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口技教学设计6628.pdf
《语文课文口技教学设计662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文口技教学设计6628.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课文口技教学设计 语文课文口技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1、让学生从口技表演中感受和领悟中国民间艺术的精深奇妙。2、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理解课文大意,背诵全文。3、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4、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及其表达作用,学习首尾照应的写法。5、了解记叙中描写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6、掌握本文中的词类活用,省略句式与古今词义差别等古汉语知识。7、理解摹声状貌的说明方法。【学法点悟】本文篇幅短小,文字不太难懂,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有重点地加以补充。归结中心思想与写作特点,可以用讨论式,以培养学生独立思
2、考的能力。这篇文章既可以作为描写场景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整体感知】口技,是杂技的一种。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它能同时发出各种音响,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本文确切而真实地抓住口技表演者发出的声响、听众的反应,描绘出当时表演的故事的全部内容,生动地再现了表演者摹拟深夜中一家四口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和发生火警、救火的情景,反映了我国民间艺人技艺的高超。【疑难解析】质疑:“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起何作用?解惑: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名气大、技艺高。“善”字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3、质疑: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解惑:不是简单重复.既有呼应作用,更主要的区别在于:开头以交代道具为主,为下文作铺垫,结尾再次强调道具的简单,称赞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让人对这场表演还回味无穷。质疑: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这是从正面表现口技者的技艺精湛。另外还有侧面的描写,请一一指出,并谈谈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解惑:侧面描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几个场面表演中观众的不同神情举止的变化,二是在首尾两段中对道具和场地气氛的描写。侧面描写从不同角度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使文章表现手法富于变化,增强了感染力,显得真实可信。质疑:比较第 2
4、、3、4 段中听众的反应,看看有何不同并加以品味。解惑:第 2 段中听众的反应是:“伸颈”、“侧目”说明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微笑”、“默叹”表明对表演者的赞赏,观众初人情境,尚能自持;第 3 段中写“意少舒,稍稍正坐”,几个字已说明观众已渐渐融入表演情境,开始随表演内容而变化心态了;第 4段写听众“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恨不得赶紧逃脱这场火灾,说明已完全进入到表演者创造的生活情境中,都失去了自持能力。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而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质疑:通读全文,口技表演描摹了几幅图画?请进行简略概括?解惑:三幅图画场景:梦中惊醒、渐入梦乡、火起人乱
5、。【语言揣摩】1、课文中写犬吠用“遥闻”,写鼠声用“微闻”,有什么好处?“遥闻”表远远地听到之意,营造出小巷幽深、夜黑宁静的氛围,一开始便把人们带入了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微闻”是指声音轻而慢,从侧面突出房间的寂静。这两个词用得恰如其分,符合人们在生活中的听觉感受。2、课文写小儿“含乳啼”,大儿“絮絮不止”,好在哪里?准确传神,让人一下子就在脑海里浮现出这幅画面。3、文中用了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词语有何作用?表示突然发生的有“忽”、“忽然”;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的有“一时”;表示相继发生的有“既而”;表现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的有“是时”,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的有“俄而”、“少顷”、“未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课文 口技 教学 设计 662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