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必然性假言命题中的“前推后”与“后推前”8462.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必然性假言命题中的“前推后”与“后推前”846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必然性假言命题中的“前推后”与“后推前”8462.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西南教育】【新西南教育】必然性推理是行测逻辑判断中的一种题型。这类题型的特征是题干和选项所给的信息中包含了逻辑关联词,要求我们按照推理规则找出一个可以推出的选项。所谓假言命题就是根据题干中具有条件关系的逻辑关联词来写出推出关系,并根据推理规则来确定哪个选项可以推出,哪个选项不能推出。因此,对于基本的推出关系和推理规则我们是需要牢牢记在心里的。“前推后”与“后推前”,需要我们对常见关联词加以记忆:一、“前推后”的逻辑关联词 所谓前推后就是关联词的前半句推出后半句(AB),即当前半句为真时,后半句一定为真,下面给大家列出前推后的基本关联词:1.如果 A,那么 B;2.若 A,则 B;3.只要
2、A,就B;4.A 是 B 的充分条件。二、“后推前”的逻辑关联词 所谓后推前就是关联词的后半句推出前半句(BA),即当后半句为真时,前半句一定为真,下面给大家列出后推前的基本关联词:1.只有 A,才 B;2.不 A,不 B;3.除非 A,否则不 B;4.A 是 B 的前提/假设/基础/基石/必要条件/必不可少的条件。三、逆否命题 逆否命题是假言命题最基本的推理原则,即 AB非 B 非 A。用文字表示: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例: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会湿。推出关系:天下雨地会湿逆否命题:地不会湿天不下雨 历年试题示例 一个人如果是智者,那么他一定是一位谦虚的人;而一个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才会
3、谦虚。但是,如果一个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那么他就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由此【新西南教育】【新西南教育】可以推出:A.一个人如果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就是一位智者 B.一个人如果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他就不是一位智者 C.一个人如果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他就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D.一个人如果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他一定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解题思路:正确答案为 B。题干中出现两次“如果,那么”的关联词,一次“只有,才”的关联词,因此题干推出关系为:智者谦虚;谦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通过逆否命题可以转化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听得进别人的意见。所以题干可写为:智者谦虚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听得进别人的意见。A 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智者。后推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B 项,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不是智者。否后推否前,符合题干关系;C 项,听得进别人的意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后推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D项,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否前推否后,与题干关系不一致。因此,根据逆否命题的推理规则,只有 B 选项符合。新西南教育希望大家掌握好假言命题的关联词还有基本的推理规则的解题技巧,这样才能又快有准的解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试行 技巧 必然性 假言 命题 中的 推后 后推前 846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