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培养方案在麻醉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21020.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联合培养方案在麻醉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2102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合培养方案在麻醉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21020.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联合培养方案在麻醉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3 年 12 月,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部等 7 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面启动1。截至 2020 年,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共建立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下文简称“规培”)基地 545 家,几乎所有培训基地均设置于大型综合性医院。我国综合性医院多为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在教学方法、教学体系、基础医学、科研建设等方面更加成熟和系统化;对住院医师的整体培训,尤其是多学科协作、临床思维、人文修养等方面的培养更具优势2。同时,国内各地设立了专业特色突出的众多专病
2、医疗中心,以北京市为例,如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儿童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等医疗机构在产科麻醉、小儿外科麻醉、心血管外科麻醉方面具备综合医院无法比拟的病例资源和教学优势。为探索专科医院参与住院医师规培的新模式,加强住院医师对专科麻醉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协调专科医院师资在住院医师教学方法上的规范和统一,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在国内率先提出“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联合培养方案,并于 2016 年组建了北京协和医学院麻醉学系联合基地。北京协和医院一直致力于积极探索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2016 年 4 月“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同年正式招收临床医学博士后
3、,作为升级强化版的住院医师规培项目,旨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3。2016 年 12 月,北京协和医学院麻醉学系联合基地以“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为依托,对麻醉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学员率先实施联合培养方案,项目运行 5 年,共完成 3 个年级 9 名临床医学博士后学员的培养。本文将对联合培养方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分析,以期为麻醉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及住院医师规培提供借鉴和参考。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接受“联合培养方案”培养的 20162018 级临床医学博士后学员为联合培养组;回顾性纳入联合培养方案实施前在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接受“单一基地培养”的20152016 级具备医学
4、博士学位的住院医师为对照组。本研究已通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批(审批号:S-K1927)。1.2 研究方法 1.2.1 单一基地培养方案 参照北京地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2013 版)4制订麻醉科住院医师规培方案,临床培训时长共 36 个月,均由北京协和医院承担,包括麻醉亚专科(普通外科麻醉、骨科麻醉、泌尿外科麻醉、头颈外科麻醉、神经外科麻醉、胸心血管外科麻醉、妇科麻醉、产科麻醉、小儿外科麻醉、门诊和手术室外麻醉、麻醉恢复室、疼痛诊疗等)轮转 26个月,重症监护室轮转 3 个月,麻醉相关科室(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普通外科、胸心外科等)轮转 7 个月。在规培期间,住院
5、医师通过管理患者、参与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学习并掌握麻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1.2.2 联合培养方案 在充分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手术平台各专科手术量并研究北京市专科医院病例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经充分协调讨论,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提出了“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规划。以北京协和医学院各附属医院(包括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为基础,联合北京儿童医院麻醉科、北京妇产医院麻醉科共同组建北京协和医学院麻醉学系联合基地。依托“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以 20162018 级临床医学博士后学员为试点,参照北京地区住院医师规范
6、化培训细则(2013 版)制订联合培养方案。具体内容包括:(1)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在原有单一基地培养方案(麻醉亚专科轮转 26 个月和总体轮转要求)不变的基础上,安排学员前往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妇产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分别进行为期 12 个月的小儿外科麻醉、产科椎管内麻醉和心血管外科麻醉亚专业培训。(2)轮转管理。建立联合基地管理微信群,各协同单位安排专人负责学员的入科培训、临床工作、课程设置、出科考核及考勤管理等工作。(3)培训计划及课程设置。联合基地各协同单位定期召开师资讨论会,针对联合培养学员制订专门的培训计划,指导学员学习并掌握麻醉亚专科知识和技能,每周至少安排1 次专业
7、授课。1.2.3 构建多样化评价体系 建立系统的多样化评价体系,在传统笔试结合模拟人技能操作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住院医师临床工作量登记、带教教师对学员日常工作表现的评价5。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中,通过标准化病人模拟临床场景考查学员的医患沟通能力和麻醉管理能力。参照中国住院医师培训精英教学医院联盟提出的“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框架共识”6,并结合麻醉科的学科特点,整合分析各项考核成绩,对临床医学博士后学员和住院医师的核心胜任力进行综合评价。统计两组学员 3 年规培期间的临床工作总量和亚专科患者管理数量,综合分析学员 3 年的季度考核、每周 1 次的日常工作表现评价及规培结束时的 OSC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联合 培养 方案 麻醉科 临床医学 博士后 中的 实践 探索 2102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