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铜管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方案(审阅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公司铜管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方案(审阅稿).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公司铜管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方案20xx年xx月目录一、 规划思路1二、 指导原则2三、 目标3四、 区域宏观环境分析3五、 产业环境分析7六、 核心任务9七、 措施保障11重点项目分析:xx项目14为了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未来几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按照“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和“产业倍增”的战略部署,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情况,制定本规划。一、 规划思路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展主线;以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型为主要发展方式;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发展途径。促进区域产业总体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二、 指导原则1、坚持协调发展。围绕战略性
2、新兴产业等重大需求 ,鼓励产学研用相结合、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2、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紧密结合区域发展要素条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围绕核心产业,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各具特色、差异发展的发展新格局。3、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树立产业发展全寿命期理念,综合考虑投入产出效益,选择合理的规划、建设方案和技术措施,避免盲目的高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4、开放融合。树立全球视野,对标国际先进,把握“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契机,聚焦产业重点领域,探索发展合作新模式,在全球范围配置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产业竞争合作,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
3、展的道路。5、需求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注重需求侧政策支持和引导,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加快推进新产品新服务的应用示范,将潜在需求转化为企业能够切实盈利的现实供给,培育符合市场需求新消费新业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三、 目标到xx年末,产业结构优化取得重大进展,产业发展壮大,现代化发展水平更高,产业融合深度发展,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四、 区域宏观环境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呈现走势向好、结构趋优、动能转强、效益提升、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态势,为城市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一是经济总体平稳。预计区域生产总值增长xx%左右,城镇新增就业xx万人,主要指标自第二季度起探底回升
4、,为下一步发展积势蓄能。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xx:xx:xx,第三产业比重提高xx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xx%左右。十二个重点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xx%。固定资产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比例下降xx个百分点至xx%。消费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大。非房地产投资占比xx%,提高xx个百分点。新设外资企业数和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均超过xx%。三是创新驱动力逐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xx%,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增长xx%和xx%。四是发展质量继续提高。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xx%,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xx%,高于经济增速。五是生态环境保持一流。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
5、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xx%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xx%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xx%,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xx%,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和货物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翻番,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xx%和xx%,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xx%左右,城镇新增就业xx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xx%左右,细颗粒物(PMxx)年均浓度再降低xx微克/立方米左右,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控制目标。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当前时期是可以大有作为、必须奋发有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最关键时期,是
6、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决胜时期。从国际国内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外部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也进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主要特点的新常态,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综合分析,国内外大环境对我省发展总体有利;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为扩大国际
7、国内开放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家实施大数据和网络强国等战略,为我省弯道取直、后发赶超创造了宝贵契机;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我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提供了政策支撑;国家加快补齐发展短板,为缩小与全国差距带来了重要机遇;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完善现代基础设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社会事业等提供了良好条件。经过“十二五”时期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基础条件日益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资源红利、生态红利、劳动力红利、政策红利、改革红利正在叠加释放,区域上下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激情空前高涨,这些积极因素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受国
8、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传导影响,一些长期积累的发展性矛盾、结构性矛盾、体制性矛盾逐步显现出来,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面临很大挑战。主要是: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全省90%以上的贫困人口、贫困乡镇和贫困村处于集中连片地区,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实现全部脱贫困难不小;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市场预期不稳、信心不足,大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加快做大经济总量、提高人均水平、缩小与全国的差距难度增大;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转型升级步伐缓慢,大部分传统产业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
9、新兴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去库存、去产能、补短板的任务非常繁重;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普遍存在,加之劳动力、土地成本持续上升,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降成本的任务艰巨,政府债务率不断攀升,财政金融风险加大,去杠杆的压力不小;城乡发展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民生保障兜底还不牢,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社会信用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风险,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任务依然艰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干部能力和素质不高,不同程度存在着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为政不廉等问题,提升能力、转变作风、惩治和预防腐败任务依然繁重。对这些问题
10、,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使创新成为引领全面振兴的第一动力,推进创新型建设。(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创新型企业,建设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科技型龙头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新格局。(二)发挥创新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创新高地,引领、示范和带动全省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三)提升创新保障能力以提升创新基础能力,完善创新政策支持体系为重点,加强创新保障体系建设,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坚持人才资源
11、是第一资源,切实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开创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发展集聚人才的良好局面。五、 产业环境分析铜管,是一种经压制和拉制而成的无缝有色金属管。因铜管具备着较好的导电性、导热性、抗腐蚀性、耐用性以及易弯曲造型性,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房地产、空调制冷、海洋工程、船舶工业、汽车以及电力行业等,其中空调制冷是铜管最主要的应用领域。随着全球加工产业的加速转移,国内市场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铜管生产国,生产加工技术水平也在逐渐提升。铜管是我国铜加工材的细分品类之一,因此市场发展受到整个铜加
12、工材产业的影响。近年来,由于我国逐渐迈入经济结构调整阶段,市场对铜的应用需求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但随着行业内企业加快兼并重组,不断淘汰落后产能,产品向高附加值、高精尖方面发展趋势明显,也推动着整个铜加工材产业持续向好发展。从产量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在2016年产业结构调整之后,我国铜加工材产量实现稳步增长,发展到2019年达到了1819万吨,同比增长了2.1%。而铜管作为我国铜加工材行业内的第二大细分品类,其市场发展态势也在持续向好。在需求端,随着下游行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铜管市场应用需求保持着逐年增长态势,从2015年的176.3万吨发展到2018年达到了218.7万
13、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7.5%,估测2020年我国铜管市场需求量有望突破250万吨;在供给端,我国铜加工材产业发展持续向好,铜管作为其细分产品,其产量也保持逐年增长态势,发展至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铜管生产国。从应用领域来看,铜管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尤其是在空调制冷领域,对钢管的使用需求增长空间巨大。而在2019年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批准了新效能标准,并于2020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这对未来2年的空调能效进入门槛再次提升,各大空调生产制造企业加快提升空调换热器效率。而作为空调换热器的核心部件,精密铜管在品质上、形状上也有了大幅提高,极大程度的满足空调新效能标准,这也为国内具
14、有技术实力和生产规模的铜管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铜管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房地产、空调制冷、海洋工程、船舶制造等行业。其中空调制冷是铜管最主要的应用领域,而随着新效能标准的出台以及持续推进,精密铜管作为空调换热器的核心部件,市场应用需求不断扩大,这也在极大程度的推动了整个铜管产业的发展。六、 核心任务(一)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以产业发展重点为主线,以产业园区建设为主要载体,遵从弥补短缺、突出重点的原则,对规划中重点发展的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大型企业集团以及特色优势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牵引和辐射作用,推动产业集聚和做大做强。延长产业链条,向产业链的
15、终端和价值链的高端发展。同时,借助大企业的引进加快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有效输入和品牌嫁接,实现技术进步、管理提升、资源有效利用、产业链整合等要素的优化组合。(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对于促进产业行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具有行业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专项资金予以优先支持。(三)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坚持优势互补、区域协调的原则,结合各地的市场、资源、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承载能力等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链式发展,在产业链延伸方向上建立相互配套、分工协作关系,形成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增强企业对产业要素资源的配置能力、控制能力和综合成本消化能力;围绕龙头企业和优势产品,延
16、伸产业链,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壮大产业实力,整合各种资源,形成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四)优化组织结构支持优势骨干企业以技术、资本、资源、品牌等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要素配置效率。支持中小加工企业发挥机制灵活、贴近市场、专精特新、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优势,加快自主创新,着力发展面向消费市场的产业产品服务。形成个性化发展,大中小企业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五)多渠道融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拓宽行业融资渠道,为行业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畅通金融机构与优势企业的沟通渠道,对在推进转型升级有推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和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通过提供并购贷款、并购票据等方式支持各类社会资本
17、参与产业企业兼并重组。(六)实施科技创新提升工程引导行业企业提高信息化、自动化水平。重点建设各类产业公共研发平台、重点试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依托大型企业集团、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构建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发展创新体系。创建一批以行业为特色的技术中心、工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完善产业发展所需公共研发、技术转化、检验认证等平台。提升行业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企业与行业科研机构合作,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xx年新增创新平台xx个。七、 措施保障(一)加大政策支持充分利用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支持产业服务高端产品发展。加大政策对产业各方面的支持
18、。鼓励优势骨干企业推进联合重组,提高核心竞争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二)集聚创新人才坚持把引才、聚才放在发展产业的最优先位置,切实落实好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注重育才。建立高层次创新人才成长机制,培育一批与国际接轨、具有探索精神的管理类、技术类领军人才。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根据发展需要和办学能力,积极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培养产业相关人才。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动态化、订单式培养产业人才。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人员创新创造积极性。(三)创新管理机制完善产业管理机制,研究建立产业监管队伍,将产业化发展目标层层分解,纳入产业目标考核,形成年初下达任务、年中进
19、行推动、年末实施考核的管理机制。对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关表彰和奖励,推动各方形成工作合力,切实将产业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新机制,营造激励发明创造的政策法制环境。完善知识产权公共信息、专题数据库、商用化等服务平台,实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培育计划。鼓励领军企业、专利池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研究、制定,申请国际专利。(五)推动区域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采取园区共建、技术合作、资本合作和贸易换资源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市场需求大的沿线国家开展贸易合作。加强同区域内优势产业合作,在重点领域合作实现突破,合作取得积极
20、成效。(六)营造公平环境构建行业诚信体系,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产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体系,发布失信企业黑名单。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竞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七)明确责任分工,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制定规划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协调共商、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考评、监测、评估和监督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定期开展规划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规划发展目标、任务措施、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如期完成。重点项目分析:xx项目(一)
21、项目建设性质该项目属于新建新建项目,依托当地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铜管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267000.00万元。(二)项目承办单位xx投资管理公司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诚信为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企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放缓。从国内看,发展阶段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
22、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新常态对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公司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公司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企业发展基本面向好的势头更加巩固。公司将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靠创业创新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
23、破。公司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基础上,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不断促进企业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补齐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短板,走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战略合作单位xx有限公司(四)项目提出的理由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面对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经济减速还没触底,下
24、行压力仍然较大。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酝酿新突破,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发展也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将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期、经济发展动能转换期、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期、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和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关键期。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国家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创新,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面临全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稳定带动机遇,更面临大力推进供需两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调整优化结构的重大机遇,有条件通过艰苦努力,使经济跨上更有特色、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发展轨道。国家坚持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新型城
25、镇化进程,培育新的增长极,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国家坚持绿色发展,将有效推动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快构建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构筑绿色低碳循环的先发优势和现代产业体系,开创生态美好、经济发展、百姓富裕的新局面。国家坚持开放发展,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加快对外贸易,扩大招商引资,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国家坚持共享发展,将在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创业就业、缩小收入差距、健全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新举措,有利于加快补短板、惠民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各项民生
26、事业加快发展,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经过多年努力,经济总量和实力不断提升,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能正在孕育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通过多年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理念、思路、举措,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发展动能转换迫在眉睫。现有基础难以为快速增长做出更多贡献,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凸显,结构不合理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地区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势头虽然较好,但体量小、占比低、牵动性弱,短期内还难以形成有效支撑,新旧动能“青黄不接”问题十分突出。保护与发展的深层矛盾仍需破解。近年来地
27、区在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成就,但局部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同时,受发展阶段、经济布局、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依然突出,统筹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仍需做大量艰苦工作。推动协调发展面临新挑战。随着市场经济加快发展,各类要素加速向条件较好地区流动和集中,不同地区、不同功能区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在全面建成小康进程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成脱贫攻坚、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等任务也非常艰巨。开放发展的基础和能力不足。地区尚有部分地区仍未开放,对外开放互联互通的基础薄弱,对外合作交流的层次不高、规模
28、偏小,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企业、产品、人才等支撑能力不强。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面临新压力。经济转型期因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等过程中就业、金融风险等问题显现,对社会稳定形成新的压力。与此同时,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创新人才为支撑,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加快发展动力转换,增创发展新优势,促进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增强创新能力。(一)推动重点领域创新突破
29、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和重大项目建设紧密结合。在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一批重大科技产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形成一群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全链条、一体化的创新布局,力争取得重大颠覆性创新和群体性技术突破。加强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实施高新技术园区和农业科技园区提升发展工程,推动向创新型特色园区发展,打造创新发展的引擎。(二)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加强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增强创新支撑能力。在能源、农林、新材料、先进制造、生命健康、食品安全、生态环保等领域
30、,培育组建级重点实验室。依托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和技术创新中心。建立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设区市以上产业园区均建立科技孵化器或孵化园,满足中小企业创新需求。支持高校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和服务平台。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和专利基础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利用,提高科研基础设施利用率和科学普及水平。(三)构建创新体系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科技服务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发挥大型企业技术研发优势,激励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
31、,开展重大产业关键技术、装备和标准研发攻关,参与政府科技创新规划计划和政策研究制定,构建企业主体、政产学研用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各领域各行业协同创新,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大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投入,推动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支持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科研团队,建设高水平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和服务平台,构建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培育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大力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创业孵化等科技服务,建设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五)项目选址方案项目选址位于xx产业示范基地,地理位置优越,建设条件良好。(六)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146666.52平方米(折合约220.00亩),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项目总建筑面积167199.83平方米。(七)项目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31个月。(八)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07118.8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7244.66万元,流动资金19874.16万元(九)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266745.00万元,税后净利润24564.9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9613.8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5.94%,全部投资回收期5.62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