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会的历史地位分析11405.pdf
《士会的历史地位分析1140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士会的历史地位分析11405.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士会的历史地位分析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赵庄镇金刘寨村汉皇祖陵的墓冢前立有五块石碑,自东向西分别是:祁姓刘氏血缘始祖唐尧帝纪念碑、祁姓刘氏第一显祖刘累公纪念碑、刘邦曾祖刘清之墓碑、刘邦祖父丰公刘仁浩纪念碑、太上皇刘煓刘执嘉纪念碑。看到这五块石碑,笔者有个不成熟的建议:在刘累公纪念碑与刘清墓碑之间,似应增立一块祁姓刘氏复氏始祖、祁姓刘氏第二显祖、汉高祖刘邦的直系远祖士会的纪念碑。士会,祁姓,士氏,名会,字季,春秋晋卿,后食邑于范,又以范为氏,谥号“武”,故史又称之为范会、范武子。士会有三子:长子士燮,其后为范氏;次子士雃,其后为刘氏;三子士鲂,其后为彘氏(因食邑为彘)。士会的远祖可以追溯到尧帝,即在
2、汉皇祖陵里被祭拜的唐尧帝。尧帝,祁姓,陶唐氏,亦称唐帝,远古帝王,五帝之一,谥号“尧”。由其后裔别出的刘氏,被称为祁姓刘氏,以区别于诸如姬姓刘氏等其他刘氏。刘累,祁姓,刘氏,尧帝陶唐氏之后,生活于夏朝,是现有史籍中出现最早的刘氏成员,夏后孔甲赐氏为御龙,故祁姓刘氏变祁姓御龙氏,刘累亦改称为御龙累。御龙累之后在商朝以豕韦为氏,祁姓御龙氏变祁姓豕韦氏。周武王将祁姓豕韦氏封于唐,便以唐为氏,祁姓豕韦氏变祁姓唐氏。周成王灭掉祁姓唐国,迁唐公(爵)改封于杜城,降为伯(爵),便以杜为氏,祁姓唐氏变祁姓杜氏。由于曾以唐为氏,因此又被称为唐杜氏。西周晚期,最后一任杜伯无辜被周宣王所杀,杜伯之子隰叔避难奔晋,任
3、士师之职,以职为氏,亦即以“士”为氏,祁姓杜氏变祁姓士氏。隰叔生士蒍,士蒍生士伯缺,士伯缺生士会。由此显见,士会的家族源远流长,御龙氏在夏朝、豕韦氏在商朝均是显赫而实力雄厚的部族,到了周朝,特别是在周宣王杀杜伯之后,这个家族的实力和影响力急剧衰落,被迫流落到晋国谋求发展。经过隰叔、士蒍、士伯缺三代人的努力,家族逐渐有所起色。士会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努力,他活跃于春秋前期晋国政治舞台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公元前632 年始见于春秋,公元前620 年,流亡于秦,公元前614 年归晋,公元前593 年为晋正卿,公元前592 年告老,公元前589 年亦见于春秋。其间,他先后辅佐过晋国五代君主,力助晋国夺回天下霸
4、主之位,也终于使这个家族的地位从大夫阶层上升为卿族阶层,成为晋国政坛最显赫的家族之一。从士会起,其孙士匄、曾孙士鞅均担任过晋国的执政大臣,也就是正卿。士会其人,不但功绩显赫,文武全才,而且品质高尚,成为春秋时期享有崇高国际声望的政治家。在他去世50 多年之后,楚国(晋国的宿敌)君臣依然仰慕其德,称其深得鬼神与人民的喜爱。可以说,古老的陶唐氏在春秋时期的复兴,士会实为贡献最大的人物。当年士会亡秦归晋后,其次子士雃留于秦复为刘氏,士雃亦改称为刘轼。自此,祁姓刘氏便代代以刘为氏,传之于后世。新唐书载“会适秦,归晋,有子留于秦,自为刘氏。生(刘)明,(刘)明生(刘)远,(刘)远生(刘)阳,十世孙,战国
5、时获于魏,遂为魏大夫。秦灭魏,徙大梁,生(刘)清。”刘清生刘仁,刘仁生刘煓,刘煓生刘邦。由此可见,传到汉高祖刘邦的祁姓刘氏之历史,是自复氏刘氏开始的,士会当为留秦祁姓刘氏的复氏始祖。汉书高帝纪赞曰:春秋晋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事孔甲,范氏其后也。而大夫范宣子(士匄,士会之孙,晋卿)亦曰:“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范氏为晋士师,鲁文公世奔秦。后归于晋,其处者为刘氏。刘向(楚元王刘交之后)云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魏。秦灭魏,迁大梁,都于丰,故周市说雍齿曰:“丰,故梁徙也。”是以颂高祖云:“汉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地位 分析 1140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