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9篇.docx
《2023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9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9篇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以下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9篇范文,一起开看看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篇1 团结是力量,五十六个民族一句话,爱我的中华。上学后,我记得我学到的第一句话是我是中国人,慢慢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强大。从小,我就骄傲地生活在中国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因为我知道这块土地聚集了56份热情,这块土地聚集了56种希望,这块土地聚集了56颗热爱国家的心!我知道我的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族孩子团结起来,共同推进社会
2、繁荣的发展大国。人多怎么样?我们中国是最团结的国家,十三亿人口,手牵手,心牵手,与祖国一起走向繁荣,人民变强,团结起来,还怕国家变强,不团结?国家有困难,匹夫有责任自古以来,钓鱼山就是属于中国的领土,小日本想买我们的领土,不买就抢,全国和世界的人们,相信现在日本是怎样无耻、霸道、100个日本的在这一点上,足以证明中国人民的团结,比团结,比人力我们都赢你,小日本,你不傲慢,最后的胜利要靠民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篇2说起民族团结,生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我对它的感受异常深刻。可以说,在我的生活中,民族团结之花处处都在开放。民族团结在我们祖国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性。人们常说:汉族离不开少数民
3、族,而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我就举个例子吧:我们学校有很多的少数民族同学,由于他们汉语基础较差,经常把汉语倒过来说。在学习中,经常遇见不懂的题和语文书中的词句。或者不理解题目的要求,在作业中常常出现文不对题、词不达意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我们汉族同学来帮忙了。各种习题汉族同学都会热心解答,让少数民族同学能渐渐熟悉汉语、理解汉语。使这些少数民族同学能够准确流利地使用汉语,学习成绩提高很快。啊,少数民族真是离不开汉族。假如你对音乐和舞蹈感兴趣,不妨让我们学校的少数民族朋友们来教教你吧:像冬不拉、民族舞等很多种民族乐器和舞蹈,每一种都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那可真美啊,我们真象一个大家庭啊!俗话说五十六个
4、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这句话正点明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又友爱。只有我们心心相连、手手相牵,五十六个民族才会融为一个直正的大家庭,如果我们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创和谐,我们一定能建设好我们的祖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篇3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丰富党员政治生活关键之举,通过此次专题研讨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重要性,我会把学习到的有关内容结合到平日的工作当中,武装头脑,认真工作,并全力的带动身边同事家人朋友们共建美好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5、格局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XXX大兴安岭林业的发展情况,在党中央的坚强有力领导下,各族人民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强、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林业。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林区的文化教育事业迈上了快车道,职工的生活越加丰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到职工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从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到文艺创作成果丰硕。林区文化事业发展成就巨大,多层面满足了职工的精神需求。习近平总
6、书记曾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认同,就要把牢正确的方向,创新方式方法;要增强各族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将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融入对整个中华文化热爱之中,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就是长远之策、固本之举。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一样紧抱在一起做好一名党员的工作,增进文化认同,各族人民就能抱得更紧,更能凝心聚力,进而激发出更深沉而持久的爱国之情,共创繁荣而灿烂的中华文化,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此过程中的强化也必将提升中华文化的魅力,增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让我
7、们在复兴路上走的更自信而坚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篇4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统一、团结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数的80%以上,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被称为少数民族,如满族、回族、傣族、苗族、壮族、土族民族融合一直是我们多民族国家的鲜明特征。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有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宋辽金元、清四大时期。在中国近代史上,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各民族面临着为实现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使命。在长期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各民族之间建立的患难与共同的关系和深厚的友谊,也意识到你有我,我有你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根据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情
8、况,制定了民族区域自制制度。该制度从中国国情出发,体现了国家尊重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也体现了国家坚持执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的原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稳步发展成果备受瞩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为了进一步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状况,全国开始了消除贫困的战斗,2023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小康,民族也不可或缺!这句话表明,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共同繁荣,共享发展成果是真正的全面小康。中国历史是民族团结、融合发展、共荣共存的历史。在中国,每个民族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是共同体。在美国,持续发酵的乔治弗洛伊德事件暴露了西
9、方国家有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其实,西方种族歧视问题已经很久了。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一直在推行暴力、血腥的殖民主义政策。西方殖民主义史是人类的黑色历史。殖民主义是西方种族歧视问题的根源。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由于社会制度、贫富分化等原因,有色人种和少数民族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现在很多西方国家的人为了表达对弗洛伊德死亡事件的不满,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相比之下,中国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和平共济,和谐发展,才有今天中国的繁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局面,继续为维护民族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做出贡献。希望世界暴乱和不公平,和谐和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篇5学习
10、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丰富党员政治生活关键之举,通过此次专题研讨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重要性,我会把学习到的有关内容结合到平日的工作当中,武装头脑,认真工作,并全力的带动身边同事家人朋友们共建美好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的发展情况,在党中央的坚强有力领导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铸牢 中华民族 共同体 意识 研讨 发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