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设计(国培)13117.pdf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国培)1311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英语教学设计(国培)13117.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 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4,Topic 2,Section C 作者及工作单位 陈祖豪,福建省泰宁县教师进修学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 Unit 4 Topic2 When was it invented?的 Section C,安排在第 3 课时.阅读课型.主要谈论科学发明“机器人”的优缺点,通过预测机器人未来的发展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在阅读思考过程中学习生词、短语(servant,for certain,housework,make a contribution to,have
2、 good/bad effect onetc。)和句型 No one knows for certain,but most people think that robots will be part of our lives.的用法,掌握语法项目“一般过去时态的被动语态,培养听、说、读、写综合语言技能.九上第 4 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谈论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本节课在整个单元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 Topic 1 谈论“神州五、六飞船”、“克隆技术”等重大发明之后,介绍新发明“机器人”,为 Topic3 有关“alien”外星人教学导入提供重要的依据与铺垫。设计本课时,我对原教材内容和
3、教学顺序作了一些调整。采用“互动模式阅读教学策略”的教学方法.以 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 为教学主线。首先是对课本 Part 2 部分的生词处理,然后导入本节课的重点话题“Robots”,再进行 1a,1b,1c 阅读教学,最后是“发明专利申请”的任务探究,落实课本 Part 3 环节的能力提升。亮点与反思:本课设计的最大亮点就是对原教材的重新开发和整合利用.以原教材为基础,对其内容进行整合,对教学先后顺序进行调整,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拓展补充.从而最优化地使用教材和最大化地提高教学效果.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普通中学的九年级学生,大部分
4、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不足,尤其在说的能力和深层理解能力方面较薄弱,同时他们的课外知识面较窄.但学习动机一旦被驱动,且所学内容的难度适中,他们的参与热情会被激发,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策划、组织和实施英语学习活动.经过七、八年级两年的学习,学生的认知和分析水平较之前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且英语的学习习惯已经形成,能对给出的话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简单看法。但他们在把握段落的主旨大意及口语表达、信息重组的能力上还有些欠缺。九年级的学生己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可以从书本、电视、网络等多媒体获取信息,特别对感兴趣的事物有较强的获取信息的欲望,只是对信息的加工、提取、运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根据九年级上学期学生存
5、在较明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很在乎他人的评价以及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学习心理特征,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任务型教学为主,通过“发明专利申请”的任务和不同的评价方式,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借助任务载体促使学生应用所学的功能项目用语,描述各自的发明,希望获得专利,从而达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体验成功的学习目的。亮点与反思:本课学情分析的亮点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学习心理需求和心理障碍;从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准确定位学生学习可能遇到的语言学习困难;以教育学理论为依据,采取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2 为体现课程标准“
6、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用渠道”的基本理念,并实施新课程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和“英语语篇阅读策略”。在设计本课时,我将整个 Section C 部分的教材布局和教学内容做了一些调整,将知识点的教学进行前后联系、有机整合,帮助学生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便于掌握应用.整个教学流程由一个“导航图”显示,清晰明朗。整节课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条是任务主线。我设计了一个“发明专利申请的任务活动,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功能项目用语,向“专利局官员提出“发明专利申请,描述各自的发明,希望获得专利.在模拟真实的情境下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达到“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学
7、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其中,任务的设计贴近日常生活实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另一条是知识主线。Section C 是一篇阅读课。因此我主要采用“任务型教学”和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的“互动模式”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阅读为主线、任务为驱动、能力为目标;以 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 为线索贯穿整节课堂教学.组织“Brainstorm”、“Guessing Game 发明竞猜、“Mind-mapping 思维导图”、“Task 专利申请任务”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完
8、成任务,获得能力,感受成功。从而实现“掌握知识与获得能力并举”的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教学目标 语言技能 1、能听懂有关发明创造的听力素材,快速捕获关键信息,整体感知素材大意.2、能运用所学知识谈论重要发明的历史及用途,谈论如“机器人”等发明的优缺点。能针对各项发明的用处及特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3、能读懂有关发明创造的文章,获取相关信息,掌握“略读”、“扫读”、“预测”、“揣摩作者意图”等有效的的阅读策略,提升阅读技能.4、能写出简单的有关“发明创造”的文章。语言知识 1、识记并正确运用以下词汇、短语:servant,for certain,housew
9、ork,make a contribution to,have good/bad effect onetc。2、掌握并熟练运用句型:No one knows for certain,but most people think that robots will be part of our lives。3、理解并正确使用语法项目:“一般过去时态的被动语态.学习策略 1、交际策略:通过创设“Group work;Guessing Game;Brainstorming”等活动,来帮助学生实现语言的交际沟通,通过“ask and answer”鼓励学生个性化问答,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2、资源策略
10、: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了解一些重大发明和新发明的信息.3、认知策略:教给学生通过上下文语境猜测单词意思,积极进行口语实践。通过阅读理解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提升阅读技能。4、调控策略:通过课堂各项活动反馈,不断反思,明确学习现状,适时调控学习策略。情感态度 1、学生通过预测机器人未来的发展,了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增强危机意识和紧迫感。2、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完成任务,获得能力,体验成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3、小组内合作探究,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3 文化意识 通过了解一些重大发明的历史、用途及优缺点,帮助学生开阔眼界,丰富阅历,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好
11、习惯。教学重难点 一一、重点:1、让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语法项目“一般过去时态的被动语态”来描述发明创造。2、使学生通过学习 Section C 1a,理解文章大意,学会应用目标语言表述机器人的优缺点。二、难点:1、灵活运用目标语言和“一般过去时态的被动语态”来描述发明创造,申请“发明专利”,在模拟真实的情境下进行交际,完成语言的输出,达成任务.2、以读促写,能写出简单的有关“发明创造的文章。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呈现本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导航图”)Step1。Warming up Review 1、Brainstorming.2、Pair work Step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英语 教学 设计 国培 131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