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高中2023届零诊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4636.pdf
《遂宁市高中2023届零诊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463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遂宁市高中2023届零诊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4636.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高三理科综合零诊试题第1页(共20页)遂 宁 市 高 中 2023 届 零 诊 考 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Si-28 S-32 Cl-35.5 Ca-40 Zr-91 第卷(选择题,共 126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3小题,每小题 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及这些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植物细胞所含元素种类大体相同,细胞中所有元素均为该生物必需的 B
2、划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主要标准是比较元素在细胞中的作用大小 C微量元素含量虽少,但它们既可参与细胞结构组成也可参与细胞代谢的调节 D 组成非生物界的元素在生物界都能找到,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 A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BATP中远离A的磷酸基团易脱离 C该过程中 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D部分带有32P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3部分刚采摘的水果或蔬菜表面残留有农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刚采摘的青菜500 g,并将其浸入一定量的纯
3、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的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所作的下列判断中,较科学的是 A实验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不断变大 B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AB段植物细胞将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DBC段植物细胞将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4DNA分子甲基化是指在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DNA分子中的胞嘧啶结合一个甲基基团(-CH3)的过程。发生 DNA甲基化的基因可遗传给后代,但该基因的表达会受到抑制。抑制的原因可能是 A碱基配对方式发生改变 BtRNA不能与mRNA结合 CRNA聚合酶不能与 DNA结合 D解旋酶不能与 DNA分子结合 高三理科综合零诊试题第2页(共20页)5细胞色素
4、 C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种蛋白质类电子传递体,参与细胞呼吸与细胞凋亡。当细胞缺氧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外源性细胞色素C便可进入细胞及线粒体内,增强细胞氧化,能提高氧的利用;细胞感染病原体后,会导致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释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同时病原体被消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外源性细胞色素 C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及线粒体 B细胞色素 C催化丙酮酸彻底分解成为CO2和H2O C感染细胞的凋亡虽不受基因控制但可增强机体防疫能力 D外源性细胞色素 C可用于组织缺氧的急救或辅助性用药 6家蚕茧的黄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选取产白色茧和黄色茧的两亲本进行杂交,所得 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黄色=
5、1:1。据此可作出的判断是 A茧色性状的遗传只能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白色性状是显性性状,黄色性状是隐性性状 C白色茧亲本是杂合子,黄色茧亲本是纯合子 D亲本之一在减数分裂时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7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迅速,下列关于我国新科技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空间站使用的砷化镓薄膜电池,其生产原料是石英 B冠状病毒粒子直径约60220nm,介于胶体粒子和浊液的分散质的直径之间 C高铁机车用于导电的受电弓板是碳系新材料,是利用石墨耐高温、有润滑感性能 D我国C919大飞机所用的材料中,尾翼主盒(碳纤维)主要成分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N
6、aHSO4晶体中阴阳离子数目为0.3NA B标准状况下,11.2L的HF中含有 HF键的数目为 0.5NA C100g CaS 与CaSO4的混合物中含有 32g硫,则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75NA D 一定温度下,1L0.5mol L-1NH4Cl溶液与2L0.25mol L-1NH4Cl溶液含有 NH4+的物质的量相同 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其他条件不变,将NO2气体压缩至原体积的一半 NO2气体颜色逐渐变到比压缩前还浅 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B 将收集满 Cl2的集气瓶 A口朝上,装满N2的集气瓶B口朝下对准A,移走玻璃片 一段时间后
7、集气瓶AB均出现黄绿色 该实验中熵增的方向是自发进行的 C 在稀硫酸中加入少量的红色Cu2O粉末 产生蓝色溶液和红色固体 Cu2O在该反应中没有体现还原性 D 在含S2-和23SO的溶液中滴加3AgNO溶液 先生成黑色沉淀,后生成白色沉淀 溶度积:sp23sp2KAg S XYZ 11下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足量氨水吸收 SO2:+-32243NHH O+SO=NH+HSO B硫酸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久置后变蓝:2I-+O2+4H+=I2+2H2O C向2Ba OH溶液中滴加4NaHSO溶液至混合溶液恰好为中性:22442BaOHHSOBaSOH O D向含氯化
8、铁的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氧化镁:2Fe3+3MgO+3H2O=2Fe(OH)3+3Mg2+12我国科学家合成了 Y、11Sc Y/NC,Sc/NC单原子催化剂,用于电化学催化氢气还原氮气的反应。反应历程与相对能量模拟计算结果如图所示(*表示稀土单原子催化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际生产中将催化剂的尺寸处理成纳米级颗粒可提高氨气的平衡转化率 B相同条件下,1Sc/NC比1Y/NC催化剂更利于吸附氮气 C使用1Sc/NC单原子催化剂,反应的快慢由生成*NNH的速率决定 D工业合成氨与电化学催化还原氮气均涉及到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 13电解质的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用0.100mol L-1的KO
9、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 20.00mL、浓度均为 0.100mol L-1的盐酸和 CH3COOH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代表滴定 CH3COOH溶液的曲线 B在相同温度下,P点水电离程度大于 M点 CM点溶液中:c(CH3COO-)+c(OH-)-c(H+)=0.1mol L-1 DN点溶液中:c(K+)c(OH-)c(CH3COO-)c(H+)二、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分。)14 在
10、遂宁市方舱医院建设工地上,一起重机将重为G 的正方形工件缓缓吊起,四根等长的钢绳(质量不计),一端分别固定在正方形工件的四个角上,另一端汇聚于一处挂在挂钩上,每根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45o,则每根钢绳的受力大小为 AG41 B G42 CG DG2 15目前,天和核心舱、梦天实验舱、问天实验舱、神舟十四号和天舟四号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在轨稳定运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不断探索进步,在世界 高三理科综合零诊试题第4页(共20页)航天领域树立起了崭新标杆。2022年某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近地加速时,飞船若以6g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g为重力加速度则质量为m的宇航员对飞船底部的压力为 A7mg B 6m
11、g C5mg D mg 16如图为某校学生跑操的示意图,跑操队伍宽3md,某时刻队伍前排刚到达出口的B端,正在A点的体育老师准备从队伍前沿直线匀速横穿到达对面出口BC,且不影响跑操队伍,已知学生跑操的速度2v m/s,出口BC宽度4L m,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体育老师到达对面出口的时间可能为3s B体育老师沿直线 AD运动一定会碰到队伍 C体育老师可能沿直线AC到达出口 D体育老师的速度一定为2.5m/s 17 2022年1月22日,中国实践 21号卫星成功捕获了失效的北斗 2号G2卫星,1月26日将其拖到“墓地轨道”后,自己又回到了地球静止轨道(GEO)。所谓“墓地轨道”,通常定义为在高度
12、大约为36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上方300千米处的空间,“墓地轨道”用于放置失效的卫星,以降低其和正常卫星碰撞的风险。这是一项非常先进又极为实用且敏感的技术,引发了外媒高度关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G2卫星在“墓地轨道”的运行速度比在同步轨道的运 行速度小,在 7.9km/s至11.2km/s 之间 BG2卫星在“墓地轨道”时所受地球引力比其他卫 星在同步轨道上所受地球引力小 CG2卫星在“墓地轨道”绕地球运行的周期略小于地球 自转周期 D在“墓地轨道”运行的实践21号卫星返回同步轨道运行,机械能将减小 18如图所示,边长为 a的正方体无盖盒子放置在水平地面上,O为直线A B上的一点,且与A
13、的距离为 a。将小球(可视为质点)从O点正上方距离2a处以某一水平速度沿 OC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为使小球能落在盒子内部,则小球抛出时的最小速度为 A.25ga B.45ga C.85ga D.2ga 19 流水生产是一种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传送带式的流水生产线,将流水生产的长处发挥到了极致。如图所示,一条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smv/21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运行,一质量为kg1工件以水平向左2v的速度由光滑平台冲上传送带,并能在某时刻以速度3v返回平台,工件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0u,重力加速度2/10smg,则 A若smv/12,工件返回平台的速度smv/13 B若sm
14、v/12,在整个过程中摩擦力中对工件做功为1J C若smv/32,工件返回平台的速度为smv/33 高三理科综合零诊试题第5页(共20页)D若smv/32,工件从冲上平台至返回平台过程耗时s25.6 20 用一恒力0F把重力为 G的物体压在足够高的竖直墙上,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且墙面平整。0t时将0F替换为另一水平推力ktF(K为恒量),如图所示,1t时刻物块达到最大速度,另一时刻1223tt,则 At=0以后摩擦力始终与正压力成正比 B滑动过程中物体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C摩擦力的最大值为 2G D2t时刻物体恰好停止滑动 21如图所示,质量为 m可看成质点的小球固定在一长为R的轻杆上
15、,轻杆另一端固定在底座的转轴上,底座的质量为 M,小球可绕转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现在最低点给小球一个初速度,当小球通过最高点时,底座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 Mg在小球转动过程中,底座始终相对地面静止,不计转轴间摩擦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最低点得到的初速度gRv20 B.若小球在最高点以初速度gRv 开始运动,则第一次运动到与转轴等高位置过程中,地面 对底座的支持力一直减小 C.若小球由与转轴等高位置无初速释放,则杆与竖 直方向成 45时底座受到地面摩擦力最大 D.在小球由与转轴等高位置无初速释放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则杆刚转过,且22tan时重力的瞬时功率最大 第
16、卷(非选择题,共 174 分)注意事项:1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在第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卷答题卡上作答。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做答;第 33 题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129 分)22(6分)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一竖直木板上固定白纸,白纸上附有角度刻度线。弹簧测力计 a和b连接细线系于 O点,其下端用 细线挂一重物 Q,使结点 O静止在角度刻度线的 圆心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白纸上记录
17、 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图中弹簧测力计 a的示数为 N。(2分)(2)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2分)A应测量重物 Q所受的重力 B连接弹簧测力计 a、b以及重物 Q的三根细线必须等长 高三理科综合零诊试题第6页(共20页)C连接弹簧测力计 a、b以及重物 Q的三根细线应与木板平行 D实验时,两弹簧测力计夹角越大越好(3)保持弹簧测力计 a的方向不变,结点 O位置不变,弹簧测力计b绕O点顺时针缓慢转过 90,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 a和的b示数变化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2分)Aa增大,b减小 Ba减小,b增大 Ca减小,b先增大后减小 D a减小,b先减小
18、后增大 23.(9分)为了测量质量为M的物块与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定滑轮和动滑轮等实验仪器来测量。不计滑轮与细线、轮轴间摩擦。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10m/s2。(1)实验前,调节定滑轮高度使细线与台面平行,台面 (填“需要”或 “不需要”)调整到水平。(2分)(2)物块质量M不变,将钩码放入托盘中,将托盘静止释放并记录加速度传感器数值a与力传感器数值F,改变钩码个数多次实验,作出aF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动摩擦因数=,(2分)物块的质量M=kg。(结果均保留 2位有效数字)(2分)(3)现将物块换成小车,用该装置测量一个不规
19、则的小物体的质量m0实验步骤如下:小车空载时进行实验并采集数据;m0放入小车中进行实验并采集数据;作出两次实验的aF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小物体的质量m0=(结果用b、c、d表示)。(3分)24(12分)2022年8月,重庆的一场山火引发全国关注,期间涌现的一批摩托车少年给全国人民带来巨大的正能量。一运送物资的救援车在笔直的公路上以115m/sv 的速度匀速行驶,途中不慎掉落一包物资。后方一摩托车少年发现并捡起物资后鸣笛示警,同时启动摩托车并用最短时间追赶救援车,此时救援车在其前方mx3150处,救援车司机在摩托车鸣笛后经04st 开始制动刹车,最终两车停在同一地点完成交接。已知救援车刹车的加速度
20、大小为211.5m/sa,摩托车启动和刹车的加速度大小均为222m/sa。求:(1)少年鸣笛后救援车运动的距离x;(2)少年鸣笛后摩托车与汽车到达交接地点的时间差t 25如图所示,水平地面PQ上竖直平面内固定光滑轨道 ABC,AB是半径为 3R的弧形轨道,BC是半径为 R的弧形轨道,两轨道在地面上的B点平滑对接。BC的圆心为 O,BO竖直,AB的圆心在 O点正上方,CO与竖直线夹角为。D点是 C 高三理科综合零诊试题第7页(共20页)点关于过 BO竖直线始终对称的点。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轨道 AB上从距PQ高h处静止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小球经过 B点前、后瞬时对轨道压力大小的变化量
21、。(2)如果小球能够到达 C点,求小球静止 释放位置高 h的最小值。(3)如果半径 R确定,改变夹角为,并相应调整小球在 AB轨道上静止释放的位置,以确保能依次通过C、D两点,求h的最小值。26亚硫酰氯(SOCl2)又名氯化亚砜,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发烟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常用作脱水剂,遇水剧烈水解,受热易分解。某实验小组设计实验制备氯化亚砜并探究其性质。已知:实验室制备原理为322326065PCl+SO+ClPOCl+SOCl。实验一:制备并探究 SOCl2的性质,制备SOCl2的装置如图(夹持装置已略去)。(1)a仪器的名称为 ,b装置的作用是 。(2)2SO可通过23Na SO固体与
22、70%浓24H SO反应制取,2Cl可通过4KMnO固体与浓盐酸反应制取,则上图中制取2Cl的装置为 (填字母)。(3)将上述装置制得的 SOCl2通过蒸馏方法提取出来(加热及夹持装置略),装置安装顺序为 (填序号)。(4)甲同学认为 SOCl2可用作热分解32FeCl6H O制取无水3FeCl的脱水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但乙同学认为该实验可能发生副反应使产品不纯,所以乙同学取少量32FeCl6H O在不断通入 SOCl2蒸气的条件下加热,充分反应后通入 N2,加水溶解,取溶解后的溶液少许,加入 (填写试剂和实验现象),说明发生了副反应。实验二:测定某 SOCl2样品中SOCl2的纯度。准
23、确称量称量瓶和盖的总质量1m g,迅速加入20.6mL SOCl样品,立即盖紧,称量,质量为2m g。高三理科综合零诊试题第8页(共20页)将20.6mL SOCl样品溶于300mL 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SOCl2 +4 NaOH=Na2SO3+2NaCl+2H2O,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500mL。准确量取 100ml上面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两滴指示剂,用适量稀盐酸中和过量的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准确加入-150.00mL 0.0500molL碘标准溶液,充分反应后,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10.1000molL的223Na S O溶液滴定过量的碘,反应为 2223246I+2Na S
24、 O=Na S O+2NaI。平行测定两次,反应消耗223Na S O溶液的平均体积为VmL。(5)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为 ,样品中 SOCl2的质量分数为 ;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定的 SOCl2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 (填标号)。A实际碘标准溶液浓度偏低 B实际223Na S O溶液浓度偏低 C将0.6mlSOCl2样品溶解于 300mlNaOH 溶液中时,气体吸收不充分,有部分气体逸出 27.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应用,减少氮的氧化物在大气中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1)已知:N2(g)+O2(g)2NO(g)H=+180.5kJ mol-1 C(s)+O2(g)CO2(g)
25、H=-393.5kJ mol-1 2C(s)+O2(g)2CO(g)H=-221kJ mol-1 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22222(N)(CO)(CO)(NO)cccc,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利用NH3的还原性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其中除去 NO的主要反应如下:4NH3(g)+6NO(g)5N2(g)+6H2O(l)H0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按照n(NH3)n(NO)=2 3充入反应物,发生上述反应。下列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c(NH3)c(NO)=2 3 B n(NH3)n(N2)不变 C容器内压强不变 D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E1mol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遂宁市 高中 2023 届零诊 考试 理科 综合 能力 测试 463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