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405.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陕西省渭南市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40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渭南市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405.pdf(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陕西省渭南市 2020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 1.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蔗糖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 B.核糖和脱氧核糖都只含有 C、H、O 三种元素 C.磷脂与 ATP 中所含的化学元素种类不完全相同 D.性激素在核糖体、内质网及高尔基体上合成和加工【答案】B【解析】【分析】1、常见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蛋白质是由 C、H、O、N 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 P、S 等;核酸(包括 DNA 和 RNA)是由 C、H、O、N、P 元素构成;脂质是由 C、H、O 构成,有些含有 N、P;糖类是由 C、H、O 构成。2、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核
2、糖、脱氧核糖等不能水解的糖称为单糖,由 2个单糖脱水缩合形成的糖称为二糖,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3、脂质包括脂肪、性激素和胆固醇。【详解】A、蔗糖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A 错误;B、核糖和脱氧核糖都只含有 C、H、O 三种元素,B 正确;C、磷脂与 ATP 中所含的化学元素种类完全相同,都是 C、H、O、N、P,C 错误;D、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其合成场所是内质网,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中常见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物质都含
3、有 N 的一组是 A.脱氧核糖和脱氧核糖核酸 B.胰岛素和核糖核酸 C.丙酮酸和丙氨酸 D.胆固醇和磷脂 【答案】B【解析】【分析】一、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 Fe、;(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有些还含有、;(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5)磷脂的组成元素为、。【详解】A、脱氧核糖属于糖类,组成元素为、,A 项错误;B、胰岛素是蛋白质,核糖核酸是核酸,组成元素都有 N,B 项正确;C、丙酮酸属于糖类分解产物,组成元素为、,C 项错误;D、胆固醇属于脂质,组成元素为、,D 项错误。故选 B。3.某小组采用两种途径处理鸡蛋清溶液的过
4、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所依据的原理不同,过程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B.、所依据的原理不同,过程破坏了蛋白质的肽键 C.溶解后的溶液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均可变成紫色 D.过程产生的蛋白块也可用的方法进行溶解【答案】D【解析】【分析】1、蛋白质的变性:受热、酸碱、重金属盐、某些有机物(乙醇、甲醛等)、紫外线等作用时蛋白质可发生变性,失去其生理活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是化学变化过程。2、蛋白质盐析:少量的盐(如硫酸铵、硫酸钠等)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但如向蛋白质溶 液中加入浓的盐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盐析,析出的蛋白质再继续加水时,仍能溶解,并不影响原来
5、蛋白质的性质,盐析属于物理变化。3、分析题图:题图是某小组采用两种途径处理鸡蛋清溶液的过程,和过程分别属于蛋白质的盐析和溶解,是物理变化,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过程中经高温处理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变性,但不破坏肽键;过程是蛋白质经蛋白酶催化水解为多肽和某些氨基酸的过程。【详解】A、和分别是蛋白质的盐析和加热变性,其原理分别是蛋白质在不同浓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和加热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盐析没有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加热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A 正确;B、和分别是蛋白质的溶解和蛋白质经蛋白酶催化水解为多肽和某些氨基酸,其原理分别是蛋白质的溶解性和蛋白质在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蛋白
6、质在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过程中会破坏蛋白质中的肽键,B 正确;C、溶解后的溶液中均含有肽键,加入双缩脲试剂均可变成紫色,C 正确;D、过程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蛋白块已经发生变性,不可用蒸馏水溶解的方法进行溶解,D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重点是区分图中各标号代表的含义,特别是变性和盐析的区别。4.如图,a 代表某信号分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C.图中 a 可能是某种氨基酸的衍生物 D.图中 b 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答案】D【解析】【详解】图中看出,在乙细胞上存在与 a 物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7、,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A 正确;a 可能表示某种信号分子,图中甲表示分泌细胞,该细胞分泌产生 a 物质通过体液的运输作用于乙细胞,因此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B 正确;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甲细胞产生分泌某种物质 a 经体液运输到细胞乙,与细胞乙上 b 结合,将信息传到细胞乙,甲可能是激素,有些激素是氨基酸的衍生物,C 正确;细胞表面的受体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如高等植物相邻的细胞之间可以形成胞间连丝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不需受体,D 错误。5.生物膜上的物质或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附着的 ATP 水解酶有利于细胞主动吸收某些
8、营养物质 B.核膜上有许多核孔有利于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C.叶绿体内膜上附着的光合色素有利于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D.线粒体内膜上含有的大量蛋白质有利于 ATP 的生成【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脂质、蛋白质;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上的 ATP 水解酶可促进 ATP 水解释放能量,有利于细胞主动吸收物质,核孔的作用的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叶绿体光合色素分布于类囊体薄膜上,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对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有利。【详解】A、细咆膜上附着的 ATP
9、水解酶水解 ATP 释放能量,为细胞主动吸收物质提供能量,A 正确;B、核膜上核孔作用是有利于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B 正确;C、类囊体薄膜上的光合色素有利于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C 错误;D、线粒体内膜上含有的蛋白质有利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进行,释放能量,所以有利于 ATP的形成,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膜的成分以及以及生物膜上蛋白质的功能,要求吸收识记各种膜的成分及功能。6.在室温条件下,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一定浓度的某溶液中,测得细胞液浓度与外 界溶液浓度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在 t1时仍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B.细胞在 t2时
10、吸水能力最大 C.外界溶液可以是 KCl 溶液 D.若降低温度,比值为 3 时对应的 t2应左移【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某溶液中,细胞液浓度与该溶液浓度的比值逐渐增加,开始小于 1,说明外界溶液浓度大,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后来大于 1,说明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详解】A、在 t1之前,比值小于 1,说明外界溶液浓度大,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则细胞在 t1时仍处于质壁分离状态,A 正确;B、t1t2时间段内,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细胞吸水,t2时比值最大,吸水能力最大,B 正确;C、外界溶液可以是 KC
11、l 溶液,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质壁分离的复原,C 正确;D、若降低温度,分子运动的能力减弱,则 t1t2时间段会变长,t2应右移,D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意在考查学生识图和判断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条件。7.无机盐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通过离子通道的被动运输和通过离子泵的主动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无机盐离子能通过离子泵进行逆浓度跨膜运输 B.呼吸抑制剂能降低离子通道运输无机盐离子的速率 C.根毛细胞通过离子泵吸收 K+速率受温度影响 D.离子通道和离子泵的合成均需核糖体参与【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分析,“通过离子泵的
12、主动运输”,说明通过离子泵属于主动运输;“通过离子通道的被动运输”,说明通过离子通道属于协助扩散。【详解】A、离子泵是一种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 ATP 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属于主动运输,A 正确;B、通过离子通道的物质运输方式是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则呼吸抑制剂不能影响离子通道运输无机盐离子的速率,B 错误;C、根毛细胞通过离子泵吸收 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受环境温度影响,C 正确;D、离子通道与离子泵都是蛋白质,都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区分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8.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将过氧化氢酶加入 H
13、2O2溶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活性,自变量有温度.时间 B.从图中可以得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为 25 C.2080 分钟,40下过氧化氢酶活性减小最显著 D.温度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原理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考点是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考查实验的变量、结果分析等基本试验方法和技能,属于理解层次的考查。【详解】该实验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所以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活性,自变量是温度、时间,A 正确.从图中可知 25时酶的活性最高,但由于没有出现峰值,所以不能得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B
14、错误.2080 分钟,45下过氧化氢酶活性减小最显著,C 错误.温度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原理不同,D 错误.【点睛】对照实验研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底物浓度直接影响反应速率。9.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 CO2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A.有氧呼吸 B.是无氧呼吸 C.不是乳酸发酵 D.不是酒精发酵【答案】C【解析】【分析】略【详解】细胞呼吸的方式有两种: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其中有氧呼吸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无氧呼吸产物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发酵)或乳酸(乳酸发酵),并释放少量能量;所以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二氧化碳放出,可判断肯定不是
15、乳酸发酵,故答案为 C。10.下列生化反应肯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A.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 B.人体内各种消化酶的合成 C.醋酸杆菌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 D.二氧化碳的固定【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各种细胞器的功能解题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叶绿体: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场所。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详解】A、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二个阶段,丙酮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真核细胞中这个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而原核细胞发生在细胞质中,A 错误;B、各种消化酶属于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B 正确;C、醋酸
16、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质膜,C 错误;D、真核生物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中,而原核生物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在细胞质中,D 错误。故选 B。11.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零下低温、无氧条件有利于水果和蔬菜的贮存 B.晒干的种子中水分含量低有利于储藏 C.高氧浓度有利于破伤风芽孢杆菌的繁殖 D.提倡慢跑是为了避免骨骼肌细胞产生酒精【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
17、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详解】A、水果、蔬菜储藏需要零上低温、低氧、湿度适中,这样可以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达到长时间储藏、保鲜的效果,A 错误;B、晒干的种子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很低,几乎不能进行细胞呼吸,有利于储藏
18、,B 正确;C、破伤风芽孢杆菌属于厌氧菌,因此高氧浓度不利于破伤风芽孢杆菌的繁殖,C 错误;D、提倡慢跑是为了避免骨骼肌细胞产生乳酸,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12.下列相关实验中,关于酒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脂肪鉴定实验中,用 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B.用 75%的酒精溶液对解离后的洋葱根尖进行漂洗 C.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无水乙醇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 D.在酸性条件下,橙色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答案】B【解
19、析】【分析】酒精”在不同实验中的作用:(1)体积分数 95%的酒精:与质量分数 15%的 HCI 溶液按 1:1 的体积比混合作解离液,用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2)体积分数 50%的酒精:检测生物组织中(如花生子叶切片)脂肪实验中,用于洗去苏丹染色剂染色后切片上的浮色。(3)无水乙醇:叶绿体中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中用作色素提取剂。(4)质量分数 70%的酒精:常用作实验材料或消毒剂。【详解】A、在脂肪鉴定实验中,用 50%的酒精溶液可以洗去浮色,A 正确;B、在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用清水对解离后的根尖进行漂洗,B 错误;C、无水酒精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提取
20、色素的作用,C 正确;D、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中,用橙色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的生成,在酸性条件下,橙色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学生需要对所学实验的药品,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熟练掌握。13.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够产生酶 B.酶和激素的合成场所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C.某种酶和某种激素的化学本质相同,它们的化学结构也相同 D.如果某种酶和某种激素都是蛋白质,那么它们对代谢的作用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部分 RNA;激
21、素则是由特定的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故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产生激素,激素作用完后被分解,而酶则可以被多次重复利用。【详解】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激素是由特定的内分泌腺或部位产生的,因此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A 错误;B、酶是蛋白质或 RNA,激素是蛋白质或氨基酸的衍生物或固醇类物质等,因此它们的合成场所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B 正确;C、某种酶和某种激素的化学本质相同,但它们的功能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结构也不相同,C 错误;D、激素具有调节作用,酶具有催化作用,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酶和激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及作用;识记
22、激素的化学本质、作用等,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4.下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 表示物质,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反应和的酶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B.图中物质 c 为H,它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C.图中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早期,其中 e 为 ATP D.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 a、d 分别是丙酮酸和 O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详解】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23、,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A 错误;图中物质 c 为H,它能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B 错误;图中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早期,其中 e 为酒精,C 错误;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 a、d 分别是丙酮酸和 O2,D 正确。15.下图为某研究小组测定光照强度对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将该装置先放在黑暗条件下一段时间,然后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C02浓度和有色液滴的移动距离都是无关变量 B.C02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容器中 C02浓度的稳定 C.如果有色液滴向右移动,说明不进行光合作用 D.如果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不进行光合作用【答案】
24、B【解析】【详解】依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是有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温度、C02浓度等都是无关变量,A 错误;C02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容器中 C02浓度的稳定,B 正确;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是由装置内 O2的变化量引起,如果有色液滴向右移动,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大于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量,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大,C 错误;如果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小于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量,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小,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C02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容器中 C02浓度的稳定,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是由装置内
25、 O2的变化量引起,该变化量表示的是净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当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大于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量,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大,有色液滴向右移动,反之,则有色液滴向左移动。16.很多实验必须先制作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D.叶绿体形态分布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答案】B【解析】【分析】高中生物实验中,有需要借助显微镜的实验会涉及到玻片的制作,如脂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渭南市 2020 届高三 生物 学期 期中 试题 解析 240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