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防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建.pptx(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防安防系统系统工程工程须知须知(xzh)概述概述|我们知道(zh do)安防系统工程设计方案一般分技术方案和商务方案,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其中的技术方案|“设计方案”同“产品标准”(为什么要作系统设计方案):|很多人都参加过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有很多公司现在还在生产产品,大家知道(zh do)有产品就有标准。按产品质量法规定,无标产品是不允许生产、销售的。第一页,共56页。安防安防系统系统工程工程须知须知(xzh)概述概述|标准一般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任何企业标准制定均应参照相应的国家标准,且指标不低于国家标准。|在设计、生产过程中按企业标准要求去做才能(cinng)
2、做出符合企业标准的产品。同样的道理,在安防行业中,安防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均应按标准GB50348、GA793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去设计、施工。|制定出一个优于国标、行标、要求的“企标”系统“设计方案”。只有这样,你所设计、施工出的安防系统工程才是一个符合标准GB50348、GA793和相关标准要求的合格“产品”(系统工程)。第二页,共56页。一、一、设计设计(shj)任任务书务书|一、设计任务书:甲方要求的一、设计任务书:甲方要求的主要功能和指标要求。这是设主要功能和指标要求。这是设计、施工单位依据、前提,应计、施工单位依据、前提,应由甲方提供。由甲方提供。|注:注:|1.建审时很多方案没有设计
3、建审时很多方案没有设计任务书,有的甚至任务书,有的甚至(shnzh)不知道需要设计任务书。不知道需要设计任务书。|2.有设计任务书的太粗、有设计任务书的太粗、太简单,不能指导具体设计。太简单,不能指导具体设计。第三页,共56页。一、一、设计设计(shj)任任务书:务书:|3.由于建设方专业人员很少,由于建设方专业人员很少,建议由乙方代写,建设方(或建议由乙方代写,建设方(或专家)审核。专家)审核。|4.内容一般是标准内容一般是标准GB50348、GA793及建设方特殊需求等。及建设方特殊需求等。(包括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性能)(包括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性能)|5、建设方应签字、建设方应签字(qin z
4、)和盖和盖章。章。第四页,共56页。二、二、现场现场(xinchng)勘察勘察报告报告|安防系统工程设计前应进行现场勘察,现场勘察的内容和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1、全面调查和了解被防护对象本身的基本(jbn)要求。(风险等级、防护级别、人防、物防、实地情况等)|2、调查和了解被防护对象所在地及周边的环境情况。(地理、气候、雷电、电磁环境、土壤电阻率等)第五页,共56页。二、二、现场现场(xinchng)勘察勘察报告报告|3、按照纵深防护的原则,草拟布防方案,拟定周边、监视区、防护区、禁区的位置,并对布防方案所确定的防区进行现场勘察。|一是周界区勘察(形状、长度、地形(dxng)地物状况等),|
5、二是周界内勘察(防护部位、目标、出入口位置、门窗位置),|三是施工现场勘察(前端设备、传输线缆、终端设备安装等)。第六页,共56页。二、二、现场现场(xinchng)勘察勘察报告报告|4、现场勘察(knch)结束后应编制现场勘察(knch)报告。|现场勘察(knch)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进行现场勘察(knch)时,对上述相关勘察(knch)内容所做的勘察(knch)记录。|2、根据现场勘察(knch)记录和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3、现场勘察(knch)报告经参与勘察(knch)的各方授权人签字作为正式文件存档。现场勘察(knch)是设计方案中必备文件。实
6、际工作中碰到不对现场进行勘察(knch)或勘察(knch)不全面,最后造成乙方损失严重的单位很多。第七页,共56页。二、二、现场现场勘察勘察(knch)报告报告|注:注:|1、绝大多数方案没有、绝大多数方案没有(mi yu)现场现场勘察报告。勘察报告。|2、有现场勘察报告的但内容很肤、有现场勘察报告的但内容很肤浅、不全面。浅、不全面。|3、没有、没有(mi yu)作深入调研,不能提作深入调研,不能提出对设计方案合理的建议、防范措施。出对设计方案合理的建议、防范措施。|4、系统完成后,存在重大缺陷。比方、系统完成后,存在重大缺陷。比方说:易雷击(雷区)说:易雷击(雷区),电磁干扰(有无电磁干扰(
7、有无线发射台,电台),同强电共管、管线发射台,电台),同强电共管、管路淹水、传输线路距离过长、土壤电路淹水、传输线路距离过长、土壤电阻率等)阻率等)。第八页,共56页。三、三、设计设计(shj)依依据据|安防系统工程相关标准和规范是设计、施工单位的设计依据、准则。|主要标准、规范如下:|1、行业标准|GA3082001 安全防范(fngfn)系统验收规则|GA793.1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 合格评定 第1部分:系统功能性能检验规范|GA793.2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 合格评定 第2部分:管理平台软件测试规范第九页,共56页。三、三、设计设计(shj)依依据据|GA793.3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
8、 合格评定 第3部分:系统验收规范|GA/T 70-2004 安全防范(fngfn)工程费用预算编制办法|GA/T 75-1994 安全防范(fngfn)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74-2000 安全防范(fngfn)系统通用图形符号第十页,共56页。三、三、设计设计(shj)依依据据|GA/T 72-2005 楼宇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jsh)条件|GA/T 269-2001黑白可视对讲系统|GA/T670-2006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jsh)要求|GA/T644-2006电子巡查系统技术(jsh)要求|GA/T761-2008停车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jsh)要求第十一页,
9、共56页。三、三、设计设计(shj)依依据据|GA/T678-2007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GA/T669-2006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要求|GA/T669.1-2008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A/T669.2-2008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A/T669.3-2008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前端信息(xnx)采集技术要求|GA/T669.4-2008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第十二页,共56页。三、三、设计设计(shj)依依据据|GA/T669.5-2008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A/T669.6-2008城市监控报警
10、联网系统视音频显示、存储、播放(b fn)技术要求|GA/T669.7-2008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管理平台技术要求|GA/T669.9-2008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卡口信息识别、比对、监测系统技术要求第十三页,共56页。三、三、设计设计(shj)依依据据|2、入侵探测器标准、入侵探测器标准|GB/T 10408.1-2000 入侵探测器入侵探测器 第第1部分:通用技术部分:通用技术(jsh)|GB/T 10408.2-2000 入侵探测器入侵探测器 第第2部分:超声波入侵探部分:超声波入侵探测器测器|GB/T 10408.3-2000 入侵探测器入侵探测器 第第3部分:微波入侵探测部分:微波
11、入侵探测器器|GB/T 10408.4-2000 入侵探测器入侵探测器 第第4部分:主动红外入侵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探测器第十四页,共56页。三、三、设计设计(shj)依依据据|GB/T 10408.5-2000 入侵探测器 第5部分:被动(bidng)红外入侵探测器|GB/T 10408.6-1991 微波和被动(bidng)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GB/T 10408.8-1997 振动入侵探测器现行|GB/T 10408.9-2001 入侵探测器 第9部分:室内用被动(bidng)式玻璃破碎探测器第十五页,共56页。三、三、设计设计(shj)依依据据|3、国家强制标准、国家强制标准|GB
12、12663-2001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技术条件|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范|GB50394-200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计规范|GB50395-2007 视频安放监控系统工视频安放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设计规范|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收统一标准|GB50198-1994 民用民用(mnyng)闭路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第十六页,共56页。三、三、设
13、计设计(shj)依依据据|GB7401-1987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pngji)方法|GB50057-200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39-200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十七页,共56页。三、三、设计设计(shj)依依据据|4、高风险部门防范标准、高风险部门防范标准|GB/T 16571-1996 文物系统博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物馆安全防范工程(gngchng)设计规范设计规范|GB/T 16676-1996 银行营业场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所安全防范
14、工程(gngchng)设设计规范计规范|GA38-2004 银行营业场所风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GA27-2002 文物系统博物馆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定第十八页,共56页。三、三、设计设计(shj)依依据据|5、其他相关检测和规定:、其他相关检测和规定:|GB/T50312-2007 综合综合(zngh)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4-2006 智能建筑设智能建筑设计标准计标准|YD/T1013-1999 综合综合(zngh)布线系统电气特性通用测试方布线系统电气特性通用测试方法
15、法|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机房设计规范第十九页,共56页。三、三、设计设计(shj)依依据据|注:注:1、很多方案有设计依据,、很多方案有设计依据,但标准但标准(biozhn)引用有的不引用有的不全面。全面。|2、有的引用标准、有的引用标准(biozhn)不不准确,不相干的标准准确,不相干的标准(biozhn)都有。都有。|3、有的引用标准、有的引用标准(biozhn)过过时(标准时(标准(biozhn)应及时查应及时查新)。新)。|4、有的引用标准、有的引用标准(biozhn)甚甚至没有至没有GB50348。|5、有的没有设计依据,甚至不、有的没有设计
16、依据,甚至不知道要设计依据。知道要设计依据。第二十页,共56页。四、四、系统系统主要主要(zhyo)功功能和能和主要主要(zhyo)技技术指术指标标|1、系统主要功能:主要依据产品说明书,设计任务书,按系统集成和每个子系统分别阐述(chnsh)系统的功能。|2、系统主要技术指标:主要依据产品说明书,设计任务书,按每个子系统阐述(chnsh)系统的指标。|主要产品的功能阐述(chnsh)和技术指标介绍第二十一页,共56页。四、四、系统系统(xtng)主主要功要功能和能和主要主要技术技术指标指标|注:注:1、产品、产品(chnpn)指标不指标不能代替系统指标,我们要求的能代替系统指标,我们要求的是
17、系统指标。如,音频信噪比是系统指标。如,音频信噪比60dB;|2、技术指标不能自相矛盾。如,、技术指标不能自相矛盾。如,系统图像质量等级系统图像质量等级4级,系统信级,系统信噪比噪比46dB。信噪比与。信噪比与“级级”关系式:(关系式:(dB),Q:级。如:级。如:Q=4级,代入上式,则:级,代入上式,则:S/N=37dB,明显自相矛盾。明显自相矛盾。第二十二页,共56页。|3、系统功能、指标要全面,符、系统功能、指标要全面,符合实际需求。合实际需求。|4、如:时延、如:时延 1ms|5、要分集成功能、性能和子系、要分集成功能、性能和子系统功能、性能进行统功能、性能进行(jnxng)阐述。阐述
18、。第二十三页,共56页。五、五、系统系统(xtng)图纸图纸|1、系统原理图一般要求是系统原理框图或拓扑图。|2、子系统原理图一般要求是子系统的电原理图。|3、前端设备布点(b din)图。|4、系统连接路由图(布线图)。|5、设备安装图。|6、监控中心三视图。(正、侧、俯视)第二十四页,共56页。五、五、系统系统(xtng)图纸图纸|注:(注:(1)集成设计时要求有系)集成设计时要求有系统原理框图,框图的指向要明统原理框图,框图的指向要明确。确。|(2)子系统电原理图要规范、)子系统电原理图要规范、图形符号要准确、图纸右下方图形符号要准确、图纸右下方应标明设备应标明设备(shbi)数量、符数
19、量、符号对应的设备号对应的设备(shbi)表。表。|(3)选用的设备)选用的设备(shbi)均应均应在电原理图中体现。在电原理图中体现。|(4)所有图纸应有签字、盖章)所有图纸应有签字、盖章等,才是有效文件。等,才是有效文件。第二十五页,共56页。六、六、设备设备(shbi)、器材器材清单清单|应用列表说明,包括产品名称、产品型号、生产厂家、生产地址、数量、单价、总价等。|注:(竣工(jngng)时应同时提供设计时和竣工(jngng)时的设备清单)|(1)使用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对安防电子产品的管理相关规定。|(2)清单中经常有产品的生产地址不祥(比如地址栏里是“中国”或“空白”)或缺项。第二十六
20、页,共56页。六、六、设备、设备、器材器材(qci)清清单单|(3)选用主要产品应提供二年)选用主要产品应提供二年内的有效、合法的检测报告内的有效、合法的检测报告(型式检验报告)(型式检验报告)|(4)有)有“三三C”认证要求的应有认证要求的应有“三三C”认证标志。如进口产品认证标志。如进口产品应提供相关证明单等。(很多应提供相关证明单等。(很多方案中不能提供报告,有的是方案中不能提供报告,有的是过时报告,应在购买过时报告,应在购买(gumi)产品时要求提供报告为好)产品时要求提供报告为好)|(5)设备数量应准确无误,应)设备数量应准确无误,应用图纸、决算清单一致。用图纸、决算清单一致。第二十
21、七页,共56页。七、七、安全安全性设性设计计(shj)|1、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应防止造成对人员的伤害:|1)系统所用设备及其安全部件的机械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2)系统所用设备,所产生的气体、X射线、激光辐射和电磁辐射等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yoqi),不能损害人体健康。第二十八页,共56页。七、七、安全安全性设性设计计(shj)|3)系统和设备应有防人身触电、防火、防过热的保护措施。|4)监控中心(控制室)的面积(min j)、温度、湿度、采光及环保要求、自身防护能力、设备配置、安装、控制操作设计、人机界面设计等均应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并符合监控中心设计的相关要求。第二十九页,共56
22、页。七、七、安全安全性设性设计计(shj)|2、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应保证系统的信息安全性:|1)系统的供电(n din)应安全、可靠。|2)系统应设置操作密码,控制权限。|3)信息传输应有防泄漏措施。|4)应有防病毒和防网络入侵的措施。第三十页,共56页。七、七、安全安全性设性设计计(shj)|3、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系统的防破坏能力:|1)入侵报警系统应具备(jbi)防拆、开路、短路报警功能。|2)系统传输线路的出入线应隐蔽,并有保护措施。|3)系统宜有自检功能和故障报警、欠压报警功能。|4)高风险防护对象的安防系统宜考虑遭受意外电磁攻击的防护措施 第三十一页,共56页。七、七、安全安全
23、性设性设计计(shj)|注:注:|1、仪器、设备、仪器、设备(shbi)散散热要考虑(堆放、密封等)热要考虑(堆放、密封等)|2、系统很少有防拆功能。、系统很少有防拆功能。|3、要考虑、要考虑“频闪频闪”。|4、要考虑自身防范和仪器、要考虑自身防范和仪器设备设备(shbi)安全。安全。第三十二页,共56页。八、八、电磁电磁兼容兼容设计设计(shj)|现在安防产品(chnpn)均要实行“三C”认证,因此系统选用的产品(chnpn)一般不会对系统产生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所以干扰来源一般是传输线路引入的。|传输线路的抗干扰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力系统与信号传输系统的线路应分开敷设。|(2)信
24、号电缆的屏蔽性能、敷设方式、接头工艺、接地要求等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第三十三页,共56页。八、八、电磁电磁兼容兼容设计设计(shj)|防电磁骚扰设计应符合(fh)下列规定:|(1)系统所用设备外壳开口应尽可能小,开口数量应尽可能少。|(2)系统中的无线发射设备的电磁辐射频率、功率,非无线发射设备对外的杂散电磁辐射功率均应符合(fh)国家现行有关法规与技术标准的要求。第三十四页,共56页。八、八、电磁电磁兼容兼容设计设计(shj)|注注|1、利用双绞线传输线对两端布、利用双绞线传输线对两端布线线(b xin)长度应尽量短长度应尽量短13mm。|2、电梯应用专用视频电缆,且、电梯应用专用视频电缆
25、,且外壳应就近接地。外壳应就近接地。|3、线缆应一线到位。、线缆应一线到位。|4、信号应尽量避免多次转接。、信号应尽量避免多次转接。|5、有干扰源的位置应作屏蔽处、有干扰源的位置应作屏蔽处理。理。第三十五页,共56页。九、可靠性设计(shj)|仪器、设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应大于20000小时|储备冗余设计(热冷备份):系统的关键部件或关键设备必须设置热(冷)备份|主动(zhdng)冗余设计:系统尽可能采取并联式结构或串-并联混合式结构,使局部不影响整体。|维修性设计和维修保障(标准化、规格化、通用化、模快化、查件化、备份等)第三十六页,共56页。十、十、环境环境(hunjng)适应
26、适应性设性设计计|安全防范系统设计应符合其使用环境(如室内外温度、湿度、大气压等)的要求(yoqi)。系统所使用设备、部件、材料的环境适应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报警系统环境试验GB/T15211中相应严酷等级的要求(yoqi)。|在沿海海滨地区盐雾环境下工作的系统设备、部件、材料,应具有耐盐雾腐蚀的性能。第三十七页,共56页。十、十、环境环境(hunjng)适应适应性设性设计计|在有腐蚀性气体和易燃易爆环境下工作的系统设备、部件、材料,应采取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定的保护措施。|在有声、光、热、振动等干扰源环境中工作的系统设备、部件、材料,应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或隔离措施。|注:(1)主要检查产品检
27、验报告。(环境试验)|(2)用于室外的产品选型要慎重(shnzhng),考虑周全。(如红外等)第三十八页,共56页。十一、十一、防雷防雷接地接地(jid)设设计计|建于山区、旷野的安全防范系统,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要求设置避雷保护装置。|建于建筑物内的安全防范系统,应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的要求。|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应按GA/T670-2006标准(biozhn)要求设计。第三十九页,共56页。十一、十一、防雷防雷接地接地(jid)设设计计|安全防范系统的接地母线应采用铜质线,接地端子应有地线符号标记。|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综合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
28、;|建造在野外的安全防范系统,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在高山(o shn)岩石的土壤电阻率大于2000m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20。第四十页,共56页。十一、十一、防雷防雷接地接地(jid)设设计计|防护对象的安全(nqun)防范系统的电源系统、信号传输线路、天线馈线以及进入监控室的架空电缆入室端均应采取防雷电感应过电压、过电流得保护措施。|安全(nqun)防范系统的电源线、信号线经过不同防雷区得界面处,宜安装电涌保护器;|系统的重要设备应安装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接地端和防雷接地装置应做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带应采用铜质线,其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第四十一页,共56页。十一、十一、防
29、雷防雷接地接地(jid)设设计计|监控中心内应(niyng)设置接地汇集环或汇集排,汇集环或汇集排接至建筑物接地体采用裸铜线,|其截面积不应小于35mm2(引下线)。(监控、报警25mm2,其他系统16mm2)|不得在建筑物屋顶上敷设电缆,必须敷设时,应穿金属管进行屏蔽并接地。第四十二页,共56页。十一、十一、防雷防雷接地接地(jid)设设计计|架空电缆吊线的两端和架空电缆线路中的金属管道应接地。|光缆传输系统中,各光端机外壳应接地,光端加强芯、架空光缆接续护套应接地。|前端设备的等电位接地应采用“S”型接地图,监控中心(zhngxn)的等电位接地应采用“S”、“M”型组合接地网络。第四十三页
30、,共56页。十一、十一、防雷防雷接地接地(jid)设设计计|注:(注:(1)前端设备外壳、)前端设备外壳、设备箱、设备箱、SPD接地接地(jid)端端均应就近接地均应就近接地(jid),接地,接地(jid)线芯面积线芯面积16mm2。|(2)接地)接地(jid)包括:防包括:防雷接地雷接地(jid)、保护接地、保护接地(jid)、交流接地、交流接地(jid)、直流接地直流接地(jid)、屏蔽接地、屏蔽接地(jid)等,应采用共用接地等,应采用共用接地(jid)系统原则。系统原则。|(3)单独接地)单独接地(jid)的接的接地地(jid)体与其最近建筑物体与其最近建筑物主接地主接地(jid)体距
31、离不小于体距离不小于5m。第四十四页,共56页。十一十一(ShY)、防雷防雷接地接地设计设计|(4)控制室设备应作等)控制室设备应作等电位连接,且接地线越短电位连接,且接地线越短越好,连接线芯面积越好,连接线芯面积4 mm2。|(5)防雷设计应全面:)防雷设计应全面:包括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包括前端设备、传输设备、终端设备、施工安装终端设备、施工安装(nzhung)工艺等。工艺等。|(6)接地端应可靠连接,)接地端应可靠连接,应采用铜胚子,避免造成应采用铜胚子,避免造成接地线芯瓶颈。接地线芯瓶颈。第四十五页,共56页。十二、十二、传输传输方式、方式、选择选择与布与布线线(b xin)设计设计|
32、安防系统传输(chun sh)一般分以下几类:|1、基带同轴传输(chun sh)。|2、基带双绞线传输(chun sh)。|3、射频调制解调传输(chun sh)。|4、光缆调制解调传输(chun sh)。|5、视频数字(网络)传输(chun sh)。|6、微波传输(chun sh)。(无线天线)第四十六页,共56页。十二、十二、传输传输方式、方式、选择选择与布与布线线(b xin)设计设计|注:注:|(1)选择)选择(xunz)传输方传输方式、设备应根据系统实际情式、设备应根据系统实际情况而定。(可以是单一的,况而定。(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合的)也可以是复合的)|(2)线缆槽敷设截面利
33、用)线缆槽敷设截面利用率率60%,线缆穿管敷设截,线缆穿管敷设截面利用率面利用率40%。|(3)线缆终端应作永久性)线缆终端应作永久性标志。标志。第四十七页,共56页。十二、十二、传输传输方式、方式、选择选择与布与布线线(b xin)设计设计|(4)线缆传输应一线到位。)线缆传输应一线到位。|(5)线缆传输一般分地埋)线缆传输一般分地埋式和架空式。式和架空式。|电缆架空敷设时,同共杆架电缆架空敷设时,同共杆架设的电力线(设的电力线(1KV以下)的以下)的间距间距(3111建设中经常碰建设中经常碰到);同广播到);同广播(gungb)布布线间距线间距1m;同通信线的间;同通信线的间距距。第四十八
34、页,共56页。十三、十三、供电供电(n din)设计设计|我们认为没有供电设计的系统不能运行,所以系统设计方案必须对供电进行设计|供电方式:1)单路供电(带自发电的)、2)双回路供电(自动(zdng)切换、手动切换)、3)主备电源供电(供电容量应列表)|系统前端、传输、终端设备,供电方式|1)就地取电|2)集中供电|3)集中、分散混用供电第四十九页,共56页。十三、十三、供电供电(n din)设计设计|入侵(rqn)报警系统的前端探测器,宜采用由控制室集中供电方式;电视监控系统,当监控点距离较近时,系统前端设备宜采用控制室集中供电方式(当监视距离较远时,则宜采用监视点本地供电方式);|注:(1
35、)UPS容量计算方法应按一定比例进行计算(60%70%)(列表计算)|(2)前端设备供电不应用插座|(3)前端设备供电距离较远时应采用交流方式|(4)交流稳压电源的功率应倍系统总功率。第五十页,共56页。十四、十四、监控监控(jin kn)中心中心设计设计|监控中心应设置为禁区:应监控中心应设置为禁区:应有有|1)自身安全的防护措施)自身安全的防护措施(监控、防盗(监控、防盗(fn do)门门窗)。窗)。|2)进行内外联络的通讯手)进行内外联络的通讯手段。段。|3)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4)留有向上一级接处警中)留有向上一级接处警中心报警的通信接口。心报警的通信接口。|5
36、)监控中心的面积应与安)监控中心的面积应与安防系统的规模相适应。防系统的规模相适应。第五十一页,共56页。十四、十四、监控监控中心中心(zhngxn)设设计计|6)监控中心室内地面应防静电、光滑、平整、不起尘。门的宽度不应小于,高度不应小于|7)室内的电缆、控制线的敷设宜设置地槽;也可敷设在电缆架槽、电缆走廊、墙上墙板内,或采用(ciyng)活动地板内。|8)根据机架、机柜、控制台等设备的相应位置,应设置电缆槽和进线孔。槽的高度和宽度应满足敷设电缆的容量和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第五十二页,共56页。十四、十四、监控监控(jin kn)中心中心设计设计|9)室内设备的排列,应便于维护与操作,并应满
37、足安全设计规范和消防安全的规定。|10)控制台的装机容量应根据工程需要留有扩展余地。控制台的操作部分应方便(fngbin)、灵活、可靠。|11)控制台正面与墙的净距离不应小于;侧面与墙或其他设备的净距离,在主要走道不应小于,在次要走道不应小于。第五十三页,共56页。十四、十四、监控监控中心中心(zhngxn)设设计计|12)机架背面和侧面与墙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3)监控中心的供电、接地(jid)与雷电防护设计应符合供电设计和防雷与接地(jid)设计的相关规定。第五十四页,共56页。十四、十四、监控监控(jin kn)中心中心设计设计|14)监控中心的布线。进出线端口的设置(shzh)、安装等,应符合传输方式、传输线缆、传输设备的选择与布线设计的相关规定。|15)监控室设计应有三视图、图上应有强、弱电线缆走向,接地点等。第五十五页,共56页。|16)监控室位置(wi zhi)应尽量避免有强干扰源的地方。|注:(1)屏幕墙背景光应100Lx。|(2)控制台与屏幕墙距离应为监视器对角线的46倍。第五十六页,共56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