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第二次月考语文Word版9205.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太康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第二次月考语文Word版920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康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第二次月考语文Word版9205.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太康县第二高级中学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至三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眼前,这是我们了解古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
2、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的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深入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 楚辞到明清诗词,很多作品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
3、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其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唐诗宋词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且以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的精神力
4、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体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的作品,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给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增添了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作用。阅读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诗人人格境界的感染,
5、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材料二: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晚清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浃而俱化”的境地。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就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才能达到二者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此话如何理解?首先,从唐宋词人的角度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
6、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以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
7、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其次,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做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因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与“对话”。而唯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样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
8、生)1、下列对唐宋诗词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唐宋诗词应成为我们首选的阅读对象,这是由其阅读价值、经典意义及阅读难度等因素决定的。B.唐宋诗词体现的普通人的价值观,多是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保家卫国行为的赞美。C.李、杜、苏、辛的作品是唐宋诗词中的典范,风格各异但都具有提升情操、气质、人格境界的深远的教育作用。D.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将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中,然后传递给读者。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凡是能写出“第一等真诗”的诗人,他必然有“第一等襟抱”,也必然有“第一等学识”。B.唐宋诗词中的典范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
9、能提升读者的人格境界。C.作者认为,陆机提出“诗缘情”否定了中国古典诗歌“诗言志”的古老纲领。D.当代人阅读优秀古典诗歌能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两则材料对此均有所论及。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宋诗词的内容与现代读者没有距离,在这一点上,两则材料的观点是一致的。B.要想了解一位诗人的襟怀抱负,最佳途径就是阅读他的诗歌,因为读诗就是读人。C.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这样才能把词读深读透。D.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诗词时,对原作的意蕴做出诠释和解读,就会扩展和拓深原作的思想意蕴。4、请简要分析两则材料各自在论证结构上的安排。5、下面的材料是对王国维
10、读词的评析,体现了况周颐的“读词之法”,请对此简要说明。王国维读李璟词时,对摊破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大加赞赏,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人间词话)。他选择这首词中意境绝佳的两句进行鉴赏,不仅读出了萧瑟秋景衬托下女主角哀怨的心境,还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了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当玫瑰花开的时候 智利佩普拉多 老园丁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的玫瑰花。他像蜜蜂似地把花粉从这朵花送到那朵花,在各个不同种类的玫瑰花中进行人工授粉。就这样,他培育出了很多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成了他心爱的宝贝,
11、也引起了那些不肯像蜜蜂那样辛勤劳动的人的妒忌。他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因为这一点,他落得了一个自私、讨人厌的名声。有一位美貌的夫人曾来拜访过他。这位夫人离开的时候同样也是两手空空,没有带走一朵花,只是嘴里重复嘟哝着园丁对她说的话。从那时起,人们除了说他自私、讨人厌之外,又把他看成了疯子,谁也不再去理睬他了。“夫人,您真美呀!”园丁对那位美貌的夫人说,“我真乐意把花园里的花全部奉献给您呀!但是,尽管我年岁已这么大了,我依旧不知道怎样采摘下来的玫瑰花,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您在笑我吧?哦!您不要笑话我,我请您不要笑话我。”老园丁把这位漂亮的夫人带到了玫瑰花园里,那里盛开着一种奇妙的玫
12、瑰花,艳红的花朵好像是一颗鲜红的心被抛弃的蒺藜之中。“夫人,您看,”园丁一边用他那熟练的布满老茧的手抚摩着花朵,一边说,“我一直观察着玫瑰开花的全部过程。那些红色的花瓣从花萼里长出来,仿佛是一堆小小的篝火喷吐出的红通通的火苗。难道把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吗?”“花萼细嫩,慢慢地从长长的花茎上长了出来,而花朵则出落在花枝上。谁也无法确切地把它们截然分开:长到何时为止算是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我还观察到当玫瑰树根往下伸展开来的时候,枝干就慢慢地变成白色,而它的根因地下渗出的水的作用,又同泥土紧紧地结合起来了。”“结果我连一朵玫瑰花该从哪儿开始算起都不知道,那我怎么
13、把它摘下来送给他人?要是硬把它摘下来赠送给别人,那么,夫人,您知道吗?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十分短暂的!”“每年到了 10 月,那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绽开了。我竭力想知道玫瑰是在什么地方开始开花的。我从来也不敢说:我的玫瑰树开花了。而我总是这样欢呼着:大地开花了,妙极啦!”“在年轻的时候,我很有钱,身体壮实,人长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为人忠厚。那时曾有四个女人爱我。”“第一个女人爱我的钱财。在那个放荡的女人手里,我的财产很快地被挥霍完了。”“第二个女人爱我健壮的体格,她要我同我的那些情敌去搏斗,去战胜他们。可是不久,我的精力就随着她的爱情一起枯竭了。”“第三个女人爱我英俊的容貌。她无休止地吻我,
14、对我倾吐了许许多多情意缠绵的奉承话。我英俊的容貌随着我的青春一起消逝了,那个女人对我的爱情也就完结了。”“第四个女人爱我忠厚善良。她利用我这一点来为她自己谋取利益,最后我终于看出了她的虚伪,就把她抛弃了。”“在那个时候,夫人,我就像是一株玫瑰树上的四朵玫瑰花,四个女人,每人摘去了一朵。但是,如果说一株玫瑰树可以迎送 100 个春天的话,那么一朵玫瑰花只能有一个春天。我那几朵可怜的玫瑰花,就是因此而永远的凋零了。”“自此以后,从来没有人在我的花园里拿走过一朵花。我对所有到我这花园的人说:你什么时候才能不热衷于那些分割开来的、残缺不全的东西呢?假如你真能把每件事物的底细明确地分清楚,假如你真能弄清
15、玫瑰长到何时算作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的话,那么,你就到那玫瑰开花的地方去采摘吧!”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但老园丁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这源于他的人生经历和沉默内向的性格特点。B.老园丁认为一株玫瑰树与一朵玫瑰花也是不可分割的,这触动了来拜访他的那位美貌的夫人。C.“四朵玫瑰花”代表老园丁身上的各种优点,当“四朵玫瑰花”都凋零之时,老园丁的爱情生活也随之消逝。D.老人对玫瑰花的热爱超乎寻常而招人讨厌,但他不在乎,因为这些玫瑰花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他要呵护它们。7、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三节叙
16、述人们对老园丁的妒忌与讨厌,意在表现人们对他的不理解,为下文写老园丁独特深刻的人生感悟作铺垫。B.“难道把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吗?”运用比喻说明采摘玫瑰花,会断送玫瑰的生命与美丽。C.小说构思奇特,讲述了一个老人专心侍养玫瑰花的故事,老人将玫瑰花看作是自己的化身,并用玫瑰花来寄托自己的人生。D.本文被称为小小说的经典之作,对老人这个人物的塑造,作者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和语言描写等多种手法。8、联系全文,谈谈你对小说最后一段的理解。9、小说写老园丁的爱情经历有什么作用?老园丁的四段感情生活为什么都失败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
17、题共 5 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孝和皇帝讳肇,母梁贵人,为窦皇后所语,忧卒。永元三年春,帝用新礼,加元服。冬上行幸长安,诏求萧、曹近亲宜为嗣者,绍其封邑。梁王畅与从官卞忌祠祭求福,忌谄眉云”神言王当为天子。”畅与相应答,为有司所奏,请征诣诏狱。帝不许但削成武一县畅渐惧上疏深自刻责曰臣天性狂愚不知防禁自陷死罪分伏显诛陛下圣德,枉法曲平,横赦贷臣,为臣受污。臣知大贷不可再得,不敢复出入失绳墨。臣畅以骨肉近亲,乱圣化,污清流,既得生活,诚无心面目以凶恶复居大宫,愿陛下加恩开许。”上优诏不听。以大司农陈宠为廷尉。宠性仁矜,数鞫疑狱,务从宽恕。刻敝之风,于此少衰。皇太后
18、窦氏崩。初,梁责人既死,宫省事秘,莫有知帝为梁氏出者。梁扈遣从兄奏记三府,以为”汉家旧典,崇贵母氏,而梁责人亲育圣躬,不蒙尊号,求得申议。”太尉张晡言状,帝感恸良久,曰”于君意若何?”请追上尊号,存录诸舅。帝从之。三公上奏,”请依光武黜吕太后故事,贬窦太后尊号,不宜合葬先帝”。帝手诏曰”窦氏虽不遵法度,而太后常自减损。朕奉事十年,深惟大义礼,臣子无贬尊上之文,恩不忍离,义不忍亏。按前世,上官太后亦无降黜,其勿复议!”葬章德皇后。日有食之,时帝遵肃宗故事,兄弟皆留京师,有司以日食阴盛,奏遣诸王就国。诏曰;”甲子之异,责由一人。诸王幼稚,早离顾复,弱冠相育。选懦之恩,知非国典,且复宿留。”岭南旧贡
19、荔枝,昼夜传送,不绝于路,至于触犯死亡之害。唐羌上书曰;“臣闻上不以滋味为德,下不以贡膳为功。此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寿。”帝下诏曰”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民之本。救太官勿复受献!”(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四十汉和帝)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不许/但削成武/一县畅惭惧上/疏深自刻责曰/臣天性狂愚不知/防禁自陷/死罪/分伏显诛/B.帝不许/但削成武/一县畅惭惧/上疏深自刻责曰/臣天性狂愚不知/防禁自陷/死罪/分伏显诛/C.帝不许/但削成武一县/畅惭惧/上疏深自刻责曰/臣天性狂愚/不知防禁/自陷死罪/分伏显诛/D.帝不许/但削成武一县/畅惭惧上/疏深自刻责
20、曰/臣天性狂愚/不知防禁/自陷死罪/分伏显诛/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服,古代男子成人的仪式,改服饰加冠,起正式的名字,文中指成年加冠礼。B.绳墨,木工打直线的工具,亦指规矩或法度。文中”绳”和”木直中绳”同义。C.宫省,指宫禁,亦指设在皇宫内的官署,如尚书省、中书省等,文中是指前者。D.宗庙,是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通常天子立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畅因与下属谈论僭越的话而被有司弹劾治罪,和帝没有批准。刘畅惭愧恐慌,主动请求处罚自己,和帝则拒绝了他的请求。B.和帝的生母梁贵人被窦皇后诬陷,
21、忧郁而死。三公大臣知道实情后,要求为梁贵人追加尊号并贬去窦太后尊号,和帝未同意。C.当时出现日食,有大臣借此上书和帝派遣诸位亲王前往封国就位,和帝念及人情,独揽异象责任,继续让诸位亲王留居京城。D.岭南地区百姓为皇帝进贡当地特产,日夜传送,时有人员伤亡,唐羌上书陈述利害,和帝接受谏言并下诏,令太官勿受贡品。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冬上行幸长安,诏求萧、曹近亲宜为嗣者,绍其封邑。(2)宠性仁矜,数鞫疑狱,务从宽恕。14、汉和帝终未贬黜窦太后尊号,请简要概括其原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金陵怀古 刘禹锡 潮满冶城
22、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注】冶城江苏南京一带,这里是春秋时代冶铸刀枪剑戟的中心。征虏亭丹阳记曰“太安中,征虏将军谢安为饯行送别立此亭,因以为名”。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将江边的荒凉之景与旧时征虏亭的热闹进行对比,流露出吊古伤今之情。B.颔联写景,春草年年绿,旧烟岁岁青,景色虽然依旧,但人事却已面目全非。C.颈联以精炼的语言指出国家兴亡取决于人治,警示当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D.尾联借鉴了杜牧的泊秦淮,作者想到后主的亡国而幽怨地唱起后庭花。16、有人认为”山川空地形”与滕王阁诗”槛外长江空自流”
23、中的”空”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你是否赞成?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 郑风 子衿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贤才渴求的句是:_,_。(2)李 白 的 梦 游 天 姥 吟 留 别 中,最 能 体 现 诗 人 性 格 的 句 子 是:_,_。(3)杜甫在登高中,道出郁积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1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 题。费孝通先生曾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我们的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太康县 第二 高级中学 2022 2023 学年 上期 第二次 月考 语文 Word 920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