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校教科室总结六篇.docx
《2023年学校教科室总结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学校教科室总结六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学校教科室总结六篇中文单词,发音是Zngjié它的意思是概括起来。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校教科室总结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第一篇: 学校教科室总结本学期教科室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目标,引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开阔视野,聚焦课堂,苦练内功,不断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带领广大教师走科研兴校科研兴师之路。现总结如下:一、目标达成:1、加强课题管理,使学校立项的四个课题的研究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促学校特色的形成。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教学研究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3、搭建平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撑,继续开展校际之间的教学研究活动,推进教师专业
2、发展促进中心的相关工作。4、重视反思研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活动。课堂教学、论文写作、指导学生等均取得较好的成绩。二、工作成效:1、浓厚学习氛围的营造让学习成为常态,让读书成为习惯。本学期,学校征订各类教育教学杂志50余种,拓展教师教育教学的眼界,为课堂教学改革助推。为全体教师配备专业书籍和通读书籍,为每位教师配备教育的智慧一书,发展促进中心成员阅读名师的教学主张上下册。2、外出培训教师真成长本学期安排教师各种外出业务培训、学历进修累计达50多人次,江苏省级有30多人次,(苏派名师教学展示与研讨等),镇江市级有10多人次。培训活动给了教师们很大的帮助,极大地提高了教师们的专业素养,促
3、进和推动了学校教师队伍的成长和发展。3、专家引领推动教学研究本学期学校继续聘请赵清正、陈珏、周远明老师作为我校课堂教学顾问,定期走入课堂,积极开展主题研讨活动。一学期围绕课堂教学开展了60余次的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全体语、数教师都经历着备课、上课、反思的实实在在地引领和提高。4、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中心成立凝智聚力专业发展。江苏教育报刊社继续关心和支持我校教师发展促进中心的各项工作。20xx年1月23日报刊总社孙其华社长、张俊平主任、沈本领主任就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论文写作做指导。5、课题研究成果扎实推进本学期,我们继续深入做好相关镇江市级课题研究的结题准备工作。并申报学校勤实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小学语
4、文协作式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两个镇江市级课题。6、学生指导和论文获奖双丰收本学期论文发表近10篇,其中省级2篇。累计有60余人次在各级各类评选中获一、二、三等奖。指导学生获奖40人次,其中镇江市增华阁作文大赛获奖人次有较大突破。获奖人数和层次均具全市前列。7、拔尖人才队伍管理学校重视队伍管理,学校现有市级以上骨干教师10人,对这些骨干教师有明确的考核,关注他们自身的发展,也关注他们的引领,让骨干教师群体有面子,有成绩的同时也有任务。同时积极准备下一批次骨干教师的申报工作。三、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通过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我们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教科研意识淡薄。大多数教师教科研意识淡薄,对理论
5、存在偏见和理想化要求,抱着天然的抵制和排斥的心理。2、没有统筹好教学与教科研的关系,很多老师感觉教学压力较大、工作量大,因此没时间去进行科研,没时间去读教育理论著作。3、资源利用问题,部分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没有将理论学习、网络资源和自己的经验有效整合,写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案例或论文。总之,教科研工作要求真求实,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困惑,解决学生学习发展中的疑惑,不作表面文章。同时要建立一支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教育科研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科研素质和课题实验能力,让科研走进课堂,走进教师,以教学研究为主,以行动研究为主,让教科研为教学服务。第二篇: 学校
6、教科室总结一、完善教科室常规建设,明确自身职责。1。本学期,教科室继续实施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各教研组组长组成员的分级管理体系。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陈士勇、教导主任缪小明及教科室副主任汤海凤,负责学校教科室的工作安排与实施;各教研组组长由学校各学科的优秀教师担任。我校本学期共有六个教研组: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科学组、社会组以及技能组。2。做好学校教育科研资料的档案整理工作。校教研室在学期初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各组也相应制定计划和活动安排表。各组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都有活动记录,并装订成册。3、做好班主任全员培训相关档案资料整理工作,并且装订成册。二、加强科研队伍的学习与培训,提高科研
7、层次。教科研工作的基础是广大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务必有一支具有必须科研理论水平,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为了帮忙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我们把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与培训作为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环节。本学期,教科室先后选派多名教师参加各级教研培训,如:派汤海凤和缪小明老师参加浙派名师课堂展示活动;推荐吴建平、孙晓如和汤海凤老师分别参加各级领雁工程骨干教师培训;推荐林光财、陈青海、王谟和陈丽丽老师分别参加XX年和XX年的各级领雁工程骨干教师培训;透过参加和组织各种培训与研讨,要求教师外出听课要认真做好记录,用心参与讨论。听课结束后,对所听的课进行总体的评析,
8、外出听讲座要对所听到的观念、做法及时进行梳理与传达,由此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潜质。此外我校还承办学区语文学术研讨会,邀请到了浙江师范大学的潘涌教授做全球化背景下的母语教学报告。全校和兄弟学校的教师用心参与报告会。本学期,教研室还配合上级的班主任全员培训,用心发奋提升本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派班主任参加各项培训。班主任并要上交相关的资料和理论学习总结反思等。教科室并把班主任相关资料整理成册,成档管理。三、广泛开展科研活动,提升科研成果。1、以课堂为凭借,加强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在教育科研活动中,充分发挥了教研组长的作用。要求每个教研组长认真组织群众教研活动,每两周活动一次,定时刻、定地点、定开
9、课人员或讲座人员。采用教研组定资料,个人钻研备课和上课、群众讨论、深化吸收,构成共识的操作程序,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以点带面,使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去。本学期各组都进行规范的有质量的教研活动。教师也用心参与公开课活动。语文组的陈丽丽老师参加市语文中心组成员在我校举行的研讨课,得到葛老师和其他成员的一致好评。语文组的陈士勇校长做好表率作用,就小班化分层教学在课堂中该如何实施,在羚羊木雕课堂中展示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英语组的汤海凤老师、数学组的高明和缪小明老师、以及科学组的金小兰、陈士新和郭月微老师也都就小班化分层教学问题在课堂中展示自己的见解。英语组的新教师缪小娜、阮周微、和王
10、谟老师分别展示自己的教学理念。蔡玲芳老师就如何导入新课,以及汤海凤老师就如何进行单元复习课均开出一节公开课,得到同组人员的好评。英语组和语文组教师分别进行以年级为单位的群众备课,相互交流思想,达成共识,获益匪浅。我校本学期还承办学区新教师调研工作。新教师梁海华老师、阮周微老师和缪小娜老师都得到学区调研组人员的好评。同时我校还承办学区联片科学公开课。科学组的陈青海老师和刘华鹏老师的扎实基本功得到同行和领导的肯定。本学期特评出优秀教研组是语文组和英语组。2、加强课堂研究,讲求效益与质量本学期学校教科室重视备课、批改、辅导等常规工作的进行。每月对教师的备课本、听课本和作业本进行检查。从三次检查结果和
11、12月份的市局教育教学检查结果表示:部分教师的备课十分认真,平时的教学工作做地很细致很扎实。本学期特评出备课优秀教师是:宋春财、汤海凤、阮周微、梁海华、金小兰、郑竹华、陈丽丽和叶建东。作业本批改认真的教师是陈青海、金小兰、汤海凤、阮周微、陈美云、缪小娜、梁海华、陈士勇、陈丽丽、陈碎芝、赵晓平、周继远和缪小明。学习还把相互听课,发奋取长补短作为一项教学常规工作来抓,构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学期教科室透过深入课堂,展示了18节教学研讨课让教师多方面展示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也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教与研的平台。多数老师能用心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并提推荐,自我反思,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
12、目的。四.问题与今后发奋方向。教科研是每个教师身体力行的事,只有教研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有可能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甚至专家型教师。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教科研热情,如何才能将一些特定的、专项的教科研工作交与适合的教师,教科室与教师之间怎样才能构成一个上下畅通的渠道,以及如何使教科研活动规范化、上质量、上档次,是下学期教科研工作的落脚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方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我们始终坚信,只要不怕困难,正视问题,只要有求实的态度、不断进取的信心和对教育的执着,我们学校教育科研的明天就会更加灿烂!
13、第三篇: 学校教科室总结本学期教科室工作坚持把教育科研作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推进器,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关心下,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科研的观念和思路,将各级立项课题和课堂教学的研究相结合,真正做到了科研为学校常态教学为科研提供平台、为学校提高常态教学质量服务,我们以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为契机,以课程改革为动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业务培训为重点,以多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积极实施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发展策略,坚持科研工作为课改实践服务,为提高质量服务、为提高师生素质服务的思想,以求新、求活、求发展为工作思路,努力在全校大力营造科研创
14、新的良好氛围,使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有机统一,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现将本学期教科室工作情况作一个简单的回顾与总结:一、大力加强校本研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科研工作的基础是广大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必须有一支具有一定科研理论水平,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而教师的科研能力来自学习,来自实践。为了帮助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我们把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与校本研训作为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环节。教科室和教导处有效协作,以基于课堂的常态问题为研训目标,以业务学习、领导听课、组内听课、下沉领导指导为载体,大力加强校本研训力度,取得明显的
15、效果。二、有效开展立项课题的研究,引领学校的教革方向。抓好教科研队伍建设,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其对教科研工作的责任性,是做好教科研工作的必经之途。抓好课题研究过程,让课题为教师成长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三、关注专业发展,使培训在教育管理中开花1、校本培训更富特色。教科室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参加了小学数学观摩交流会、国培计划教师培训,本校还组织了全体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考核。2、服务教师更加主动。收取教师微型课题论文,认真组稿、推荐参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四、关注成果形式,使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结果1、围绕课题出成果。教师成果要围绕拟定的微型课题,强化课堂观察与反思,本学期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学校 科室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