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坝中心学校发展规划(正式稿).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坝中心学校发展规划(正式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坝中心学校发展规划(正式稿).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望江县新坝中心学校发展规划(20082011学年度)新 坝 中 心 学 校2009年4月目 录第一部分:背景分析1、学校基本情况2、学校发展优势3、制约学校发展的因素第二部分:发展目标1、学校总体发展目标2、学校培养目标3、阶段发展目标第三部分:发展领域及策略1、均衡发展2、学校管理3、课程建设4、队伍建设新坝中心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082011学年度)第一部分:背景分析一、学校基本情况望江县新坝中心学校位于望江西北边陲的高士镇洗粉村,座落于素有 “家住望江、命在西圩”的大西圩。学校创办于1948年,时称望江四小,本地称为檀祠小学,初址即现在的新坝中学,1968年搬至现址。现在,学校本部占地
2、面积已扩大至1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已达3700余平方米,在校生580余人,教师29人,覆盖人口达14000余人;所辖村小七所,在校学生1200余人,在岗教师61人,学区覆盖人口28000余人。二、学校的发展优势1、合理的网点布局和得到较大改善的办学条件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近几年,中心学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布局调整工作进展迅速,学区小学网点数已由过去的十八所调整为现在的八所。从而使学区学校网点布局更趋合理,学区小学教育资源得到极大的整合和更加合理的配置,为学区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在项目资金的支持下,中心学校本部
3、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得到大幅度增加,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师的工作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特别是的互联网的接入、农远工程的实施、学校网站的建立以及数字广播系统的开通不但使学校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更重要的是为师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为师生的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再次,龙口小学、大墩小学、余山小学、正东小学、老林小学等五校通过实施危改工程,彻底消除了学校的危房。其中龙口小学、大墩小学的整体搬迁还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就近入学。同时,学区内各小学在国家农远工程实施的基础上通过装备电脑,开通宽带,使各小学专用的光盘播放室升级为简单的多媒体网络教室,从而使农村小学的广大师生不但能够初步享受现代信息技术成果,而
4、且能综合使用各种教学资源以及学习资源。2、比较完备、成熟的学校管理制度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多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建立促进整个学区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学校管理机制。首先,努力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事管理机制,不但使学区内小学教师资源得到相对合理配置,而且结合学校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制度,使教师评价基本实现主体多元、要素多样,具有发展性。其次,初步形成了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尽快让新的教学理念进入课堂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和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以及促进学生成长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再次,通过建立促进农村小学均衡发展的学校评价体系,努力促进学区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3、实施素质教育的课
5、程体系建设初见成效;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多年来,我校一直将课程建设作为推进学区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的重中之重,并且构建符合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已初见成效。首先以着力培养学科教师为突破口,开始按计划、有步骤地均衡设置国家课程;其次,在努力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同时,已经在有意识的进行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以此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再次,在进行校本课程积累的基础上,积极尝试开发校本课程。4、符合本校实际的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活动机制基本建立;为使我校的教研活动机制能进一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以及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我校已经顺利的将过去行政型、粗放型、松散型的“学区教研组联校教研片各村
6、小”三级教研网络重新构建为学科建设型、知识管理型的“学科组教研组备课组”三级教研网络,使我校的教研组织结构更加有利于学校的学科建设、课程实施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校和教师的知识管理能力1。5、厚重的沉淀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文化底色新坝小学人在60年的办学历程中,秉承“诚信厚德、博学善思”的校训,厉精图治,自强不息,逐渐形成了“务实求真、开拓创新”的校风、 “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的教风、 “自主合作、乐学善学”的学风。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在“民主、均衡、和谐”的办学理念引领下, 确立了“以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基础,以优质的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为核心,以科学的
7、管理为保障,促进学区小学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目标,学区小学教育已步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三、制约学校发展的因素1、现实的社会环境制约着学校的内涵发展;新坝学区历来就有“文化之乡”的美誉,而且自古就有“富不丢书”的古训。但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使思想活跃的新坝人在经济上充分得到实惠的同时,也使他们从反向深深认识到人的文化素质并不能与挣钱成正比,从而使得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而且,“有钱挣”对他们产生的刺激和诱惑也使他们“为能挣更多的钱”而不顾一切,包括放弃对子女的责任。特别是撤乡并镇以后,政府对撤并地区的管理力度相对过去大大减弱,诸多不良社会风气抬头,学生学习、生活的社
8、会环境质量相对下降,社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凡此种种致使学校教育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最终还将导致学校所倡导的先进文化与落后的地区文化之间形成突出矛盾,从而影响和制约着学校内涵的发展。2、缺失的家庭教育和大量的流动生出现使学校教育面临严重的挑战据我们统计,新坝学区有80%以上的小学学生家长常年打工在外。虽然“打工潮”带来了农村的经济繁荣,但却使大量的农村儿童从幼儿开始就接受“隔代教育”或者“托管”,致使家庭教育缺失,家校难以沟通。更有甚者,还有许多年青父母由于常年在外居无定所,导致很有一部分儿童处于“游学”状态,使农村小学流动生大量增加。由此给农村小学教育和管理带来了许多无法回避的矛
9、盾和问题。3、结构不合理的教师队伍成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我校现有教师90人,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40%,年龄最小的27岁,最晚参加工作的时间是2002年,整个教师队伍处于胶着状态,很难呈现新的生机和活力;加之现行过于悬殊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造成我们农村小学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在所处的社会环境当中相形见拙,大大影响了我校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从事教育工作的信心,从而成为形成我校教师学习风气下降,专业成长的欲望不强,职业的认同感降低的原因之一;同时,滞后的教育人事管理制度也成为造成教师“职业倦怠”重要原因。以上种种导致我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以及知识结构极不合理,造成教师队伍缺乏生机和活力,
10、致使我校教师队伍整体上对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难以适应;对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运用缺乏信心;对学校所倡导的先进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难以认同,甚至形成矛盾。4、不够开放、不够民主的办学思想成为 “办群众满意的学校”的桎梏多年来,我们学校由于受过去思维定势的影响,总是认为办学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事,是校长和教师的事,与学生家长和普通老百姓没有关系,只是关起门来“教书”、闭起户来“办学”,而且从来没有思考过到底是“为谁办学”、“为什么办学”。社会也从来没有思考过学校“办的是什么学”、“是怎么办的学”。从而导致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分离,难以形成相互沟通的三位一体状态,致使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难以在正面
11、受到家长、社会的普遍关注,更难让群众感到满意。第二部分:发展目标一、学校总体发展目标:探索建立“民主、规范、精细、科学”的人文管理模式;初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学科结构均衡,特色学科建设初见成效;教师队伍结构日趋合理,建立在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的心理基础之上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专业成长模式基本成熟;学区小学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成果丰富。二、学校培养目标:有诚信、会学习,有体魄、会思考三、阶段发展目标:第一阶段(20082009学年):以教代会为主的校内民主管理制度基本成熟;课程建设总体框架初步形成,国家课程校本化进程加快;教师学科结构得到一定改善,校本教研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心 学校 发展规划 正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