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复习题97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复习题972.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地理复习题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2020.世界地理复习题2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静寂的可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文字中描述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欧洲西部 B.非洲南部 C.中国西北 D.马来群岛 2“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原因可能是 A.位于赤道无风带 B.雨、烟受重力作用 C.地转偏向力为零 D.受人为因素干扰 3推测“我看不到春花,
2、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赤道,太阳高度较大 B.地处热带,全年气候炎热 C.地处雨林,土壤比较贫瘠 D.地处低纬,没有四季变化 巴西东北部马拉尼昂州的兰索瓦玛朗汉斯国家公园位于赤道附近。该地地形平坦,每年雨季会出现“白沙碧水”奇观,该奇观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形成得益于亚马孙河水、大洋的海潮和旱季时强劲的风的共同作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4对“白沙”形成的主要原因推测不合理的是 ()A.流水堆积作用 B.风化作用 C.海浪搬运作用 D.风力搬运、堆积作用 5该公园雨季的主要成因是 ()A.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B.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 C.赤道低压带的影响 D.受东南
3、季风影响 利马号称世界“不雨城”,但全年有半年时间大雾弥漫,沾衣欲湿,利马人把这种浓雾称为“毛毛雨”。由于这种“毛毛雨”的时常滋润,地处低纬热带沙漠之中的利马,依然繁花似锦,风光秀丽。读图,回答下面小题。6利马多大雾而“无雨”的最主要原因是 A.秘鲁寒流经过利马附近海域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 B.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降水稀少而形成雨影区 C.位于沿海平原,受安第斯山脉阻挡抬升作用小 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形成辐射雾 7图乙是利马郊区附近的山坡上“没有水的秘鲁人”建设的许多网子,用以从潮湿的雾中获取水分。这种取水原理类似于 A.形成热带沙漠地下冷却凝结水 B.实验室制作蒸馏水的收集原理
4、C.仙人掌针刺和绒毛从空气中汲水 D.波巴布树的松软木质雨季吸储水 8利马建城初期选址在热带沙漠之中,其主导因素有 位于沿海平原,多港湾,交通方便 气候温和干燥,有浓雾露珠滋润 附近有河流及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矿产资源丰富,开采规模比较大 A.B.C.D.读下图澳大利亚某月等压线图,完成下列各题。9图中所示的季节 A.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B.图中处正值多雨季节 C.长江流域进入涝灾多发期 D.青藏高原成为我国低温中心 10处为澳大利亚年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之一,与其降水有密切关系的是 A.东南季风 B.西北季风 C.盛行西风 D.东南信风 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
5、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影响图中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及数值递变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海陆位置 D.纬度 12图中 R 地的气温数值,最可能是 A.13 B.16 C.20 D.23 1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尼加拉瓜湖位于尼加拉瓜国境内,西班牙人称之淡水海,是中美洲最大的湖泊,平均深约在 2370米之间,湖水由40 多条大小河流补给,其通过圣胡安河与加勒比海相连。数万年前,尼加拉瓜湖曾是太平洋的一个海湾,后因某种地质作用形成湖。现在湖里仍然有成千上万尾鲨鱼、箭鱼和大海鲢等海鱼,渔业资源丰富。(1)简述该淡水
6、海的形成过程。(2)从水位及水量等角度分析尼加拉瓜湖的水文特征并分析其判断依据。(3)分 析 尼 加 拉 瓜 湖 渔 业 资 源 丰 富 的 自 然 原 因。世界地理复习题参考答案 1D 2A 3B【解析】1由题干材料“没有季节之流转”可知,该地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且分布有植被、山地,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所以不会出现“烟缕垂直地升起”,故 A 错误;非洲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有明显的四季更替,故 B 错误;中国西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植被稀少,故 C 错误;马来群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四季更替,植被覆盖率高,
7、所以 D 项正确。2 由上题可知该地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地处低纬度。赤道无风带是指赤道附近南、北纬 5之间的地带。这里太阳终年近乎直射,是地表年平均气温最高地带。由于温度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水平气压梯度很小,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多对流雨,风速微弱。故 A 项正确。3由题干材料“没有季节之流转”可知,说明该地无明显的季节变化。该地位于赤道附近,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故 A 错;地处热带,全年气候炎热,没有明显的四季更替,故 B 正确;土壤肥力对季节更替无影响,故 C 错;低纬度范围为 030之间,包括热带和部分亚热带,而亚热带存在较明显的季节更替,故 D 错,所以该题选 B。4B 5C【解析】4读材
8、料可知,“白沙碧水”奇观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形成得益于亚马孙河水、大洋的海潮和旱季时强劲的风的共同作用。河口附近的白沙是受流水堆积作用和海浪搬运作用形成的,旱季再受强劲的定向风吹拂形成新月型沙丘,使每年雨季出现被白色沙丘围绕的淡水湖泊群景观,即一年一度的“白沙碧水”奇观。故对“白沙”形成的主要原因无关的是风化作用。故选B。5读材料可知,巴西东北部马拉尼昂州的兰索瓦玛朗汉斯国家公园位于赤道附近。故该公园雨季的主要成因是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故选 C。6A 7C 8B【解析】6读图,利马位于南美洲西部,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秘鲁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形成大雾天气,故选
9、A。7用网子在潮湿的雾中取水,是利用了凝结核的原理,当空气中的水珠遇到网时,发生凝结,便于取水,类似于仙人掌针刺和绒毛从空气中汲水的原理,故选 C。8利马建城初期选址在热带沙漠之中,其主导因素主要为自然因素,读图可知,有位于沿海平原,多港湾,交通方便,气候温和干燥,有浓雾露珠滋润,附近有河流及高山冰雪融水补给,而矿产资源,开采始于产业革命以后,故选B。9A 10B【解析】9据图判断,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低气压中心,可判断此时为南半球夏季(夏季陆地气温高,形成低气压)。澳大利亚种植的是冬小麦,此时正值小麦收割季节,A 对;处为地中海气候,此时干旱,B 错;我国正处于冬季,长江流域进入枯水期,低温中心
10、位于北方地区,青藏高原夏季时是我国的低温中心 C,D 错,故 A 正确。10处降水多的原因是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季风从热带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在大陆的沿海地区形成丰富降水,故 B 正确。11D 12B 13B【解析】11图中三条等温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基本与纬线平行,数值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说明影响因素是纬度,故 D 正确。地形影响不随纬度变化,故 A 错误。洋流和海陆位置影响,等值线与海岸平行,故 B、C 错误。12图中 R 地周围有一条闭合等值线,其数值可能是 20 或 25,根据“大大小小”原则,若是 20,则 R 的数值大于 15,小于 20。若是 25,则 R 的数值大于25,小于 3
11、0。图中 R 位于河流的源头,应是山地,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所以 R的气温应低于周围,故 B 正确。14(1)海湾受火山喷发影响,将海湾封闭,形成咸水湖;咸水湖受河流及降水补给,由河流流入加勒比海,使湖水的盐度降低,形成淡水湖;又因湖泊面积过大,故称淡水海。(2)510 月水位高,12 月到次年 4 月水位低;依据:湖区周围属于热带草原气候,510 月为雨季,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水位高;依据:12 月到次年 4 月为旱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水位低,水量大.原因:湖泊面积大,平均水位深。(3)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为藻类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促进藻类生长;纬度位置低,热量充足藻类及鱼类生长快湖境面积大,为鱼类生长提供了生存空间。【解析】(1)由图可知,湖泊所处国家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周边有火山将其与海隔断,形成咸水湖;由于湖区有大量淡水河流注入并有大量降水,湖水演化成淡水;湖泊面积过大,故称淡水海。(2)尼加拉瓜湖的湖区外围为热带草原气候,草原气候下降水的季节性直接使得湖区水位随季节而变动。雨季河流径流量大,湖泊水位高;旱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水位低;但整体来看由于湖泊面积大,平均水位深,湖泊水量大。(3)尼加拉瓜湖周边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为藻类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促进藻类生长;该地纬度低,热量充足,饵料多,鱼类生长快,湖泊面积大,为鱼类生长提供了生存空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