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法律基础知识课件.ppt





《[法学]法律基础知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学]法律基础知识课件.ppt(1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法律根底知识法律根底知识于巍巍 第一章第一章 法法 理理法的概念n n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表达统治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表达统治阶级的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阶级的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标准。施的社会标准。n n关键词:统治阶级、强制力关键词:统治阶级、强制力法的本质法的本质n n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n n2、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 条件决定的 法的根本特征法的根本特征n n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标准 n n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标准 n n3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标准 n n4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标准 法的标准作用法的标
2、准作用n n1指引作用对本人n n2评价作用对他人n n3预测作用人与人n n4强制作用对违法行为人n n5教育作用对一般人n法的指引作用针对的是A A、本人的行为 n B、他人的行为 C、一般人的行为n D、违法者的行为法的作用局限性法的作用局限性 n n 1法律的调整对象、调整范围是有限的;n n2法表现为一种稳定性、普遍性,抽象性、概念性;n n3法律受人的因素影响;n n4社会其他因素对法的影响。n n例题:村民于晓玲想到山上砍一棵树,父亲劝阻她说,砍树要经有关部门的批准,否那么违反?森林法?,于晓玲听从父亲的劝告没有砍树。此案例中反映出法的哪些功能。答案:A、Cn nA指引功能n n
3、B评价功能n nC教育功能n nD强制功能 n n例题:学者们认为,法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答案:C、D 1法律重视程序,不讲效率;n n2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n n3法律强调稳定性,防止灵活性;n n4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表达人的意志。A134n nB124n nC2n nD3n n法律体系的概念n n法律体系与法系的区别:法律体系是国内法而言,法系是国家和地区间的概念n n法律部门的划分主要标准1法律的调整对象 2法律的调整方法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n n法与经济的关系:是最根本的联系n n法与政治的关系较重要:法受政治制约;法效劳
4、于政治n n法与政策的关系了解n n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根底,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确实认和保障法的制定法的制定n n是指:特定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除和认可标准性法律文件的活动。n n关键词:特定国家机关,法定职权,法定程序 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性法律文件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性法律文件包括n n1 1宪法;全国人大宪法;全国人大 n n2 2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n n3 3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规章 n n4 4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
5、法规、经济特区的标准性文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经济特区的标准性文件;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省和自治区政府件;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省和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n n5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修改表大会制定并修改 n n6 6行政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国务行政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国务院直属机构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院直属机构或省、自治区
6、、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n n7 7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国际条约、国际惯例。n n地方包括两个层次:n n省一级:省、自治区、直辖市 31个n n市一级:省会城市 27个n n 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18个 n n 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 4个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n n国家主权的事项国家主权的事项n n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产生、组织和职权;n n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度;n n犯罪与刑罚;犯罪与刑
7、罚;n n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权利的强制措施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权利的强制措施和处分;和处分;n n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n n民事根本制度;民事根本制度;n n根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根根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根本制度;本制度;n n诉讼和仲裁制度;诉讼和仲裁制度;n n必须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必须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其他事项。n n立法的指导思想n n立法原那么n n以上两个问题熟读掌握法的制定程序法的制定程序n n1、法律案的提出n n2、法
8、律案的审议n n3、法律草案表决稿的表决n n4、法律的公布宪法的修改宪法的修改n n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n n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法的实施法的实施n n法的实施包括:1、执法法的执行n n 2、司法法的适用n n 3、守法法的遵守法的效力法的效力n n1、空间上的效力n n中央国家机关制定全国n n地方政权机关制定和公布该地方所管辖地区n n2、时间上的效力生效、失效、溯及力n n3、对人的效力时间上的效力时间上的效力n n法律的生效时间主要有三种:n n1.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n n2.由该法律规定具体
9、生效时间n n3.规定法律公布后符合一定条件时生效n n法律终止生效的时间 n n 一般分为明示的废止和默示的废止两类 法的溯及力法的溯及力n n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n n一般采用“不溯及既往的原那么。n n具体:就有关侵权、违约的法律和刑事法律而言,一般适用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那么,而在某些有关民事权利的法律中,法律有溯及力。n n以下关于表述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A 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上下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根本法律所规定的;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那么;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
10、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对人的效力对人的效力n n是指法律对谁有效力,适用于哪些人。是指法律对谁有效力,适用于哪些人。n n1 1、属人主义、属人主义、n n2 2、属地主义、属地主义、n n3 3、保护主义、保护主义n n4 4、以属地的原那么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以属地的原那么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的原那么我国相结合的原那么我国n n 对中国公民对中国公民n n 对外国人法律另有规定者外,适用中国法律对外国人法律另有规定者外,适用中国法律 法的效力层次法的效力层次n n法的效力层次是指标准性法律文件之间的效力等级关系n n1.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n n2.
11、在同一位阶的法律之间,特别法优于一般法n n3.新法优于旧法 法律适用的根本原那么法律适用的根本原那么n n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n n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n n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n n4、实事求是,有错必纠n n例例1 1:以下哪些行为不符合我国法律的适用原那么。:以下哪些行为不符合我国法律的适用原那么。答案:答案:A A、B B、C C A A法官骆某为了办好案件与原告被告双方的法官骆某为了办好案件与原告被告双方的代理人分别有屡次私下接触代理人分别有屡次私下接触B B族长决定强奸案的被害人赵某及家人不许到向族长决定强奸案的被害人赵某及家人不许到向公安局报案,由强奸实
12、施人董某向赵某赔偿公安局报案,由强奸实施人董某向赵某赔偿50005000元元C C诸葛法官在处理合同纠纷时,收到市委书记的诸葛法官在处理合同纠纷时,收到市委书记的批条,指示不能判外地企业胜诉批条,指示不能判外地企业胜诉DD监狱根据法定的情况,没有将贪污受贿的监狱根据法定的情况,没有将贪污受贿的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的原局长万某收监执行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的原局长万某收监执行n n例2:依据狭义的法,以下哪一个行为属于法的适用:CA.甲认为其未到达法定婚龄而拒绝与女友结婚;B.海关工作人员认为某人有走私嫌疑而查办该案件;C.检察机关接到群众检举对某人的受贿行为进行侦查;D.审判员在办案途中发现二个人发
13、生口角而根据事实和法律对其进行劝解。法律关系法律关系n n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较重要n n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n n主体、客体、内容 n n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或负有义务的人。包括自然人、集体、国家n n法律关系客体:物、行为、人身、智力成果n n法律关系内容: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n n例例1 1: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以下哪些情况可以形: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以下哪些情况可以形成法律关系成法律关系B B、C C、D D A A刘某因赌博欠吴某刘某因赌博欠吴某1000010000元元B B甲区查处有火灾隐患的企业,有关人员或被拘甲区查处有火灾隐患的企业,有关人员或被拘留,或被处以重罚留,或被处以重
14、罚C C何某为赶回家,将已过期限的身份证涂改,机何某为赶回家,将已过期限的身份证涂改,机场安检站不予放行登机场安检站不予放行登机DD任某在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任某在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n n例2:以下哪些不属于法律关系范畴?C、DA.限制行为能力人之间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关系;B.奴隶主对奴隶的占有使用关系;C.政党章程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D.无效的合同关系。n n2、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前提条件n n法律标准n n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律事件法律事件 n n法律事件是法律标准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n n法律事件又分成社会事件和自然
15、事件法律行为法律行为n n人们的意志行为,即根据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n n善意行为、合法行为与恶意行为、违法行为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n n法律责任的特点:法律责任的特点:1 1、违反法律上的义务、违反法律上的义务n n 2 2、国家强制性、国家强制性n n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n n1 1、违法的客体、违法的客体n n2 2、违法的客观要件包括违法的行为,违法的结、违法的客观要件包括违法的行为,违法的结果,违法行为与违法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果,违法行为与违法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n n3 3、违法的主体、违法的主体n n4 4、违法的主观要件、违法的主观要件n n
1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BCD A、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B、在权利受到阻碍以及违反法定义务时,法律责任是救济权利 C、法律责任通过设定否认的法律后果成为对权利义务得以实现的保证D、法律责任标准着法律关系主体行使权利的界限 法律监督法律监督n n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察和督导。n n有狭义和广义之分。n n我国的法律监督分为两类依据监督主体不同n n 国家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 国家机关的监督国家机关的监督n n包括n n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n n行政机关的监督一般行政监督和专门行政监督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n n司法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和审
17、判机关。社会监督社会监督n n包括:n n1各政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n n2社会组织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是指人民政协、社会团体对法律实施的监督。n n3社会舆论的监督。n n4人民群众的监督。n n例题: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国家监督体系?答案:A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我国法律实施的监督;B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财务收支的监督;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不符合宪法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撤销;D各级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第二章第二章 宪法宪法宪法的概念宪法的概念n n宪法是确立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根本原那么与政策,调整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之间的根本
18、关系的国家根本法。n n宪法是国家根本法n n判断题:宪法是国家根本法,从历史上讲,宪法产生早于普通法律X宪法的特征宪法的特征n n1、内容上的全面性n n2、效力上的最高性n n3、程序上的特殊性提出修宪: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通过修正案: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宪法的根本原那么宪法的根本原那么 n n人民主权原那么、n n根本人权原那么、n n权力制约原那么我国:民主集中制原那么n n法治原那么 宪法监督制度宪法监督制度n n监督宪法实施的主管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宪法的历史开展宪法的历史开展1、1949年?共同纲领?,不是宪法,起到了临时宪法的
19、作用2、1954年宪法,新中国第一部宪法3、1975年宪法4、1978年宪法5、1982年宪法n n1982年宪法后的四次修宪n n11988年,2条n n21993年,9条 n n31999年,6条n n42004年,14条国家性质国家性质n n根本制度国体:人民民主专政n n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爱国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 n n是指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参加的,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还有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组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n n统一战线组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n n它不是国家机关注意是机构,而不是人民团体n n职能:政治
20、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国家形式国家形式n n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n n政权组织形式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n n国家结构形式特定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一定原那么采取的调整国家整体与局部,中央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形式。n n 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单一制单一制n n1国家只有一部宪法。n n2 只有一个中央国家机关体系立法、行政、司法机关。n n3 地方政府的权力由中央政府授予。n n4 每个公民只有一个国籍。n n5 国家整体是代表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唯一主体。联邦制联邦制n n1 1除联邦宪法外,各成员国还有自己的宪法。除联邦宪法外,各成员国还有自己的宪法。n n2 2除设有联邦国家机关外,各
21、成员国还有自己除设有联邦国家机关外,各成员国还有自己的国家机关。的国家机关。n n3 3联邦与各成员单位的权利由宪法规定。联邦与各成员单位的权利由宪法规定。n n4 4公民既有联邦国籍,又有成员国国籍。公民既有联邦国籍,又有成员国国籍。n n5 5联邦是对外交往的国际法主体,而组成单位联邦是对外交往的国际法主体,而组成单位一般没有对外交往的主体资格,但有的联邦国家一般没有对外交往的主体资格,但有的联邦国家却允许成员单位同外国签定某方面的协议。却允许成员单位同外国签定某方面的协议。我国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我国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n n1、普通的地方制度n n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单一制下的民族
22、问题 n n3、特别行政区制度解决单一制下的历史遗留问题 n n后面两个是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n n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制的结合 n n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不是民族自治地方。n n自治机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但不包括法院和检察院 特别行政区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 n n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n n一 行政管理权:除国防、外交。n n二 立法权:但需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n n三 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区的终审法院为最高审级。n n四 自行处理有关对外事务的权利。公民的根本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根本权利和义务n n公民的概念
23、公民的概念n n公民与人民的区别理解就行公民与人民的区别理解就行n na a 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念。n nb b 范围不同:人民不包括敌人,公民包括人民范围不同:人民不包括敌人,公民包括人民的敌人。的敌人。n nc c 后果不同:公民中的敌人可能不享有某些权后果不同:公民中的敌人可能不享有某些权利。利。n nd d 概念不同:公民表达个体概念,人民表达群概念不同:公民表达个体概念,人民表达群体概念体概念 公民的根本权利公民的根本权利n n1、平等权:不包括立法上平等 n n2、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政治自由c监督权
24、和取得赔偿权 n n3、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n n4、社会经济文化权利n n5、特定人的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n n一享有选举权的根本条件:一享有选举权的根本条件:n n1 1具有中国国籍,是中国公民。具有中国国籍,是中国公民。n n2 2年满年满1818周岁。注意没有上限。周岁。注意没有上限。n n3 3依法享有政治权利。依法享有政治权利。n n二以下人员享有选举权:二以下人员享有选举权:n n1 1精神病患者享有选举权,但选举时不列人选精神病患者享有选举权,但选举时不列人选民名单。民名
25、单。n n2 2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没有附加剥夺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政治权利的人。n n3 3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检察院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检察院或法院没有决定停止行使选举权的人享有选举权。或法院没有决定停止行使选举权的人享有选举权。n n一一 言论自由。言论自由。n n二二 出版自由。可能出题时列为文化自由,出版自由。可能出题时列为文化自由,注意区别注意区别n n三三 结社自由。在我国不可以组织政党结社自由。在我国不可以组织政党n n四四 集会、游行、示威自由。应向举行地的集会、游行、示威自由。应向举行地的市县公安局或城市公安分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学 法律 基础知识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