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物理解答题专项集中综合训练50题含答案11123.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理综物理解答题专项集中综合训练50题含答案1112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理综物理解答题专项集中综合训练50题含答案11123.pdf(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试卷第 1 页,共 54 页 高考理综物理解答题专项集中训练 50 题含参考答案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一、解答题 1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利用方格坐标纸测定半圆形玻璃砖折射率实验的记录情况,虚线为半径与玻璃砖相同的圆,在没有其它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只需由坐标纸即可测出玻璃砖的折射率则玻璃砖所在位置为图中的(填“上半圆”或“下半圆”),由此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答案】上半圆,1.5【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光从介质进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从空气进入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知玻璃砖所在的位置为图中的上半圆,根据折射定律知,61.54asinaRnbsinbR 考点: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2、【名师点睛】根据光线从空气进入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从介质进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确定玻璃砖所在的位置根据折射定律求出玻璃砖的折射率 2如图所示,在两块水平金属极板间加有电 压 U构成偏转电场,一束比荷为510 C/kgqm的带正电的粒子流(重力不计),以速度 v0=104m/s 沿 水平方向从金属极板正中间射入两板粒子经电 场偏转后进入一具有理想边界的半圆形变化磁场 区域,O为圆心,区域直径 AB 长度为 L=1m,AB与水平方向成 45角区域内有按如图所示规 律作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已知 B0=0.5T,磁场方向 以垂直于纸面向外为正粒子经偏转电场后,恰好从下极板边缘 O点与水平方向成
3、 45斜向下射入磁场求:试卷第 2 页,共 54 页 (1)两金属极板间的电压 U 是多大?(2)若 To=0.5s,求 t=0s 时刻射入磁场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t和离开磁场的位置(3)要使所有带电粒子通过 O 点后的运动过程中 不再从 AB 两点间越过,求出磁场的变化周期 T0应满足的条件【答案】(1)100V;(2)5210 s,射出点在 AB间离 O点0.04 2m;(3)5010 s3T【解析】【详解】(1)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从 O 点射出使速度 02vv 220011(2)222Uqmvmv 代入数据得 U=100V(2)根据 2 mTBq 2vBqvmR 602
4、10 s22TTmBq 0.02 2m4mvLRBq 粒子在磁场中经过半周从 OB 中穿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 6210 s2Tt 射出点在 AB 间离 O 点0.04 2m;(3)粒子运动周期 62410 smTBq 试卷第 3 页,共 54 页 粒子在 t=0、02Tt.时刻射入时,粒子最可能从 AB 间射出 如图,由几何关系可得临界时 56 要不从 AB边界射出,应满足 022TT 得 5010 s3T 3电子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以速度 v0与 x轴成角射入磁感应强度为 B的匀强磁场中,最后落在 x轴上的 P 点,如图所示,求:(1)电子运动轨道的半径 R;(2)OP 的长度;(
5、3)电子从由 O点射入到落在 P点所需的时间 t。【答案】(1)0mvqB;(2)02sinmvqB;(3)2 mqB。【解析】【详解】(1)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则有:200vqv BmR 解得:0mvRqB 试卷第 4 页,共 54 页(2)过 O点和 P 点作速度方向的垂线,两线交点 C即为电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如图所示 由几何知识得:02sin2 sinmvOPRBq(3)由图中可知,由图中可知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2,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2 mTqB 则粒子的运动时间:222mtTqB 4如图所示,y,N 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板长和板间距均为
6、2d在金属板左侧板间中点处有电子源 S,能水平发射初速为 v0的电子,电子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e金属板右侧有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始终相等,方向分别垂直于纸面向外和向里的匀强磁场区域,两磁场的宽 度均为 d磁场边界与水平金属板垂直,左边界紧靠金属板右侧,距磁场右边界 d 处有一个荧光屏 过电子源 S 作荧光屏的垂线,垂足为 O。以 O为原点,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建立 y 轴现在 y,N两板间加上图示电压,使电子沿 SO 方向射入板间后,恰好能够从金属板右侧边缘射出进入磁场(不考虑电子重力和阻力)试卷第 5 页,共 54 页 (1)电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 v;(2)改变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使电子
7、能打到荧光屏上,求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的范围;电子打到荧光屏上位置坐标的范围【答案】(1)02v,方向与水平方向成 45;(2)012 mvBed;42 24ddd【解析】【详解】(1)电子在 MN 间只受电场力作用,从金属板的右侧下边沿射出,有 212dat,02dv t,yvat,220yvvv 解得 02vv 速度偏向角 0tan1yvv 45(2)电子恰能(或恰不能)打在荧光屏上,有磁感应强度的临界值0B,此时电子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 sin 45RRd 又有 20mvqvBR 解得 00(12)mBved 磁感应强度越大,电子越不能穿出磁场,所以取磁感应强度0(12)mB
8、ved时电子能打在荧光屏上。如图所示,电子在磁感应强度为0B时,打在荧光屏的最高处,由对称性可知,电子在磁场右侧的出射时速度方向与进入磁场的方向相同 试卷第 6 页,共 54 页 即 45 出射点位置到 SO连线的垂直距离 12sin 45ydR 电子移开磁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电子打在荧光屏的位置坐标 21tan 45yyd 解得 242 2ydd 当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零时,电子离开电场后做直线运动,打在荧光屏的最低点,其坐标为 33 tan 454yddd 电子穿出磁场后打在荧光民屏上的位置坐标范围为 42 2dd到4d 5两个质量分别为A0.3kgm、B0.1kgm 的小滑块 A、B 和
9、一根轻质短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小滑块 A 粘连,另一端与小滑块 B 接触而不粘连。现使小滑块 A 和 B 之间夹着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处于锁定状态,一起以速度03m/sv 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突然解除锁定(解除锁定没有机械能损失),两滑块仍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两滑块在水平面分离后,小滑块 B 冲上斜面的高度为1.5mh。斜面倾角o37,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5,水平面与斜面圆滑连接。重力加速度g取 210m/s。求:(提示:osin370.6,ocos370.8)试卷第 7 页,共 54 页 (1)A、B 滑块分离时,B 滑块的速度大小;(2)解除锁定前弹簧
10、的弹性势能。【答案】(1)B6m/sv;(2)P0.6JE 【解析】【分析】【详解】(1)设分离时 A、B 的速度分别为Av、Bv,小滑块 B 冲上斜面轨道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2BBBBcos1sin2m ghm ghm v 代入已知数据解得 B6m/sv (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AB0AABB()mmvm vm v 解得 A2m/sv 由能量守恒得 222AB0PAAB B111()222mmvEm vm v 解得 P0.6JE 6 如图所示,一物体从光滑固定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 已知物体的质量0.50mkg,斜面的倾角30,斜面长度2.5Lm,取重力加速度。求:试卷第 8 页,共 54
11、 页 1物体沿斜面由顶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2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3在物体下滑的全过程中支持力对物体的冲量。【答案】(1)0.1ts;(2)6.25KEJ;(3)5 34.33?2NIN sN s【解析】【详解】(1)设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sinmgma 根据运动学公式 212Lat 解得 t=1.0s(2)设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 v,则有22vaL 解得 v=5.0m/s 滑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 212kEmv6.25J(3)设物体沿斜面下滑过程中所受到的支持力为 N,则 cosNmg 在此过程中支持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 NINt 解得 2.
12、5 3NINs 7动车组是城际间实现小编组、大密度的高效运输工具,以其编组灵活、方便、快捷、安全、可靠、舒适等特点而备受世界各国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青睐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假设有一动车组由六节车厢连接而成,每节车厢的总质量均为 m=8104 kg.其中第一节、第二节带动力,他们的额定功率分别是 P1=2107 W 和 P2=1107 W(第一节车厢达到额定功率如功率不够用时启动第二节车厢),车在行驶过程中阻力恒为车重的 0.1 倍(g10 m/s2)试卷第 9 页,共 54 页(1)求该动车组的最大行驶速度;(2)若列车以 1 m/s2的加速度匀加
13、速启动,求 t10 s 时,第一节和第二节车厢之间拉力的值【答案】(1)62.5 m/s (2)8105 N【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对整列动车,质量 M=68104=4.8105kg,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动车速度最大mmPfv,其中阻力:f=0.1Mg=0.16810410 N=4.8105N,假设两节有动力的车厢都正常工作 则:771252 101 10/62.5/4.8 10mmPppvm sm sff (2)当 t=10 s 时,v1=at=10m/s假设只有第一节车厢提供动力,则对整列车:111pfMav 解得:P11=9.6106W P1=2107W 说明只有第一节车厢提供动
14、力可以按照题设要求行驶此时第一、二节间拉力最大;对后五节车厢:Fm f2=M2a 其中 M2=58104kg=4.0105kg 解得第一、二节间最大拉力:Fm=8105N 8如图是过山车的部分模型图模型图中光滑圆形轨道的半径 R=8.1m,该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倾角为37o斜轨道面上的 Q 点,圆形轨道的最高点 A与 P 点平齐,圆形轨道与斜轨道之间圆滑连接 现使小车(视作质点)从 P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斜轨道面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81,不计空气阻力,过山车质量为 20kg,取 g=10m/s2,sin370.6,cos370.8oo 若小车恰好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 A
15、处,求:(1)小车在 A 点的速度为多大;(2)小车在圆形轨道的最低点 B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重力的多少倍;(3)小车在 P 点的动能。试卷第 10 页,共 54 页【答案】(1)9m/s;(2)6;(3)1290J【解析】【详解】(1)小车恰好能通过最高点 A,说明在 A 点小车只受重力作用,根据合力提供向心力有 2AvmgmR 得小球在 A 点的速度为:9m/sAvgR(2)小车从 B 至 A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小车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 2211222ABmgRmvmv 得小车在 B点时的速度为:9 5m/sBv 小车在 B 点所受轨道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令小车质量为 m,有
16、 2BvNmgmR 解得:N60mN 小车的受到轨道支持力为其重力的 6 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小车对轨道的压力为其重力的 6 倍;(3)设 Q点与 P点的高度差为 h,PQ间的距离为 L,则由几何关系有 1 cos24.3msinRL 小车从 P 到 A,由动能定理有 22011cos22AmgLmvmv 得:v0129m/s 则小车在 P 点的动能 2011290J2kPEmv 9四旋翼无人机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的小型遥控飞行器,目前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架质量 m=2 kg 的无人机,其动力系统所能提供的最大升力 F=36 N,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 f=4 N(g取 10 ms
17、2)试卷第 11 页,共 54 页(1)无人机在地面上从静止开始,以最大升力竖直向上起飞 求在 t=5s 时离地面的高度 h;(2)当无人机悬停在距离地面高度 H=100m 处,由于动力设备故障,无人机突然失去升力而坠落求无人机坠落到地面时的速度 v;(3)接(2)问,无人机坠落过程中,在遥控设备的干预下,动力设备重新启动提供向上最大升力为保证安全着地(到达地面时速度为零),求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 t1【答案】(1)75m(2)40m/s(3)5 5 s3【解析】【详解】(1)由牛顿第二定律 Fmgf=ma 代入数据解得 a=6m/s2 上升高度 代入数据解得 h=75m(2)
18、下落过程中 mgf=ma1 代入数据解得 落地时速度 v2=2a1H,代入数据解得 v=40m/s(3)恢复升力后向下减速运动过程 Fmg+f=ma2 代入数据解得 设恢复升力时的速度为 vm,则有 由 vm=a1t1 代入数据解得 10如图是利用传送带装运煤块的示意图.其中,传送带的从动轮与主动轮圆心之间的距离为3sm,传送带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37,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8,传送带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半径相等,主动轮轴顶端与运煤车底板间的竖直高度1.8Hm,与运煤车车箱中心的水平距离0.6.xm现在传送带底端由静止释放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恰好在轮的最高点水平抛出并落在车箱中心,取2
19、10/gm s,试卷第 12 页,共 54 页 sin370.6,cos370.8,求:(1)主动轮的半径;(2)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3)煤块在传送带上直线部分运动的时间【答案】(1)0.1m(2)1m/s;(3)4.25s【解析】【分析】(1)要使煤块在轮的最高点做平抛运动,则煤块到达轮的最高点时对轮的压力为零,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求出离开传送带最高点的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半径的大小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确定传送带的速度(3)煤块在传送带经历了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分别求出两段时间,从而得出煤块在传送带上直线部分运动的时间【详解】(1)由平抛运动的公式
20、,得xvt,21Hgt2 代入数据解得 v=1m/s 要使煤块在轮的最高点做平抛运动,则煤块到达轮的最高点时对轮的压力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vmgmR,代入数据得 R=0.1m(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cosmgsinma,代入数据解得 a=0.4m/s2 由212vsa得 s1=1.25ms,即煤块到达顶端之前已与传送带取得共同速度,故传送带的速度为 1m/s 试卷第 13 页,共 54 页(3)由 v=at1解得煤块加速运动的时间 t1=2.5s 煤块匀速运动的位移为 s2=ss1=1.75m,可求得煤块匀速运动的时间 t2=1.75s 煤块在传送带上直线部分运动的时间 t=t1+
21、t2 代入数据解得 t=4.25s 11如图所示,在 x 轴上方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在 x轴下方存在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一个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重力不计的带正电粒子从 y轴上的 a(0,h)点沿 y轴正方向以某初速度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粒子与 x轴正方向成 45进入电场,经过 y 轴的 b点时速度方向恰好与 y 轴垂直求:(1)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 r 和速度大小 v1;(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E;(3)粒子从开始到第三次经过 x轴的时间 t 【答案】(1)2qBhm(2)2(21)qhBm(3)11(2 22)4mqB【解析】【详解】(1)根
22、据题意可大体画出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试卷第 14 页,共 54 页 由几何关系可得 rcos45=h 即 2rh 211vqv Bmr 解得 12qBrqBhvmm(2)粒子第一次经过 x轴的位置为 x1,到达 b 点速度大小为 vb 粒子做类平抛运动,有:vb=v1cos45 所以 bqBhvm 设粒子进入电场经过时间 t运动到 b点,b点的纵坐标为-yb,由类平抛运动得 r+rsin45=vbt 01121(sin450)22byvth 由动能定理 2211122bbqEymvmv 所以 2(21)qhBEm(3)粒子在磁场中的周期为 122rmTvqB 第一次经过 x轴的时
23、间 1558mtTqB 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 22(21)2mttqB 在第二次经过 x 轴到第三次经过 x轴的时间 33342mtTqB 试卷第 15 页,共 54 页 所以总时间 12311(2 22)4mttttqB总 12如图所示,在倾角 30的斜面上放置一个凹槽 B,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6;槽内靠近右侧壁处有一小物块 A(可视为质点),它到凹槽左侧壁的距离d 0.1m,A、B的质量都为 m=2kg,B 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 A、B 之间的摩擦,斜面足够长。现同时由静止释放 A、B,经过一段时间,A 与 B 的侧壁发生碰撞,碰撞过程不计机械能损失,碰撞时
24、间极短,g 取210m/s。求:(1)释放后物块 A 和凹槽 B 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大?(2)物块 A 与凹槽 B 的左侧壁第一次碰撞后瞬间 A、B 的速度大小;(3)从初始位置到物块 A 与凹槽 B 的左侧壁发生第三次碰撞时 B 的位移大小。【答案】(1)5m/s2,0;(2)vA1=0m/s,vB1=1m/s;(3)1.2m【解析】【详解】(1)设物块 A 的加速度为 a1,则有 1sinAm gma 解得 a1=5m/s2 凹槽 B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12cos2fmgmg 方向沿斜面向上;凹槽 B所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 11sin2Gmgmg 方向沿斜面向下;因为 G1=f 则凹槽 B 受
25、力平衡,保持静止,凹槽 B 的加速度为 a2=0 试卷第 16 页,共 54 页(2)设 A 与 B的左壁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为 vA0,根据运动公式 v2A0=2a1d 解得 vA0=1m/s AB 发生弹性碰撞,设 A 与 B 第一次碰撞后瞬间 A 的速度大小为 vA1,B 的速度为 vB1,则由动量守恒定律 0112AABmvmvmv 由能量关系 2220111112222AABmvmvmv 解得 vA1=0m/s,vB1=1m/s(3)A、B 第一次碰撞后,B 以 vB1=1.0 m/s 做匀速运动,A 做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运动,设经过时间 t1,A 的速度 vA2与 B 的速度相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物理 解答 专项 集中 综合 训练 50 答案 1112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