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桩项目薪酬管理.docx





《钢板桩项目薪酬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板桩项目薪酬管理.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钢板桩项目薪酬管理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4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7一、 项目概况7二、 结论分析7第三章 绩效管理系统10一、 绩效管理的直接理论基础10二、 绩效管理系统的构成21第四章 绩效管理概述25一、 绩效管理的含义25二、 兼顾公司业绩与个人发展27第五章 绩效目标的确定30一、 目标的制定30二、 确定绩效目标的方法31第六章 绩效评价周期的确定34一、 绩效评价周期的划分依据34二、 不同岗位和不同部门绩效评价周期的确定36第七章 绩效沟通39一、 沟通的含义及过程39二、 绩效沟通的技巧40第八章 绩效信息的收集43一、 绩效信息收集的目的与意义43二、 绩效信息收集应注意的
2、事项43第九章 绩效评价的流程45一、 绩效评价的目标45二、 绩效评价的过程46第十章 绩效评价的内容49一、 工作态度评价49二、 工作潜力评价50第十一章 薪酬理论52一、 薪酬运用理论52二、 早期的工资理论55三、 工资决定理论57第十二章 薪酬管理概述64一、 重酬精英员工64二、 薪酬管理的原则65第十三章 薪酬战略的演进与发展69一、 全面薪酬战略69二、 传统的薪酬战略78第十四章 战略性薪酬管理84一、 战略性薪酬管理的原则及内容84二、 战略性薪酬管理概述87第十五章 薪酬制度设计概述92一、 薪酬制度设计的依据92二、 薪酬制度的含义及其设计目标94第十六章 职位薪酬制
3、度体系设计98一、 职位薪酬制度体系的概念及特点98二、 绩效薪酬制度体系的实施条件99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钢板桩,是一种边缘带有联动装置,且这种联动装置可以自由组合以便形成一种连续紧密的挡土或者挡水墙的钢结构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钢材,钢板桩具有强度高、容易打入坚硬土层、可在深水中施工、防水性能好等多个优点,而且救灾抢险功能较强,尤其是在防洪、塌方、塌陷、流沙的抢险救灾中,钢板桩的建设工期短、见效快、时效性强,不受天气条件的制约,能简化检查材料或系统性能的复杂程序,降低对空间的要求,适应性、互换性良好,产品应用领域较为广泛。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逐
4、渐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使得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始终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在此背景下,市场对钢板桩的应用需求也得到进一步扩大,从2015年的43.5万吨发展到2019年达到了62.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9.3%;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我国钢板桩市场应用需求仍有着较大的增长潜力,这也进一步推动市场供应量的逐渐扩大。我国钢板桩市场供应较为充足。具体来看,从2015年的46.6万吨发展到2019年,我国钢板桩产量达到68.7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0.2%。另外,在市场供需逐年扩大的同时,我国钢板桩行业市场规模也随之增加,发展到2019年已经达到了22.6亿元,同比增长2.7%,并预计在未来
5、五年内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在2024年突破至25亿元以上。从市场格局来看,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钢板桩市场起步相对较晚,行业竞争程度也相对较低,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未来市场空间巨大。就目前来看,我国从事钢板桩生产和制造的企业主要包括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鞍山紫竹科技型钢、盛达钢铁、莱芜钢铁集团、武钢集团等,还包括一部分国外企业,例如卢森堡的安赛乐米塔尔集团、德国的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日本的新日铁钢铁、韩国的INI钢铁等。整体来看,虽然近年来我国钢板桩行业生产规模和技术有了很大提升,但与欧洲、日韩等地相比仍有着较大差距。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以及大众对钢板桩
6、市场认知度的提升,市场对钢板桩的应用需求也随之逐渐扩大,行业呈现持续稳定发展态势。但就目前来看,虽然近年来我国钢板桩行业生产规模和技术有了很大提升,但与欧洲、日韩等地相比仍有着一定差距,未来行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是中国5个自治区之一,首府银川。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界于北纬3514-3914,东经10417-10939之间,东邻陕西,西、北接内蒙古,南连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位于四大地理区划的西北地区。宁夏地形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丘陵沟壑林立,地形分为三大板块: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宁夏地处黄河水系,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下降,全
7、区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截至2018年末,宁夏回族自治区下辖5个地级市,9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11个县;2019年常住人口694.6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05.1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79.85亿元,第二产业1650.26亿元,第三产业1775.0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4094元。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 项目概况(一)项目投资人xxx(集团)有限公司(二)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二、 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63.00亩。(二)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三)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
8、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9952.7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3505.3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47%;建设期利息561.5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7%;流动资金5885.7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65%。(四)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9952.71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8492.16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1460.55万元。(五)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548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48195.55万元。3、项目达产年
9、净利润(NP):4789.94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8.21%。5、全部投资回收期(Pt):7.87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29844.59万元(产值)。(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42000.00约63.00亩1.1总建筑面积79198.41容积率1.891.2基底面积25620.00建筑系数61.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62.322总投资万元29952.712.1建设投资万元23505.362.1.1工程费用万元20278.76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611.992.1.3预备费万元61
10、4.612.2建设期利息万元561.572.3流动资金万元5885.783资金筹措万元29952.713.1自筹资金万元18492.163.2银行贷款万元11460.554营业收入万元548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48195.556利润总额万元6386.587净利润万元4789.948所得税万元1596.649增值税万元1815.5710税金及附加万元217.8711纳税总额万元3630.0812工业增加值万元13413.9113盈亏平衡点万元29844.59产值14回收期年7.87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8.21%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5741.97所得税后第三
11、章 绩效管理系统一、 绩效管理的直接理论基础(一)目标设置理论目标设置理论(goalsettingtheory)由美国管理学家查尔斯.L.休斯和心理学家洛克(E.A.Locke)最早提出。目标设置理论认为,目标是人们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人们预先规定的、合乎自己需要的“诱因”,是激励人们的有形的、可以测量的成功标准。达到目标是一种强有力的激励,是完成工作的最直接动机,也是提高激励水平的重要过程。成长、成就和责任感的需要都要通过目标的达成来满足。重视目标和争取达到目标是激发动机的重要过程。洛克认为,目标的难度与个人对目标获得的忠诚度这两个方面决定个体的努力程度;具有明确目标的人们,其绩效高于那些没有
12、目标的或者具有空泛的“尽力做好”要求的人们。(二)激励理论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核心理论,是对如何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的过程是从个人的需要出发的.当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个人将寻求和选择满足这些需要的方法和途径。个人一般通过目标行为或工作来满足需要,个人实现目标方面的绩效成就,要由个人或别人(组织)来进行绩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最后,由个人来评价绩效与报酬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最初的需要,如果这个激励过程满足了需要,个人就会产生平衡感
13、和满足感;反之激励过程就要重复,可能会选择一个不同的行为。它说明了为什么绩效评价能够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以及什么样的绩效评价机制才能够促进绩效的提高。激励理论根据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强化型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从激励的内容即需要出发,重点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重点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海德的归因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强化型激励理论重点研究激励的目的(即改造、修正行为),主要包括挫折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等。激励理论的丰富和发
14、展使得人们产生了综合、简化这些理论的倾向,试图找到一个能体现各个理论有效性和互补性的综合模型。较早做这种尝试的是波特和劳勒,他们提出的基于努力、绩效、奖酬、满足等变量的整合模型为人们普遍接受,随后又有包括聚合模型、混合模型、整合模型等的出现。这些综合激励模式成为分析解决组织当中的激励问题的重要理论工具。(三)成本收益理论成本收益分析是指以货币单位为基础对投入与产出进行估算和衡量的方法。它是预先做出一种计划方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组织在进行经济活动时,都要考虑具体经济行为在经济价值上的得失,以便对投入与产出关系有一个尽可能科学的估计。成本收益分析是一种量入为出的经济理念,它要求对未来行动
15、有预期目标,并对预期目标的概率有所把握。经济学通常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来研究各种条件下的行为与效果的关系,探究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其他社会科学也可运用这一方法来分析人的行为。事实上,人类的一切行为都蕴含着效用最大化的经济动机,都可以运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理论进行研究和说明。当代行为科学已用大量事实证明,决定人的道德行为选择的最根本的动因是人们对其行为结果的预期,这种预期是建立在人们对行为结果的代价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而且,在这种行为结果的预期中,经济利益上的考虑通常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自利性、经济性、计算性是成本收益分析的基本特征。成本收益分析对效益的追求带有强烈的自利性,成本收益分析的
16、出发点和目的是追求行为者自身的利益。成本收益分析追求的效用是行为者自己的效用,而不是他人的效用,行为者这种自利的动机,总是试图在经济活动中以最少地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使经济活动经济、高效。行为者由于自利动机及其对效益的追求,必然要对自己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计算。因此,成本收益分析蕴含着一种量入为出的计算理性,没有这种精打细算的计算,经济活动要想获得好的效果是不大可能的。由此可见,成本收益的计算特性是达到经济性的必要手段,也是保证行为者行为自利目的的基本工具。(四)目标一致性理论目标一致性理论运用于绩效评价活动中时的具体含义,是指评价对象的系统运行目标、绩效评价的目的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三者之间的目标
17、一致性,这三者之间的关系。(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对象的系统运行目标的一致性。绩效评价的目的,是帮助评价对象实现系统运行的最终目标,因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与评价对象的系统运行目标保持一致。这种一致性具体又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与系统运行目标的内容是否一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应反映评价对象的系统运行目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能够引导评价对象产生符合系统运行目标的输出,促进评价对象实现其系统运行目标。二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是否完整地反映了评价对象的系统运行目标。系统运行的综合评价要求绩效评价指标不应是单一的,而是根据系统运行的总目标进行科学分析,建立一套能够反映
18、系统运行总目标和整体效率的全面的、多层次的、有机联系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绩效评价目的的一致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组既独立又相关,并能较为完整地反映评价对象系统运行目标的评价因素,而绩效评价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系统运行目的的实现。因此,绩效评价目的同样也会影响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指标应充分体现评价目的对评价指标的要求。(3)绩效评价目的与评价对象的系统运行目标的一致性。绩效评价指标既要与评价对象的系统运行目标相一致,又要与绩效评价的目的相一致。这就对绩效评价的目的与评价对象的系统运行目标的一致性提出要求。否则,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就会因难以与两者同
19、时保持一致而陷入困境,导致绩效评价工作的失败。另外,系统运行目标决定了切活动;绩效评价工作必须服务于系统目标。绩效评价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为评价而评价的活动是毫无价值的。因此,评价目的必然要服从评价对象的系统运行目标。(五)组织公平感理论组织公平感(perceivedorganizationaljustice)是一种心理建构,是员工在组织内所体会到的主观公正感受。对公平的探讨,始于亚当斯对分配公平问题的开创性研究。亚当斯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地模型来评估公平,提出公平感主要是研究报酬分配的合理性。亚当斯认为,人们将自己的结果或收益与自己的投入或贡献(如学历、智慧和经验)的比率与选作参照对象的这
20、一比率进行比较,若两个比率相等则产生公平感;反之,则会产生不公平感。决策控制:即个体在对分配程序获得控制权之后,不论结果如何也能引发公平感。1980年,莱文赛尔(Leventhal)等人把程序公平的观点应用到组织情境中,为了保证结果公平,他们提出了程序公平的六条标准:一致性规则,即分配程序对不同的人员或在不同的时间应保持一致性;避免偏见规则,即在分配过程中应该摒弃个人的私利和偏见;准确性规则,即决策应该依据正确的信息;可修正规则,即决策应有可修正的机会;代表性规则,即分配程序能代表和反映所有相关人员的利益;道德与伦理规则,即分配程序必须符合一般能够接受的道德与伦理标准。莱文赛尔等人所提出的程序
21、公平标准,涉及分配制度的制定(如代表性规则、道德与伦理规则)、分配制度的执行(如一致性规则、避免偏见规则、准确性规则等)和分配制度的完善(如可修正性规则),是对程序公平的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评价。毕斯和牟格则关注分配结果反馈执行时的人际互动方式对公平感的影响,他们将其称为互动公平(interactionaljustice)。所谓互动公平就是指个人所感受到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质量,不论分配结果是否公平,员工最早获得了这些信息,而且还会对这些信息产生反应,信息提供者需要对员工的反应作出回应。格林伯格(Greenberg)进一步把互动公平分为人际公平(interpersonaljustice)和信息公平(
22、informationaljustice)两种,人际公平主要指在执行程序或决定结果时,权威或上级对待下属是否有礼貌、是否考虑到对方的尊严、是否尊重对方等;信息公平则主要指是否给当事人传达了应有的信息,即要给当事人提供一些解释,比如为什么要用某种形式的程序或为什么要用特定的方式分配结果等。在组织的绩效管理过程中,是否允许员工参与、评价指标是否客观、奖酬分配是否体现业绩导向以及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是否顺畅,都会从不同层面影响到员工的组织公平感。因此,应以组织公平感理论为指导,建立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系统和绩效导向的奖酬分配制度,加强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双向沟通,重视员工的参与,完善员工申诉机制和有效监督机制
23、.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组织公平感。(六)权变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contingencymanagement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其主要来源于两大领域,一是组织结构研究领域:二是领导方式研究领域。管理学者们通过对这两大领域的大量案例和实证研究,形成了具有科学依据的一系列管理的权变观点。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卢散斯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文章“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1973)和著作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说,对当时广泛出现的各种权变理论研究进行了整合,提出了一个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理论框架,为权变管理理论的规范化和体系化做出了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板 项目 薪酬 管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