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2讲.ppt
《第一单元第2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第2讲.ppt(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考考 试试 说说 明明考查情况考查情况汉到元政治制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度的演变(三年三年3 3考考)郡国并行制;三省六部郡国并行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选官制制;行省制度;选官制度度 郡国并行制;九郡国并行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品中正制;科举制;元行省制制;元行省制明清君主专制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的加强(三年三年1 1考考)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处的设置 明朝内阁明朝内阁 古代中国政治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制度的特点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特点;中央集变过程与特点;中央集权
2、制度的社会影响权制度的社会影响 三年未考三年未考 一、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1.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1)(1)问题:汉初郡县、封国并存,造成王国与中央对抗。问题:汉初郡县、封国并存,造成王国与中央对抗。(2)(2)解决:在汉景帝平定解决: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的基础上,汉武帝颁的基础上,汉武帝颁布布“_”,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推恩令推恩令2.2.行省制度行省制度(1)(1)措施:元朝在地方设措施:元朝在地方设_,拥有经济、军事大权,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受制于中央;边远民族地区设但受制于中央;边远民族地区设_进行管理。进行管理。(2)
3、(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行中书省行中书省宣慰司宣慰司3.3.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1)(1)魏晋南北朝: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和门魏晋南北朝: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步形成下省,逐步形成_。(2)(2)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措施:推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诏令;门措施:推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下省负责_;尚书省负责;尚书省负责_,下设六部,分工具体。,下设六
4、部,分工具体。作用:三省既分工又合作,作用:三省既分工又合作,_和监督,提高了办事和监督,提高了办事效率;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效率;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中国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影响深远。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影响深远。三省体制三省体制审议审议执行执行相互牵制相互牵制4.4.选官制度选官制度(1)(1)汉代:推行汉代:推行_,汉武帝令天下郡国每年举荐人才,孝,汉武帝令天下郡国每年举荐人才,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2)魏晋:采用魏晋:采用_,世家大族常依靠门第步入仕途,世家大族常依靠门第步入仕途,朝廷要
5、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3)(3)隋唐宋元隋唐宋元内容: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内容: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设_,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科举制。,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科举制。影响:打破影响:打破_,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察举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进士科进士科特权垄断特权垄断问题问题1 1:唐朝的中书省与元朝的中书省职能相同吗?:唐朝的中书省与元朝的中书省职能相同吗?提示:提示:不相同。唐朝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
6、经门下省审议,不相同。唐朝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议,再经皇帝决断,其职能是参与决策;而元朝的中书省则是最高再经皇帝决断,其职能是参与决策;而元朝的中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故与唐朝中书省的职权不同。行政机构,故与唐朝中书省的职权不同。问题问题2 2:有人认为元朝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否定。这种说法正:有人认为元朝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否定。这种说法正确吗?确吗?提示: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行省制并不是对郡县制的否定,而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行省制并不是对郡县制的否定,而是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进一步发展和是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完善。二、明
7、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1)废丞相:明太祖认为丞相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裁撤废丞相:明太祖认为丞相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裁撤_,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2)(2)设内阁设内阁形成:明太祖设置形成:明太祖设置_为侍从顾问,很少参决政事;为侍从顾问,很少参决政事;明成祖时,选拔明成祖时,选拔_入值文渊阁,参与决策,入值文渊阁,参与决策,“内阁内阁”形成;后来,内阁地位提高,大学士有了形成;后来,内阁地位提高,大学士有了_。地位: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地位:内阁不是
8、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中书中书省和丞相省和丞相殿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翰林院官员翰林院官员票拟权票拟权内侍机构内侍机构2.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清朝军机处的设置(1)(1)原因原因清初沿用清初沿用_,皇权受到很大限制。,皇权受到很大限制。康熙帝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但皇权仍受限制。康熙帝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但皇权仍受限制。(2)(2)设立:雍正帝时为设立:雍正帝时为_,宫内设置军机处,其,宫内设置军机处,其职责是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职责是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_。(3)(3)影响:提高了
9、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峰。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办理西北军务办理西北军务皇帝一人裁决皇帝一人裁决问题问题1 1:明代设内阁,近代英国同样有内阁。据此有人说中国:明代设内阁,近代英国同样有内阁。据此有人说中国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本质上是一样的,这种说法正确吗?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本质上是一样的,这种说法正确吗?提示:提示:不正确。明朝的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不正确。明朝的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封建皇权专制的产物;英国内阁是国家的重要权力机构和政府封建皇权专制的产物;英国内阁是国家的重要权力机构和政府部门,
10、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部门,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问题问题2 2:明代张居正任首辅时,权力增大,六部几乎成为内阁:明代张居正任首辅时,权力增大,六部几乎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有人说明清内阁制是前代宰相制的延续,这种说的下属机构。有人说明清内阁制是前代宰相制的延续,这种说法对吗?法对吗?提示:提示:不正确。明代以前丞相制下,丞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其不正确。明代以前丞相制下,丞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是地位是“百官之首百官之首”;明代内阁制并非法定机构,只是皇帝的;明代内阁制并非法定机构,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尽管有的阁臣一度大权在握,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尽管有的阁
11、臣一度大权在握,但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和信任,对皇权也难以起到实质性的制但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和信任,对皇权也难以起到实质性的制约作用。约作用。从汉至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直至明清废除丞从汉至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直至明清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相,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消失的趋势。弱直至消失的趋势。历代封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历代封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家天下家天下”思想的根深蒂固。思想的根深蒂固。中央
12、与地方的矛盾,推动了从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调整地方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推动了从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调整地方机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方式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从郡国并行机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方式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强化的趋势。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但是中国古代制度日趋完善,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但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是围绕皇权强化、中央集权加强目的而变
13、化的,选官制度变化是围绕皇权强化、中央集权加强目的而变化的,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主题主题1 1 从汉至明清君主专制的演进从汉至明清君主专制的演进材料一材料一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探究探究1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宰相的地位如何?你怎样理解材料:材料一反映了古代宰
14、相的地位如何?你怎样理解材料中的中的“名尤不正名尤不正”?提示:提示:(1)(1)古代丞相是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统领百官的重要助古代丞相是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统领百官的重要助手,位高权重,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手,位高权重,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2)(2)“名尤不正名尤不正”表明唐代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共议国是,分表明唐代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共议国是,分割了宰相权力,与宰相地位不相符。割了宰相权力,与宰相地位不相符。材料二材料二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
15、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之职掌,终以取祸。明神宗实录明神宗实录 探究探究2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代内阁制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代内阁制的特点。明代内阁的设立实质说明了什么?明代内阁的设立实质说明了什么?提示:提示:(1)(1)特点: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特点: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的产物。(2)(2)内阁大臣只是皇帝顾问,不具备宰相的职权,权力来源于内阁大臣只是皇帝顾问,不具备宰相的职权,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皇帝的信任。实质说明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问题,明太祖废丞相,强化了皇实质说明了皇权与相
16、权的矛盾问题,明太祖废丞相,强化了皇权。权。材料三材料三 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内而六部、卿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亦如之。内而六部、卿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外而十五省迄于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迄于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清梁章钜清梁章钜枢垣记略枢垣记略探究探究3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清代设置军机处的特点及: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清代设置军机处的特点及主要弊端。主要弊端。提示:提示:(1)(1)特点:特点: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旨意办事,传达皇帝的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旨意办事,传
17、达皇帝的政令。政令。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较高。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较高。政治决策封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保密性强。闭性特征明显,保密性强。(2)(2)弊端:弊端: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绝对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绝对君主专制。皇帝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特点。皇帝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特点。绝对的君主专制,又绝对的君主专制,又使大小官吏只能惟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同时,使大小官吏只能惟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同时,它又必然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它又必然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互动探究互动探究】材料材料 明太祖说:
18、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我朝罢相,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你是否同意明太祖的观点?你认为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是利大你是否同意明太祖的观点?你认为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提示:提示:(1)(1)不同意。明太祖认为秦朝设置宰相导致早亡,但秦不同意。明太祖认为秦朝设置宰相导致早亡,但秦早亡是由于暴政;废除宰相制度是加强皇权的需要。早亡是由于暴
19、政;废除宰相制度是加强皇权的需要。(2)(2)两种观点都不正确,宰相制度利弊并存。两种观点都不正确,宰相制度利弊并存。宰相是皇帝的宰相是皇帝的主要助手,其权力主要有两项:一是帮助皇帝决策权,二是总主要助手,其权力主要有两项:一是帮助皇帝决策权,二是总领最高行政权。因此,宰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并执行,一方领最高行政权。因此,宰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并执行,一方面起到辅佐皇帝治国的作用,减少皇帝决策的失误;一方面对面起到辅佐皇帝治国的作用,减少皇帝决策的失误;一方面对皇权又具有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制度对加强皇权有利,对防止皇权又具有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制度对加强皇权有利,对防止权臣专权有利。权臣专权有利
20、。但废除宰相制度造成皇权过于集中,在但废除宰相制度造成皇权过于集中,在“人人治治”的封建时代,当皇帝无能或不理朝政时就会造成皇权旁落,的封建时代,当皇帝无能或不理朝政时就会造成皇权旁落,出现太监乱政出现太监乱政(宦官专权宦官专权)。一、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影响一、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影响 1.1.特点特点 (1)(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核法令,尚书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核法令,尚书省执行法令。省执行法令。(2)(2)职掌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职掌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草(中书中书)、审核、审核(门下门下)至执行至执行(尚
21、书尚书),都须经由三省处理。,都须经由三省处理。(3)(3)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审议通过,不能施行;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审议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2.2.影响影响 (1)(1)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减少决策失误,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2)(2)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3)(3)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中央官僚机构更加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中央官
22、僚机构更加完善,历代沿用。完善,历代沿用。二、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社会影响二、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社会影响 1.1.积极影响积极影响 (1)(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统一和领土的完整。(2)(2)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3)(3)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发展和提高。2.2.消极影响消极影
23、响 (1)(1)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3)(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的创新和文化的进步。科技的创新和文化的进步。【备选要点备选要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中国古代君主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1.1.调整中央机构,如明
24、代废丞相,权分六部。调整中央机构,如明代废丞相,权分六部。2.2.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3.3.注重对官吏的监察,如秦朝设置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注重对官吏的监察,如秦朝设置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事务。4.4.注重官吏的选拔,如隋唐时期兴起完善的科举制。注重官吏的选拔,如隋唐时期兴起完善的科举制。5.5.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等。术等。主题主题2 2 从汉至元中央集权和选官制度变化从汉至元中央集权和选官制度变化材料一材料一 (汉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
25、,分其子弟,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弱小云。汉书汉书景十三王传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中山靖王刘胜探究探究1 1:材料一中:材料一中“令诸侯以私恩裂地令诸侯以私恩裂地”是针对汉代的什么现是针对汉代的什么现象采取的措施?有何重要影响?象采取的措施?有何重要影响?提示:提示:(1)(1)针对汉初郡国并存,王国逐渐威胁中央集权现象而针对汉初郡国并存,王国逐渐威胁中央集权现象而采取的采取的“推恩令推恩令”,通过分割王国封地的办法削弱王国势力。,通过分割王国封地的办法削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 单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