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2(含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2(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2(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 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一、请你选择(共 20 分)单项选择(4 小题,每小题2 分,共8 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1. 爱心相助伴你行,细微之处见真情。2011 年 11 月以来,郑州市 300 多名私家车车主发起了“爱心顺风车”活动。他们在车上系着绿丝带,放置免费牌,让需要者顺路搭乘。这一活动的开展 ()A.营造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氛围B.是油价上涨后社会公众采取的无奈之举C.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D.是车主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最佳选择2. 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一种新名词“宅男宅女”。据
2、调查很多青少年也成了“宅童”,这些人依赖网络,希 望在网络里找到归属感,你怎么看这种行为:( )A这是信息时代必然的产物,可以理解B依赖网络的这些人都是心理不健康的C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D. 中学生能在虚拟的网络中找到归属感3、“赶快坐好,老板来了!” “上课玩手机,被老板没收了!真倒霉!”“昨天在街上闲逛,碰到了咱们的老板!”在目前的初中学校,经常能听到一些同学私下称呼自己的班主任老师为“老板”。对此现 象,正确的认识是()A.体现幽默风趣,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B.顺应市场经济,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C.亵渎老师称号,体现对老师的不尊重D.展示师道尊严,正确诠释师生间关系4. 网络中的
3、一则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为救治患白血病的父亲,大学生许涛在微博上募捐凑钱,并承诺35 年内还款。3 年后,虽然当年的捐助者很多并不求回报,但许涛仍铭记着内心的应许,想方设法找到当初的捐款者开始还钱,并附上了利息。许涛让无数网友感动,源于他()A.扶危济困的美德B.勤劳勇敢的精神C.诚实守信的品质D.服务社会的情感10拾到财物要归还, 道德高尚好表现多项选择(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少选者:若有两个正确选项,只选一项者得 15 分;若有三个正确选项,每选一项得1 分;若有四个正确选项
4、,选三项者得2 分,选一、二项者均得1 分) 5有的同学说:“我有说话的自由!为什么不能在课堂上随便说话?”对这个说法,我认为( B D ) 很有道理,每一个同学都应该有发言的机会不赞同,随便说话会破坏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有道理,这说明这些同学对学习的主动性很高不赞同,主动发言也应也应遵守课堂秩序规则6右边的漫画启示我们( )A.不讲信用,害人害己 B.不拘小节,无关痛痒C.言而有信,知行合一 D.信用社会,法治先行72015 年 11 月 1 日起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规定:“网络造谣”、“制造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要负刑事责任这说明了( )A.网民要提高判断是非能力,拒绝使用网络B.网络并非法
5、外之地,违法同样要受到处罚C.制造传播虚假信息是素质不高的不良行为D.网民要不信谣不传谣,认清危害远离犯罪8. 慈善之路体现担当。2008 年以来,姚明创建“姚基金”,捐助汶川地震灾区,并组织了慈善义赛等活动。2016 年 5 月,姚明入选“CCTV 年度慈善人物”,这启示我们要( )A 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提高自己知名度B 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到慈善事业C 积极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D 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到社会中去二、请你辨析(10 分)9. 王某丢失了一个手提包,里面装有现金若干、手机一部、几张银行卡以及各种证件。心急如焚的王某 在广播电台及报纸上刊出悬赏广告。广告中称:“凡归还
6、手提包者,愿付 5000 元作为报酬。”几天后, 刘某拾到手提包还给王某,王某拒绝支付5000 元报酬。光说不做是违约, 丢失诚信不道德三、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0材料一: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中,中国占了四家。互联网经济在我国GDP 中的占比持续攀升,2014 年达到 7,占比超过美国。未来“互联网+”经济的重心将会在中国。材料二:河南紧跟步伐,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全国第一个“互联网+”智慧景区落户洛阳龙门 石窟,全国第一个“互联网+文化”智慧城市落户开封,全国第一个“互联网+生态”智慧城市落户鹤壁 风口下的河南“互联网+”,将御风而上,力推中原崛起
7、。(1) 从上述材料中你感悟到了什么?(4 分)(2) 结合教材知识,请就如何使用网络给青少年提几点建议?(6 分)11. 材料一:小李和小谢从小就自由散漫,喜欢打架、骂人,现在已是某中学 16 岁的在校生。一天下午,两人因琐事发生争吵,并约定地点“较量较量”。随后不久,双方各自纠集了 10 余人,在约定地点发生了持械斗殴,造成多人受伤。接到群众报案后,警方迅速采取行动。小李、小谢两人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依法逮捕。 材料二:观察右图漫画落脚点。(1) 材料一中小李、小谢两人前后的表现分别属于什么行为?为什么? (6 分)(2) 结合材料一,谈谈材料二给你什么启示。(4 分)四、请你参加活动与探索
8、(2 小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12. 据报道:近几年来,暑期邮轮旅游无疑是最火的旅行方式。从每年7 月中旬开始,几乎每周都有几趟邮轮从沿海各大港出发,承载着成千上万名游客出游。不过,对邮轮这种新兴旅行方式,很多国人还并不 习惯,有的游客因为不懂邮轮规则“露怯”,有的人因为不遵守规则而影响到他人。郑州某中学九年级学 生张丽读了这则报道,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她和她的学习团队开展了如下活动,现邀请你参与: (1)为了更深刻地了解邮轮“规则”,你觉得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获得相关信息?(2 分)(2) 在活动过程中,李明说:“旅游就是为了放松,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无需在意那些规则。”对此
9、, 学习团队的同学展开了讨论。对这种说法,你有什么看法?(6 分)(3) 在报道中,记者提到了许多“囧事”。例如:穿着背心拖鞋去西餐厅吃饭或参加晚宴;晚宴上有表演, 只要演员上台,许多游客就一窝蜂冲上去照相,演员根本无法正常演出。为尽享邮轮这种旅行方式的魅力, 请你为游客支招。(2 分)13、材料一、城市是人类的伟大发明,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们来到 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大力推进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化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0、,我省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 新,公民文明素质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2016 年市决定响应省委、政府的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该市市委、市政府号召人人行动起来,共创文明城市。初中学生小李却不以为然, 她认为自己所在城市能不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她无关,她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1)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年小李的说法。(4 分)(2) 九年级学生小林准备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为创建文明城市做出自己的贡献,请你帮小林写出倡议的要点。(6 分)参考答案一、请你选择(共 20 分)单项选择(4 小题,每小题2 分,共8 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
11、题后括号)1. 爱心相助伴你行,细微之处见真情。2011 年 11 月以来,郑州市 300 多名私家车车主发起了“爱心顺风车”活动。他们在车上系着绿丝带,放置免费牌,让需要者顺路搭乘。这一活动的开展 ()A.营造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氛围B.是油价上涨后社会公众采取的无奈之举C.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D.是车主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最佳选择A 考查点: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解析:“爱心顺风车”活动旨在让需要者顺路搭乘,是积极参与公益、服务社会的表现,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氛围,这既不是无奈之举,也不是为了 张扬个性、展示自我。A 项正确且符合题意,B、D 两项均
12、与题意不符,应排除。C 项中的“根本”过于绝对,夸大了这一活动的作用,应排除。故选A。2. 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一种新名词“宅男宅女”。据调查很多青少年也成了“宅童”,这些人依赖网络,希 望在网络里找到归属感,你怎么看这种行为:( )A这是信息时代必然的产物,可以理解B依赖网络的这些人都是心理不健康的C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D. 中学生能在虚拟的网络中找到归属感C【解析】考点:正确使用网络,科学上网。解析:网络是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毕竟不同,“宅男宅女” 若不能及时走出网络虚拟空间,就会影响现实生活交往与工作,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所以要正确使用 网络,科学上网。A 观点错误,B 太绝对,
13、D 片面。故答案是C3、“赶快坐好,老板来了!” “上课玩手机,被老板没收了!真倒霉!”“昨天在街上闲逛,碰到了咱们的老板!”在目前的初中学校,经常能听到一些同学私下称呼自己的班主任老师为“老板”。对此现 象,正确的认识是()A.体现幽默风趣,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B.顺应市场经济,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C.亵渎老师称号,体现对老师的不尊重D.展示师道尊严,正确诠释师生间关系C【解析】本题考查文明礼貌的相关知识。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我们成长的引路人,帮助我们掌握 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尊敬和 感激老师。题干中称呼班主任老师为“老板”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_2020 学年 年级 道德 法治 学期 期中 检测 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