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课时2科学探究与化学符号课时精讲(含答案)2141.pdf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课时2科学探究与化学符号课时精讲(含答案)214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课时2科学探究与化学符号课时精讲(含答案)2141.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 2 科学探究与化学符号【知识点 1】科学探究 1.下列对于科学探究的认识错误的是()A.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B.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C.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过程,不需要合作 D.科学探究始于问题 2.在实验过程中多次重复实验是为了()A.得到较多的数据 B.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 C.实验失败后重新做实验 D.得出不同的结论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通过做实验探究蜡烛火焰哪部分温度最高。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在蜡烛火焰中平放一根火柴,1s 后取下”。就“在蜡烛火焰中平放一根火柴,1s 后取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假设 B.实验 C.
2、观察 D.得出结论 4.实验过程中要记录的内容较多,如反应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反应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反应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下列物质的颜色、状态描述不正确的是()A.氧化镁:白色粉末 B.“铜绿”:绿色粉末 C.稀盐酸:白色液体 D.镁条:银白色固体 【知识点 2】探究镁的性质 5.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中,一定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酒精灯 B.石棉网 C.试管夹 D.坩埚钳 6.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在军事上用于制作照明弹的是()A.镁粉 B.木炭 C.红磷 D.铁丝 7.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 B.镁条变少了 C.燃烧后
3、生成了白色粉末状固体氧化镁 D.放出大量的热 8.小军向镁条中加入白醋,未见产生气泡。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知识点 3】化学符号 9.根据下表中物质的化学式,试分析物质中所含的元素。物质 化学式 所含元素(填元素符号)镁条 Mg 氧气 O2 水 H2O 氨气 NH3 二氧化碳 CO2 氧化镁 MgO 碳酸钙 CaCO3 五氧化二磷 P2O5 10.用元素符号填空:氢元素 碳元素 氧元素 磷元素 镁元素 氮元素 【精选作业】1.下列叙述的是镁条的化学性质的是()
4、A.银白色固体 B.易弯曲易折断 C.能与白醋反应 D.能导电 2.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面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B 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的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3.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下列化学变化的过程。(1)磷在空气中燃烧。(2)碳酸氢铵受热分解。(3)“铜绿”受
5、热分解。4.小明欲通过实验探究“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请帮他完成下列实验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2)作出预测:.(3)实验及结论:取 3 支试管,各加入 3 mL 水。将其中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 3 cm 处加热;将另一支试管的底部与灯芯接触加热;将第 3 支试管的底部放在外焰部分加热。记录上述 3 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所需的时间。清况 情况 清况 加热至沸腾所需的时间 57 s 48 s 25 s 结论 (4)问题与讨论:上述实验的 3 支试管中,各加入 3 mL 水,即要求所取水的量相同,若不相同行吗?为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沪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一章 三节 课时 科学 探究 符号 答案 214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