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食品医药工业调整振兴规划.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威海市食品医药工业调整振兴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威海市食品医药工业调整振兴规划.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威海市食品医药工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2011年)一、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现状1.经济总量增长较快。2008年,全市食品医药工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471户,实现销售收入1011.5亿元,利税82.2亿元,利润56亿元。其中,食品工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452户,实现销售收入922.6亿元,利税66.6亿元,利润43.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3%、14.2%和15.2%。医药工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9户,实现销售收入88.9亿元,利税15.6亿元,利润12.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3.3% 、50.9%和63%。食品医药工业已经成为全市工业发展速度最快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2.产品结构不断优
2、化。我市食品医药工业门类体系比较齐全。食品工业已涵盖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三大类,主导产品有植物油、海洋食品、乳制品、花生制品、焙烤食品、调味品、冷冻饮品、粮食酒、啤酒、葡萄酒、矿泉水、浓缩果汁、软饮料等上千个品种,水产加工食品、浓缩果汁产量居全国首位,形成了以好当家集团、泰祥集团等骨干企业为支柱的食品工业体系。医药工业是我市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主导产品有化学原料药及制剂、新型中成药、医疗器械、海洋生物及基因工程药物等十大系列两千多个品种规格,一次性输液器产量居国内首位,形成了以化学制药为基础、医疗器械为主导、中成药物为补充、海洋生物医药为后续的医药工业生产体系。3.企业整
3、体素质明显提高。威高集团的“洁瑞”商标、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伊可新”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4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32个品牌产品获得山东省名牌产品称号。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全部通过了GMP认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中心建设不断加快,全市食品医药工业已建成1个国家级、3个省级、17个市级技术开发中心和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的专业研发队伍不断扩大,技术开发能力、设备装备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4.存在的问题:一是结构不合理。传统、低技术含量、同质竞争的产品多,名、优、特、新产品较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少,创新药物少。规模总量小,缺少大的龙头企业,品牌带动
4、力弱。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更新改造和科技开发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特别是食品医药方面的专门人才、学科带头人匮乏,科技成果水平不高,转化率较低。三是海洋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海洋保健品、海洋药品发展滞后,海产品综合利用率较低,精深加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二)面临的形势1.食品工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国外贸易壁垒和食品安全事件等影响,食品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但食品工业是一个刚性消费产业,国内外市场需求平稳增长的基本态势不变;随着国家扩大内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粮食生产将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在应对危机和贸易壁垒过程中,食品企业自身素质和和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这些都为食品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
5、空间。2.医药工业。国家大力关注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医疗改革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医疗和社会事业投资成为重点领域,将强力拉动医疗和药品消费的增长,预计新增市场需求每年在1700亿元左右,医药产品内需市场增长潜力较大。二、任务目标到2011年,食品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400亿元,利税90亿元,利润60亿元,年均分别递增15%、12%和10%;医药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利税24亿元,利润20亿元,年均分别递增18%、15%和18%。食品医药工业规划发展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1个,过50亿元的企业1个,过10亿元的企业5个;新建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1个,省级技术开发中心2个。三、发展重点(一)
6、食品工业。与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相结合,实现四个突出,即突出资源优势,突出技术创新,突出优势企业集团,突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生产工艺流程,使食品工业向规模化、优质化、营养化、方便化、保健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和营养保健食品,重点发展适宜利用本地丰富资源的特色食品。1.蓝色海洋食品。以荣成市海洋食品加工城及沿海各大海产品加工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以“海洋三品”为主的海洋食品,重点抓好好当家、泰祥、宇王、石岛、海之宝等水产加工园的建设,到2011年使水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成为国内较大的水产品
7、出口加工基地。突出抓好低值鱼、虾、贝类等产品的精深加工,精深加工率由现在的75%提高到80%以上。采用生物新技术提高海藻类、海珍品的附加值,加大荣成海带和威海刺参原产地品牌保护力度,以荣成俚岛水产集团、高家水产公司、寻山水产集团等企业为重点,通过先进的技术促进海藻类食品增值,着力开发盐渍海带菜、焙烤即食海带菜、紫菜、藻粉、藻面、昆布丝、昆布片等产品,使海藻类食品的深精加工量占海藻类水产品总量的60%以上,到2011年海藻类产品产量达到45万吨,把我市建成中国最大的海藻加工基地。2.绿色农业食品。大力发展果品加工业、粮油加工业、花生制品业和蔬菜加工业。以山东鲁菱果汁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依托,搞好果汁
8、饮料深加工;以华隆(乳山)食品工业公司等花生制品骨干企业为依托,进一步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研究开发花生蛋白、花生乳、花生酪、脱脂花生粉、精炼食用油等系列化产品;以清华紫光科技开发公司为依托,加大投入,搞好规划,稳步发展无花果综合加工业,形成绿色食品新的特色产业。搞好绿色无公害、无污染蔬菜基地建设,加大投入,推广工厂化种植,引进国外先进的种植和加工技术,大力发展速冻蔬菜、脱水蔬菜、净配菜、菜卷、菜汁等绿色环保有机蔬菜制品。3.乳制品。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全面推广机械化挤奶和集中挤奶模式,从源头上提高生鲜乳质量。大力开发生产巴氏奶、发酵奶、果汁奶、蔬菜奶、酸奶等“专、精、特、
9、新”产品,加快发展干酪产品,积极研究开发“有机奶”、“免疫奶”等营养性乳制品和高附加值乳制品,重点抓好嘉盛乳业、鹏程食品、龙鹏乳业等骨干企业的规模化生产。4.饮料酒产品。坚持“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果酒转变”的调整思路,推进饮料酒产业快速发展。重点支持山东颐阳酒业和威海卫酒业有限公司发展优质粮食酒,通过采用先进的勾兑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白酒的质量档次,努力将“文登学”和“威海卫”牌白酒培植成优质名牌酒;支持“威海卫”等品牌啤酒的规模化生产,提高啤酒质量,使啤酒年产量达到30万吨;支持威海卫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加快发展,积极开发葡萄酒系列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威海市 食品 医药工业 调整 振兴 规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