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卷(2)1620.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卷(2)162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卷(2)1620.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卷(2)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20 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3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4 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 分)改革开放 40 年来,是工人不停擦拭额头汗水,创造了“
2、三天一层楼”的基建速度;是农民不辞辛苦起早贫黑,开垦了物产丰富的广 mo_良田;是创业者奋力撕下了“山寨”的标签,让中国自主品牌脱 yn_而出;是科研人员矢志探索,令科技创新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千千万万全力以 f_的身影。40 年筚路蓝 l_,每个人的“小梦想”汇进国家与民族的“大梦想”,创造了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的华彩翩章。(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广mo()脱yn()而出 全力以 f()筚路蓝 l()(2)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 分)改为 ;改为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 分),洪波涌起。(曹
3、操观沧海)自古逢秋悲寂寥,_。(刘禹锡秋词(其一)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终古高云簇此城,。(_潼关),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学而不思则罔,。(论语)3名著阅读。(5 分)(1)根据朝花夕拾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我想为他在北京寻一点小事做,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没有机会。他后来便到一个熟人的家里去寄食,也时时给我信,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终于又非走出这熟人的家不可,便在各处飘浮。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我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
4、容易淹死的。2 上文中提到的“他”是鲁迅笔下的哪一个人物?对于他的死,为什么“我疑心他是自杀”?仅仅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吗?请结合人物性格或相关故事情节加以分析说明。(3 分)(2)下面对西游记的情节表述不准确的一项(2 分)()A菩提祖师收石猴为徒,为他取了法名孙悟空,教了他长生不老的秘诀,又把七十二变化、腾云驾雾和“筋斗云”的口诀都教授给他。B大圣打赌能跳出佛祖的手掌心,结果只在佛祖手指上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八字,被佛祖翻掌压在“五行山”下,直到唐僧取经路过相救,方才重获自由。C王母娘娘设“蟠桃大会”,因前来邀请的仙女嘲笑大圣相貌丑陋,大圣一时火起,大闹瑶池,偷吃了仙酒,打伤太上老
5、君,抢走了葫芦金丹。D“三打白骨精”一段,妖怪变换花样化装成好人,唐僧不知好歹一味大发慈悲,只有孙悟空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与白骨精战斗到底,终于取得了彻底的胜利。4阅读下面材料,说说你的观点。(3 分)某学校举办的“孝敬文化节”上,800 多名学生齐刷刷地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发,永远留念。学生和家长泪流满面,场面感人。赵华:给父母一跪,永远留下尊重印象。对成长很有效,我们的教育就应该这样抓。孙明:孝道不是跪出来的,是骨子里的,孝顺就是孝道。王丽:孝,是具有时代感的,以前的“郭巨埋儿”被认为是孝的典范,但现在却被认为是违法的。父母和儿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融洽的,而下跪则显得
6、太沉重了。新时代的孝道已经变了。你的观点: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6 分)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第 5-6 题。(5 分)春夜闻笛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5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春夜闻笛一诗前二句写闻笛。此时,春方至,山未青,夜犹寒,而山上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这正是典型的边塞诗的特点。B“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相传每年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到湖南衡山回雁峰栖息过冬。来年春天便飞回北方。诗人正是引用了这个传说。C夜上受降城闻笛一
7、诗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图。烽火台下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D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3 6结合相关诗句,分析品味“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一联(用“前者”代称)和“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一联(用“后者”代称)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之处。(3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7-11 题。(12 分)【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
8、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示儿燕 孙枝蔚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注释】孙枝蔚:清初诗人。高阁:束之高阁,不去阅读。遑:闲暇,空闲。旧窑:指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丙】谕儿书 吴汝纶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孟子“生于
9、忧患”“存乎疢疾”,皆至言也。【注释】吴汝纶:清代作家。掌:同“长”。疢(chn)疾:疾病,比喻忧患。7根据文意,选出【乙】【丙】两文标题中“示”“谕”最恰当的义项。(2 分)示()A上天对人类显示吉凶祸福 B给人看 C表示 D教导 谕()A上对下的文告、指示 B告诉 C知道 D比喻 8.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2 分)()A.君子之行 B.非学无以广才 不闻孟子之言 学而时习之(论语 学而)C.年与时驰 D.将复何及 元方时年七岁(陈太丘与友期行)复投之,前狼止而后狼又至(狼)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凡遇不易处之境,
10、皆能掌学问识见。10参照示例,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句子,体会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2 分)【示例】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4 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11 下面是从三则家书中摘录的蕴含着修身治学智慧的话,根据语境把合适的内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2 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 忍让为居家美德 若必以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部编版七 年级 语文 第一 学期 期末 模拟 162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