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1].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灌南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南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1].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灌教发20115号印发灌南县教育事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 知各乡镇中小学,局直各单位:灌南县教育事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党委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希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特此通知。附:灌南县教育事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二一一年一月二十六日主题词:教育 发展规划 通知抄报:市教育局,县政府办灌南县教育局办公室 2011年1月26日印共印80份灌南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2010-1015年)是灌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灌南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进一步加强教育在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促进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科学
2、发展,为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和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教育现状,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成绩与存在问题(一)主要成绩“十一五”期间,全县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被评为省基础教育改革先进县,2007-2009年,连续三年荣获全市教育目标综合考评第一名。1确立优先地位,教育面貌明显变化。全县教育累计投入 22.86亿元,其中县财政性经费投入
3、18.46亿元,实施“合格学校”、“农村初中留守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及“农村合格幼儿园建设”等工程,新建、扩建校舍22.52万平方米,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2完善教育体系,发展水平持续攀升。全县学前三年教育入学率90.8%,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高中段教育入学率9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0.69%。普通教育与职社教育协调发展,创省农科教示范基地4个,省社区教育中心1个,省四星级普高1所,三星级高中2所,四星级职教中心1所,省示范专业2个。3突出内涵建设,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坚持德育为首,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新公民教育扎实有效,体艺四个一工程
4、,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立“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课堂教学全优工程,“学”“教”方式彻底改善,校本课程开发富有成效,高考本科上线数持续攀升,较05年相比翻了一番,中考综合评估连续三年全市第一。教育科研日益繁荣,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我县荣获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4深入教育改革,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实施“教干竞选制、教师聘任制、绩效工资制”人事制度改革,教育活力有效激发,实行“学校公信力、校长影响力、教师作用力、学生提升力”评价体系改革,促进学校全面发展。5坚持以人为本,队伍素质显著提高。围绕“文质彬彬有学识、文明谦逊有修养、文韬武略有能力”目标,大力实施“全员
5、培训、全员读书、全员考试”工程,全面提升队伍素质,积极推进“235”名师培养和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打造核心团队,五年内,培养特级教师2名、市名师4人、市骨干教师63人、市学科带头人6名。小学、初中、高中高一层次学历分别达71.5%、41.2%、4.76%,职高教师本科学历达82.3%。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及在读人员62人。回顾“十一五”期间全县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一是必须坚持教育要主动适应、主动融入、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在服务中把握发展机遇、拓宽发展空间,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二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科学统
6、筹政策、财力、人力等教育资源、统筹结构、规模、速度、效益的辩证关系、统筹城镇、农村及各级各类教育,统筹内、外部力量,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和谐发展。三是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激发教育的生机和活力,解决困难和问题,适应发展的要求。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牢牢把握“育人”这一教育核心问题和本质要求,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推进教育的全面素质化。五是必须坚持把教育发展要求和灌南县情结合起来,把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断优化教育发展的生态环境,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二)存在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县教育虽然发生了深刻
7、的变化,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投入不足仍然是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虽然教育投入总量逐年增加,但由于基础薄弱,部分学校(特别高中校)债务沉重,一些薄弱学校和创建任务大的学校教育投入不足与加快发展的矛盾尤为突出;二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是教育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主要矛盾。随着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求知求技需求旺盛,现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仍显相对不足。三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城区与农村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各类教育之间发展仍不平衡,四是教育发展的体制、环境尚需进一步完善优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临许多困难,社会、家长对实
8、施素质教育的观念存在差异,一些长期困扰教育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舆论氛围需进一步优化。二、发展定位与目标“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实施沿海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强教育强县,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经济结构快速调整,社会结构加快转型,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愿望强烈,人口和生源的变化带来新挑战,对我县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
9、以加快建设教育强县,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建立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为重点支撑,以培养高素质劳动和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重要使命,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努力形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发展健康,水平一流,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格局,为实现县委提出“争创苏北科学发展示范县,争当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争进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奋斗目标作出贡献。(二)总体思路突出一个中心: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为每位教师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锁定两大目标:推进城乡均衡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实施三大战略:主动发展、人才强教、资源优化打造四大品牌:全省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灌南县 教育事业 发展 十二 发展规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