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子的运动学案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分子的运动学案 1.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水分子的运动【我思我学】试一试:在一个玻璃容器(如小玻璃杯、小玻璃瓶等)中,加入约 20ml 水,向水中放入一小糖块(冰糖块或砂糖块) 。在容器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溶解后,观察并比较液面与水平线的高低。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此现象。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跟在同样多的冷水中溶解,谁的速度快?想一想: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都是由极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 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停地 。3、议一议:1、用高压打气筒将气体打入气球,气球胀大,其主要原因是( )A、气体微粒变大 B、同样微粒性质相同C、微粒处于不停运动中 D、压力减小体积变大,这时气体微粒
2、的空隙也变大。 2、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节水、爱水措施? 硬水、软水、自来水、矿泉水、海水有何区别?【同步导学】一、评价要点:1、理解:建立“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 “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 “微粒之间有空隙” 、“气体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固体液体大”等基本观点。2、学会:探究上述观点的实验方法。 3学会:学会两种基本操作:蒸发和过滤。 4. 学会:分辨混合物和纯净物(常见物质) ,了解纯净物有固定组成、混合物无固定组 成的道理。并能从微观角度根据示意图分辨纯净物和混合物 5知道:硬水的概念及其危害。 6了解:自然水和纯净水、软水与硬水的鉴别方法。二、方法指引:1、你能认识物质的微粒性,并能
3、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吗?你知道物质由微粒构成,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空隙吗?微粒世界对同学来说是陌生的,要学会从宏观进入微粒,综合运动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方法等解决学习中问题。例题:根据微粒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湿衣服晾在太阳照得着的地方易干。乒乓球压瘪了,但未破裂,放到沸水中就会恢复原状。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否则点燃时就不易点着。精要点拨: 微粒的运动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微粒间的空隙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微粒总是在不停地运动,若酒精灯不盖灯帽,则灯芯上酒精很快挥发掉。2、你能设计或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吗?如:取出稀硫酸 20ml 于一只小烧杯中,另取 20m
4、l 稀硝酸钡溶液于一只小烧杯中,然后将一只烧杯中的液体慢慢倾倒到另一只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乳”白色物质不断增加。把烧杯放在桌上静置,让它沉淀下来。一会儿上层为清液,下面有白色固体物质硫酸钡。硫酸钡不溶于水,聚集到一定颗粒被人的视觉观察到,分布在水中形成浊液,静置时小颗粒群聚,受地球引力而沉淀,这说明宏观物质是由微小颗粒构成的。3、你能认识物质的微粒性吗?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微粒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去诱发想象,建立想象中的微粒世界。如:物质的无限可分性,宏观物体的位移等抽象表象的建立,充分发挥想象力。 4、混合物和纯净物有何区别 (1)纯净物有固定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组成
5、。组成纯净物的物质只能是一种物质。 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以是两种也可以是多种,物质种数不固定。混合物中每种物质的质 量分数可多可少也无固定值。 (2)纯净物有固定性质,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组成和结 构,特别是结构。由于混合物本身就没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因而它的性质将随着组成 和结构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混合物一般来说没有固定的性质。相反,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纯净物因组成的结构固定,因而性质就固定。如纯净物有固定的熔点、沸点等。纯净物 如果掺入杂质变成混合物,则它的熔点、沸点就随杂质的多少而发生变化。 (3)绝对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的。通常所说的纯净物也都含少量杂质,其杂质含量限
6、度要以对生产和科研不产生有害影响为标准,纯净与否是相对的。纯净的一般是指含杂 质很少的具有一定纯度的物质。 5、污水净化: 在净化水的过程中,我们常采用过滤、吸附等方法,有时还要进行杀菌消毒。如向 污水中加入明矾,就可以起到吸附、凝聚作用;加入漂白精芬,起杀菌消毒作用。过滤时,要严格遵守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一贴” 、 “二低” 、 “三靠” 。 “一贴”是指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使得漏斗内壁与滤纸之间没有气泡,防止减慢过滤的速度;“二低”是指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防止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直接进入接收器,引起滤液浑浊;“三靠”是指烧杯口紧靠玻璃棒(引流)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
7、纸一边(防止将滤纸弄破) 、漏斗末端紧靠接收的烧杯内壁(防止滤液溅出) 。 6、水的类型: 自然界的水根据其中所含钙、镁离子的含量可以分为硬水和软水,硬水对生活、生 产都会造成危害。 【随堂检测随堂检测】1、步入花园,花香四溢;走近正在烧鱼炖肉的厨房,香味扑鼻,这两个现象都说明了( )A、微粒质量变大 B、微粒间有空隙C、微粒不断运动 D、微粒的质量变小2、氧气变为液态氧是因为( )A、构成氧气的微粒大小变了 B、构成氧气的微粒间的空隙变了C、构成氧气的微粒的化学性质变了 D、构成氧气的微粒本身变了3、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 )A、微粒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B、微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C、微粒间的空隙
8、发生变化 D、处于静止还是运动的状态4、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微粒运动的是( )A、糖在水中自然溶解 B、湿衣服晾干C、校园内到处可闻到桂花香 D、北京地区发生的沙尘暴5、酒精擦在手臂上,感觉十分凉爽,这是因为( )A、酒精由汗毛孔进入了体内 B、酒精吸收了体内水分C、酒精与皮肤发生了化学变化 D、酒精吸收人体热量不断运动,由液态变成气态挥发到空气中去了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微粒运动论解释的是( )A、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B、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得快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分解生成水和氧气D、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和药味7、下列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9、(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海绵能吸水 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某品牌纯净水 B清新的空气 C24K 黄金 D氦氖激光气9、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我们的义务,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 )A、用催化剂将水变成汽油 B、人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到构成水的微粒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使用无氟冰箱可保护大气臭氧层 10、虽经大力整治,但据有关部门的分析和预测:今年我国渤海湾海域赤潮发生的次数 将比往年有所增加,经济损失可能会更大。要从根本上防治赤潮的发生,可行的方法应当是( ) A各种污水必须经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 B清除海
10、水中的氮、磷元素C清除海水中的有害藻类 D提高海水的溶解氧浓度11、蜡烛受热熔化和在空气中燃烧分别发生了 和 变化,前者微粒不发生改变,只是微粒间的 发生了变化,后是微粒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物质的微粒。12、在盛有 50ml 水的烧杯内,加一颗高锰酸钾,观察到液体由 变为 色,这是由于 。13、同种微粒的性质 ,不同种微粒的性质 (均填“相同”或 不同” ) 。14、微粒不是静止的,而总是在 。微粒之间有一定的 ,如果微粒之间 ,物质呈气态;如果微粒之间 ,就呈液态或固态。因此气体 (填“难”或“易” ,下同)被压缩,固体或液体 被压缩。 15、下列有关过滤和蒸发中的错误操作可能产生的后果
11、是: (1)过滤时待滤液高于滤纸上边缘: (2)漏斗的下端未与烧杯内壁紧贴: (3)未用玻璃棒引流待滤液: (4)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 16、白酒瓶敞口放置,酒的香味变淡。18、气体能被压缩,而液体、固体不易被压缩,原因是什么?18、有一种含有碎莱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钠(食盐) ,还具有一定臭味的生活 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十分复杂,此处为了便于讨论,已将其成分作了“简化” ) ,将其 经去渣、去臭处理后可转化为厕所的清洗用水。问: (l)采取何种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及泥抄?(2)用什么物质,可除去污水的臭味?(3)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1、C 2、B 3、 C 4、D 5、D 6、C 7、D 8、C 9、A 10、1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空隙 12、无色、呈浅紫红;由于构成的高锰酸钾的微粒扩散到水中去了 13、相同 不同 14、 (1)固体杂质流入滤液中 (2)不能快速完成操作 (3)液体溅出或冲破滤纸(4)局部过热引起液滴飞溅15、不停地运动。空隙;空隙较大;空隙很小。易,难。 16、因为微粒是不断运动的,酒精微粒运动到空气中,从而使酒味变淡。 17、因为微粒之间有空隙,而且气体微粒之间的空隙较大,液体、固体微粒之间的空隙 小,所以气体易被压缩,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 18、 (1)过滤 (2)活性炭 (3)节约水资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