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工业园区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工业园区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工业园区版).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突发环境大事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工业园区版)目 录1 适用范围12 园区环境应急救援的方针、原则13 规范性引用文件14 术语和定义25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46 应急预案编制内容67 格式和要求16江苏省突发环境大事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工业园区版)1 适用范围本导则规定了工业园区突发环境大事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使工业园区能够依据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要求,在强化园区风险管理,有效降低突发环境大事发生概率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园区环境应急管理体系,规定环境应急响应措施,对突发环境大事作出有序响应,准时组织有效救援,最大限度削减大事造成的损失。本导则适用于江苏省内
2、涉及环境风险源的工业园区,包括:分布有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危急物质的单位以及产生、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急废物等单位的工业园区。本导则不适用于分布有存在生物平安事故和辐射平安事故风险单位的工业园区。2 园区环境应急救援的方针、原则环境应急救援必需坚持“平安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改善环境、爱护健康、科学管理、持续进展”的方针,体现以人为本、求实求严的思想,切实加强应急管理,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削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外环境的影响,把大事危害降到最低,维护园区内外企业(或事业)单位及周边居民的平安和稳定。组织实施环境应急
3、救援活动的基本原则为:集中管理、统一指挥、规范运行、标准操作、快速反应、救援高效。3 规范性引用文件国家突发公共大事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大事应急预案;江苏省突发公共大事总体应急预案;危急物质名录(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第2号);国家危急废物名录;危急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GB 5085.1)危急废物鉴别标准 急性毒性初筛(GB 5085.2)危急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危急废物鉴别标准 易燃性鉴别(GB 5085.4)危急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GB 5085.5)危急废物鉴别标
4、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 5085.6)危急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 5085.7)危急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重大危急源辨识(GB 182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工作场全部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上凡不注明日
5、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导则。4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导则。4.1 危急物质指危急化学品名录和剧毒化学品名录中的物质和易燃易爆物品。4.2 危急废物指列入国家危急废物名录或者依据危急废物鉴别标准和危急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认定的具有危急特性的固体废物。4.3 环境风险源指可能导致突发环境大事的污染源,以及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危急物质或产生、收集、利用、处置危急废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4.4 环境敏感区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爱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殊敏感的区域。4.5 环境爱护
6、目标指在突发环境大事应急中,需要爱护的环境敏感区域中可能受到影响的对象。4.6 环境大事指由于违反环境爱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由于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行抗拒的自然灾难等缘由致使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受到干扰,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财宝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大事。4.7 次生衍生大事某一突发公共大事所派生或者因处置不当而引发的环境大事。4.8 突发环境大事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逼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平安的环境大事。4.9 应急救援指突发环境大事发生时,实行的消退、削减大事危害和防
7、止大事恶化,最大限度降低大事损失的措施。4.10 应急监测指在环境应急状况下,为发觉和查明环境污染状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4.11 恢复指在突发环境大事的影响得到初步把握后,为使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实行的措施或行动。4.12 应急预案指依据对可能发生的环境大事的类别、危害程度的猜测,而制定的突发环境大事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环境风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准时、有效地统筹指导突发环境大事应急救援行动。4.13 分类指依据突发环境大事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对不同环境大事划分的类别。4.14 分级分级指依据突发环境大事严峻性、紧急程度
8、及危害程度,对不同环境大事划分的级别。4.15 应急演练为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预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力量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依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练、综合演练和指挥中心、现场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练。5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5.1 成立预案编制小组针对园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大事类别,结合本园区内部职能分工,成立以园区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预案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和工作方案。预案编制人员应由具备应急指挥、环境评估、环境生态恢复、生产过程把握、平安、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监测、消防、工程抢险、防化、环境风险评估等各方
9、面专业的人员及专家组成。5.2 基本状况调查与环境风险分析5.2.1 工业园区的基本状况包括园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园址的特殊状况,园区内各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分布,园区公辅、环保等公用服务设施,以及园区雨、清、污水收集管网等的平面布置图,园区内外的交通图、疏散路线图。对园区内全部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基本状况、生产状况、危急物质与危急废物状况进行汇总,并确定园区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爱护目标状况。5.2.2 园区内主要环境风险源辨识与环境风险评估在对园区内全部企业(或事业)单位环境风险源及突发环境大事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调查统计并汇总的基础上,得出园区内主要环境风险源。针对企业(或事业)单位主要
10、环境风险源的风险评估进行再评估,督促企业(或事业)单位准时修订完善风险评估状况并汇总存档。5.2.3 爱护目标危急性分析结合园区内主要环境风险源风险评估和园区环境爱护目标调查,对突发环境大事产生的污染物可能对环境敏感区域环境(或健康)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汇总。5.3 园区环境应急力量评估首先,园区应存有各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环境应急预案,据此了解应对各种环境风险的处置方法;以表格形式调查汇总园区内全部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环境应急物资、设施(备)与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状况。其次,园区应依据自身条件储备足够的个人防护和其它抢救设备,以及必要的抢险救援物资作为企业(或事业)单位应急物资的补充;建立园区环境
11、应急救援队伍或者依托其他大型企业(或事业)单位或部门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的状况说明。5.4 数据集成园区在对企业(或事业)单位基本状况进行调查汇总的基础上,应建立园区内企业(或事业)单位基本状况、危急物质、重点环境风险源、移动环境风险源等动态管理信息库;建立园区内企业(或事业)单位环境应急预案库,内外应急救援队伍动态管理信息库,以及企业(或事业)单位应急救援物资和设施(备)数据库,包括应急救援物资和设施(备)名称、数量、型号大小、存放地点、负责人及调用方式;应建立园区内主要环境风险源示意图,图中应注明:存放大量危急物质的地方,救援设备存放点,消防系统和四周水源,污水管道和排水系统,重大环境风险源
12、的进口与周边道路,平安区,重大环境风险源的位置及与周边地区的关系。5.5 应急预案编制园区在环境风险分析和应急力量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园区内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大事的类型和影响范围,编制应急预案。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方面预先明确。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相关部门及园区内企业(或事业)单位的预案相连接。5.6 应急预案的评审、发布与更新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评审。评审由园区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是由有关部门、相关企业(或事业)单位、周边公众代表、专家等对预案进行评审。预案经评审完善后,由园区主要负责
13、人签署发布,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同时,明的确施的时间、抄送的部门等。园区应依据自身内部因素(如相关单位改、扩建项目等状况)和外部环境变化准时更新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发布并准时备案。5.7 应急预案的实施预案批准发布后,园区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应急学问的宣扬、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6 应急预案编制内容6.1 总则6.1.1 编制目的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6.1.2 编制依据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6.1.3 适用范围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范围,以及突发环境大事的类型、
14、级别。6.1.4 应急预案体系说明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状况。6.1.5 工作原则说明园区环境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6.2 基本状况主要阐述园区的基本概况、园区内企业(或事业)单位的总体状况、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爱护目标调查结果。6.3 环境风险分析阐述园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源及环境风险评价结果,以及可能发生大事的后果与波及范围。6.4 应急救援组织体系与职责6.4.1 园区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园区突发环境大事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为:以园区突发环境大事应急救援中心为核心,与地方政府(上级)和企业(或事业)单位(下级)应急救援中心形成联动机制的三级应急救援管理体系;救援队伍的组建
15、整合环境爱护、公安、消防、医疗卫生、气象水文、交通运输、新闻通讯等救援力气,在应急响应时,依据大事实际状况,成立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6.4.2 园区环境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6.4.2.1 园区环境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组成园区突发环境大事应急指挥中心包括总指挥、副总指挥和指挥中心成员。指挥中心成员直接领导各下属应急专业救援队,并向总指挥汇报,由总指挥协调各队工作的进行。具体组成如下:(1)总指挥:园区主要负责人(2)副总指挥:园区其他负责人(3)指挥中心成员:园区办公室主任、环保部门负责人、通讯部门负责人、消防部门负责人、公安(保卫)部门负责人、医疗机构负责人、新闻机构负责人以及园区内各企业(
16、或事业)单位环境平安负责人。总指挥在接到大事发生企业(或事业)单位的报警后,打算启动园区环境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救援的相关部门(环保、消防、急救、保卫、通讯、新闻等)做好应急预备,并负责应急救援的统一指挥。依据大事发生、进展的状况打算是否恳求上级应急指挥机构赐予支援,副总指挥帮忙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6.4.2.2 指挥机构职责园区突发环境大事应急指挥中心的日常工作由园区办公室担当,其主要职责有:(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环境平安的方针、政策及规定;(2)调查、统计园区内危急物质和重点环境风险源,负责建设并维护园区危急物质和环境风险源等信息管理库; (3)监督制定
17、、审定园区及园区内各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两级应急预案,要求企业(或事业)单位针对重大环境风险源制定完善相应的环境应急预案,并与相关部门共同评估企业(或事业)单位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实施应急预案,以确保环境应急预案所需的各种资源(人、财、物)能够准时、快速到达和供应; (4)检查、监督园区及园区内各企业(或事业)单位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突发环境大事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依据园区条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大事类型,建立(或依托)专业救援队伍,包括通讯联络队、抢险抢修队、侦检抢修队、医疗抢救队、应急消防队、治安队、物资供应队和环境应急监测队等;明确环境应急时各级人员和各专业救援队伍的具体职责和任务,以便发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突发 环境 事件 应急 预案 制导 试行 工业园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