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对.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对.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DOI:10.3724/SP.J.1096.2013.20556电纺 Pd 纳米粒子/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研究郭乔辉摇 黄建设摇 由天艳*(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22)摘摇 要摇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含有乙酰丙酮钯(Pd(Ac)2)前体的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经 H2还原和 900 益碳化处理得到了 Pd 纳米粒子负载的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Pd/CNF)。此方法中,CNF 的制备和 Pd纳米粒子的形成是同步进行的,无需对碳载体进行任何预处理,实现了纳米粒子负载 CNF 的一步制备,简化了实验步骤的同时确保 CNF 载体骨架
2、的完整性。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表明,大小均一的Pd 纳米粒子牢固地分散在 CNF 表面,其粒径约为60 nm。X鄄射线衍射(XRD)和 X鄄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 Pd/CNF 的晶体结构。Pd 纳米粒子以单质态形式存在,具有面心立方体结构。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计时电流法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 Pd/CNF 复合材料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情况,Pd/CNF 对甲醇氧化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优于商业化 Pd/C 催化剂。关键词摇 静电纺丝;Pd 纳米粒子/碳纳米纤维;甲醇氧化;燃料电池摇 2012鄄05鄄28 收稿;2012鄄09鄄03 接受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
3、金(Nos.21155002,21105098)资助*E鄄mail:1摇 引摇 言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由于其燃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操作温度低和比能量高等优点,适合于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和电动车等小型便携式电源,是一种较有发展前景的燃料电池1,2。目前,甲醇的电化学氧化主要以 Pt 催化剂为主,但 Pt 的高成本及存在“甲醇渗透冶和 CO 中毒等缺点制约了其在DMFC 中的实际应用3。而 Pd 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对醇类化合物(如甲醇和乙醇)的氧化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且 Pd 成本比 Pt 低4,5。因此,Pd 催化剂在碱性 DMFC 中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催化剂载体的结构和性质(如
4、表面的官能团、石墨化结构和活性位点等)均对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6。一些常用的碳载体(如炭黑、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和石墨烯等)7,8由于表面具有化学惰性和疏水性,在负载金属催化剂前,需对其表面进行功能化处理(如强酸氧化处理9或表面活性剂修饰10)。这些表面功能化处理在提高金属粒子的分散性的同时也会降低载体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且金属粒子在长期使用中容易脱落6。因此,发展一种对催化剂载体无破坏性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静电纺丝是一种利用聚合物溶液在强电场中进行喷射纺丝的加工技术,所制备的纤维直径一般在10-910-6m 之间,是获得纳米尺寸纤维的有效方法之一11,12。在纺丝过程中,通过
5、选择合适的溶剂、聚合物和金属前体等可制备出各种复合纳米纤维。本研究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含有乙酰丙酮钯(Pd(Ac)2)前体的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然后经还原和碳化处理得到了 Pd 纳米粒子/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Pd/CNF)。这种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电活性面积和良好的导电性,可作为理想的电极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鄄射线衍射(XRD)、X鄄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循环伏安法(CV)和计时电流法等对 Pd/CNF 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相对商业 Pd/C 催化剂,Pd/CNF 复合材料对甲醇氧化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性能。2摇 实验部分2.1摇 仪器与试剂场发射扫描电
6、镜图(SEM)由 Hitachi S4800 SEM 仪器测量,加速电压为 20 kV;透射电镜(TEM)采第 41 卷2013 年 2 月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分析化学(FENXI HUAXUE)摇 研究报告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第 2 期210 214用 JEOL鄄2000EX 在200 kV 下进行测定;X鄄射线衍射(XRD)分析在 Bruker D8 ADVANCE 仪器上进行,采用 Cu K琢l 射线源(40 kV,40 mA);X鄄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
7、析采用 Escalab鄄MKII 能谱仪,以MoK琢 为射线源;电化学实验在 CHI 832 电化学分析仪上进行;采用三电极体系,即 Pd/CNF 糊电极(PdCFP)或商业化钯碳(Pd/C)修饰玻碳电极(Pd/C鄄GC)为工作电极;Pt 丝为辅助电极;Ag/AgCl(饱和KCl)为参比电极。聚丙烯腈(PAN)、乙酰丙酮钯(Pd(Ac)2)、商业化钯碳(Pd/C,10%)和 N,N鄄二甲基甲酰胺(DMF)均购于 Aldrich 公司;Nafion 溶液(5%,Fluka 公司);H2SO4、KOH、甲醇和石蜡油(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2.2摇 Pd/CNF 复合材料的制
8、备Pd/CNF 碳复合材料是将电纺 Pd(Ac)2/PAN 复合纳米纤维高温碳化得到。制备过程如下:(1)纺丝溶液的配制:用 DMF 配制 10%PAN 聚合物溶液,60 益 加热 6 h 使其充分溶解;将占 PAN 的 15%Pd(Ac)2加入上述溶液,搅拌至形成均一的纺丝溶液;(2)电纺 Pd(Ac)2/PAN 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纺丝过程中,喷丝头和收集板的间距为 30 cm,电压为 30 kV,即喷丝头和收集板之间的电场强度为100 kV/m,将配制好的纺丝溶液电纺并收集在铝箔纸上;(3)电纺 Pd(Ac)2/PAN 复合纳米纤维的还原与高温碳化:在250 益褪火3 h,部分氧化 Pd
9、(Ac)2/PAN 复合纳米纤维;以5 益/min 的速度升到500 益,在该温度下通入 H2鄄N2(1颐2,V/V)混合气体 2 h,以稳定 PAN 纳米纤维和还原 Pd2+;再以 5 益/min 的速度升到 900 益,在该温度下恒温 30 min,之后冷却到室温,得到 Pd/CNF。对照实验用纯 CNF 按上述方法制得。2.3摇 电极的制备Pd/CNF 糊电极(PdCFP)是通过混合 Pd/CNF 和石蜡油制得。将 Pd/CNF 和石蜡油以 70颐30(w/w)的比例均匀混合,然后填入玻璃管(内径为 2 mm),填实压紧后将一段铜丝插入碳糊中充当导线。将制备好的电极在称量纸上打磨至光滑,
10、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以待用。由于 Pd/C 颗粒较大,不宜制成碳糊电极,所以将其修饰于 GC 电极上:首先将 GC(直径为 3 mm)电极依次用 0.3 和 0.05 mm 的抛光粉进行抛光,冲洗后分别用水、乙醇和水各超声 3 min,然后用 N2吹干,滴加 5 mL 2 g/L Pd/C 于 GC 上,待溶剂挥发后,滴加 5 mL 0.5%Nafion 溶液,干燥后待用。3摇 结果与讨论3.1摇 Pd/CNF 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表征Pd 负载的 CNT/CNF 复合材料已广泛用于加氢反应和 Heck 耦合反应13等化学工艺中。由于其较高的电催化活性,此类复合材料也广泛用于生物传感和燃料电池
11、14中。这些复合材料的制备,通常需要两个步骤,即:先合成 CNT 或 CNF 基底并经强酸等氧化处理或表面活性剂修饰;然后在基底上负载 Pd纳米粒子。本研究将 CNF 基底的合成与 Pd 纳米粒子的负载整合为一步,即电纺 PAN 纳米纤维经高温碳化形成 CNF 的同时 Pd2+经还原和高温处理也形成了 Pd 纳米粒子。此方法在简化制备过程的同时,能获得纯度高、稳定性好且 Pd 纳米粒子高度分散的 Pd/CNF 复合材料。实验采用 SEM 和 TEM 对 Pd/摇 图 1摇 Pd/CNF 复合材料的 SEM(A)和 TEM(B)图Fig.1摇(A)SEM and(B)TEM images of
12、Pd/carbonnanofibe(CNF)compositeCNF 复合材料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如图 1A 所示,CNF 直径为 300 500 nm,长度可达几十微米,大量Pd 纳米粒子均匀地分散在 CNF 表面。图 1B 显示 Pd纳米粒子直径约为60 nm,并且牢固地镶嵌于 CNF 表面,因此,Pd 纳米粒子不容易从复合材料中脱落。对 Pd/CNF 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进行了 XRD 表征,如图 2a 所示。在 2兹=40.42毅,46.46毅,68.51毅,82.24毅 和 87.23毅 处出现的衍射峰分别对应于 Pd(111),Pd(200),Pd(220),Pd(311)和 Pd(2
13、22)晶面衍射峰(JCPDS,No.65鄄2867),表明 Pd/CNF 复合112第 2 期郭乔辉等:电纺 Pd 纳米粒子/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研究摇 摇材料中 Pd 纳米粒子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此外,通过 Scherrer 公式:d=K姿/茁cos兹 和 Pd(111)晶面衍射峰的半峰宽可以计算 Pd/CNF 中 Pd 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其中 d 为粒子粒径(nm);K 为常数(0.89nm);姿 为 X鄄射线波长(0.15 nm);茁 为半峰宽;兹 为 Pd(111)晶面对应的衍射角。计算得到 Pd/CNF 中 Pd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 62.58 nm,这与 TEM
14、 结果基本吻合。图 2b 是 Pd/CNF 复合材料的 XPS 谱图。在电子结合能为 334.94 和 340.15 eV 处分别出现了Pd 3d5/2和 Pd 3d3/2所对应的特征峰,且与单质态 Pd 的标准结合能一致,表明所制备的 Pd/CNF 复合材料中 Pd 纳米粒子呈单质态而未被氧化,这与 XRD 测试结果一致。图 2摇 Pd/CNF 复合材料的 XRD 谱图(a)和 XPS 谱图(b)Fig.2摇 XRD pattern(a)and XPS spectrum(b)of Pd/CNF composite3.2摇 Pd/CNF 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表征图 3 是 PdCFP 和 Pd/C
15、鄄GC 电极在0.5 mol/L H2SO4溶液中的 CV 图。在-0.20 0.05 V 电位范围的氧化还原峰对应于氢的吸附脱附峰;在 0.5 1.2 V 电位范围的氧化电流对应于 Pd 的氧化;0.40 V 处出现的还原峰为 Pd 氧化物的还原峰。Pd 氧化物还原过程中的电荷量可用于计算 Pd 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面积(ESA)。本研究中,ESA 是通过积分 Pd 氧化物的还原电量并除以单层 Pd 氧化物的还原电量(424 mC/cm2)得到15。计算得到 PdCFP 电极的 ESA 为 0.21 cm2,是其几何面积(0.031 cm2)的 6 倍多。ESA 的增大可能是由于 Pd/CNF
16、 复合材料呈三维多孔,网状分散在电极表面。这种多孔的网状结构不仅能够显著增大电极的有效面积,而且有利于分析物的扩散,从而提高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另外,PdCFP 电极的 ESA 比 Pd/C鄄GC 电极(0.32 cm2)小,可能是 Pd/CNF 中大的 Pd 纳米粒子所致。利用 CV 法考察了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从图 4 可见,未负载 Pd 的 CNF 在-0.8 0.4 V 的电位扫描范围内对甲醇氧化没有催化效果,而 PdCFP 和 Pd/C鄄GC 电极对甲醇氧化均表现出一摇 图 3摇 PdCFP 和 Pd/C鄄GC 电极在 0.5 mol/L H2SO4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图,扫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纳米 纤维 复合材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