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二五规划”,浅析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十二五规划”,浅析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十二五规划”,浅析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就业空间 【论文摘要】十二五规划召开之际,国家乃至各级各地都将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促进社会就业,解决就业难问题的重中之重。当前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大学生就业空间狭小,很多大学生“毕业以为着失业”,就业矛盾十分尖锐,各级各地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来促进大学生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对于促进社会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从大学生、就业单位、学校、国家政策等方面,前不久,十二五在京隆重召开,为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描绘宏伟的蓝图的同时,也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情,制定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计划,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
2、水平的提高,社会和谐稳定及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十二五规划中,解决“民生”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医保和养老保险力度,促进社会就业等等都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十分重视。当前中国社会,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失业人口也在逐步增多,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如何变人口大国成为人才大国,从而解决国内居民就业,关系着国家的稳定,人民的安居乐业,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大学生对于社会发展的先导作用,解决大学生
3、就业难,促进社会就业不仅是我们政府要考虑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个有志的中国人应该去考虑问题。下面我就如何促进我们大学生就业这一问题,谈谈自己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当然这只是我个人观点,不到不妥之处,还望老师和同学们不吝赐教。一、高校毕业生数量与就业现状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教育规模与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扩大和增加,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高达人数631万人,相对于2005年的333万高校毕业生而言,总数将近翻了一番。甘肃省公办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人数244700人,统计显示截止2010年,全省有17.5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待就业,总量创历史新
4、高,比上年增长近万人。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我国2009届高校毕业生签约率达到45%(该数据截至六月份),仅有275万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中国社科院就业问题专家陈光金分析,历年约有150万大学生未实现就业,将对今年的毕业生形成空间挤压。但中国经济时报在2009年发布了一条来自国研网、电子人才网、 NB327 望2002/19、新华网、卫生部网站的人才缺失统计信息:中国IT人才年缺口100万,IC卡设计人才缺口25万人,技工人才缺口1000万人,中国奇缺条码人才300万人,物流人才缺口600万人,护士人才缺口100余万人,外贸人才缺口超过100万人,软件测试人才缺口30万40万人,“绿
5、色人才”(即环保技术人才)缺口1000万人,中国汽车人才缺口80万人,心理咨询人才缺口近20万,电子商务人才缺口200多万人一个调查表示中国大学生适应外企和在国际环境中工作的竟然不足10%,这个数字低于印度。这个调查还表明,中国的外企和合资企业如果在大学生质量达标的情况下每年可以录用70%的大学毕业生,这个数字也包括大专,如果算上国企和私企,那么中国反而要在外国招聘大学生了。单从数量来看,中国无疑是一个“人才”大国,但相对于当前我国人才缺失数量来说,我想容纳这点“人才”应该没有任何悬念吧。那为什么在国内媒体上每天都有“大学生卖肉”、“大学生当小贩”的消息吸引众多眼球,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
6、国家和民众关注的焦点,被摆在“两会”及十二五规划等重大会议上呢? 二、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1、历史原因:我国现阶段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数量多,社会发展水平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失业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加之毕业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各类社会组织一时难以容纳,从而出现“毕业意味着失业”的现实状况。2、社会原因:优胜劣汰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企业间的竞争更是如此,企业为了求得生存,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不断的进行制度改革、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劳动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竞争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企业的兼并、破
7、产,劳动资源(关键是劳动力)的重新配置等问题,但企业不会因为没有高素质的劳动者而饥不择食,所以,劳动者要想在企业中继续长期的干下去,就必须不断的熟练和钻研专业技术、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以适应企业发展需求。随之人才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同时,信息化、科技化时代的到来,高新兴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社会生产结构的逐步调整和转型,对人才及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的“批量生产的大学生”科学技术、职业技能素质不够高,相对其他发达国家的人才而言还很有一定差距,致使很多人不能适应市场需求。3、政策原因:(1)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视国民素质教育,大张旗
8、鼓的普及义务教育,随着教育规模和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扩大,使得中国人民受教育的程度得到了很大提升,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提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支持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发展,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提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才强国”,“改进人才管理方式,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我省“省委、省政府科学判断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要求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充分认识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工作大局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准确把握当
9、前就业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立位促进就业增长”等一系列方针政策,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抓好省内外两个市场,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通过国家在人才引进、选拔、培养、使用、管理上实施的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及我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的这一举措足以说明,我国是一个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国家。但在我看来,虽然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无不重视教育、重视人才,但实施这些政策措施结果确与我们的初衷并未完全达成一致,或者可以说离我们想看到的结果差距甚远。因为教育规模、教育资源是扩大了,国民受教育的程度是大幅度提升了等等,这
10、些事实都无可否认,但教育质量、国民素质和人才质量我认为并没有随教育规模的扩大儿逐步上升,可不可能和国民受教育程度成正比。我们的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只是在盲目的扩大所谓“人才”的数量,我觉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安抚民心,做给老百姓看的。而这样的“人才”能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能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或者说,这样的“人才”能不能在国家建设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的人才强国战略何时才能实现,说真的我得给这样的“人才”打一个大大的“?”。当然,正如我前面所说,这只是我个人观点,十之八九是以偏概全,但我想说的是若那剩下的十之一二,能有幸被我们的领导看见的话,我希望能够警醒他们,引起他们的反思,
11、千万不要被眼前那一连串数字也就是所谓的成绩蒙蔽双眼,其实形势真的不容乐观。(2)应试教育是误区,学历不代表能力。有人说:人活一生就是为了几张纸,是这样么?我觉得有不少人真的是这样,辛辛苦苦几十年,换来的就是几张的毕业证、学位证、荣誉证、获奖证但我想说的是学历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学问、更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能力。大学不仅是让我们掌握一门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主动分析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算你把所有的书本吞进肚子,就算大学期间每次期末考试得第一名,也绝不可能保证你在工作中脱颖而出。这也就是我们很多大学生,“毕业意味着失业”的原因。我们实施应试教育结果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越开越狭小,人才找不到合
12、适的岗岗位,而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其实并不是就业渠道少,就业面窄,真正原因在于我们的人才并不是真正的人才,尽管很多企业都敞开大门,以优越的待遇等待着我们,但我们却无法适应工作,更没有能力去接受社会给予我们的工作。4、根本原因:大学生自身素质太差。一个调查表示中国大学生适应外企和在国际环境中工作的竟然不足10%,这个数字低于印度。这个调查还表明,中国的外企和合资企业如果在大学生质量达标的情况下每年可以录用70%的大学毕业生,这个数字也包括大专。如果算上国企和私企,那么中国反而要在外国招聘大学生了。所以说,根本原因是我国大学生自身素质实在太差了。中国大学生主要欠缺的能力是:团队协作能力;交流能力
13、(包括语言能力);独立精神;创新精神;远见和视野。而这些能力在中国的大学基本上不可能得到锻炼。中国的人才结构不是一个金字塔形,大学生虽然多,但质量低,而国家过分给大学投资导致职业教育落后,工人数量和水平严重不足,导致了白领低,蓝领更低的尴尬局面。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如果给你这样两道试题:“中国最不缺少的是什么?”和“中国最缺少的是什么?”而且,要求是两道题的答案必须相同。那你会怎样回答呢?你或许稍加思考,甚至完全不用思考,就说出了答案“人”!我会恭喜你“答对啦!”,不过却也无意中触及到了一个关系到中国国家未来的大问题怎样才能把中国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才大国。虽然国家及地
14、方政府对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制定一系列政策、计划以及具体措施,但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在我看来,应该还应做好以下几点:1、政府、企业、大学生三方面结合,从高校招生模式、教育模式和就业模式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改革。这是一种解决中国当代教育体制,与社会市场需求之间矛盾的一种长效发展机制。这种改革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来摸索,所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任重而道远,但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问题,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途径。十二五中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质量评价、考试招生制度”。这是提高我国办学质量、教育质量,人才素质的重要举措。2、鼓励和支
15、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中国五千年的传统就是教育我们保守,当代大学生站在社会前沿的观念,还在许多人头脑中根深蒂固。举个例子,如果现在给你五千元或者借你一万元让你进行自主创业,五年内,你可以在还清一万元的基础上在赚一万元,但你有50%成功的机会,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会选择前者。这中拒绝风险的思想在大学生的择业就业中一直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公务员考试才会如此爆满。但自主创业的确是大学生就业一个很重要的增长点,所以,国家也应在政策等方面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保护力度;各高校应该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引导力度。从而真正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3、调整就业思路,拓宽就业渠道
16、。有人说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的确如此,我们很多大学生到大四就业的时候,才抛开书本,寻找就业途径,即使你暂时找到工作,好景也不会太长,因为用人单位看重是你的工作能力、实践能力,而并非你费劲全力得来的捧在手中的几个证。当机会就在眼前,会因为你没有能力去接受、去适应导致机会一次又一次的与你插肩。其实,社会提供给我们的就业空间十分的宽阔,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接受着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自己肯努力、不怕苦,一定会有一番大的作为。我们
17、都知道近年来从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报名人数大幅增加的情况,虽然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沉重,有的新闻媒体分别用“就业寒流”和“就业的冬天”来描述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但我想既然公务员考试竞争如此激烈,我们都敢去在千军万马中挤着过那独木桥,相信我们的能力一定不弱吧。既然我们拥有参加这“天下第一考”的信心和能力,最后考个一塌糊涂、遍体鳞伤,何不另辟捷径根据自己的性格、特长、专业去寻找一个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职业呢?实现成功的方式很多,我们为什么不去按自己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非得一味的效仿别人呢?有调查表明对于自己的择业方向,绝大多数大学生把“事业单位”作为首选,占60%。从中可以看出,
18、多数大学生仍把“工作稳定、待遇好”的事业单位作为自己的最理想的就业方向。除了事业单位,外资、合资企业也是大学生最青睐的就业单位,分别为36%、31%。而选择私营民营企业的大学生最少,仅占14%。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凡事业成功人士,无不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在自己的事业中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放下自己的虚荣心,摈弃自我期望值过高的错误思想,这样就不会在择业时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4、选择职业技能培训。社会需要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实践能力的人,很多大学生抱怨,大学生刚毕业哪又什么实践经验,工作经历,抱怨社会的不公平。但我们的大学生的
19、大学生活究竟是怎样度过的呢?一个班级,在学校里面经常参加活动,有组织经验的学生大概有五分之一,不仅在学校里面参加活动,同时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大概只会剩下十分之一甚至更少了。我相信这十分之一的人是不会过于担心找不到工作的,有自身的能力,找不到工作还会有很多的出路。其余的人整天都干些什么呢?吃饭、睡觉、玩电脑、谈恋爱。四年时间就是这样过去的。在校大学生如果把抱怨社会,抱怨时代的时间用在增加实践经验,提高自身能力上面,我想,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也是一种帮助吧!失去的时间和机会是没有办法挽回的,不过认识到现在的处境和自身的不足就是一个新的开始,所以选择一个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平时多参加一些职业技能、交际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及时对自己进行“充电”,这样当我们离开校园,步入社会时就不会过于担心无法就业。 当然,以上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看法、原因分析以及制定的对策,只是我的一己之见,由于自身掌握知识有限,目光短浅,思想不成熟。不能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做一全面、透彻、正确的分析,现实意义并不是很强,其中也有很多不足不到之处,甚至很大一部分内容与现实还存在偏颇,所以,不妥之处,望老师和同学们多多批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