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JI CS03555-2011 车身焊接工艺性分析标准.pdf
《Q-TJI CS03555-2011 车身焊接工艺性分析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TJI CS03555-2011 车身焊接工艺性分析标准.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Q/Q/Q/TJITJITJITJIQ/TJI CS.03.555-2011车身焊接工艺性分析标准2011-11-01 发布2011-11-01 实施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绝绝 密密Q/TJI CS.03.555-2011I前言在汽车厂中,焊接生产线相对于涂装线和总装线来说,刚性强,多品种车型的通用性差,每更新换代一种车型,均需要要更新车间大量专用设备和生产工艺。焊接工艺设计可以称得上是焊接生产线的“灵魂”,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如机械化、电控、非标设备、建筑、结构、水道、暖通、动力、电气、计算机、环保和通讯等,从宏观上决定车间的工艺水平、物流、投资和预
2、留发展,具体决定着生产线的工艺设备种类和数量、夹具形式、物流工位器具形式、机械化输送方式及控制模式等。因此,焊接工艺设计在焊接生产线的开发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产生高性价比焊接生产线的关键。本标准由上海同捷科技有限公司第六研发中心提出。本标准由上海同捷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标准分院归口。本标准由上海同捷科技有限公司第六研发中心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海龙、贾春丽。Q/TJI CS.03.555-20111车身焊接工艺性分析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范了车身焊接工艺设计标准。本标准适用所有设计车型。2车身焊接工艺的前提条件2.1产品资料2.1.1产品的数学模型(简称数模)。在汽车制造行业中,一般情况下
3、用 UG、Catia、ProE 等三维软件均能打开数模(如图 1),并在其中获取数据或进行深入的工作。在工艺设计过程中,将所有的数模装配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整车数模,从数模中可以获得零部件的结构尺寸、位置关系。由数模还可以生成整车、分总成、冲压件的各种视图(包括轴测图),以及可以输出剖面图。图1白车身数模2.1.2全套产品图纸。2.1.3样车、样件(包括整车车身总成、各大总成、分总成和冲压件)。2.1.4产品零部件明细表(包括各部件的名称、编号,冲压件的名称、编号、数量,标准件的规格、数量)。2.1.5工艺设计时,业主必须提供上述 2.1.1、2.1.2、2.1.3 中至少 1 项,2.1.4
4、项可以从前 3 项中分析出来,正常状态下 2.1.4项(如图2)早在汽车设计结束时就已经确定了。如果仅提供 2.1.4项,那么需要增加大量的车身拆解、分析工作。a)Q/TJI CS.03.555-20112b)图2白车身装配关系2.2工厂设计的参数工厂设计的参数包括以下几方面:2.2.1生产纲领即年产量;2.2.2基数即生产班次、生产线的利用效率等;2.2.3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机器人+自动焊钳焊点数/全车身焊点数100%=自动化率);2.2.4生产线的工艺水平要求(如主要设备选用原则、生产线输送方式、电气控制水平等);2.2.5各种材料、外购件的选用原则(型材、控制元件、气动元件、电机、减速
5、器);2.2.6各种公用动力介质的供应方式、能力、品质等参数,建厂所在地的环境状况如温度、湿度等;2.2.7当生产线布置在原厂房内时,应收集原有房的土建、公用有关资料,如厂房柱顶标高、屋架承载能力、电力和动力介质的余富程度等。3工艺分析3.1工艺路线分析根据业主提供的产品资料进行产品工艺线路分析(如业主仅提供样车及样件需经过样车分析-样车拆解-样车测量-样车再装配过程),完成装焊工艺线路图或爆炸图设计。3.1.1产品分块同类型车身的分块基本相同(一般车身均由地板、侧围、前/后围、门、顶盖等大总成组成),但各总成之间的连接方式及顺序往往有较大区别,合理的分块才能保证车身的装配和焊接。例如,解放平
6、头驾驶室的装配顺序就比较特殊,先形成侧后围焊接总成(左/右侧围与后围形成焊接总成),而后形成驾驶室总成。3.1.2确定基准Q/TJI CS.03.555-20113整个车身的设计、制造、检验均建立同一坐标系上,在车身设计时一般已经考虑到装配、焊接、总装配和搬运过程中所需的基准(孔、面),车身装焊的整个过程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基准上才能保证整车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同时这些基准也是夹具设计、制造、调整、检测和维修的基准。确定基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基准的统一性,在焊接过程中基准是逐步传递的;2)基准应便于测量;3)基准应保证零件的准确定位;4)基准应考虑便于焊接操作。3.1.3确定车身装配的几何精
7、度及检测的基准面几何基准是零件或部件的某个明显部位,用来确定该零部件在 X、Y、Z 坐标系统内的理论位置:准确的部件基准位置用以保证装配的几何形状的准确性,因此基准位置对装配工作非常重要。在研究焊接过程之前需要仔细分析部件的基准,必须与用户一起完成几何形状的分析,由用户确定其基准位置、或由设计人员确定后再取得用户同意。为了使这些基准能一直保持准确,在夹具制造与安装调试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以下几个方面:a.在制造焊接夹具时进行调整(检测);b.在生产时,对装配好的部件的最后几何尺寸进行校核;c.在维修焊装夹具时进行检测。3.1.4确定装配顺序车身的每个冲压件、分总成和总成都是按照严格的顺序进行组装
8、、焊接从而完成整个车身焊接的,每个零件的装配顺序必须保证能完成全部焊接工作且便于焊接。3.1.5焊点分析表明焊点的主要参数(焊点的数量、位置、幅度、重要程度)是产品设计时决定的,但目前部分业主仅提供产品数模而没有产品图纸。这时,焊点的主要参数需要工艺设计人员确定。3.1.5.1定形焊点的确定相对复杂的工件之间的焊接,往往经过组装、补焊的过程完成。在组装工位,由于生产节拍限制、设备数量布置空间需要和夹具有效空间占用等原因,不可能完成全部焊接工作,但必须完成部分焊点,这些焊点应能保证工件离开夹具时的形状尺寸,这部分焊点称为定形焊点,一般情况下定形焊点占总焊接点数的 1/3 左右。3.1.5.2焊点
9、分组车身每个总成上都要完成许多焊点,在编制工艺时必须对焊点进行分组,即将1把焊钳在1个工作节拍内完成的焊点分为 1 个焊点组。3.1.5.3焊钳初步选型焊点分组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焊钳选型,确定焊点组的数量即焊钳的最小数量,根据工作的形状及尺寸确定焊钳的形式(X 形,C 形)及喉深、开档、行程、电极形状,焊钳的吊挂形式(横吊、纵吊、转环)根据焊点位置和操作位置确定。焊钳型号的确定要在夹具总图设计完成之后,根据选定的焊钳制造商提供的型谱进行焊钳型号的选择,对于在型谱中找不到合适焊钳焊接的焊点,需要重新设计焊钳与之匹配。3.2编制工艺过程卡在具备前提条件下,经过工艺分析,就可以开始编制焊接工艺过程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TJI CS03555-2011 车身焊接工艺性分析标准 TJI CS03555 2011 车身 焊接 工艺 分析 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