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26006.pdf





《国内外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2600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26006.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内外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 众所周知,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绩效管理,绩效考核的目的在于增强组织的运行效率、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推动组织的良性发展,激发其工作热情,确保工作的高效运行,最终是组织和员工共同受益。国外对绩效考核的测评工作起源于 19 世纪 40 年代,当时人们就利用 360反馈的评价模式来对组织绩效进行测评,19 世纪五、六十年代用于领导能力的测评,19 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种测评方法日趋完善,成为企业人力测评和绩效评估的主要方法。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国外许多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的不断进人,推动着越
2、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测评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但大多数企业在对高管人员的测评过程中,主要采用一般测试、个性能力测评和情景模拟测评等方法(主要偏向于定性分析)。这种情况说明我国企业对高管人员的测评方法还不够成熟,也可以说是处于初级阶段。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提高对高管人员的综合测评效果,追求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评价组织的高效性,本文在吸取国内外先进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剖析国内外现有绩效考核成熟经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规范的考核指标体系,把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结合起来,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多维度的综合测评提供参考依据。一、国外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 (一)绩效考
3、核的引进 在国外,罗伯特于 19 世纪采用绩效考核;美国军队引进该形式是在 1813 年,而该国政府是在 29 年之后才引入的。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绩效考核已不能适用于现在的组织。最早提出绩效管理的是美国学者奥布里,在这之后,各国学者开始对绩效管理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1965 年,斯坦利。E.西肖尔最先对企业的绩效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他曾在密执安商务评论这本月刊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该文章指出将所有对企业绩效进行考评的标准以及这些标准之间的关系看成一个金字塔结构。虽然这种观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综合性,但是斯坦利。E。西肖尔忽视了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只关注企业本身的内部因素。(二)全过程
4、绩效管理 20 世纪快进入 90 年代的时候出现了几个代表性观点。首先罗杰斯等人的主要观点是绩效应该从整体进行管理,他们于 1990 年指出在政府里面实施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组成部分是计划、改进和考察。他们认为绩效管理强调目标管理,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指向组织的战略目标,而组织内部的人员并不是其重点。第二种意见认为绩效管理是对下属的工作及成果进行评估的过程。1993 年,安史沃斯和史密斯指出绩效管理是有计划、评估、反馈三个步骤循环的过程.1995 年,Torrington 和 Hall 指出绩效管理是由计划、管理、绩效考察三个步骤组成的。他们认为绩效管理应该以人为核心,管理者应该经常与员工就组织目
5、标、绩效考评等问题进行沟通.第三种意见是第一种意见和第二种意见的归纳,即绩效管理既包括整体绩效管理,又包括下属绩效管理。Story(1993)等人指出,绩效管理周期模型的关键是找准方向。McFee 和 Champagne(1993)指出,绩效管理周期模型注重具体的活动和时间安排.这个观点认为绩效管理将雇员的工作与组织目标联系在一起,有利于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另外绩效管理还激励雇员,激发他们的潜力和创造力,改善组织绩效。此外,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绩效管理研究有很大的作用.维果茨基对心理学和社会学都有所研究,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他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个体的发展水平有两种,一个是个体
6、现在的发展水平,另一个是个体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未来会达到的水平。而“最近发展区”正是上述两者之间相差的部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动态发展,所以绩效管理主张在管理员工的时候,应该积极鼓励员工,因为每个员工都有提高、改进的可能性.在企业中,管理者其实扮演的就是学校里教育者的角色,应激发员工的潜能,关注员工的成长。20 世纪初,杜邦三兄弟在企业里实施财务比率金字塔和投入产出的绩效管理方法。20 世纪 20 年代初,德尔和乔森这些会计学者给出了许多财务指标.由于工业时代的企业是以生产为主,关注生产效率,适合采取财务指标.20 世纪 70年代到 80 年代,卡普兰等学者在他们共同的着作中揭露了
7、单纯采用财务指标的诸多缺陷。只看财务指标,企业容易忽视顾客的需求,短期上虽然效益不错,但是长此以往企业很难支撑下去。(三)战略绩效管理 在全过程绩效管理阶段,学者们发现企业选取关键绩效考核指标是要以企业的战略为基础的。然而他们在选取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之后,并没有很好地运用这些指标,完全脱离了企业的日常运营.1989 年,Keegan、Eiter、Jones 共同提出来绩效度量矩阵,但指标太简单.1991 年,林奇与柯若斯添加了分层次度量,创造出与之前相比有很大进步的 SMART 金字塔。1992年,哈佛大学管理学院 Kaplan、Norton 提出了平衡计分卡这一方法.1996 年,企业将平衡
8、计分卡用于企业中,度量指标是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创新。2001 年,尼利、阿达姆和肯尼利等人给出了绩效棱镜,这是一个度量体系,注重客户、雇员、股东和供应商等参与者,这个体系包括与企业有较大利害关系者对该企业发展及运营情况的意见、计划、过程、掌握的技能以及他们对企业的贡献度,较为复杂.美国管理学家 Robert.S。Kaplan 和 David。P。Norton研究了在传统绩效测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十二家企业,提出了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这是绩效管理理论方面的最新成果,他建议经营者从最关键的 4 个指标来观察企业:顾客角度、创新和学习角度、内部业务流程角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内外 绩效考核 研究 现状 2600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