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训练与心理咨询二.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理训练与心理咨询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训练与心理咨询二.ppt(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心理训练与心理咨与心理咨询二二二、精神分析的咨询方法与案例分析二、精神分析的咨询方法与案例分析(一)精神分析治疗的实质(一)精神分析治疗的实质 是让病人了解自己的意识和潜意识过程,也就是让病人了解自己的意识和潜意识过程,也就是将原来经受压抑的全部需要、欲望、经历等都召是将原来经受压抑的全部需要、欲望、经历等都召回到意识中来,病人的行为不再被隐藏很深的动机回到意识中来,病人的行为不再被隐藏很深的动机所左右,或为积累已久的个人自我防御所困扰,此所左右,或为积累已久的个人自我防御所困扰,此时病人自己能做出较合理的选择。为达到这一目的,时病人自己能做出较合理的选择。为达到这一目的,病人在治疗者的帮
2、助下,进入过去被禁止的区域,病人在治疗者的帮助下,进入过去被禁止的区域,抛弃那些不成熟的情绪和反应,并鼓励病人进行工抛弃那些不成熟的情绪和反应,并鼓励病人进行工作,换言之,即让病人如实地认识自己,从而促使作,换言之,即让病人如实地认识自己,从而促使症状消失。症状消失。2(二)方法(二)方法 1 1、疏泄法:、疏泄法:(1 1)定义:也叫宣泄法,它是在完全放松状态下,)定义:也叫宣泄法,它是在完全放松状态下,让来访者把心中郁积的不满、苦闷和矛盾都诉说出让来访者把心中郁积的不满、苦闷和矛盾都诉说出来,以起到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较好地适应社会来,以起到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较好地适应社会的目的。的目的
3、。(2 2)具体方法:注意倾听,及时引导)具体方法:注意倾听,及时引导2 2、自由联想法、自由联想法(1 1)定义:由咨询师诱使来访者讲出头脑中的一)定义:由咨询师诱使来访者讲出头脑中的一切事情,不管这些想法与主题是否有关、多么零乱、切事情,不管这些想法与主题是否有关、多么零乱、不合逻辑和羞于启口,都得引导其讲出来,从而便不合逻辑和羞于启口,都得引导其讲出来,从而便从来访者所述语句、事件和想象中,推论其间的联从来访者所述语句、事件和想象中,推论其间的联系,把压抑的动机召回到意识中来。系,把压抑的动机召回到意识中来。3(2 2)原理:通过分析来访者在完全放松状态下的自)原理:通过分析来访者在完全
4、放松状态下的自由联想内容,判断其内心潜隐的思想,归纳出病由联想内容,判断其内心潜隐的思想,归纳出病因的病结。因的病结。(3 3)操作程序:)操作程序:n1 1)鼓励畅开心扉,无所顾虑)鼓励畅开心扉,无所顾虑n2 2)让来访者舒服,放松地坐(躺)在椅子上随意)让来访者舒服,放松地坐(躺)在椅子上随意进行联想,咨询员坐在其后,避免联想限制。进行联想,咨询员坐在其后,避免联想限制。(4 4)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n1 1)以来访者为主,不要随意打断谈话,可引导。)以来访者为主,不要随意打断谈话,可引导。n2 2)对联想内容要保密。)对联想内容要保密。n3 3)发生阻抗的地方就是病结所在,要特别注意处)
5、发生阻抗的地方就是病结所在,要特别注意处理好阻抗,可采用先转移话题的方式。理好阻抗,可采用先转移话题的方式。43 3、梦境分析法、梦境分析法(1 1)原理: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梦是潜意识得以发泄)原理: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梦是潜意识得以发泄的最佳场所,是人的被压抑的、难以在现实中得以的最佳场所,是人的被压抑的、难以在现实中得以满足的欲望得以满足的最佳途径,所以通过分析梦,满足的欲望得以满足的最佳途径,所以通过分析梦,可以发现隐匿在潜意识中的病结所在。可以发现隐匿在潜意识中的病结所在。(2 2)梦满足人愿望的三种形式:)梦满足人愿望的三种形式:直接满足直接满足 反向满足反向满足 象征性满足象征性满足 5
6、第二节第二节 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n行为主义理论简介 n行为治疗方法 6一、行为主义理论简介一、行为主义理论简介(一)经典条件反射原理(一)经典条件反射原理1 1、提出者:巴甫洛夫、提出者:巴甫洛夫7 无条件反射:生来的反射或种族无条件反射:生来的反射或种族反射。人与动物出生后反射。人与动物出生后 不需要不需要学习就具有对某些刺激作出反应学习就具有对某些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的能力。与生俱来与生俱来,不学而会的不学而会的“本领本领”。(新生儿具备(新生儿具备73种)种)吸吮反射吸吮反射抓握反射抓握反射游泳反射游泳反射8经典性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 100 100年前,俄国生理
7、学家巴甫洛夫发现:年前,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当一盘肉摆在狗面前时,狗就会流口水,这当一盘肉摆在狗面前时,狗就会流口水,这时的流口水叫做时的流口水叫做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当这盘肉出现在狗面前时,同时响起铃当这盘肉出现在狗面前时,同时响起铃声多次反复后,只要一有铃声,即使没有肉声多次反复后,只要一有铃声,即使没有肉出现,狗也会流口水,这时的流口水,就是出现,狗也会流口水,这时的流口水,就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刺激条件刺激物条件刺激物条件反射条件反射92、华生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创始人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华生理论:理论:刺激刺激反应反应10n华生是美国心理
8、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18781878年年1 1月月9 9日出日出生于美国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城外的一个农庄,他从小是在生于美国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城外的一个农庄,他从小是在学校里开始接受教育的。华生承认自己小时不是个好学生,学校里开始接受教育的。华生承认自己小时不是个好学生,有点懒、不听话、有点懒、不听话、好争斗、学业成绩不好,只能勉强升级。好争斗、学业成绩不好,只能勉强升级。只是在进入了当地的伏尔曼大学后才有所改变。只是在进入了当地的伏尔曼大学后才有所改变。n1616岁时进入格林维尔的岁时进入格林维尔的伏尔曼大学伏尔曼大学学习哲学,学习哲学,2121岁获
9、得哲学岁获得哲学硕士学位硕士学位,1900,1900年入年入芝加哥大学芝加哥大学研究哲学与心理学,研究哲学与心理学,19081908年年受聘为受聘为霍普金斯大学霍普金斯大学正式教授,在这里度过了他学术生涯最正式教授,在这里度过了他学术生涯最辉煌的岁月,一直到辉煌的岁月,一直到19201920年。年。n19201920年因与自己的学生兼助手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感情越轨,年因与自己的学生兼助手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感情越轨,引起家庭纠纷与妻子离婚而被迫引起家庭纠纷与妻子离婚而被迫辞职辞职并离开学术界,改行从并离开学术界,改行从商,经营广告行业,他还用大量时间将行为主义普及运用到商,经营广告行业,他还用大量时
10、间将行为主义普及运用到销售行业。他为许多杂志撰稿介绍行为主义,甚至亲自讲课,销售行业。他为许多杂志撰稿介绍行为主义,甚至亲自讲课,传授行为主义心理学。传授行为主义心理学。n19471947年华生从商界退休,在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农庄中度过他年华生从商界退休,在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农庄中度过他生命的最后几年。生命的最后几年。19571957年美国心理学会在授予他荣誉的一段年美国心理学会在授予他荣誉的一段褒奖文字中,把他的工作赞扬为褒奖文字中,把他的工作赞扬为“现代现代心理学心理学的形式与内容的形式与内容的极其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是持久不变的、富有成果的研的极其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是持久不变的、富有成果的
11、研究路线的出发点。究路线的出发点。华生为得到这种官方的承认而高兴。华生为得到这种官方的承认而高兴。19581958年年9 9月月2525日华生逝世日华生逝世,享年享年8080岁岁 。1112(二)操作条件反射原理(二)操作条件反射原理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猫的实验猫的实验 “某行为的操作会促使某种结果的产生。某行为的操作会促使某种结果的产生。”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斯金纳箱斯金纳箱”“强化强化”“”“消退消退”在多种反应中那些被强化的行为会保留下来。在多种反应中那些被强化的行为会保留下来。(三)模仿学习原理(社会学习原理)(三)模仿学习原理(社会学习原理)美国心理
12、学家班杜拉提出。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个体仅仅可以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反应个体仅仅可以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反应就可以达到模仿学习的目的。观察学习是个体就可以达到模仿学习的目的。观察学习是个体社会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社会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13二、行为治疗方法二、行为治疗方法(一)系统脱敏法(一)系统脱敏法 1 1、定义:、定义:P35P352 2、放松训练种类:、放松训练种类:P36P36n3 3、举例:、举例:n(1 1)了解并确定患者异常行为表现(恐惧、焦)了解并确定患者异常行为表现(恐惧、焦虑)是由什么情境刺激引起的。虑)是由什么情境刺激引起的。n(2 2)能引起恐惧焦虑的刺激由轻
13、到重进行排列,)能引起恐惧焦虑的刺激由轻到重进行排列,列出列出“焦虑等级表焦虑等级表”n例:对雷雨恐惧,雷雨天不敢出门例:对雷雨恐惧,雷雨天不敢出门n1 1)在室内、看阴天)在室内、看阴天n2 2)听无线电雷雨将要来临的广播)听无线电雷雨将要来临的广播n3 3)室内听远处的雷声)室内听远处的雷声n4 4)室内听雷声)室内听雷声145 5)室内听楼顶上的雷声)室内听楼顶上的雷声6 6)室内听雷声、看闪电)室内听雷声、看闪电7 7)户外听雷声、看闪电)户外听雷声、看闪电8 8)在野外听雷声、看闪电)在野外听雷声、看闪电(3 3)指导来访者进行放松训练,使其内心感到轻松,)指导来访者进行放松训练,使
14、其内心感到轻松,进而将放松反应逐渐与焦虑层次同时配匹出现,进而将放松反应逐渐与焦虑层次同时配匹出现,使放松反应与焦虑形成联系,达到放松反应抑制使放松反应与焦虑形成联系,达到放松反应抑制焦虑情绪的效果。焦虑情绪的效果。(二)模仿学习(二)模仿学习1 1、定义:、定义:P36P362 2、种类:、种类:P36P3615(三)强化的方法:(三)强化的方法:1 1、增强法:、增强法:P38P38 2 2、惩罚法:、惩罚法:P38P38 3 3、消退法:、消退法:P39 P39 4 4、代币管制法:、代币管制法:P39P39n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张垒离婚后带着儿子生活张垒离婚后带着儿子生活.当儿子哭闹时当
15、儿子哭闹时,他就会给他就会给儿子买这买那儿子买这买那,哄儿子不再哭闹哄儿子不再哭闹.一段时间后一段时间后,儿子养成了乱发儿子养成了乱发脾气、纠缠不休的坏毛病脾气、纠缠不休的坏毛病.这时这时,张垒意识到可能是自己处理张垒意识到可能是自己处理上的失误造成的。于是上的失误造成的。于是,他下决心当儿子发脾气时,不管怎样他下决心当儿子发脾气时,不管怎样都努力不去理睬而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开始儿子又哭有闹得都努力不去理睬而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开始儿子又哭有闹得似乎更加厉害了,但张垒告戒自己要坚持下去。慢慢地儿子似乎更加厉害了,但张垒告戒自己要坚持下去。慢慢地儿子哭闹的持续时间逐渐变短。在儿子不再哭闹时,张垒就
16、对他哭闹的持续时间逐渐变短。在儿子不再哭闹时,张垒就对他讲道理。儿子的坏毛病逐渐改掉了。问题:讲道理。儿子的坏毛病逐渐改掉了。问题:1 1、儿子的坏毛病、儿子的坏毛病是怎么养成的?请用行为理论分析。是怎么养成的?请用行为理论分析。2 2、儿子的毛病又是如何、儿子的毛病又是如何改掉的?请用行为理论分析。改掉的?请用行为理论分析。16第三节第三节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理论与方法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理论与方法n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理论简介n非理性信念的特征171819一、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理论简介一、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理论简介基本观点: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是密切联系的,基本观点: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是密切
17、联系的,认识是情感和行为的基础,认识过程出现错误,认识是情感和行为的基础,认识过程出现错误,就会产生负性情绪情感,进而导致心理障碍和就会产生负性情绪情感,进而导致心理障碍和异常行为的出现。异常行为的出现。(一)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一)对人性的基本看法n1 1、人既可以是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人既可以是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非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去行动时,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行动也会卓有成效。行动也会卓有成效。n2 2、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双重特性决定了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双重特性决
18、定了人同时存在有心理的合理思维和非理性的不合人同时存在有心理的合理思维和非理性的不合理思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理思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20n (二)(二)ABCABC理论理论nABCABC理论的基本观点就是: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理论的基本观点就是: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nAA诱发事件诱发事件nBB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
19、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nCC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n错误认为:错误认为:A CA Cn正确理解为:正确理解为:B CB C21艾利斯的ABC情绪理论事件事件行为行为解释解释22 人的情绪主要根源于自己的信念以及他对人的情绪主要根源于自己的信念以及他对生活情境的评价与解释的不同。生活情境的评价与解释的不同。在沙漠里迷路的两个人只剩下半壶水,一在沙漠里迷路的两个人只剩下半壶水,一个人想:沙漠这么大,我只剩下半壶水,肯定个人想:沙漠这么大,我只剩下半壶水,肯定要命丧沙漠了。另一个人则想:太好了,竟然要命丧沙
20、漠了。另一个人则想:太好了,竟然还有半壶水。这样一来,前者可能觉得绝望,还有半壶水。这样一来,前者可能觉得绝望,甚至轻易地放弃了;而后者可能充满了信心,甚至轻易地放弃了;而后者可能充满了信心,最终走出了沙漠。最终走出了沙漠。23(三)非理性信念的特征:1、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是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n“我必须在每件事上都获得成功我必须在每件事上都获得成功”n“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2、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n当遭遇到一次失败时,就往往认为自己是
21、当遭遇到一次失败时,就往往认为自己是“一无一无是处是处”、“一钱不值一钱不值”、是、是“失败者失败者”n“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是处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是处”等等 243、糟糕至极。这是一种将可能的不良后果无限严重化的思维定势。n“得了感冒就认为自己病情很严重,甚至会死。得了感冒就认为自己病情很严重,甚至会死。”n“领导没有和他打招呼就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领导没有和他打招呼就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以致会影响到自己的前程。以致会影响到自己的前程。”常见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主要有:常见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主要有:1.1.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是重要的人的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 训练 心理咨询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