与子女分居,一旦家庭“空巢”后,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不行避开会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 1、生活来源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老人自己的劳动所得和子女的经济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调查显示,空巢老人的年人均纯收入大多数低于农村人平收入,有的子女每年只给父母一些口粮,逢年过节送 一点钱物。随着孝道观念的不断淡化及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子女寄钱回家标准低且缺乏持续性。有些村外出打工的子女只能维持自己的生活,不仅没有钱寄回家,
41、而且留在农村的孙子上学及生活等费用还要靠老人来支付。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差,许多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得不到有效保障,生活普遍比较艰苦。 2、精神没有寄予。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空巢老人特别是单身老人、体弱多病的老人感到特别无助。老人最怕的是孤独,在调查中发觉,大多数老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孤独感,有事无人帮,有话无处诉说。他们常常一边为外出打工的子女担忧,一边为了生活还要辛勤劳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情感孤独。农村老年人几乎没有文化消遣活动, “空巢老人”活动空间特别狭小,孤独、压抑的情感有增无减。 3、劳动责任没有削减。农村“空巢老人”除了需要负责全家的农事劳动,还要
42、负责外出务工者留守子女的生活和学习,如洗衣做饭、上下学接送等,原来应当享受晚年幸福生活的农村老人们,又重新挑起了家务生活的重担,他们倍感心力交瘁,特别无奈。 4、生病得不到准时治疗。老弱多病是自然现象。农村“空巢老人”中,常年患病的比较普遍,许多人是多病缠身。尤其是老人得重病大病,沉重的医疗费用,使不少家庭陷入贫逆境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在农村比比皆是。不少老人由于治疗不便利和怕给子女添负担,往往是小病忍,大病拖,舍不得准时到医院治疗。 5、集体养老只能作为农村养老的重要补充形式而不行能象有些地方官员所言成为家庭养老的替代形式。 6、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进展仍比较落后,且地区间
43、极不平衡,差异 较大,社会保险进展很慢。 7、低利率、高膨胀、天文数字的医疗费以及农夫收入的降低,使得储蓄养老已失去太大价值。 三、思考与建议 养老问题的消逝,暴露了我国人口老龄化方面存在的严峻问题。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加快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政府要加快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使农夫在年老时,也能像城市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一样领取养老金,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扩大农村低保、医保范围,提凹凸保、医保标准,让生活困难的老年人都享受到低保、医保待遇。同时加大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补助力度,对丢失了劳动力气,没有生活来源的高龄老人,政府应当赐予
44、适当的补助。 2、加快农村养老福利事业进展。加快农村养老机构建设是社会进展的必定趋势。政府要结合实际出台系列优待政策措施,支持、鼓舞农村养老服务业的进展。有条件的地方,可由乡、村组织牵头,通过招商引资及当地能人、善人投资等多渠道兴办养老院。要新、扩建一批乡镇养老院,接纳更多的老人进来养老。对于不能进养老院的老人应由政府出资建设困难老人集中居住点,特地用于赡养生活困难的“空巢老人”、五保户、鳏寡孤独老人,政府要依据状况部分和全部负担农村老人的生活、医疗费用。 3、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社会经济快速进展的新时期,人们的思想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全社会都要留意加强对孝文化和社会主义新风尚
45、的宣扬与教育,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通过村民公约的全面推行、落实好家庭赡养协议书,由村组织、老年协会督促子女赡养老人,按时付给生活费,对尊老敬老的群体和个人要大力表彰,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4、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老年组织建设。要将老龄组织机构延长到村、组,同时加强农村老年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老年协会护老维权的作用。同时以老年协会为平台,组织老年人参加各种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鼓舞老年人乐观参加自娱自乐、互助互爱等多种有益老年人身心健康、丰富多彩的活动。 5、建立党员、干部义务服务制度。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结合开展基层党建和
46、创先争优活动,对辖区内的高龄空巢老人做好登记造册,实行“一帮一”的义务监护和帮扶制度,不仅在物质上赐予关怀,而且要赐予精神予以劝慰,切实解决老人的孤独孤独,让农村老人精神快乐的生活。 农村养老调查报告 篇5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共同面临的大难题,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老龄人口已近2亿。农村老年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社会保障状况更值得我们关注。近期,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政协对全县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 98%的农村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据调查,全县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6.8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6%,而且每年以0.7%的速度不断递增,其中农村老年人口
47、4.33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63%。 农村老人80%以上都患有农夫职业病,如风湿、肌肉关节劳损、胃肠炎、养分不良等,98%处于亚健康状态,小病能准时就医的占48%,担当不起门诊药费和住院费(合作医疗)自费部分的占67%。 70岁以下的老年人,只要不是特殊状况,都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70至80岁以上的老人有一半仍在从事体力劳动,80至90岁的老人有10%处于自给状态,有8%的老人的吃穿用基本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48.8%的农村老人在连续从事生产劳动 据调查,农村有48.8%的老年人在连续从事生产劳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仍在劳动的达16.3%。 事实上,农村老年人必需尽可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经济收入。这是由于:老人无其它生活来源和有效的生活保障;子女们的负担重,尤其是独生子女,无力全面照看双方的老人。 据对43300多位农村老人的调查统计,发觉有28000多位老人是空巢老人,他们一方面要照看孙儿包揽家务,一方面还要担当繁重的体力活、维持农业生产,人越来越老,精力越来越差,负担却越来越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