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文言实词4571.pdf
《理解文言实词457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解文言实词4571.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文言文阅读专题 理解文言实词【知识精讲】一、考情分析 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这些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对文言文文意的把握、文言断句的考查、语句翻译的考查,都是基于对实词含义的理解,没有对实词含义的正确理解,就无法正确解答这些题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掌握多义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偏义复词等相关方面的知识。二、复习指导(一)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指同一词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的现象。文言实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在词典中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而这些义项,又可以分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而文中的实词,确切的含义只有一个。阅读
2、时,应根据该词的特定语境来断定其特定的含义。【解题指津】1.巧借本义联系 识记多义词,一定要找出其本义(工具书中一般列为第一条)或基本义项,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关联。例如,从:会意字,像两个人相随行走在路上。本义:跟随、随从,如“吾从而师之”。引申义:听从、服从,如“从善如流”;次要的,如“从犯”;堂房亲属关系,如“从弟”。2.紧扣语境推敲 根据上下文意,看时间、地点、什么人说、为什么说、对谁说、怎么说等语言环境。不但要看该词的含义在句中能否讲通,而且要看其与全段乃至全篇表达的思想内容是否协调,前后语境是否一致。如: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石
3、钟山记)句说的是孔子路过泰山脚下,听到有妇人哭于墓前,妇人一家三代被老虎吃掉,却又不肯离开这“无苛政”之地,于是孔子便发出感叹,且用命令语气教育自己的学生应该记住这句话,故“识”在此处的含义应是“记住”。句说的是苏轼月夜泛舟游石钟山的切身体会,游到兴起便笑着问儿子苏迈:“你明白吗?”故“识”在此处应当作“明白”“懂得”来理解。3.依据语法结构 借助语法结构,看它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和什么词语搭配,构成什么语法关系。如: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史记秦始皇本纪)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太后。(史记吕太后本纪)按语法结构,句中“莫之能一”,用现代汉语语序排列是“莫能一之”,“一”前面有否
4、定性的无定代词“莫”(没有谁)和能愿动词“能”修饰,说明“一”在句中不是数词而是动词,是“统一”的意思,“之”是它的宾语。句中“号令一出太后”,实际是“号令一出(于)太后”,“出”是动词,“一”用在动 2 词前,作为状语来修饰动词“出”,是“完全,一概”之义。(二)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中出现的某个词语,在形式上与现代汉语某个词语完全一致,但在古代与在现代的意义与用法有差异,这类词语叫作古今异义词。特别是现代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很可能是两个单音节词。当这部分词出现在高考翻译题中时,部分考生往往容易犯望文生义、以今释古的错误。因此,在运用“据境断义”法的同时,有必要掌握词义的演变规律。词义的古今变化情
5、况如下:1.词义扩大“中国”,古义一般指中原地区,也指京师;今义则指整个中国。“江”“河”,古义一般特指长江、黄河,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今义则泛指一般的江河。2.词义缩小“谷”,古义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现在北方的“谷”专指小米,南方的“谷”则专指稻米。“臭”,古义泛指气味,如“乳臭未干”“铜臭”;今义形容难闻的气味。3.词义转移“兵”,古义多指兵器,如“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今义一般指士兵。“涕”,古义指眼泪,如“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今义一般指鼻涕。4.词义弱化“病”,古代的基本义是“重病”,轻微的病一般用“疾”;而现在,只要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
6、不正常的情况,都通称为“病”,不再单纯表示“重病”这个意思。5.词义强化“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的意思;现在则表示“仇恨,怨恨”的意思。6.感情色彩变化“卑鄙”,古义指身份低微,见识短浅,无贬义;今义指(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是贬义词。7.名称说法改变“目”改称“眼睛”,“寡”改称“少”。【解题指津】(1)要区分所给词语是否由两个词组成,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所以对文言文中的双音节词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细致推敲。如:“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指示”为“指”和“示”两个词,依据上下文可译为“指出来,给看”;而在现代汉语中,“指示”为一个词。(
7、2)即使所给词语古今都是一个词,也要看其含义是否相同,依据就是其所在的具体语境。如:“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宣言”,在此应译为“扬言”。在现代汉语中,“宣言”作名词时,则为“(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之意;作动词时,则为“宣告,声明”之意。(3)结合所给词语的感情色彩是否一致加以区分。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卑鄙”的含义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在古代汉语中 3 是自谦的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卑鄙”意为“(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是贬义词。(三)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当用甲字,却借用与其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甲
8、字的一种语言现象。甲字叫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句中本该用“早”字,却用音同的“蚤”替代。还有一种情形,一个汉字(古字)原本有好几个意义,后为了区别不同义项,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如“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莫”是会意字,从字形结构分析,就是“太阳坠入草丛中”的意思,后来为了区别其他义项,才又造了一个“暮”字专门表示“太阳落山的时刻,即傍晚”这个意思。因此,这两个字的关系,“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中学教学中,把古今字也视为通假字。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有的通假字现在的读音已与本字读
9、音相差甚远,甚至完全不同。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中的“生”通“性”,二者在现代汉语中的声母、韵母、声调都不相同,这类字在平时就应着重识记。因为通假字和本字多没有意义上的必然联系,所以在阅读时如遇到按其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都解释不通的字时,就要考虑这个字是不是某个字的通假字。通假的分类如下:1.通用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字,也可以写那个字。如:“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这里的“知”通“智”。2.假借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如:“旦日不可
10、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中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晨”的“早”读音相同,且被借用了“早”的意义。“早”是本字,这里的“蚤”是“早”的假借字,即“蚤”通“早”。3.古今字 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的“受”是古字,“授”是今字,古今字在意义上一般是有联系的,通假字在意义上一般是没有联系的,课本为了方便起见,对于古今字和通假字,都用“同”或“通”表示。【解题指津】1借用“音同或音近”推断,这一点可结合上面的对通假字的分类来理解。2借用“字形”推断,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符,或是本
11、字的声符,或是通假字的声符。如“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中的“材”通“才”,本字“才”是通假字“材”的声符。3.在按其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考虑通假现象。(四)偏义复词 古汉语中有少量的双音节词,偏义复词是其中特殊的一类。这类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而在特定的语境中,其词义却偏在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不了解这类词的特点,就会产生误解。为避免误解,4 要紧扣语境加以揣摩。例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中的“异同”只有“异”的意义,“同”为衬字。再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中,“出入”只有“入”的意义,“
12、出”为衬字。同义复词是指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相同。如“根本”中“根”“本”都是指“植物长在土里的部分”,“谤讥”中“谤”“讥”都是“批评”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同义词连用与偏义复词在形式上很相似,考生要善于把二者区分开来。同义词连用时,其中的每一个实词的意义都有所保留;而偏义复词,是在某一语境下,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失去了。如“无毛羽以御寒暑”(汉书 刑法志)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两个句子相比较,前一句中的“寒暑”是偏义复词,只有“寒”的意义,“暑”为衬字;后一句中的“寒暑”是两个单音节词,兼有“寒”“暑”的意思,是两词连用。【解题指津】1.把握词语所在的语境,即根据词语所在
13、的语句的具体意思判定。如:“亦以明死生之大。”(五人墓碑记)主要强调五人死难的意义,“死生”偏重于“死”。2从语法的角度分析,即分析词语在语句中充当的语法成分。如:“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辛苦。”(孔雀东南飞),从句中的“勤”分析,与之搭配的是“作”而不是“息”,由此可以判定“作息”偏重于“作”。3 关注词语与前后文的照应关系。如:“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芙蕖)从后面的“观”可推断“耳目”偏重于“目”。(五)词类活用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其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特指词类活用的现象。文言文中,甲类词在特定的语境里,临时具备了甲类词本不具备的语法特征(如动词的
14、使动用法),或者是临时具有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如名词用为动词),并进而产生适合于特定语境的含义,这就是词类活用的现象。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活用为动词且是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为动词且是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且是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且是意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1.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了。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规律:名词后带了补语,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唐浮图慧褒始舍于
15、其址”(游褒禅山记),句中“舍”后带的介词结构“于其址”充当补语,这里的“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筑舍定居”。几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构成并列或偏正关系,其中一个名词常活用为动词。如:“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句中“籍”与后面的名词“吏民”组成动宾关系,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登记造册”。名词前如有结构助词“所”,则一起组成“所”字结构,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句中“罾”本来是名词,意思是“鱼网”,与“所”一起组成“所”字结构,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网捕”。5 名词若用在“之、其、尔、汝、我”等代词前面,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16、句中“名”用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命名”。名词用在“欲”“敢”“未”等能愿动词或副词之后,则该名词可能活用为动词。如:“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刃”用在“欲”之后,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杀”。(2)名词用作状语 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比较浓厚的修辞色彩。常见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普通名词用作状语 a.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廷”用作状语,意思是“在朝堂上”。b.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如“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句中“箕畚”本是名词“竹筐”,这里用作状语,
17、意思是“用箕畚装土石”。c.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如“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句中“翼”用作状语,意思是“像翅膀一样”。d.表示行为的方式或态度。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句中“兄”用作状语,意思是“像对待兄长的礼节一样”。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主要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频率、趋势等。如“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句中“朝”“夕”用作状语,表示动作“济”“设版”的时间,意思是“在早晨”“到了傍晚”。再如“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捕蛇者说),句中“岁”用作状语,表示“赋(征收)”的频率,意思是“每年”。再如“则刘病日
18、笃”(陈情表),句中“日”用作状语,表示动作的趋势,意思是“一天天地”。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文言文中,方位名词也可以直接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如“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赤壁赋),句中“西”“东”用作状语,表示动作的趋向,意思是“向西”“向东”。(3)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句中“封”,本义为名词“边疆”,在这里用作使动词,意思是“使成为边疆”。(4)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词,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吾从而
19、师之”(师说),句中“师”就用作意动词,意思是“以为师”“把看作老师”。再如“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句中的“侣”“友”为意动词,意思是“把当作伴侣”“把当作朋友”。2.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文言文中,形容词如果处在主语或宾语及判断句谓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意义,它就活用为名词。如:6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小、大:小的方面、大的方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良实:忠良、诚实的人)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坚、锐:坚硬的铠甲、锐利的武器)(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多数是由于后面带了宾语
20、,形容词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如: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苦:因而痛苦、痛恨)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善:友善、交好)(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如: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急:使着急,逼迫)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绿:使变绿)(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词,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耻:以为耻)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与妻书)(乐:以为快
21、乐)3.动词活用(1)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了。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伏:伏兵)追亡逐北。(过秦论)亡、北:溃败(的军队)(2)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和其后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活用作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可带宾语。及物动词也有活用为使动词,但较少见。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舞、泣:使起舞、使哭泣)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22、鸿门宴)(从:使跟从,带领)【解题指津】1从现代汉语语法的角度分析成分。如“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中,“目”在谓语位置并和动作行为有关系,活用为动词。2按现代汉语规范对其词性做出判断。如“范增数目项王”中,“目”后有宾语,因此“目”为名词用作动词,意为“用眼睛示意”。3参照词类活用的常见类型推断其所属。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之间的互为活用。准确理解这类词的含义,首先要切实把握各类活用现象的一般特点,培养良好的语感,从而在阅读过程中敏锐地发现活用的词;其次用语法分析的方法确定 7 特定的词在句中所扮演的“角色”句子中的特定成分;最后确定其具体的含义。在“常态”下,名词多作主语、宾语,形容词多作定
23、语、谓语,动词多作谓语。如果一个词语出现在“非常态”的位置上,就要考虑它是否被活用了。(1)主语和宾语位置 主语和宾语一般都由名词、代词充当,当动词、形容词处在主语、宾语的位置上时,就活用了。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中,“至”本来为动词,这里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就活用作名词,意思是“到达的人”。又如“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幼”本为形容词,这里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就活用作名词,意思是“小孩子”。(2)谓语位置 谓语通常情况下由动词来充当,当名词、形容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时,就活用为动词了。如“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刃”为名词,出现在谓语位置
24、上,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杀”。又如“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诗经 氓)中,“黄”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变黄”。再如“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中,“善”是形容词,这里带了宾语“留侯张良”,故“善”活用为动词,作谓语,意思是“友善,交好”,又“友善,交好”是一个“相互,相与”的词,故在具体语境中应翻译为“与友善”“与交好”。(3)状语位置 动词前的名词如果不是动作的发出者(主语),那就是动作的修饰语(状语)。名词处在动词前又不作主语,那么只能是名词活用为状语。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名词“兄”并不作主语,在这里是动词“事”的修饰语,即活用为状语,意思是“像对待兄长的礼节
25、一样”。【对点精练】一、一词多义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节选自宋史廖刚传)A刚喻从盗者使反业 喻:教导,劝说 B部使者檄刚抚定 檄:文告,文书 C愿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解 文言 实词 457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