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活动个人材料(李红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实践活动个人材料(李红斌).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扎根基层 服务农民尊敬的领导、同志们、大家好!1988年中专毕业便被组织上分派到龙泉乡农技站工作,1991年组织安排到五里界农技站工作,1999年调到宁港乡农技站任站长,2007年调到郑店农业服务中心任主任。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已有26个年头,刚参加工作时社会上对从事农业这一行曾有句顺口溜“远看像卖碳的,近看像要饭的,走近一看,原来是技站的”。作为一名土生土长从农村出来青年,我也曾犹豫、彷徨过,但是我深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农村的贫困和农民对农业技术的热切渴盼,感受到他们对农业工作人员的火热的深情,我的心灵被震撼和洗涤了。那时,我便默契地定位了我的人生目标:扎根基层,做农业人,干农业事,解农业难
2、,做农民贴心人。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业务能力88年参加工作以来,给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个道理,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常常被农民朋友给问住了,这使我感到所学的知识太少了,所以我就经常跑到地里和农民朋友一起探讨,回来后再找相关的科技书查看。几年下来,业务能力已大大提高。在郑店农业服务中心工作期间,经常组织服务人员一起钻研科技,带领服务人员拿着书蹲在大棚里,走到田间地头探讨问题,到现在我们的服务人员都能独立解答农民提出的各种问题,业务上都能独挡一面,农民朋友随时能得到咨询的答案。群众高兴地说:“我们需要农业服务中心这样的服务人员!”二、点面结合搞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我们
3、的农民由于文化水平低,思想落后,经济不发达,这样的现状要想推广一项新技术很难,但我认为越困难才需要科技的推广,所以就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推广方法。首先,要改变农民头脑中的旧观念。于是就带领职工们加大了科技培训力度,并采用了多种方法,不仅举办街道集中培训班,还深入村组组织培训、组织农民看科技录像,深入农民家去解答疑难,白天农民农事忙,人难到齐,就利用晚上时间开展培训,几年来由我们培训过的人数达6000多人次,发放科技资料3万多份,我常跟服务人员说:“农民种田地的水平就显示着我们的水平”。三、克服重重困难,大力推广“三新”技术近几年的自然灾害,农业投入风险大,农民农业投入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
4、,让农民采用一些新技术很难,但再难,科技推广也不能停。我和中心同志绞尽脑汁想推广方案,最后,组建了云井山蔬菜合作社,流转了120亩土地来搞试验示范。把成型的新技术示范做给农民看。几年来,通过我们的试验、示范带动作用,共推广了60多种新品种、10多项新技术。同时,结合郑店街的地理优势,引进老板流转土地一万多亩,成立了七家农业企业,搭建万亩蔬菜大棚,农民到企业务工,每户纯增加收入6000多元。此外,把各村的技术员、科技示范户、种田能手组织起来,建立了郑店街科技网络,现已充分发挥了作用。在我和同志们的努力下,郑店街的作物品种优质率达100%。蔬菜标准化栽培、水稻直播栽培、平菇标准化栽培、滴喷灌技术、
5、机防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有机生物肥施用技术等新技术都已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四、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提高为农服务意识“群众满意,我们才满意”,这是我们的工作原则,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培训的时候,我总是征求群众意见,群众需要什么就讲什么。有的时候当场解答不了的,我就记住是谁提出的问题,等有了准确的答案我再想办法告诉他们。在病虫害防治期间,更是忙得不可开交,要设点定时观察,又要及时把情况通报给农民,还要指导防治。我虽然忙,但我很高兴,因为我看到农民朋友们开始相信科技、依靠科技,而且信赖我们。有的农民干脆拿着有病的植株去中心找我,每当这时,我总是放下自己手上的事,认真给农民服务,再亲自配药指导防治方
6、法,看着农民们满意地离去,我也高兴地笑了!五、调整经济结构,带动农民增收闯新路。针对郑店街交通条件极为便利,距白沙洲大市场很近的地理优势。我带领中心服务人员、结合劳七村实际,一方面做农民的种植观念转变工作,改种植水稻为蔬菜,占领白沙洲大市场,另一方面,将中心人员分工细化,对农户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劳七村一次性扩大大股子菜薹面积500多亩,为了提供配套的技术支持,白天我在地里指导生产,晚上培训。经过我们几个月的努力, 500多亩大股子喜获成功,一下子就打入了白沙洲大市场,且供不应求。亩纯收入达3000多元,是水稻的3倍。2007年我在莲花村租了50亩地繁育甘薯新品种,带领中心服
7、务人员自己动手搭建大棚、整地清沟、田间管理,终于成功培育了第一批薯苗。为江夏区推广薯尖提供了大量的薯种和幼苗,2008年11月获得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证书。通过培训推广薯尖致富,免费送薯苗,亲自指导生产、管理、销售,农民靠种植薯尖平均亩增加收入6000元。六、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抗灾保丰收。2007年,江夏区稻飞虱大爆发,7-9月我带领中心员工起早贪黑顶着酷暑组织群防群治,没有休息一天,全街2.6万亩水稻没有一块田因稻飞虱危害倒伏减产,虫口夺粮520万公斤,挽回经济损失1千多万。2008年,当郑店街遭遇五十年不遇的大暴雪和冰冻灾害袭击时,正值郑店街西甜瓜和茄果类蔬菜育苗的关键时期。从接到上级业
8、务部门大灾天气预警开始,我就积极与领导商量对策与措施,并组织成立了以农业服务中心人员为主的五个科技抗灾指导小组。在抗灾期间,我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抗灾现场指导,组织召开了村主任书记抗灾专题会,发放抗灾自救指导措施与技术资料5000余份,对露天作物和保护地栽培作物进行分类指导。我每天都坚持到大棚指导农民对大棚进行扫雪加固,忙到天黑才回家。对已被大雪压垮的竹架大棚,我带领中心全体职工积极修补,并想办法联系物资,我本人担保向经销商赊给受灾农户金额达20余万元物资。受雪灾和冻害影响,在田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减产,为了减少损失,我穿梭在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帮助农民对已成熟的蔬菜进行抢收,联系摊位、大市场,自己
9、花钱做宣传牌,组织农民到市场上去自行销售,并请电视台加以宣传销售。组织了18辆车连续送菜180车计1800吨,挽回经济损失144万元。2010年7月份的特大洪涝灾害中,我及时分析灾情,主动参谋决策,迅速落实救灾措施。中心全部职工奔赶抗灾自救第一线,连续奋战一个月,组织群众抢收在田作物2.5万亩,抢播“早翻秋”面积2000亩,抢种快生菜8000亩,为全街挽回农业损失近4000万元。辛勤的耕耘换来了丰收的硕果,几年来,组织上先后给了我很多的荣誉,我带领的农业服务中心被评为武汉市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我个人也荣获区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市农业工作先进工作者,区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称号,市都市农业带头人。农民朋友的信任和组织上的认可我非常珍惜。我生在农村深知农民种田的艰辛,长在农村深知农民的贫穷,工作在农村深知农民的渴求。因此,我深感一名农业工作者其责任之重大、肩上担子之沉重,我将一如继往的视农民为亲人,视农村为战场,时刻用党员先进性标准严格要求,真正走党的群众路线,绝不辜负党组织和人民的培养,全心全意为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富裕服务,为郑店街早日实现“强、富、美”多做奉献。 谢谢大家!2014年4月4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