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层合残余应力实验研究.pdf
《复合材料层合残余应力实验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材料层合残余应力实验研究.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B e i j i n S Un i v e r s i t y o f Ae r o n a u t i cs a n d As t r o n a u t i c s 1 9 9 0年第 3期 N 9 3 1 9 9 0 复合材料层合残余应力实验研究 宋焕成 李建新(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摘要;取单 向板 9 0。试样用 DMA 法测 出的玻璃化 温度 为应力释放 温度,用 应 麦片包 埋 法测定 了玻 纤 6 4 8环氧复合材料 单 向试样与对称 正交层板 的热应 变,用 经典 层板理论处 理实验结果,实 验值 与
2、理论值 吻合|结果还表 明,一般意义上 的复合 材料 内的层合残余应力 与制造 过程 中复台材 料 内的残余应 力应 作 区别。关键 词:残余应 变,残余应力,复台 材料,层压板。0 前言 残余应力是复合 材料 的固有特性,它 与材 料的组分、结构及制备过程 紧密相关 若组分、结 构已定,则制造过程对残余应力的影响就要占优势,这样残余应力的大小也可说明工艺参敦的 选择是否得当。复合材料的强度、几何稳定性及结构的整体性都会因预应力存在而受影响,预 应力过大,难免会 产生裂纹 或银 纹。因此,要设计、制造与应用复合材料就需要了解固化过程中 产 生的残余应力。十多年来,国外在残余应力的实验或理论估算
3、上都做了大量工作 1 d 要研究这个问 题 就需对 复合材 料及制备 过程 有足够 的了解。本 文讨 论了应力 释放温 度 t 用 D MA法 定出其 值。由于缺乏有效方法,本文探讨的内容仅限于固化过后复合材料的降温过程。1 应力释放温度 层板中单层横向的应力松弛能力是影响层合残余应力的重要因素。化学收缩对残余应力 的贡献及残余应力的松弛行为与基体所处的力学状态有关 当力学状态发生转变时,材料的应 力松弛速度比相邻的力学状态都高 5 ,因此在转变区残余应力很难积累,原来积累起来的残 余应 力也要松 弛 本体系所涉及的转变是玻璃化转变,玻璃化转变温度更好地表征出应力释放过程的本质t 因此取之 为
4、应 力释放 温度,它 不一定 是固化 温度,也不 同于 H a h nHT定义的应力释放温度。测 本文于 1 9 9 0 年 2 月 2 8日 收刊 国家自拣科学基垒资助珥目 9 维普资讯 http:/ 壬|;,K 图 l 玻鼾 6 4 g 环氧 9 o 试样的 D M A曲线 度 4 4 3 K 法 也因此而不 同,本 文使 用 D MA(动态 力学分 析 法),采 用 9 O。试样损耗模量达 到极值 时的温度 作 为应力释放温度(也就是玻璃 化温 度 T )。由 e n a 试样 高温静态拉 伸实验 可知,在 由此得到 的玻璃 化 温度 附近,拉 伸 曲线形 成 的滞后 环达到 最 大,也
5、证 明 时应力松 弛程 度最 大,表 明将 取 为 应力释放温 度是合理 的。9 0 试样的模量一 温度谱如 图 l 所 示。由此 得 到 的应 力 释放 温度 为 4 3 0 K,低于 体 系 的 固化 温 2 层舍残余应变 的计算 高于应力释放温度 的这 一阶段虽 可计 算出残余应变,但与之对应的残余应力 松弛较快,相 对于室温附近材料内产生的残余应力来讲可以忽略 在应力释放温度以下,将材料横向的力学 行 为看作是 线弹性 的,由于 降温 产生的层合残余应力也不再 橙弛,因此将应力释放 温度作为计 算产生残余应力 的残余应变的起点。取 自由态单向板的热应变值 为计算本文中层合板内层合残余应
6、变的基准,本文讨论的层 台板结构 为E 0 t 9 0 3 ,此对称正交层板 中单层 主柚方 向的残 余应变 为 如=一(1)=鹦一(2)其中 e ,。为测得的无约束状态下(自由态)的单向材料从应力释放温度降至某一温度 时,0。及 9 o 方 向的 自由热应 变 e c-,为正交层板 在 自由状态或受约 束状态下(如 在模 具中)测得 的正 交层板正轴方 向在同一温度区间的应变值,自由状态下的 ec-也可以由 及 用层板理论计 算,得 出理 论值。本文中,及 ec-的测定采用应变片包埋法。由于使用了碳纤维 环氧 O。方向上使用的自 由补偿短接式应变片,简化 了原有 的测量方法。3 实验 3 1
7、 材料 所用 的基 体为用 3 的 B F a I v I E A固化的 6 4 8环氧树脂,用高强 2 玻纤作增强纤维,用滤 纸作 吸胶材料。层板 的铺层方 式分 别为E 0 9 0-,0 m 应变 片置于板中面的中间部位,使 用高 温导线并采用 三线接法。s 2 层板制备 层板是用压 机制备 的,正交板与单向板在 同一模具 中压制、固化,固化条件 为;室温 兰 +3 6 3 K 3 6 3 K d l 3 K Ld l 3 K d 4 3 K 一 d 蜘(室温 加压 点温度 为 3 8 8 K,固化过 程及降 温过程保持 的压 力为 0 4 9 M P a,所得材料 的纤维体 积 含量为
8、6 5 ,由 D MA 曲线可知,用本工艺 固化 的材料 固化完全(见图 1)。1 0 维普资讯 http:/ 降温时监测包埋应变片的输出,及,是把层板放在烘箱里测定的。4 结果与讨论 1 降温过 程中材料主轴方向 的热应变 曲线 图 2为降温 过程材料主轴方 向的热应变曲 线。由图可知,材料各 自由应变值与模具中的材:料的应变值有较太差异,这是因为辅助材料、模言 具及 层板 的热机械性 能 不同,在包埋应 变 片试 样的端头 流出的树脂固化后对试样与辅助材 料 的 自由变形 形成 约 束 I 聚 四氟 乙烯 隔离布 虽 不 能与试 样及吸 瞍层发 生化学粘 合,但在它 们 之 间存在 着明显
9、 的静 电作用 因此 辅助材料 对 层板 的约 束是 难 以捧 除的,约束的 太小应 与辅 助材料 的质 地及 使用量有关。虽本实验采取措 施 消除模 具的影响,但并不 能保证完 全消除。如 果模 具所 起的作 用不 可忽略,则压 机的 测试 结 图 2 降沮过程材料主轴方向的热应变曲鲤 1,2 单 向扳 O 方 向 j 3,4 对稚 正交扳 主轴方 向 I 5,6 单 向扳 9 0 方 向I l t 3 t 5 烘箱中涮得的受琨 应变值 j 2-4-模具斟碍的受限应变值 果与热压罐的结果就不同了。因此图 2 中的 2,d,6 三条曲线实际上是模具、辅助材料和试样间 综合作 用的结果。4 2
10、层 板所 受的约束 图 3 所示的应变差一 温度曲线由图 2 中受限热应变与 自由热应变的差值而得。这一差值代 表的约束不仅与温度有关,也与材料有关。由图 3同一温度下 曲线 l及 曲线 3给 出的差值 可得到 单向板所受 的约束应 力,将正交 层 板作 为准各 向同性的整体来处理,甩经典层板理论处理 曲线 2,也可 以得 到模具中 的正交层 板 的受到 的平均 约束应力,结果示 于图 4 E 3 科 崔 奇 苫=*,K t K 圈 3 层板的应变整一 程度曲鲤 圈 4 降诅过程中模具中的层楹的平均约 1 单向覆 o 方向I 柬应力 度曲线 2 对稚正交扳主轴方 向I J 单 向楹 o 方向
11、2 单向板 9 o 方向I 3 单向扳 9 o 方向 3 对称正交层楹中单层的主 方向 由图 4可知,这种约束应 力总的来 讲,随 温度 的降低而 增加,而 且材料 某方 向的膨胀 系数 越小,则该方向所受到的约束压应力越大由于降温过程中 9 0*方向的膨胀系数下降幅度大,因而显示 出与 O 方 向及 正交层板正轴方 向不同的变 化趋势。-l1 维普资讯 http:/ 由上面 的讨论可知,这种 约束应力是 一种高层次的结构热应力。与 自由状态 的正交层 板中 的层合残余应力相比是不可忽略的。因此模具中单向板的热应变输出值不适于作为受约束的 层板的 层台残余 应力的计算基 准,应该使 用 自由状
12、态下 的输 出值。4 3 正 交层 板主轴方 向热应变理论值与实验值的对 比 图 5 a中 曲线 2,4 是 以 4 4 3 K为计算 的起 始温 度,由经典 层板理论估算 的正交 层板 的热应 变曲线 曲线 4 与曲线 3 之间每 1 0 0 K的平均误差为 9 0,曲线 2 与曲线 l 之间每 l 0 0 K的平 均误差 为 1 6 由模具 中的单 向板热 应变得到的预测值 出乎意 料地接 近模具 中正 交层板 的 热应变 实测值。图 5 b采 用本文 所确 定 的 应力释 放 温 度作 为计 算 的起始 温 度,曲线 4与 曲 线 3之 间 每 1 0 0 K的平均 误差为 5 1,曲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合材料 残余 应力 实验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