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校防治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八篇.docx
《2023年学校防治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八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学校防治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八篇.doc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学校防治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八篇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地质过程或地质现象,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校防治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文章8篇 ,欢迎品鉴!第1篇: 学校防治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为了保障汛期灾情发生后,我矿山应急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我公司矿山应对汛期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和防控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县市安监局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改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一、地质灾害事件应急处理的组织管理机构和职责(一)成立金塔县营盘宏运矿产开发有限公司地
2、质灾害事件应急处理领导组:组长:白天云副组长:邹玉鑫成员:白天军苏俊白天雄彭英军殷立军付万赵兴兵李发武魏国礼栗长寿任永福李建东胡国亮闫海国蔺发雄王忠祥鲁永泽张建斌闫自飞李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置在M739铁矿安全环保生产技术工程科办公室,邹玉鑫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地质灾害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1、接到灾情指令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调度各工作组开展紧急救援和灾情防控工作。2、督促各科室落实防范措施,做好应急准备工作。3、协调与有关部门的关系,在各厂、矿山和各部门的统一领导下,使地质灾害事件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4、向公司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汇报有关信息。二、公司各厂矿可能存在的地质
3、灾害及风险分析1、露天采矿工程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及风险主要有:边坡塌陷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裂缝。2、选矿厂及其尾矿库存在的地质灾害及风险主要有:溃坝、坝体塌陷、泥石流、裂缝。3、竖井采矿工程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及风险主要有:冒顶片帮、透水、泥石流、地面塌陷、裂缝。三、基本情况(一)地质灾害环境1、选矿厂境内黑河东安属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西面紧靠山脉,北有隔壁沙丘,地势犹如一个天然盆地,面积约5274平方公里;属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北高南低,尾矿库受此地形的影响。根据工程地质特征,将库区地层划分为以下3个工程地质层:层碎石土:砖红色,松散、稍密,主要为花岗岩风华产物,呈砂砾状,含未风
4、化的原岩碎块,成分主要为钾长花岗岩,粒径大小不一,主要矿物为钾长石、长石、石英等,成因以残坡积为主,镐铲易挖,根据挖坑注水实验及地区经验,渗透系数25m/d左右,判定为中-强透水层,厂区普遍分布。厚度:0.804.50m,平均1.64m。层钾长花岗岩(中等风化层):砖红色,坚硬致密块状,粗粒花岗岩结构,裂隙比较发育,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含量(5060%),斜长石含量(1015%),石英含量(1020%),黑云母含量5%左右,闪长石含量3%左右,该层在场地内连续稳定,根据地区经验,渗透系数68m/d,判断为弱透水层,厂区普遍分布。厚度:0.52.10m,平均1.25m。层钾长花岗岩(弱风化层):
5、砖红色,坚硬致密块状,岩芯基本完整,粗粒花岗岩结构,块状构造,出露厚度大最大揭露深度13.5m(未揭穿),根据地区经验,渗透系数小于5m/d,判定为弱-不透水层。2、M739铁矿矿区地形较为平坦,属中低山区,海拔高程13221370米,比高在5-12米之间,最大高差28米。气候干燥,雨量稀少,无常年河流,只有在雨季山洪爆发时形成洪流;矿区冬寒夏热,气温变化较大,年平均降雨量49毫米,多集中在7、8两个月。年平均气温最低-30.4,最高39.8,11月份开始降雪,翌年3月份解冻,3、4月多大风,最大风速15米/秒,风向已西北风为最多,少时为东南风,风力强烈,属大陆性沙漠气候。矿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
6、度。3、石板泉铁矿地处甘肃北山中低山区,海拔1200-1500m,相对高差一般在100m以下,最大者为200m,沟谷较开阔,有利于露天开采,主要隐伏矿埋藏于平坦戈壁沙滩之下。该区气候干燥,常年多风沙,雨雪稀少,日温差变化悬殊,冰冻期长,无霜期短,属典型大陆干早性气候。根据2023年金塔县气象站资料显示,区内年平均气温8.7,最高气温为37.8,最低气温为23.9,日温差很大。年平均降水量59.9mm,且集中于6、7、8三个月,占到了全年降水量的70%,年平均蒸发量大于2600mm。风向以西风和西北风为主,最大风速21.7m/s,平均风力达7级,集中于4-6月与11-12月,由风力作用所产生的沙
7、尘暴天气主要集中在4月和6月。4、王许黑山铁矿区行政区划隶属甘肃省金塔县管辖,地理座标:东经99°06’2099°10’35北纬40°42’3040°44'40。矿区位于金塔北山,直距90公里(见图2),矿区有简易公路通至酒(泉)航(天城)公路,到金塔县城115公里。至兰新铁路酒泉站约180公里,交通方便。勘查区位于北山地区,气候干旱,风多雨少,日温差大,结冰期长。年平均气温2.4,年降雨量72.7mm,年蒸发量为降雨量的17倍,平均相对湿度43%,属大陆干旱性气候。每年多西风、西北风,最大风速17米/秒,9月至次年4
8、月为冰冻期。矿区属浅切割的构造低中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切割由北向南加剧,切割深度1040m,海拔1500-1650m。水系属黑河水系,水系较为发育,主要沟谷均有常年流水。矿区基岩裸露区较大,大部分面积植被稀少。(二)诱发因素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量,降雨强度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三)危险对象矿山周围工矿企业点多,交通线路和水系分布都有一定的规模。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而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建设发展。根据以上因素,结合地质灾害调查成果,预测如下:四、预防措施(一)加强领导,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规和要求。(二)制定地质灾害防御预案,落实预防措施,使矿山每个员工都明白存在的地质灾害类
9、型。(三)建立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体系。防御地质灾害是一项社会公益性工作,群测群防、群专结合是防御地质灾害的根本方针。大力宣传和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普知识,使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基本的地质灾害识别、监测、预报知识和避让措施,强化防灾、减灾和救灾意识。增强全社会防御地质灾害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在灾情发生时应及时出动,确保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及时监测方法得当,组织避险措施得力,险情信息反馈迅速。(四)完善制度,协调配合,增强应急反应能力。金塔县营盘宏运矿产开发有限公司地质灾害防御领导机构,完善汛期值班制度,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加强与防洪、气象、地震、救灾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雨情、
10、水情、灾情,为制定当地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提供正确依据。确保各厂矿科室、公司、上级主管部门之间信息畅通,联系密切。组织有关负责人和责任人定期或不定期对本地区重点地质灾害和危险区进行巡回检查,了解其发展趋势,督促有关部门落实预防措施,努力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减灾。根据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安排以下几条汛期巡回检查路线:1、选矿厂铅锌尾矿库北-铁尾矿库南黑河边;选矿厂铅锌尾矿库、铁尾矿库东一选矿厂西侧公路;2、M739铁矿露天坑东边硅石矿-西边排土场;M739铁矿露天坑北侧西边排土场-破碎厂北边防洪坝北;3、石板泉西边95线楼天坑北侧-东边10千伏变电站;4、王许黑山西矿生活区南北一东矿区破碎厂东边。五
11、、矿山工程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及风险分析主要有:透水、山洪、泥石流、滑坡、塌陷。(一)透水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由于防治水措施不到位而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通常也称为透水。当地降雨量少,但有时会突发暴雨,若井口未高于当地洪水标准地表lm以上设置,井口位置低,周围未设置排洪设施,井口外分布有堑沟等,另外在露天采坑上游若未设置排洪设施等,在突发暴雨时,雨水从塌陷裂隙缝与矿井连通处流入就会形成透水。1、地面有塌陷区,裂隙遇大雨和暴雨时,雨水从塌陷裂缝与矿井连通处流入形成透水;2、地质钻孔未封闭或
12、封孔质量不好,将成为导水通道,威胁井下安全;3、由于排水设备不足,水仓容量不够等造成井巷局部被淹没或全部被淹没;4、如果井下掘井过程中不能坚持探放水原则,可能造成矿井涌水事故;5、探放水措施制定不完善,现场管理不到位,作业人员未进行相关培训,可能造成透水。(二)山洪山洪灾害是指由山洪暴发而给人类社会系统所带来的危害,包括溪河洪水泛滥、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以及环境资源破坏等。应采取下列措施:1、结合工程施工特点,对防洪工程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清挖河道及排水沟淤泥,做好河道及水沟的疏浚清障工作,引洪水主流顺河道或排水沟而下,避免洪水对施工现场及驻地的冲击。2、防
13、洪系统如有薄弱环节,应及时加高、加宽,以保证防洪的需要,并在雨季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防洪材料,以备现场使用,提前安排好防范设备和组织好防洪突击人员。3、采坑边坡如遇大的雨情,应采取筑土疏通等临时性措施,防止雨水淹没设备和工作面。4、要准备足够的排水设备、防洪器材、物品。5、如遇山洪防汛领导小组应及时组织抢险救灾人员进行抢险救灾活动,各施工单位要领导要坚守在本施工区域,负责组织抗洪抢险工作,任河段,做好堤坝监视、汛情通报和险情处理工作。6、如遇山洪井、坑下人员立即撤出,并迅速观测并判断水情。在危及人员安全时,立即组织人员把设备撤离到安全地点。7、洪水暂退时期,要增设现场值班人员,昼夜观测水情,发
14、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领导和调度室。8、如遇暴雨冲刷,边坡遭到破坏,有大量雨水泄入时,要将坑下设备转移到地形较高之处,并加强排水和疏通工作。(三)泥石流1、首先应要求治理泥石流上游形成区的滑坡、崩塌防止河道两岸的、松散残坡积物淤积河道,切断泥石流的物质来源。2、清理河道中已经淤积的松散堆积物,保证水流畅通,避免洪水直接冲刷坡积物。3、重要建筑设施前方应修建楔形分流堤,防止被泥石流直接冲击。4、整顿治理区域内不合规范的小矿井5、未作治理工程时,应以避让为主,建议搬迁泥石流影响区居民,并禁止在该区域修建长久性建筑物。6、应急路线应由中间向两侧撤离,随时保证道路的畅通无阻。7、汛期应有雨情、水位、泥位专
15、职值守,定期观测,形成数据体系,并定期上报。(四)滑坡露天边坡发生事故的主要类型是滑坡、坍塌事故,即岩体经开采后,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破坏了岩体的原始应力,使围岩在较大范围内沿某-特定的剪切面滑动、坍塌,对现场作业人员造成伤害。原因是掘进方法不合理,掘进顺序不妥当;边坡有大的结构弱面;未依岩体节理、层理顺势开采。边坡监控方式、方法和预防措施:1、设置露天边坡观测线;2、发现有边坡坍塌预兆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人员迅速向最近的安全出口撤离;3、必须迅速撤至相对较安全位置等待救援;;4、设立安全岗哨,禁止非救灾人员进入灾区;5、当发现有异常情况,要立即组织人员向安全地方撤离。(五)地面塌陷空区回填,
16、采区预留保安矿柱,防止塌陷继续下陷和诱发新的地质灾害。1、坑道闭坑道应严格按规范验收,特别是对采空区的处理,闭坑报告的提交应严格按程序,并要求真实客观反映井下情况。2、禁止非法进入矿井挖掘残余矿柱。3、搬迁采空区上部及塌陷影响区居民。六、加强领导,增强防危意识;我公司非常重视该项工作,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常务副总经理为副组长的防危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协调处理防危工作。七、根据各处地质灾害点情况,全面落实了预防方案和措施,落实了防御责任人,值班报警制度,重点地质灾害长期监测,监测人员要做好记录,建立了厂矿、车间(区、队)、班组三级地质灾害防御体系。把灾害减轻到最低,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7、组织机构:为了更好地落实防灾预案、险情巡查、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应急调查等各项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和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金塔县营盘宏运矿产开发有限公司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队。组成人员名单如下:指挥长:邹玉鑫副指挥长:白天军应急分队成员:苏俊白天雄彭英俊殷立军付万赵兴兵李发武魏国礼栗长寿任水福李建东胡国亮闫海国蔺发雄王忠祥鲁永泽张建斌闫自飞李栋。金塔县营盘宏运矿产开发有限公司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以及各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和抢险队组成。第2篇: 学校防治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一、基本概况我乡山地地质灾害种类主要体现为:地面塌陷,滑坡,地裂缝,地面沉降,河库塌岸等。二、
18、重点防范区段根据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圈定全乡重点防范区段为:_、_、_等。三、防范措施落实防灾职责制,逐点落实包括监测、报警、疏散、应急抢险等应急措施。做好经常的宣传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提高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加强自身防范,预测和自救潜力。制定监测人员培训计划和重要隐患点巡回检查,以及建立地质灾害巡查制度。四、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和抢险指挥部,定领导、定区域、定任务、落实职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下设办公室,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抢险指挥部成员名单指挥长:副指挥长:成员:五、职责分工地质灾害监测总负责人:职责人:河库监测总负责人:职责人:各村民组长为监测员,对各自的村、组的地质
19、灾害状况进行监测。遇到灾情时,由监测员负责通知村、乡相关负责人并首先组织抢险人员及时对受灾人员进行撤离和救助。第3篇: 学校防治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一、编制目的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二、编制依据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等法规和规范性文本,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编制本预案。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区行政区域内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所引起的,给人民生命
20、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或者已经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突发性特大型、大型和中型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四、工作原则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防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管委会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管委会主任是本行政区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均应当服从管委会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五、组织体系(一)领导机构1.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2.指挥部职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质灾
21、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分析、判断成灾或多次成灾的原因,确定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方案;部署和组织有关部门对受灾地进行紧急援救;检查、指导辖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做好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处理其它与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有关的重要事项。(二)运行机制针对本辖区的地质灾害分布特点、易发程度,建立和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1.预测预警系统。要发挥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骨干和枢纽作用,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建立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作办公室和村(社区)及驻区企事业单位为一体的,按领导负责制指定专门负责人、联络人,确
22、定联络报告方式,以及由危险区范围的单位、居民(村民)作为监测信息报告员而形成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2.信息收集与分析。负责地质灾害监测的单位,要广泛收集整理与突发性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地质灾害中、短期趋势预测,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共享。3.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作办公室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重点地区进行巡查,指导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并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时,要及时向国土分局和相关领导报告。相关部门
23、要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避灾疏散。对选定的避险点和撤离路线要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紧急避险万无一失。4.预报预警发布。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将预报预警结果及时报告经开区,同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当发出某个区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预报预警后,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5.发放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学校 防治 突发性 地质灾害 应急 预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