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调研分析报告-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调研分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调研分析报告-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调研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调研分析报告-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调研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调研分析报告|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调研分析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调研分析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而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基层数据的统计。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基层的统计数据质量,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因此,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统计部门都反复强调统计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第一线,最大限度地把握基层统计数据质量,力争“不出假数”。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强化和各种改革的逐步深化,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相继产生,不同程度地困扰着基层统计工作,严重地影响了基层统计数据质量,使统计数据质量在社会的认可度大打折扣。 统
2、计数据质量从使用要求上看,取决于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准确性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体现,是统计数据使用者的首要要求。及时性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的时间价值上的体现,是对统计数据形成和提供的高速度、快节奏、强效率的要求。完整性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内容含量上的体现,就是要求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在内容上应该包括使用者所需的所有项目,不能残缺不全。需要强调的是,统计数据质量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别从用户、生产者和被调查者三个角度提出来的,它们之间既密切联系,又存在某种矛盾和冲突。如在准确性和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即使对同一个统计数据,不同用户也会
3、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有的可能偏重准确性,有的可能偏重及时性。因此,统计机构需要在统计数据质量各个方面之间不断进行权衡、选择和折中,以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来满足用户需求。这就决定了统计数据质量不是一个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概念。总之,统计数据既要符合客观实际,又要在及时性和完整性方面尽量达到用户的要求,才能发挥统计的功能。 一、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及其成因 根据我们近几年的基层调研和组织进行的统计法规执行情况大检查和部分年份的重点抽查看,当前影响统计数字质量主要存在三大障碍:一是受人为干扰有意造成的虚报、瞒报、篡改等非技术性因素;二是受基层客观环境、条件所限形成的客观因素;三是可以计算和控制的
4、技术性因素。具体来看: (一)受利益驱动,行政干预是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局部和小团体利益,对统计行政干预,凡是涉及本单位和本部门有利或与主要领导政绩有关的目标考核的主要统计指标必然受到“官顾”。指使他人或亲自出马从横向(兄弟单位)到纵向搜集相关信息,从中找准本单位有利“位子”,确定统计指标数额,授意统计单位或统计人员搞虚假统计。因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的提拔重用、财权等受到绝对制约,对待领导的授意不得不俯首听命,否则将会面临批评、甚至免职的打击。因此,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在领导的授意下,不惜将统计数据当游戏,闭门造车、胡编乱造,有时甚至随心所欲,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
5、虚报浮夸,致使基层统计数据严重失真,数据质量大打折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弄虚作假手法上较过去更有艺术性。不管是领导者或是被领导的统计人员都明白:在统计数字上不实事求是,弄虚作假是统计法不允许的违法行为,为了“避嫌”,领导和统计人员从操作上都讲“策略”和“艺术”。领导要求统计人员弄虚作假,不会说要你改数字,也不会叫你报假数。而是强调数字的真实性,提出质疑,要求你调查调查再调查,让你核实核实再核实,直到他们满意为止。统计人员同样清楚自身的处境,“两头”都得罪不起,只好“菜刀打豆腐”两面取光,在操作上严格按照统计报表制度要求,从数据源头做起,从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到统计报表都极为规范,一点也看不出
6、是闭门造假,胡编乱造的虚假报表。最后还经领导签字,单位加盖公章后上报,其真实性也无从考证,使统计数据严重失真。 (二)统计基础薄弱,人员不稳定,业务素质低是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原因。人是最关键的因素,任何工作都是由人去做,所以人的素质是做好工作的最关键因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行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和企业民营化改制的不断深入,基层统计面临统计人员裁减,专职变兼职,内行变外行和人员不稳定的境况。从目前我市的基层统计情况来看,全市111个乡镇有统计机构(包含挂牌合署办公),28个乡镇无统计机构,共有乡镇统计从业人员324人,其中专职111人,占34.3%;全市事业单位中设有专门统计机
7、构的531个,其中单设的137个,统计从业人员1068人,其中专职85人;企业单位设有专门统计机构的837个,其中单设的235个,统计从业人员1453人,其中专职104人。一方面,企业实行民营化改制后统计基础工作普遍弱化,改制后配有专职统计的企业几乎为零,一般由财务人员兼任。这些人员工作重心往往以财务管理为主,对统计工作多于应付,一旦报表任务来临,工作责任心强的尚能做好报表按时上报,工作责任心差的,再三催报也难按时完成任务,这些人大多数对统计业务不熟,对统计指标的含义,以及统计口径,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一知半解,自行其是,上报的报表往往容易出错,极不规范,数据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乡(镇)
8、统计属地方性综合统计,是把握统计源头质量的重要环节。统计部门所承担的各种统计调查任务必须依靠乡(镇)统计才能圆满地完成,而乡镇政府中心工作很多,乡镇统计员必须服从政府的中心工作,这些同志又身兼多职,任务重,大部分精力不在统计工作上,对于统计工作基本上忙于催收报表,汇总报表,上报报表。根本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到基层单位核实、调查、了解其基层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很难保证基层统计单位的数据质量。再则,乡(镇)统计人员极不稳定,更换频繁,多则34年,少则12年就被更换,这种短期行为极大影响了统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再一方面,农村村级统计是保证统计数据的源头,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在农村经营体制变革后
9、,村、组一级的统计工作完全由村委会的副主任或文书来承担,统计数据基本上依靠他们提供。工作责任心强,工作作风扎实,有一定统计素质的村干部尚能提供基本符合一个村实际的统计数据,反之,工作马虎,作风飘浮,应付报表的就很难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了。事实上,由于绝大多数村文书属兼职统计,既要完成自身的行政事务,又要从事家庭经营,既要干好份内工作,又要完成兼职任务,根本不可能拿出更多精力去做好统计基础工作,不少人就是靠应付差事,或干脆按年初计划填报数字,或坐在家里编数字,村、组一级统计数字不实、不准,直接影响到上一级统计数据的真实与准确。 (三)统计任务繁重,统计人员短缺,统计经费不足是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客
10、观原因。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统计工作任务繁重是摆在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面前的客观事实,除各项定期报表、年报外,还有一个接一个的大型普查任务(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经济普查和1%的人口抽样调查等等);除统计部门部署的统计调查任务外,还有地方性的其他专项调查任务,同时还有许多非法报表(未经统计部门批准和备案的报表)的存在,给统计任务繁重,统计人员短缺形成尖锐的矛盾。客观事实存在,村组一级无统计,村一级是代统计,乡(镇)一级只有兼职统计,这种现状也间接地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同时,由于财政状况不佳,经费投入不足,统计站办公室多数与其他站所挤在一起办公,统计人员的工作条件较差,繁重的统计工作量与紧张的统计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基层 统计数据 质量 调研 分析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