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植物纤维_可生物降解塑料生物质复合材料研究现状与.pdf
《天然植物纤维_可生物降解塑料生物质复合材料研究现状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植物纤维_可生物降解塑料生物质复合材料研究现状与.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44 卷 第 1 期200 8年 1 月林业科学SCIENTIASILVAESINICAEVol144,No 11Jan.,2 008天然植物纤维P 可生物降解塑料生物质复合材料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郭文静 王 正 鲍甫成 常 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北京 100091)摘 要:由天然植物纤维材料与可生物降解塑料复合制备生物质复合材料是本世纪新的研究热点,也是复合材料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具有非常广阔应用前景的完全环境友好新材料。本文从复合材料的原材料、复合途径、复合材料性能改善及复合机制等方面论述天然植物纤维P可生物降解生物质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就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与前
2、景进行分析。关键词:天然植物纤维;生物质复合材料;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可生物降解中图分类号:TQ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488(2008)01-0157-07收稿日期:2007-06-05。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INT2007C02)。*鲍甫成为通讯作者。The Status and Trend of Natural FiberP Biodegradable Plastic Bio-CompositesGuo Wenjing Wang Zheng Bao Fucheng Chang Liang(Research Ins
3、titute of Wood Industry,CAF Beijing 100091)Abstract:The bio-composites made of natural fiber and biodegradable plastics are the new research area of the new centuryand the entirely environmental friendly new composites with widely use areas.In this paper,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researchesabout the
4、 natural fiberP biodegradable plastic bio-composites,such as the raw material of the composites,compounding methods,the improvements of the composites properties,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compounding of natural fiber with biodegradableplastics,was summarized.The future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the com
5、posites wa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oo.Key words:natural fiber;bio-composites;polylactic acid(PLA);polybutylene succinate(PBS);biodegradable用木材、麻或农业剩余物等天然植物纤维材料与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各种石油来源塑料复合制备复合材料在汽车内饰部件、建筑结构部件、室内外装修装饰材料等领域已有较广泛应用(Clemons,2002)。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可再生、可循环、可持续利用及可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和重视。由植物纤维材
6、料与可生物降解塑料复合制备环境友好的生物质复合材料(bio-composites)已成为新世纪的研究热点(Baillie,2003),其原因在于:天然植物纤维原料来源广泛,而且可再生(Keller,2003),材料成本低廉,与可生物降解塑料复合,在改善可生物降解塑料性能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可生物降解材料的成本(Peterson et al.,2002);可生物降解塑料不但使用后可生物降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来源于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可部分替代现有的石油来源产品(Lunt,1997;郭文静等,2006);生物质复合材料性能得以改善,扩大了可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领域;该种新型材料完全由可生物降解材料
7、制成,废弃后可以自行分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有助于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所以生物质复合材料也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材料之一(Mohanty et al.,2002)。1 可生物降解塑料研究与发展现状可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或特定条件如堆肥化条件下或厌氧消化条件下或水性培养液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红菌、霉菌和海藻等作用引起降解,并最终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或P 和甲烷、水及其所含元素的矿化无机盐以及新的生物质的塑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目前已有聚乳酸(polylactic acid,缩写为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
8、ne succinate,缩写为 PBS)、聚羟基丁酸酯(poly(3-hydroxybutyrate),缩写为 PHB)、聚已内酰胺(polycaprolactone,缩写为 PCL)等可生物降解塑料研究成功并实现商业化生产。美国、意大利、日本、德国、芬兰、韩国等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展可生物降解塑料相关的研究(Ohshima et al.,2004)。美国的 Cargill Dow 公司(现已更名为Nature Work 公司)于 2001 年实现了年产 14万 t的聚乳酸塑料商业化生产并用于塑料包装材料等领域(之前主要用于医疗行业)(Cao,2004);日本的昭和高分子公司也一直在致力于脂肪
9、族聚酯生物降解塑料的开发 Bionolle系列产品(Fujimaki,1997)。其他如德国的 Basf 公司(Ecoflex产品)和 Bayer 等都在进行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开发和生产。PLA 是从玉米等含淀粉农作物中提取淀粉,经发酵获得乳酸,乳酸再经缩聚P 偶联、共沸脱氢缩合或丙交酯(lactide)开环聚合(ROP)3 种途径之一制得(Kaplan,1998;Garlotta,2001),其中丙交酯 ROP 法应用最广泛,产品质量稳定,Nature Work 公司采用的就是丙交酯 ROP 法。该材料是透明的结晶聚合物,在常温下材料具有较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其性能介于聚酯与聚丙烯之间(钱以宏,
10、2004)。在废弃堆肥条件下,PLA 可最终直接降解为CO2和H2O,它们经过光合作用,可再生成淀粉类物质,继续作为PLA 的生产原料,因此该材料具有优良的可持续利用及环境友好特性。在我国,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四川大学等研究机构和大学都在开展关于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工作,其中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浙江海生生物降解塑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共同进行中试及产业化生产。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也已与美国 Cargill Dow 公司合作,开发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纺织产品(钱以宏,2004)。由此可见,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正在迅猛发展。可生物降解塑料主要应用在包装膜、食品容器
11、,如饮料杯、餐盒、食品包装等方面,另外,还被用于笔壳、各种零部件等,日本的Sony 公司现已成功开发出可生物降解塑料制成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等电子产品部件。但是目前可生物降解塑料生产成本高昂、材料性能单一也是制约其大量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因此,以天然植物纤维与可生物降解塑料复合制备生物质复合材料也应运而生。2 国外关于可生物降解的生物质复合材料的研究状况随着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成功应用,以天然植物纤维材料与可生物降解塑料复合制备复合材料的研究也于近几年越来越多地开展起来。开展相关研究较早的是澳大利亚的 Wollerdorfer 和德国的 Bader(1998),他们于1996年初次尝试了用亚麻和黄麻分
12、别与 PBS(Bionolle3020)、PHB(BiopolD300G)、纤维素乙酸酯(Biocell163)及淀粉塑料共混物等制备生物质复合材料,对不同纤维与不同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复合材料性能进行初步比较与评价,认为多糖类的纤维素乙酸酯塑料与麻纤维复合材料具有相对较好性能。随后,德国学者Mohanty 等(2000a;2000b)将黄麻纤维粗麻布与地毯用背布织物经脱蜡、碱处理、接枝等表面处理,采用3 层复合法将麻纤维与可生物降解塑料聚 3-羟基丁酸酯与聚 3-羟基戊酸酯共聚物(Biopolo R,缩写为PHBV)膜复合,结果表明,通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都有明显改
13、善。之后,各种关于天然植物纤维与可生物降解塑料制备复合材料的研究逐渐增多。在 2001 年及之后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各届/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Composites0会议上,关于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成为了该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日本、美国、意大利、丹麦、澳大利亚、德国、韩国等都在开展用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备新型完全环境友好的生物质复合材料的研究。现将国外天然植物纤维P 可生物降解塑料生物质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分述如下。211 原材料在天然植物纤维与可生物降解塑料制备的生物质复合材料中,采用的天然植物纤维材料主要有麻蕉(Teramoto et a
14、l.,2004)、黄麻(Mohanty et al.,2000;Plackett et al.,2003)、大麻(Keller,2003)、亚麻(Oksman etal.,2003)、剑麻(Iannace et al.,2001)等麻类材料及木材(Peterson et al.,2002)、竹材(Lee et al.,2004a;2004b)、棉纤维(Tserki et al.,2003)、纸浆纤维(Hou et al.,2006)等。材料形态主要以纤维态和粉态为主(Tserki et al.,2003),但也有采用织物形态的(Mohanty et al.,2002)。由于麻纤维强度好、可再生
15、的特点(Bledzki et al.,1999),而且天然纤维增强聚烯烃塑料用于汽车内饰及部件在欧洲汽车工业已广泛应用(Kaupet al.,2003),随着汽车工业对汽车部件环保性的关注,用天然麻类纤维与可生物降解塑料复合制备生物质复合材料的研究很受关注,研究较多。而关于木纤维或木粉与可降解材料制备生物质复合材料的研究虽然已经开展,但与麻类材料的研究相比,相对较少。PLA、PBS、PCL 及 PHB 在生物复合材料的研究中都有应用(Teramoto et al.,2004;Lee et al.,2004b;158林业科学44 卷 Shibata et al.,2002),但是目前研究较多的是
16、 PLA 与PBS。PLA 结晶温度介于 170 180 e 之间,其物理力学性能接近于聚丙烯和聚酯树脂,所以其生物质复合材料具有较高强度,某些性能接近于天然植物纤维P 聚丙烯复合材料(Garlotta,2001)。PBS 熔点相对较低,约为 90 120 e,性能介于聚丙烯与聚乙烯之间,与植物纤维复合,往往可以明显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天然植物纤维与可生物降解塑料的配比从10B90至85B15都有涉及,而且木纤维的添加量一般都高于麻纤维的添加量。212 复合工艺与天然植物纤维与普通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相似,天然植物纤维P 可生物降解塑料生物质复合材料制备所采用的复合方式有挤出法(
17、Oksman et al.,2003)、共混捏合法(Shibata et al.,2002)、热压法、浸渍法(Nishino et al.,2003)及层压法(Zini et al.,2004;Shibata et al.,2004)等。该生物质复合材料的挤出工艺通常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复合材料,其中锥形螺杆的复合效果较好。挪威的 Oksman 等(2003)研究了用亚麻纤维增强聚乳酸塑料的可行性,研究中用双螺杆挤出法制备了亚麻纤维含量分别为 30%和 40%的复合材料。日本的松井株式会社(2003)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制备出了高木纤维含量的聚乳酸复合材料线材,复合材料的静曲强度可达到 4216
18、MPa。这一点在本文作者开展的关于木纤维与聚乳酸制备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中也得到证明(Guo et al.,2004)。但是作者在相关研究中也发现,木纤维与聚乳酸复合制备复合材料的工艺控制较木纤维与聚丙烯、聚乙烯等聚烯烃塑料复合要困难,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聚乳酸在温度高于 200 e 时易发生水解(Kaplan,1998)有关。而且有研究也表明(Pergego et al.,1996),聚乳酸在经过注塑成型或挤出成型(特别是双螺杆挤出)后,聚乳酸的分子质量会下降,有的分子质量下降率可以达到 40%;但是 Cargill Dow 公司认为,在聚乳酸注塑成型前后,聚乳酸分子质量没有改变(Garlott
19、a,2001)。由此可见,聚乳酸成型加工工艺对于材料性能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天然植物纤维与聚乳酸的复合工艺过程中,复杂的天然植物纤维小分子可能会对聚乳酸的分子质量变化产生复杂的影响。但是,只要采用合适的工艺参数,复合材料制备是完全可行的。Plackett 等(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聚乳酸与剑麻的层压复合过程中,聚乳酸的分子质量没有明显下降,他认为这一结果可能是与材料复合过程中水分被快速排出并且复合过程在真空中进行有关。丹麦的 Plackett 等(2003)用聚乳酸薄膜与黄麻纤维毡用层压的方式制备了复合材料;新西兰的 Peterson等(2002)用2 层无纺织木纤维毡与Biopol 粉采
20、用3 层叠加的层压方法经热压而制备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热压温度、压力及时间和添加剂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温度为 210 e 时的结果明显好于 240 e 的热压结果,而且热压温度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显著。关于复合工艺的研究,往往只是根据研究者的研究内容进行选择,而对于不同复合工艺的可行性及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的比较相对较少。根据可查到的文献,只有意大利的 Zini 等(2004)曾对层压法与共混捏合法 2 种方法制备的亚麻P 聚乳酸复合材料(亚麻体积含量 15%20%)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层压法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从复合材料的性能来看,随着纤维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
21、度等通常增加(Shibata et al.,2002),但是也有不同结果,如Lee 等(2006)用熔融捏合再热压方法制备的竹纤维P PLA 及竹纤维P PBS 复合材料中,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都随着纤维含量增加(从 10%到 50%)而下降;Kim 等(2005)的研究结果也是如此,随着纤维含量增加,稻壳及木纤维与 PBS 复合材料的强度都有所下降,而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均高于未增强塑料,随竹纤维含量增加而增加。结果的不一致,除了与塑料材料的本身强度性能有关外,和所采用的纤维复合方式及天然植物纤维材料和高分子塑料的相容性也有关系。213 复合机制及影响因素对于天然植物纤维与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复合机
22、制,除了两相界面结合机制外,可生物降解高分子在复合材料的中结晶行为、降解机制、影响因素是更受关注的方面。Lee 等(2004b)对马来酸酐酯化竹纤维增强竹纤维 P PBS 复合材料的结晶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马来酸酐酯化竹纤维对复合材料中 PBS 相的结晶行为有明显影响。从复合材料中 PBS 的等温及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表明:马来酸酐酯化竹纤维比未处理竹纤维有更好的成核作用,并对PBS 结晶生长方向产生更多的限制作用。另外,Lee 等(2003)还在马来酸酐酯化竹纤维对竹纤维P PLA 复合材料的吸水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复合材料的热流变和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来酸酐酯化竹纤维对复合材
23、料的熔点及结晶温度有一定影响,偏光显微镜分析表明复合材料中 PLA159 第 1期郭文静等:天然植物纤维P可生物降解塑料生物质复合材料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晶核尺寸随着马来酸酐酯化竹纤维的加入而变小。聚乳酸是易水解的,而且聚乳酸的水解与所处温度及水分环境有关(Li et al.,1999),Ho 等(1999)的研究表明:随着 PLA 所处环境湿度增加,PLA 的降解率明显增加。所以在生物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复合材料的水分是否会使 PLA 降解率增加值得关注。Wang 等(2002)曾报道了淀粉含水率对含有二苯亚甲基二异氰酸酯(MDI)的麦淀粉P PLA 共混物性能的影响,从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
24、明:淀粉含水率在 10%20%之间时,含水率对淀粉与 PLA 的界面结合有明显影响,而且材料的力学性能随淀粉含水率升高而明显下降;但是,他们认为水分的影响作用主要是因为水分子抢先与 MDI 分子发生反应,而削弱了MDI 与淀粉和 PLA 的作用,至于水分对PLA 的作用没有进行研究与探讨。214 天然纤维与可降解塑料复合材料性能改善为了改善天然植物纤维材料与生物降解塑料的相容性,主要借鉴普通塑料与天然植物纤维材料的复合,用各种方法改善生物质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界面性能。1)植物纤维酯化改性 主要是通过对天然植物纤维表面进行化学改性,改变纤维表面官能团,增加纤维表面可生物降解塑料相容性。Le
25、e 等(2004a;2004b)先后开展了用马来酸酐酯化处理竹纤维分别与 PBS 和PLA 制备生物质复合材料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入 5%经马来酸酐酯化处理竹纤维后,竹纤维P PBS 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由 21MPa 增加到 28 MPa。2)耦联剂 目前所采用的耦联剂有马来酸化系列和脂肪族等。Lee 等(2006)也对赖氨酸基异氰酸酯(LDI)作为耦联剂对 PLA、PBSP 竹纤维生物复合材料的改进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为加 LDI 后,PLAP BF 和PBS P BF 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耐水性能和界面结合性能都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聚合物基质与纤维间的交联,热流动性变得困难。2 种复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然 植物纤维 生物降解 塑料 生物 复合材料 研究 现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