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39305.pdf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3930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39305.pdf(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东海渔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会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来说说他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同学分别说出对大海的印象:海水蓝蓝的咸咸的,海风吹在脸上的感觉很凉爽。2、看来同学们和大海已经是老朋友了,那同学们再来说说大海边有什么呢?同学:大海边有沙滩、有贝壳、还有礁石 师:那今天我要给同学们上的音乐课跟什么有关呢?(大海)对了,首先我把这歌曲唱一遍,同学们仔细听了,等下我要提问的。二、教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师范唱赶海的小姑娘歌曲一遍,同学们喜欢听这歌曲吗?(喜欢)那好,今天我们就认真的学
2、,你们学会了,会比老师还唱得好呢!1、分乐句教唱歌曲一遍。2、用琴声伴奏较唱歌曲两遍。3、重点讲解休止符和延音的唱法。三、同学和老师一起把赶海的小姑娘完整地演唱两遍。结束新课。教学深思:学生学会唱本首歌曲,积极参与音乐举动。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能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几个舞蹈动作,并为同学们表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会演唱了赶海的小姑娘这支歌曲,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给这歌编舞蹈。二、舞蹈教学 1、老师完整地示范一遍舞蹈,引起学生研究舞蹈的兴趣,2、教师请个别学生到前面来模仿和创编舞蹈基本动作。3、教师分乐句教学 三、举动结束 教学反思:学生积极参与音
3、乐活动。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观赏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 教学目标:1、感触感染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怜悯绪。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感。教学过程:1、第一遍欣赏乐曲丰收快乐而归。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绪?这种情绪是由什么音乐要素造成的(有自由的散板、中速的优美、快速的欢快等)?2、教师介绍乐曲。这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丰收快乐而归,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满载丰收快乐而归的情景。乐曲有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情绪是不同的,引导学生第二遍欣赏,分辨三个不同的情绪所引发的不同联想。3、依照条件,教师可播放片子海霞的片段,补充观赏片子插曲织鱼网,增加学生对大海边渔民劳动糊口的感性认识。
4、4、分段观赏:能分辩三个不同的乐段。(1)开始是由甚么乐器领奏的?(2)中间乐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3)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5、开一个音乐发布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写一段短文、画一幅音乐情景图、演唱或演奏第三段乐段的主旋律等。教学深思: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触感染。能感触感染乐曲的不怜悯绪。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1、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2、用圆润、流畅的歌声表达酷爱大海、酷爱家乡的感情。3、通过系列举动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三峡宜昌”的酷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5、;2、难点是通度日动表达对自己家乡的酷爱。教学准备:有关大海、三峡的资料,钢琴、绘画用品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说一说:形容大海的词语,你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2、看一看:大海有关图片。二、学唱歌曲:1、师介绍创作配景及作者:作者:XXX,歌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音乐,作于 1983 年。2、初听歌曲,说一说,有什么感受?3、采用听唱学唱歌曲:(1)跟录音学唱。(2)生试唱,老师纠正毛病的地方。(3)指名唱,其他学生点评。4、讨论: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内涵?5、共同阐发,深情演唱,采用多种方式演唱;齐唱;师评价。三、引导创作:1、提问:大家对自己家乡了解多少?2、观赏有关“三
6、峡”系列景色(图片等)3、提问:你能用哪些方式表达你对家乡的爱?(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画三峡”、“颂三峡”、“唱三峡”的主题)4、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师作适当指点。5、分别展示作品,学生老师分别作简单点评。四、小结,结束新课。教学反思:能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的真挚情感。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小螺号 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欢用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二、研究和正确运用波音、上滑音,充分发挥其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教学重点、难点:多变的节奏和大跳音程:感受和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教具准备:钢琴、网络资源。海螺、小螺号、瓶罐等
7、。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复赶海的小姑娘 三、引入新课 1、出示海螺,启发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和生长的环境,介绍海边的人们就地取材,将海螺加工制作成小螺号以及小螺号的用途。(传递信息)2、放映大海、沙滩、螺号等幻灯片。(接下来请同学们来看幻灯片,看了这些美丽的图画后,你们知道了这节音乐课和什么有关系了吧?)3、今天我们将要学唱一首新歌,歌名叫“小螺号”。播放动漫小螺号(同学们先欣赏歌曲小螺号),感受并说出歌中的“景”是怎样描绘的?歌中的“情”是怎样表达的?(我好像见到了宽阔的沙岸,辽阔的大海,海边还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吹小螺号)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轻声地模唱几遍。好,目前请同学们跟
8、着音乐轻轻地哼唱。5、讲授波音、上滑音,并要求学生找一找歌曲中有波音和上滑音的位置。6、难点练唱。(1)大跳音程。(2)切分音及长音。1 61.1美吔!7、逐句教唱(侧重难点)8、学生跟琴声练唱 9、歌曲处理:情感要求:第一乐段(116 小节)欢快、跳跃有弹性,表达出螺号声声和孩子们期盼的心情。第二乐段(1728 小节)舒展优美、亲切自然。整体情绪:欢快、活泼、甜美地。10、分男女生演唱,点唱。11、学生试吹瓶罐,模仿螺号声,在歌曲合适处加入伴奏(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交换唱奏)12、分小组唱,奏练。13、各组推荐两名学生作唱,奏表演。三、课堂小结:这一课的研究,大家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进步很快
9、,还希望你们多利用课余时间练,一定要背熟歌词。教学深思: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二单元音乐中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教学目标: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和根本情绪,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歌曲的理解。教学重、难点:唱好变音唱好变音,注意音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踊跃发言说说妈妈给自己讲故事时,有甚么感触感染?上面,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听妈妈讲故事的情景,他有甚么感触感染?同学们听了以后又有甚么感触感染?二、欣赏:完整的欣赏全曲,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和基本情绪,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歌曲的理解。请同学们说说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介绍歌曲:歌曲分红三部分。第一部分叙述
10、了小主人公在美丽的、恬静的夜晚,听妈妈在场院里给他们讲故事的幸运场景。第二部分叙述了妈妈在旧社会的痛苦糊口,控诉了旧社会的不公。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反复。所以,歌曲是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1、歌曲:教师弹奏乐段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随琴轻声的哼唱,体会歌曲的感情。第二乐段进行观赏,与第一段进行比力,在情绪上有甚么不同。演唱形式的听辨,每一乐段的演唱形式不同,为什么,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表现不同的情绪,表达不同的情感。这是与歌曲所表达的情绪紧密联系的。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复听全曲,要求学生说出全曲中有那些重复的旋律,或者乐段。全体演唱,老师和学生一起演唱 完整复听全曲。说说歌曲中哪是重复出
11、现的?完成听听想想。五、小结:每个人将今天的感受写下来,最好能写成日记。教学深思:学生有表现力的演唱歌曲。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鹅妈妈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教学目标:1、欣赏管弦乐鹅妈妈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2、展开想象,根据音乐讲述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的故事。教学过程:(一)复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引人新课。1、复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2、引入新课。法国作曲家 XXX 创作了管弦乐作品鹅妈妈组曲,用音乐叙述了鹅妈妈讲的 5 个故事,今天一起来听听其中的两个故事。鹅妈妈讲了两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们听音乐之后回答。3、这两首乐小拇指的故事和瓷偶女皇。请学生回答哪一首是小
12、拇指的故事,哪一首是瓷偶女皇?为甚么?教师可依照情形再次播放音乐。(二)观赏管弦乐小拇指的故事 1、有谁知道童话小拇指的故事请给同学们讲一讲。XXX 创作的乐曲小拇指的故事讲了些什么?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并说说乐曲中的小拇指的故事。2、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主题。请学生说说主题的音乐形象。3、学生在乐曲的伴奏下讲述自己依照音乐所想象的故事情节。(三)欣赏管弦乐瓷偶女皇 1、教师讲述童话剧瓷偶女皇、XXX 创作的乐曲瓷偶女皇是否是对这个童话故事的完整的叙述?听音乐,正确地回答。2、这一步感触感染乐曲,并说一说乐曲是甚么风格的音乐,作曲家为甚么要采取这样风格的音乐。3、教师带领学生随音
13、乐哼唱乐曲中的主题,请举生说说主题的音乐形象。辨别乐曲中演奏主题的主奏乐器,并说出这种乐器属于管弦乐中哪个乐器组。4、学生在乐曲的伴奏下,讲述自己依照音乐所想象的故事情节。(四)教师结合上堂课内容总结本课。1、齐唱或独唱,或两种表演方式结合的方式演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2、结合本堂课观赏的管弦乐鹅妈妈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说说作为叙事性音乐,上堂课演唱的听妈好讲那过去的事情与这堂课观赏的乐曲,在音乐风格、表现方式等方面有何差别。教学反思:说出是否喜欢乐曲,并说出理由。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并表演歌曲老鼠和大象。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老鼠和大象并能有表情地演唱。2、完成老鼠和大级节奏游戏
14、。3、能在演唱中表演老鼠和大象。教学过程:(一)简短地回顾上两堂课的内容,引人新课。1、上两堂课同学们听了妈妈讲的故事听了 XXX 讲的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这堂课我们听一听老鼠和大象的故事。2、放录音老鼠和大象。3、教师板书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请学生分组练,力求将这两种不同动物的形象表现出来,然后组合在一起。4、请学生朗读歌曲第二段“一只很小很小的老鼠”注意朗读的音量和语气。然后在朗读中加入老鼠和大象的二声部节奏背景。(二)教师范唱老鼠和大象 1、教师范唱歌曲。教师演唱之前,要求学生先表演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作为歌曲的前奏,教师演唱当中,要求学生朗读和表演带节奏背景的第二段歌词。师生合作共
15、同完成老鼠和大象的歌唱。2、教师与学生跟琴学唱歌曲,鼓励学生积极学唱,尽快做到用歌声讲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3、教师分析歌曲中紧凑与舒展的劳动形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比处理歌曲的演唱。尤其是歌曲二声部合唱部分,是多么舒展开阔。然后在学生的演唱中,教师加入二声部合唱的低音声部。(三)教师带领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 1、在高声部轻声哼唱中,哼唱低声部的音高,可以先放慢速度学唱。2、当两个产部各自都能听到对方的声部,战到声部融合的感觉时,稍微调整一下音量,到达两个声部音量的平衡。(四)合成表演,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学生有表现力的歌颂与表演老鼠和大象。能和谐的演唱歌曲中的合唱部分。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观赏钢
16、琴合奏曲洋娃娃的梦。教学目标:1、欣赏钢琴曲洋娃娃的梦。2、根播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并随音乐表演。教学过程:(一)复上堂课内容导入新课。1、演唱或表演老鼠和大象。2、通知学生本堂课观赏的乐曲与洋娃娃有关,认真聆听,洋洋娃娃在做甚么?(二)观赏音乐洋娃娃的梦。1、听录音,教师自己弹奏或请学生弹奏洋娃娃的梦。2、开导学生思考,乐曲表现了洋娃娃几种不同的情绪,或洋洋娃娃身边发生了哪些故事情节。3、请学生随着音乐讲述自己联想到的内容。(三)听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四)在洋娃娃的梦的音乐背景下表演。(五)分组表演整个单元的四项内容(五个故事),结束全课。教学反思:欣赏乐曲是富有想象力,学生愿意参与
17、到表演活动中。第三单元我们的田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祖国田野的美丽。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浏览观赏能力,陶冶情操。教学重、难点:相识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准备:CAI 课件、录音机(音乐我们的田野)、VCD(歌曲我们的田野)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我们的田野。(课件出示课题)问:你们晓得甚么是田野吗?生:田野上有野花。生:田野上有弯弯的小河,河里有小鱼。生:田野上有花,有草,还有各种小动物。师:这是你们眼中的田野,目前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画田野的吧!(二)指导浏览理解 师:
18、请你们打开书,轻声把诗歌朗读两遍,边读边想:你以为诗歌中的那一句写的很美,为甚么?生:“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这句写的很美,因为河水很绿,稻田一眼望不到边。师:你能读读这句吗?(生读)出示课件:动画碧绿的河水。教师范读。学生两人互读,指名读。生:“无边的稻田,好象起伏的海面”这句写的很美。由于“起伏”特别美。师:“起伏”是甚么样子?(生做手势)人人也做做。出示课件:稻田。师:请大家在闭上眼,边听边想象:这无边的稻田,在微风的吹拂下,就象海面的波浪一样一起一伏,滚滚向前,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睁开眼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呢?轻声练,再指名读,齐读。生:“平静的湖中,开满了荷花”这
19、句很美。因为荷花很多,都“开满”了湖。师:你认为这句该怎么读?读一读。(生读)出示课件:湖中开满了荷花。师:看这荷花,荷叶在湖面上挨挨挤挤,花朵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盛开,真是美丽极了!你们喜欢吗?生:喜欢。师:画面这么美,那怎样通过朗读把这美尽可能的展现出来呢?(XXX)轻声读读。两个人互相读读。指名读。生:“金色的鲤鱼,长的多么肥大。”这句我特别喜欢,因为我喜欢鱼,鲤鱼颜色特别美,还很肥大。师:那你就读一读这句话吧!(生读)师:听的出来这句话确实很美,大家也读读吧。指名读。两人互相读。出示课件:鲤鱼。师:看这颜色,看这个儿,怎么样。你们喜欢吗?那就把你们的喜爱之情溶入到这句话中吧。范读。互
20、读。指名读。齐读。师:你们还找到了哪句?生:“湖边的芦苇中,藏着成群的野鸭。”这句话美,由于我喜欢野鸭,野鸭很多还藏着。(读这句)出示课件:芦苇和野鸭。师:这高高的就是芦苇。咦,不是成群的野鸭吗,那些呢?生:藏起来了。师:这些野鸭时隐时现,有些被芦苇挡住了,就像在和我们捉迷藏似的。谁来读读这句?(指名读)师:还有要补充的吗?(没有)师:目前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老师读全文)睁开眼睛,依照自己的理解把全文读一读。指名读第一节和第二节。(三)提高、欣赏 师:诗歌通过河水、稻田、荷花、鲤鱼与野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多么生动美丽的田野画面。我想你们了解的田野景色肯定不仅仅是这些
21、,现在就请你们把自己了解的田野景色给我们描绘一下。两个人先互相说说。然后指名描述。师:你们描画的真是多姿多彩,我也想描画一下老视眼中的田野,愿意观赏吗?播放音乐我们的田野,同时演示CAI课件五个动画。配词:1、田地里,满眼绿色,农民们在辛勤的耕耘。2、秋天,高粱成熟了。看,这红红的高粱,在微风中向我们点头微笑。3、青青的草地上野花遍地,有紫的,有黄的,有红的,有粉的,它们在争香斗艳。4、一屡屡灿烂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照在林间,使林间的绿各式各样,或深、或浅、或明、或暗。5、水塘里,碧玉盘似的莲叶浮在水面,淡黄色的莲蓬亭亭玉立,雪白的莲花张开了笑脸。蜻蜓飞来,更是别有情趣。师:这就是我为大家描
22、绘的几幅田野风光,喜欢吗?师:课本上我们的田野这首诗歌优美生动,如果配上美妙动听的音乐更是锦上添花。愿意听一听吗?(播放 VCD我们的田野)。教学反思:学生在歌词中体会美好的画面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田野在召唤(歌曲)教学目标:1、能用弹跳、欢快生动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2、让学生认识到表现田园的音乐既可以是优美的,也可以是欢快的。教学重、难点: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教学准备:钢琴、田野的挂图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1、师生共同演唱师生问好歌。2、做放松活动 二、新课教学 1、导入:人人请看田野的挂图。我们一同来复我们学过的歌曲我们的田野。上面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田园的歌曲田野
23、在召唤。2、教师范唱 3、模唱歌曲 4、按节奏,读歌词 5、画图:把你读到的歌词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从歌词的内容、表现把它画下来)6、教师对歌曲处理 歌曲具有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特点。歌曲一开始,就以鲜明的音乐形象表现出了春天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人精神爽朗。上句前两小节的弱起小节及同音反复后的三度跳进,给人以明朗向上的感觉,上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又使人感到欢快、活泼、跳跃。三、小结:教学反思:学生知道表现优美田园景色的音乐的特点,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一幅田园小景。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前奏曲、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1、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
24、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2、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创造性地表现一幅田园小景。教学过程:1、音乐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可以表现同一种意境。只是使用的材料不同。一种是用声音一种是用色彩。先请同学们欣赏英国画家 XXX 的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想一想画面上表现了什么?2、讨论甚么样的音甘愿答应境与这幅画的意境类似。3、教师简介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小步舞曲间奏曲旋律优美,与绘画的意境是类似的。欢乐颂是肃静的,不得当表现寂静的田园小景。4、除了绘画、音乐,还可以用语言来表现田园小景。教师出示散文我所晓得的康桥片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5、试一试,在间奏曲或小步舞曲的伴奏下朗诵。并感受、
25、对比有音乐伴奏和没有音乐的朗诵有什么不同?6、启发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吗(如唱歌、雕塑、影视等)?这一环节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7、分组准备用各自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一幅田园小景。8、分组展示,师生评价。教学深思:学生知道表现优美田园景色的音乐的特点,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一幅田园小景。第四单元山乡牧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牧童 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研究和教师指导研究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2、感触感染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3、通过学唱歌曲,感触感染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四年级 上册 音乐 教案 3930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