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十二五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划(征求意见).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重庆十二五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划(征求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十二五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划(征求意见).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庆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十二五”规划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划(20112015)(征求意见稿)重庆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二一年十一月目 录一、“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情况4二、“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6三、“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8(一)指导思想8(二)基本原则8(三)工作目标9四、主要任务11(一)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规、政策、标准体系11(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11(三)理顺和完善应急管理与指挥协调机制11(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12(五)规范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工作12(六)加快建立重大危险源监管体系
2、13(七)加快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演练体系建设13(八)加强应急救援支撑保障能力建设14(九)加快建立重大危险源监管体系14五、重点工程15(一)市级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程。15(二)市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程15(三)市安全生产应急综合平台建设工程16(四)重庆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及演练模式研究工程16(五)我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宣传培训方法和体系研究16(六)综合应急管理示范工程17(七)重庆市事故灾难应急救援补偿办法课题研究17(八)事故现场处置程序课题研究工程17(九)市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车配备工程17(十)安全生产综合应急培训演练基地建设工程18六、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1
3、8(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与沟通协调机制18(二)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投入和经费保障制度与财政政策19(三)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标准与规范。19(四)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与人才培养。20(五)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20“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各区县(自治县)、各部门和各单位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工作。通过努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一案三制”建设、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情况加快了全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组织
4、体系建设。目前,全市40个区县已全部成立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明确了职能职责,其中26个区县(自治县)单独设立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14个区县(自治县)应急指挥机构与执法大队合署办公,共有应急管理人员252人。60%的乡(镇)、街道、社区和大型企业等建立了应急管理基层组织,村(居)落实了应急管理专业(兼职)管理人员。全面加强了安全生产预案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了市、区县、镇乡(街道)三级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高标准完成了国家安监总局在我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规范化管理工作试点先行任务,规范了我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提升了应急预案编写质量,加强了预案衔接、预案评审、培训和演练,增强了应
5、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应急管理法制建设初步完善。加强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学习贯彻,切实增强了各级各类人员的法制观念。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纳入了区县和企业领导政绩考核指标内容,落实了应急“一岗双责”制,积极推进了应急标准化管理工作;加强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一是加强了市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市级中心添置了应急救援指挥车1台、日常应急现场工作车1台,配备了日常应急救援装备设施。投入了8500万元,启动了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大楼建设(建设面积13700平方米);二是已经着手了8个区域应急救援指挥分中心建设。綦江县应急指挥中心已建设完
6、成投入运行,万州区和黔江区已列入市委、市政府规划;三是推进了 6个应急救援基地建设。调研工作全部结束,建设方案也全部完成。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全市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已经在2007年完成。2009年进一步加强了全市重大危险源的督查管理工作,完善了“全市重大危险源一张图”,充实完善了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电子地图。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正在进行。按照国家总局的要求,2010年,我们正收集整理全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应急专家等安全生产应急资源数据入库。强化了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建立了以公安消防、解放军、武警为主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依托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煤矿、消防、道路、水上、市政
7、、电力、危化、医疗等10支专业应急队伍为基本力量,组建了综合、矿山、化工、建筑等市级应急救援专家库,有专家86名。不断完善了救援队伍资质管理制度,推动了社区和生产经营单位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了志愿者队伍建设。重点加强了矿山、危化救护等应急装备建设。建立了隐患排查和监测预警工作机制。开展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总结评估工作,对每年事故灾难事件发生发展趋势进行了会商分析,并制定了应对措施。强化应急值守和信息搜集研判工作,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网络,做到了及时、准确、全面收集报送各类信息,为应急预防和处置提供了重要参考;加强了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研究制订了应急管理科普宣教总体实施方案、应急管理宣传活动
8、实施方案、应急管理科普知识新闻宣传方案,加强了区县(自治县)安监局应急管理负责人、有关企业应急管理负责人的培训。加强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了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遇险自救能力;加强突发事故灾难预防和应急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培育了安全科技应急产业体系,应急科技产业园正在研发调研阶段;加强了新技术装备的研发、推广、应用,提高了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的科技含量,提升了安全装备水平,增强了防范突发事故灾难能力。二、“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一是应急管理法制、标准工作滞后,不能满足应急救援实际工作的需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法律依据不充分,规章标准不健全。二是地方应急管理
9、机构建设尚需加强和落实。目前,全市40个区县(自治县)已成立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多数职能不健全、编制少、人员不能完全到位,工作力度和业务深度层层衰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履行职责困难重重。三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综合协调机制还不完善,应急资源部门分割问题比较突出。有关方面的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理顺。四是应急救援队伍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完善。缺乏应对重大复杂事故的新型特种装备,难以满足跨区县(自治县)跨企业处理特别重大复杂事故的要求;企业专兼职队伍投入不足、装备陈旧,队伍的分布及装备水平滞后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尚不能适应安全生产形势及救援工作的需要;缺乏对
10、社会救援力量的组织、引导,难以发挥其积极性和社会效应。五是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管理仍然薄弱;应急预案操作性差,实用性不强;部分预案格式不规范、要素不全,预案衔接性差。六是应急救援技术支撑能力薄弱。应急平台体系尚不健全,研发和检测检验能力有待加强。现有应急平台尚未实现互联互通、数据交换。重大危险源、高风险生产过程的监测、监控、预警体系尚未建立。七是应急培训演练体系尚不健全,现有培训演练能力与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缺少专业的市、区县(自治县)应急培训演练场所。培训演练的设施和模拟实战训练系统不完善,用于培训的教具和演练装置、设备性能落后。八是加强重大危险源监管刻不容缓。随着我
11、市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大幅度上升,等级不断提高。全市范围内重大危险源的实际数量、分布和动态情况不清,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不够,重大危险源监控网络尚未建立,政府主管部门对各地区的重大危险的控制和管理情况也缺乏有效手段。九是应急管理经济政策缺失现象较严重。应急救援费用难以得到补偿。大部分救援队伍参加事故救援发生的材料损耗、交通费用等得不到补偿,救援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经费缺口大。救援人员待遇、奖励、抚恤以及救援车辆免交过路(桥)费用等经济政策缺失。三、“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
12、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为契机,以“一案三制”为重点,以完善应急体系、提高应急能力为主线,健全体制机制法制,强化基础工作,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广泛宣传教育,狠抓预案管理,增强救援能力,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二)基本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预防和应急救援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密切协作、科学救援。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强化基层、专兼结合。坚持立足实际、按需发展、依托现有、提升能力。(三)工作目标总体目标: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符合我市情况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健全分类管理
13、、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重点领域应急能力全面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基本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可有效应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并为应对其他灾害提供有力的支持。具体目标:法制建设目标:制定发布与国家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法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法规标准体系;配合市政府应急办编制出台重庆市突发事件应对法实施办法;推进应急标准化管理,继续强化应急管理执法,建立应急执法队伍,依法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机构建设目标:到2015年底,40个区、县(自治县)及大型企业应急管理机构全部建成,应急机构、编制
14、、职责、人员、经费落实到位。应急预案与培训演练工作目标:到2015年,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市、县两级安全生产预案报备体制,以预案“三化”(简明化、图表化、程序化)工作为突破口,有效解决应急预案的实用与好用问题,推进全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质量明显提高;安全生产应急专业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100%;高危行业企业应急预案演练达到每年至少1次。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目标:到201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区县、镇乡(街道)和村(社区)四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市级专业救援队伍按照建设条件要求100%完成建设工作,并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区县应急救援队伍按照要求100%完成装备配置;所有高危
15、行业企业全部按照规程实现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或与有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协议。平台体系建设目标:到2015年,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8个区域分中心、高危行业大型企业应急平台建设完成率达100%,其他区县(自治县)达80%以上,企业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预防体系普遍建立,基本实现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事故现场的图像、数据与各级应急指挥机构的实时传输接入率达到80%以上。应急响应工作目标:到2015年,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接到事故报告后30分钟内完成对事故周边应急救援队伍的协调调动;市级队伍应急救援辐射能力加强,特别重大、复杂事故发生后支援队伍携装备到达事故现场的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 十二 安全生产 应急 管理 规划 征求意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