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和运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管理和运行.ppt(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宏观经济管理和经济运行 发展改革委2014年4月1日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目录一、宏观经济运行 二、宏观经济调控微观基础与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三、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一、宏观经济运行(一)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要素与总量指标(二)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市场与政府(三)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体系(四)中国经济运行中政策制定与实施遇到的 “两难”问题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经济运行是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各种经济资源的相互流动。1、基本要素:物质载体、非物质载体。2、宏观经济运行状况首先表现为总量之间的平衡关系。(一)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要素与总量指标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
2、:六点 一分。3、经济运行的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工业增长率、广义价格、就业与失业率、固定资产投资率及增长率、消费率及增长率、物价指数(CPI、PPI)、进出口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及增长、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外国直接投资、货币供应量、财政收支、财政赤字、外债规模等。(一)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要素与总量指标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政府与市场共同发挥作用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特征。1、市场机制的局限和缺陷 (1)市场运行的条件不能达到假设状况而引起市场机制功能不到位。可以通过改进市场条件、健全市场机制来减少。如,法制不健全。(二)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市
3、场与政府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2)市场运行的条件已经达到假设状态但功能依然有缺陷内在缺陷。无法通过市场机制的自身完善能够避免。如,社会公正(社会保障)(3)在某些领域市场机制不能或不宜发挥作用。市场机制的盲区。如,自然灾害、战争(军队、应急机制)市场缺陷不仅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发生,且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也有所发生。(二)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市场与政府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2、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职能 市场缺陷内生于市场,但又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需要一种超市场的力量进行弥补,这种力量来自于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是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是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运行最显
4、著的标志(宏观调控)。其基本功能为:(1)补缺功能,即弥补市场缺陷。如:公共服务、公平竞争规则、收入再分配、稳定经济等。(2)替代功能,即在市场机制不健全时,暂时替代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3)对外功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高国家竞争力。(二)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市场与政府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3、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特性 (1)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2)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体制转型国家,实行渐进式改革。(3)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政府惯有的管理方式需要逐步地调整和完善。(二)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市场与政府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3、政府干预经济的局限性 (1
5、)政府行为目标决策偏离社会公共利益;(2)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如,国家多次发文控制房地产价格上涨,未见成效。(3)政府机构膨胀,效率低下;政府机构的自我扩张冲动,经济职能的日益扩大,导致对经济活动的过多干预,损害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4)政府行为派生的外在负效应。如寻租现象、权贵经济。(二)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市场与政府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1、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目标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2、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 经济增长,经济稳定,社会发展和公平,经济体制改革等。中长期目标包括:产业结构、科技进步、收入分配、可持续发展等;社会发展目标包括
6、:教育、医疗、科技等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三)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体系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1、既想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又想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2、既想改变资源消耗的粗放增长方式,又不愿大幅提高资源价格和环境损害的成本;(四)中国经济运行中政策制定与实施遇到的“两难”问题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3、既想抑制投资增长过快,又不愿大幅提高投资成本;4、既想减少贸易顺差,又怕人民币升值过快,影响国内就业。怎样在“两难”中找到均衡点,将是经济运行当中政府决策面临的考验。(四)中国经济运行中政策制定与实施遇到的“两难”问题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二、宏观经济调控(一
7、)宏观经济调控的微观基础(二)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三)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与货币政策调控(四)地方政府的调控职能(五)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面临严峻困境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1、微观基础是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居民和企业。2、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宏观经济调控的效力将依赖于微观经济主体的能动反映。微观主体是否独立、市场体系是否完善、市场机制是否健全,将决定宏观调控的实际效果。(一)宏观经济调控的微观基础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3、宏观经济调控集中在各种间接机制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宏观经济调控虽然是对整个国民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但必须以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为研究的出发点。4
8、、中国经济社会制度的特殊性,决定微观基础的特殊性。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依靠微观主体的自发力量,微观主体在市场中的行为可能受到限制,不平等的市场待遇仍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不仅仅是个“守夜人”。(一)宏观经济调控的微观基础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1、计划经济时期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国家管理与调控是通过计划来实现的。计划成为配置资源的唯一手段。(二)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2、现阶段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转变:从偏重于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
9、预转到宏观调控;从对经济的直接调控转为间接调控;从局限于对国有经济的管理转为引导全社会经济的活动上来;从大量的行政审批转到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上来。(二)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2)国家宏观调控的力量 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专业管理机构、或担负一定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国特有),社会中介组织 (3)宏观调控目标 短期目标:既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控制失业率,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中长期目标:致力于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以及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二)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3、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1)发展
10、规划 政府主导制定的规划反映了政府在特定环境下对国家发展前景的预测以及政府的愿望与意图,但规划的实现程度和实施的效果则取决于市场的力量。因此,规划实施一定要建立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基础上,逐步淡化行政管理和行政命令的色彩。(二)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2)经济手段 是政府利用所能控制的市场参数或经济资源,通过调整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影响其经济行为,从而达到特定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各种手段。具有间接性、诱导性特点。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二)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3)法律手段
11、是以国家权威为基础,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手段。法律手段本身并不直接体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一种间接手段),主要是通过鼓励和限制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来实现调控目的,由于多数法律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它构成了各类经济主体行为比较稳定的制度基础。(二)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4)行政手段 以国家权力为依托,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基础,依靠行政组织体系和行政责任制度,通过行政命令、行政规定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具有纵向性、强制性特点,是宏观经济调控的直接手段。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行政手段在调控范围、调控对象、调控力度等方面应严格控制。(5)信息宣
12、传手段 (6)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 (二)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4、宏观经济政策 (1)经济政策类型 微观经济政策:主要是直接调节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经济政策,包括反垄断政策、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政策、外部影响和环境保护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着眼于减轻经济波动、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等宏观经济目标,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外经外贸政策、农业政策、能源政策等。(二)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目标:经济适度增长、物价相对稳定、资源合理配置、收入公平分配。财政政
13、策工具: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公债和财政预算(中央和地方预算)。财政政策传导工具:从实施财政政策工具到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的过程,即通过财政工具影响收入分配、货币供应、价格等媒介来达到财政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类型:自动稳定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扩张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中性的财政政策。(二)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3)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与整个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一致,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中介目标:连接货币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之间的金融变量,分为中介指标(基础货币和存款准备金)、远中介指标(利率、货币供应量和汇率)。M0流通中的现金
14、;M1(狭义货币)M0加活期存款;M2(广义货币)M1加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它存款等)(二)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中国还包括中央银行存款、中央银行外汇操作和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等。货币政策功能:稳定通货、动员和配置储蓄资源、维护金融体系安全。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作用越来越强。货币政策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利率市场化 (二)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1、中国存在通货膨胀的诸多条件。存在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存在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压
15、力;经济增长速度过高形成价格上涨压力;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实现会在一定时期内造成 成本价格的上升;国际市场某些主要商品价格上涨会对我国国内 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三)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与货币政策调控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2、通货膨胀:越穷的人受害越大 3、政府直接管制价格,并不能遏制通胀 4、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 衡量流动性过剩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M2(广义货币)与M1(狭义货币)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比例;二是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以存贷差与贷存比衡量。(三)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与货币政策调控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5、遏制通货膨胀的对策 货币过多是“因”,物价上涨是“
16、果”。恢复价格平稳,主要依赖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尤其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发行量。人民币升值。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及时提供市场信息。(三)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与货币政策调控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1、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为市场运行乃至社会发展提供政策法规等无形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等有形公共产品;进行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并以各种手段确保再分配的公平有序;进行地方社会经济事务的综合协调管理。(四)地方政府的调控职能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2、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是确保宏观调控正常运行的关键 为当前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中的主要问题:中央宏观调控能力严重弱化;地方
17、保护主义普遍存在,“诸侯经济”现象严重;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短视现象严重;地方政府的“寻租”问题,等。(四)地方政府的调控职能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1、财政总收入中中央的集中能力越来越强,集中比例越来越高,中央财政宽余、地方财政紧张、居民收入占GDP比例持续下降。2、地方财税收入比例持续下降,收入来源不稳定,正规和稳定的税源趋于枯竭,收费罚款收入严重影响创业和就业,致使社会失业率越来越高,而且收费罚款养人、养人收费罚款导致机构和人员循环式恶性膨胀,格局是建设无资金、公共建设无财源,许多地方是吃饭养人型政府,如果清算显性和隐性债务,相当一部分市县级政府实际上已经破产。(五)中央与地
18、方财税关系面临严峻困境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3、中央向地方的转移支付,支出分散,极不透明,截留漏损严重,成本很高,并且导致进京跑部钱进,给权力寻租和腐败提供了负面的制度条件。(五)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面临严峻困境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三、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一)我国经济运行体系基本框架(二)如何做好经济形势分析(三)剖析一个分析案例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一)我国经济运行体系基本框架 我国经济运行体系是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核心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核算体系,即从生产到分配,到最终使用的周而复始的经济循环。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从生
19、产的角度看从生产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交通运输 批发零售 餐饮 金融保险 房地产 社会事业 国家机关(一)我国经济运行体系基本框架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从分配的角度看从分配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 居民收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一)我国经济运行体系基本框架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从使用的角度看从使用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 总投资 净出口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外贸出口 (一)我国经济运行体系基本框架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1、经济形势分析概念
20、 经济形势分析,就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各个方面的描述、评价、判断、分析和预测或展望,为经济管理服务。特点:综合性、系统性和时效性。种类:从时间上看,有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的经济形势分析。从区域上看,有国家、省、市、县的经济形势分析。另外还有其它一些特定领域的经济形势分析。(二)如何做好经济形势分析第四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2、经济形势分析基本任务 (1)综合说明国民经济的基本状况。(2)分析国民经济的主导方面及其成因。(3)对比计划目标,分析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问题。(4)分析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问题。(5)短期预测和展望。(二)如何做好经济形势分析第四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
21、3、经济形势分析的基本方法 经济形势分析,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发展改革系统的干部必备的基本功。从多年来的实践看,特别需要善于学习运用好以下分析方法。(二)如何做好经济形势分析第四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1)既要看总量,也要看结构。总量分析,最重要的是把握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结构分析,主要是揭示国民经济内部各主体、各部分、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对总体经济运行的影响。(二)如何做好经济形势分析第四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2)既要看宏观,也要看微观。宏观分析,重点考察国民经济总量怎样形成、是否平衡、向何处发展,考察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
22、约的关系。微观分析,重点考察企业行为、居民行为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行业。(二)如何做好经济形势分析第四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3)既要看区内,也要看区外。从国际上看:一要关注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的经济运行情况。二要关注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可能对 我国带来的影响。三要关注世界产业和科技发展趋势。四要关注国际金融市场。(二)如何做好经济形势分析第四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从国内来看:一要研究分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二要研究分析国家支持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等优惠政策。三要关注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二)如何做好经济形势分析第四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4
23、)既要看现状,也要看趋势。分析经济形势,既要认清经济运行之“形”,也要把握经济发展之“势”。相对把握现状而言,把握经济发展之“势”更重要也更困难。掌握几点方法:一要加强环比分析。二要加强增量分析。三要加强对先行指标的分析。(二)如何做好经济形势分析第四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5)既要定性分析,也要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主要是对经济运行的总体或某个经济现象的基本特征或基本态势作出判断。定量分析,可以对初步的定性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和量化,从而形成精确的判断。(二)如何做好经济形势分析第四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6)既要做纵向分析,也要做横向分析。纵向分析,是“瞻前顾后”,即自己
24、与自己比较。横向分析,是“左顾右盼”,即自己与别人比较。(二)如何做好经济形势分析第四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4、开展经济形势分析的步骤 经济形势分析工作,一般由以下步骤组成:(1)确定分析对象和主要目的。(2)初步调研。(3)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计算。(4)分析研究工作。(5)正式起草分析报告。(二)如何做好经济形势分析第五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2010年上半年广西经济形势分析 一、上半年广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以来,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以及特大干旱和严重洪涝,广西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
25、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工作,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保持和扩大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运行有九大特点:一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3.6%,同比快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8.8%(工业增加值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6%。二是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全区财政收入完成585.5亿元,增长31.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76亿元,增长2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97.4亿元,增长2.3倍。(三)案例:2010年上半年广西经济形势分析第五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
26、六点 一分。三是农业生产基本稳定。早稻种植面积增加,预计产量因灾持平或略减。蚕茧、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等其他主要农产品产量普遍增加,造林面积增长40%。四是工业生产增速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6%,同比快6.5个百分点。食品、有色、石化、冶金、汽车、机械、电力等七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21%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41.1%。五是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7%,其中城镇投资增长37.1%,排全国第3位、西部第2位。铁路、环保、市政以及民生领域投资快速增长,民间投资增长45.7%,同比快1.7个百分点。城镇新开项目总投资规模在去年同期增长143.8%的基础上继续增
27、长65.6%。我区实施的8151个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累计开工8148个,开工率99.96%。六是消费市场持续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8%,同比快0.1个百分点。城镇消费快于农村,分别增长19%和17.5%。全区商品房平均售价3523元/平方米,同比上升12.9%,比5月下跌1%,为近12个月以来全区房价首次环比下降。(三)案例:2010年上半年广西经济形势分析第五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七是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9.9%,其中出口增长46.6%。机电产品出口增长78.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6倍。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增长41.6%,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34
28、%。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势头良好,仅10天超10亿元人民币。八是节能减排明显加强。开展节能减排攻坚战,上半年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上升6.2%,比第一季度和15月分别回落5.2和4.1个百分点,环比升幅从4月份开始持续回落。九是民生进一步改善。城镇新增就业24.4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64.58万人,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81.6%和9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2%,实际增长7.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606元,增长12.7%,实际增长9.8%。(三)案例:2010年上半年广西经济形势分析第五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二、当前经济发展的压力依然很大 国
29、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超过预期,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今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宏观政策取向不变,但在一些具体政策上有新的调整,更加强调有保有压、有扶有控,中央投资安排突出保续建,新开工项目审批突出紧节奏,银行信贷投放突出防风险,房地产市场调控突出防泡沫,节能减排突出确保“十一五”目标全面完成等等;由于我区产业和产品结构的特殊性,经济增速仍有可能在第三季度出现下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困难依然很大。当前,特别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自然灾害频发制约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今年以来我区极端气候多发重发,年初遭受百年一遇特大干旱,进入汛期遭遇多次强降雨过
30、程,近期又连续受到台风袭击,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局部稻区病虫害蔓延,早稻病虫害发生面积1101万亩,同比增加50.4万亩。生猪价格持续处于低位,平均出栏价跌至2007年以来最低水平,每售一头肉猪大约亏损150200元。(三)案例:2010年上半年广西经济形势分析第五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二是市场需求剧烈波动影响工业生产。二季度以来国内市场大宗工业品供需关系发生较大变化,氧化铝价格由4月份的每吨2800多元下跌至6月底2400多元;7月中旬建筑钢材价格3850元/吨,比5月中旬下降700元。我区有24个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回落,回落面63.2%,汽车、钢材等产品库存有明显上升趋势
31、。三是保持投资持续增长难度加大。上半年我区投资增长乏力,全社会投资增幅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建设资金筹措困难,国家预算内资金到位同比下降3.5%,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减少757亿元;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行业部分续建项目施工进度慢,投资工作量仅完成年度计划的26.8%;征地拆迁难度越来越大,阻工现象屡有发生。四是能耗大幅增长影响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由于水电出力严重不足(同比减少41.2%),火电迅猛增加(增长161%),导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出现了多年未见的上升。预计上半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上升2%以上,实现全年下降3%的目标,下半年节能降耗任务异常艰巨。(三)案例:2010年上半
32、年广西经济形势分析第五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三、今年经济走势初步判断 根据上半年经济运行态势,分析下半年发展条件,总的判断是广西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分析发展环境。当前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上半年全国GDP同比增长11.1%,同比快3.7个百分点。国家将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实施区别对待的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可以实现。分析产业条件。预计我区晚稻生产形势好于早稻,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由于中石油钦州炼油厂等一批重大项目纷纷建成投产,下半年工业仍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
33、工业增加值增长20%左右;在投资、消费需求带动下,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三)案例:2010年上半年广西经济形势分析第五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分析需求条件。根据上半年投资运行轨迹及年内重大项目开工计划,初步判断,下半年我区投资增速将继续呈“高位运行、月度波动”走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在刺激消费政策效应作用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左右。由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人民币汇率上升等因素影响,预计下半年外贸出口呈下降趋势,全年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0%15%。综合以上因素,预测今年广西经济增长13%以上。四、下半年经济工作建议 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紧紧
34、抓住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的重大机遇,围绕“继续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调结构转方式,坚持目标不变、任务不减,不动摇、不懈怠,继续用“四个非常”措施应对困难和问题,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三)案例:2010年上半年广西经济形势分析第五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一)千方百计力保工业快速增长。(1)深入实施做大做强做优工业的决定,加快发展支柱产业,力争今年实现汽车、冶金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2)全力推进2211个技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技改投资完成2100亿元。(3)综合运用扶持政策,促进适销对路产品加快生
35、产。(4)大力发展园区经济。(5)完善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6)加强工业运行调节。(二)千方百计力保农业稳定增长。(1)立足抗大灾、夺丰收,切实抓好晚造粮食生产,确保全年粮食总产1475万吨。(2)积极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3)稳定生猪生产。(4)切实抓好农田水利建设。(5)加强防汛抗旱工作。(6)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三)千方百计力保服务业较快增长。(1)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2)切实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3)加强农村流通网络建设。(4)大力推动文化旅游消费。(5)促进房地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四)全力推进投资和项目建设
36、。(1)继续集中开竣工重大项目。(2)突出抓好项目前期工作。(3)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4)加强项目督促检查。(三)案例:2010年上半年广西经济形势分析第五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五)下更大力气抓好节能减排。(1)迅速开展工业节能降耗专项行动。(2)迅速开展二氧化硫减排专项行动。(3)迅速开展化学需氧量减排专项行动。(4)优化电力调度。(5)加大推进社会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六)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1)加快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八大重点任务。(2)加快推进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3)探索创新资源开发转化路子。(4)统筹推进城镇化建设。(七)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1)深入推
37、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3)深化财税金融改革。(4)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5)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6)积极推进综合配套及专项改革试点。(7)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八)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1)深入推进以东盟为重点的国际经贸合作。(2)务实推进国内经济合作。(3)深入开展“产业招商、项目落地”招商引资大会战。(4)继续推进外贸结构调整。(5)加快实施境外投资项目。(三)案例:2010年上半年广西经济形势分析第五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九)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1)努力扩大就业规模。(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3)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4)加快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5)全面完成第三批1164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任务。全力抓好为民办十件实事,确保完成年度任务。(十)加强宏观经济管理。(1)继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2)加强财政增收节支。(3)高度重视抓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十一)认真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抓紧组织起草“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加强与国家有关规划的衔接,尽快上报支持我区发展的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力争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附表(略)(三)案例:2010年上半年广西经济形势分析第六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谢谢大家!谢谢大家!第六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一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