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创新实验ppt课件(完整版).ppt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创新实验ppt课件(完整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创新实验ppt课件(完整版).ppt(1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创新实验专业创新实验内容简介内容简介n 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主要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为章节编写,分为8章,共70个实验项目。n 包括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基础实验、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实验、耐火材料岩相学实验、耐火材料化学分析实验、耐火材料原料实验、材料现代研究方法实验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实验。n 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功能材料、材料化学等相关专业的实验教材,也可供相关生产、管理、科研、检测等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参考。目录目录n第1章 材料科学基础n第2章 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基础n第
2、3章 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n第4章 耐火材料岩相学n第5章 耐火材料化学分析n第6章 耐火材料原料n第7章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n第8章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实验第1章 材料科学基础 学科的发展必然带来教学体系的相应变化,自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高校开始出现以“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取代原先“冶金”系的变革,将专业范围由金属扩大到陶瓷,并进一步包含高分子材料。我国也于20世纪80年代初试办“材料科学”专业与国际接轨,后将“材料科学与工程”定为“材料类”所属本科二级专业目录。而后,原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三级“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
3、程”等专业纷纷独立招生。目前,这些专业都是以“材料科学基础”作为主要理论基础课程。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运用学过的基础知识,连接后续有关专业(基础)和实践课程,顺利完成自身的大学本科教学体系。本教材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开设两个实验项目。实验1-1 材料的变形与再结晶 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 (1)学会材料经过冷塑性变形后显微组织的观察。(2)掌握变形度与加热温度对再结晶后晶粒大小的影响。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 金属材料经过冷变形后,产生大量晶体结构上的缺陷,这些缺陷阻碍了变形的进一步发展,在性能上产生加工硬化现象,在显微组织上,则产生晶粒形状上的改变和出现滑移带。三、实验设备及
4、材料三、实验设备及材料(1)实验设备:切板机、箱式电阻炉、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2)实验材料:纯铝片、浓硝酸、浓盐酸、量杯、医用托盘、竹夹子。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1)试样准备(2)加工变形(3)再结晶退火(4)酸侵蚀(5)晶粒度测定 实验1-2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显微分析 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观察和识别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特征。(2)了解含碳量对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影响以及Fe-Fe3C状态图与平衡组织的关系。(3)了解平衡组织的转变规律,并能应用杠杆定律和显微组织示意图分析碳钢的种类。(4)熟悉金相显微镜的使用。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 所谓平衡状态指的是铁碳合
5、金在非常缓慢的冷却条件下完成转变的组织状态。(一)试样制备基本方法(二)铁碳合金的各种基本组织特征(三)显微组织观察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三、实验设备及材料(1)实验设备:)实验设备:MDJ数码金相显微镜。数码金相显微镜。(2)金相图谱。)金相图谱。(3)金相标准试样:纯铁、)金相标准试样:纯铁、20钢、钢、45钢、钢、T8共共析钢、析钢、T12钢、亚共晶、共晶、过共晶白口铁。钢、亚共晶、共晶、过共晶白口铁。四、实验内容四、实验内容(1)观察试样,根据铁碳合金状态图判断各组)观察试样,根据铁碳合金状态图判断各组织组成物,区分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各种金相织组成物,区分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各种金相显
6、微组织。观察的试样有各种含碳量的铁碳合金,显微组织。观察的试样有各种含碳量的铁碳合金,通过观察金相组织,判断所观察的试样是属于哪通过观察金相组织,判断所观察的试样是属于哪一类铁碳合金。一类铁碳合金。(2)画出相应金相试样的组织示意图,标明各)画出相应金相试样的组织示意图,标明各组织组成物名称。组织组成物名称。第第2章章 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基础 “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基础”是无机非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重要的两门专业基础课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重要的两门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中重要的是程之一,其中重要的是“气体力学在窑炉中气体力学在窑炉中的应用的应用”、“传热
7、原理传热原理”和和“燃料及其燃烧燃料及其燃烧”三三个章节。本教材相对应的为此课程设置了个章节。本教材相对应的为此课程设置了三个实验项目。三个实验项目。实验2-1 伯努利方程应用 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 1)加深对理想流体伯努利方程的理解。)加深对理想流体伯努利方程的理解。(2 2)验证伯努利方程在收缩、扩张形管道中的应)验证伯努利方程在收缩、扩张形管道中的应用。用。(3 3)了解气体由于黏性作用和附面层的产生,在)了解气体由于黏性作用和附面层的产生,在运用伯努利方程式进行计算时造成的偏差。运用伯努利方程式进行计算时造成的偏差。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二
8、、实验原理 伯努利方程是理想流体定常流动的动力学方伯努利方程是理想流体定常流动的动力学方程,意为流体在忽略黏性损失的流动中,流线上程,意为流体在忽略黏性损失的流动中,流线上任意两点的压力势能、动能与位势能之和保持不任意两点的压力势能、动能与位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变。三、实验设备三、实验设备实验管段及吹风系统(左图),实验管段的尺寸示意(右图)。四、实验内容四、实验内容四、实验内容四、实验内容(1 1)将皮托管夹紧坐标架上,使下部测压孔与试验段上)将皮托管夹紧坐标架上,使下部测压孔与试验段上高度标线的高度标线的“10”10”相平齐。相平齐。(2 2)将)将testotesto数字仪上的两根胶管分别
9、与皮托管的全压力数字仪上的两根胶管分别与皮托管的全压力口和静压力口相连接。口和静压力口相连接。(3 3)将风量闸板打开到某一位置,在接通电源之前务必)将风量闸板打开到某一位置,在接通电源之前务必做到这一点。做到这一点。(4 4)接通电源,将风机可逆开关拨向)接通电源,将风机可逆开关拨向“顺顺”或或“逆逆”的位置,的位置,启动风机。启动风机。(5 5)待流动稳定后读取)待流动稳定后读取testotesto数字仪上的指示值。数字仪上的指示值。(6 6)移动皮托管,每隔)移动皮托管,每隔20mm20mm记录一次全压力和静压力,记录一次全压力和静压力,一直升到一直升到310mm310mm处为止。处为止
10、。实验实验2-2 燃料油闪火点和燃烧点测定燃料油闪火点和燃烧点测定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 了解液体燃料闪火点与燃烧点的测量方法及了解液体燃料闪火点与燃烧点的测量方法及差异,以便正确地使用燃料,保证燃料储运安全,差异,以便正确地使用燃料,保证燃料储运安全,燃烧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燃烧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 当燃料油被加热时,在油的表面上将会产生油当燃料油被加热时,在油的表面上将会产生油蒸汽。油温越高,油蒸汽产生的越多。当燃料油蒸汽。油温越高,油蒸汽产生的越多。当燃料油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气一接触就能发生闪火现象时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气一
11、接触就能发生闪火现象时的温度称为闪火点。当加热到它的蒸汽能被接触的温度称为闪火点。当加热到它的蒸汽能被接触的火焰点着,并连续燃烧时间不少于的火焰点着,并连续燃烧时间不少于5 5秒钟时的最秒钟时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烧点。低温度称为燃烧点。三、实验设备三、实验设备三、实验设备三、实验设备 SYD-267 SYD-267开口闪点试验器。开口闪点试验器。四、实验内容四、实验内容四、实验内容四、实验内容(1 1)将坩埚注入试样油,放好坩埚。)将坩埚注入试样油,放好坩埚。(2 2)加热坩埚,使试样的温度逐渐升高,当试样温度达)加热坩埚,使试样的温度逐渐升高,当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到预计闪点前1010时,将点
12、火器的火焰放到距离试样液面时,将点火器的火焰放到距离试样液面1014mm1014mm处,沿着坩埚内径作直线移动,移动时间为处,沿着坩埚内径作直线移动,移动时间为23s23s。试样温度每升高。试样温度每升高2 2应重复一次点火实验。应重复一次点火实验。(3 3)试样液面上方最初出现蓝色火焰时,应立即从温度)试样液面上方最初出现蓝色火焰时,应立即从温度计上读出此时的温度值,此值即为试样油的闪火点。计上读出此时的温度值,此值即为试样油的闪火点。(4 4)试样接触火焰后迅速地着火并能持续燃烧不少于)试样接触火焰后迅速地着火并能持续燃烧不少于5s5s,此时立即从温度计上读出温度值,作为燃烧点温度。,此时
13、立即从温度计上读出温度值,作为燃烧点温度。(5 5)测量结束后,用抹布盖住内坩埚,将火焰熄灭。)测量结束后,用抹布盖住内坩埚,将火焰熄灭。实验2-3 大空间外水平圆管空气自然对流传热 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 (1 1)测定外水平圆管空气自然对流传热的相关参数,加)测定外水平圆管空气自然对流传热的相关参数,加深对相似原理、自然对流传热原理的理解,掌握实验研究深对相似原理、自然对流传热原理的理解,掌握实验研究方法。方法。(2 2)学会应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最小二乘法)确定外)学会应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最小二乘法)确定外水平管空气自然对流传热准则关联式。水平管空气自然对流传
14、热准则关联式。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 当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量传递称为对流传热。对流传当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量传递称为对流传热。对流传热可分为单相(无相变)流体和相变流体(有凝结和沸腾)热可分为单相(无相变)流体和相变流体(有凝结和沸腾)的对流传热。单相流体的对流传热又可以分为自然对流和的对流传热。单相流体的对流传热又可以分为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传热。不论哪种对流传热,热流量都可以用牛顿强迫对流传热。不论哪种对流传热,热流量都可以用牛顿冷却公式来表示。冷却公式来表示。三、实验设备三、实验设备三、实验设备三、实验设备 水平圆管主体、虚拟仪器系统水平圆管主体、虚拟仪器系统四
15、、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 (1 1)检查实验室大空间的密闭性,把门关好,选择一)检查实验室大空间的密闭性,把门关好,选择一管群组。管群组。(2 2)接通总电源,依次接通)接通总电源,依次接通XDZ-IIXDZ-II控制采集分析仪电控制采集分析仪电源和计算机电源,进入源和计算机电源,进入D D驱动器,点击水平圆管实验文件驱动器,点击水平圆管实验文件夹。夹。(3 3)进入实验主菜单界面,共有)进入实验主菜单界面,共有7 7个功能模块,进入个功能模块,进入温度检测模块,参考有关的实验参数,输入各管的管长、温度检测模块,参考有关的实验参数,输入各管的管长、直径和加热功率值。直径和
16、加热功率值。(4 4)观测各管的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曲线,同)观测各管的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曲线,同时可以实时得到文献准则关联式直线和实测准则关联式时可以实时得到文献准则关联式直线和实测准则关联式直线,以及它们的准则方程式。每次查看时可以计算一直线,以及它们的准则方程式。每次查看时可以计算一次,便得到新的测量计算结果。次,便得到新的测量计算结果。(5 5)达到稳定态时,各管的表面温度不再随时间而变)达到稳定态时,各管的表面温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此时可以得到两条直线几乎相重合的结果。化,此时可以得到两条直线几乎相重合的结果。(6 6)打印结果,退出程序,关闭计算机,关闭)打印结果,退出程
17、序,关闭计算机,关闭XDZ-IIXDZ-II控制采集分析仪控制采集分析仪 第第3章章 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 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又被称为无机材料科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又被称为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硅酸盐物理化学,是基础、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硅酸盐物理化学,是将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具体应用到实际无机材料将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具体应用到实际无机材料的制备工艺、性能研究和使用过程中,探讨无机的制备工艺、性能研究和使用过程中,探讨无机材料科学中的共性规律,阐明无机材料的组成与材料科学中的共性规律,阐明无机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制备,材料性能,使用能效之间的结构,合成与制备,材料
18、性能,使用能效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制约规律,及其无机材料形成过程的相互关系和制约规律,及其无机材料形成过程的本质等。本教材为此课程设置了四个实验项目。本质等。本教材为此课程设置了四个实验项目。实验实验3-1 失重分析失重分析 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 (1 1)了解失重分析的基本原理。)了解失重分析的基本原理。(2 2)利用失重曲线进行矿物的鉴定与过程反应分析。)利用失重曲线进行矿物的鉴定与过程反应分析。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 许多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除产生热效应外,往许多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除产生热效应外,往往有质量变化,其变化的大小及出
19、现的温度与物质的化往有质量变化,其变化的大小及出现的温度与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利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物质质学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利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物质质量变化的特点,可以区别和鉴定不同的物质。失重分析量变化的特点,可以区别和鉴定不同的物质。失重分析法是在程序控温条件下,通过热天平测量样品质量,得法是在程序控温条件下,通过热天平测量样品质量,得到质量与温度(或时间)的函数关系曲线,即到质量与温度(或时间)的函数关系曲线,即TGTG曲线。曲线。曲线的纵坐标表示样品质量的变化,可以是失重百分率,曲线的纵坐标表示样品质量的变化,可以是失重百分率,横坐标为温度。横坐标为温度。三、实验设备三、实
20、验设备三、实验设备三、实验设备 WCT-2A WCT-2A型微机差热天平。型微机差热天平。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 (1 1)打开电源预热)打开电源预热30min30min,此时电炉系统不能通电加热。,此时电炉系统不能通电加热。(2 2)无机非金属材料试样一般用)无机非金属材料试样一般用100300100300目粉末,塑目粉末,塑料、聚合物可切成碎块,金属试样可加工成碎块或小粒,料、聚合物可切成碎块,金属试样可加工成碎块或小粒,试样量不超过坩埚容积的五分之四,对于加热时发泡不超试样量不超过坩埚容积的五分之四,对于加热时发泡不超过容积的二分之一,或用氧化铝粉末稀释,装样后
21、,在桌过容积的二分之一,或用氧化铝粉末稀释,装样后,在桌面上轻墩几下。无机材料参比物一般用面上轻墩几下。无机材料参比物一般用-Al-Al2 2O O3 3粉末,最好粉末,最好经经13001300以上高温焙烧和干燥保存。以上高温焙烧和干燥保存。(3 3)轻轻抬起炉体,装参比样品(或空坩埚)及被测)轻轻抬起炉体,装参比样品(或空坩埚)及被测样品于热电偶板上,放下炉体,开启冷却水。样品于热电偶板上,放下炉体,开启冷却水。(4 4)启动计算机,进入热分析数据站,输入相应数据,)启动计算机,进入热分析数据站,输入相应数据,无机材料升温速度为无机材料升温速度为510510,按确定键,将控制面板的数,按确定
22、键,将控制面板的数据设置好后,按加热键。据设置好后,按加热键。(5 5)采集结束后,屏上箭头指向停止钮,并确认,按)采集结束后,屏上箭头指向停止钮,并确认,按控制面板上加热键,使指示灯灭掉。控制面板上加热键,使指示灯灭掉。(6 6)根据所记录数据,进行处理并绘制曲线。)根据所记录数据,进行处理并绘制曲线。实验实验3-2 固相反应固相反应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 1)验证固相反应的动力学理论。)验证固相反应的动力学理论。(2 2)熟悉测定固相反应速度的仪器与方法。)熟悉测定固相反应速度的仪器与方法。(3 3)测定)测定NaNa2 2COCO3 3-SiO-SiO2 2
23、系统中给定组成点的固系统中给定组成点的固相反应速度常数。相反应速度常数。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 固相反应在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的高温过程固相反应在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的高温过程中是一个普遍的物理化学现象,它是一系列金属中是一个普遍的物理化学现象,它是一系列金属合金材料、传统硅酸盐材料以及各种新型无机材合金材料、传统硅酸盐材料以及各种新型无机材料制备所涉及的基本过程之一。料制备所涉及的基本过程之一。三、实验设备三、实验设备三、实验设备三、实验设备 固相反应实验系统,包括温度控制系统和汽液流通固相反应实验系统,包括温度控制系统和汽液流通系统。还需要电子天平,铂金坩埚、化学试剂
24、等。系统。还需要电子天平,铂金坩埚、化学试剂等。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1 1)试样制备。)试样制备。(2 2)检查实验设备的密闭情况。)检查实验设备的密闭情况。(3 3)接通电源,给电炉加温。)接通电源,给电炉加温。(4 4)在电子天平上称量)在电子天平上称量0.20.4g0.20.4g试样放于铂金坩埚内。试样放于铂金坩埚内。(5 5)当电炉达一定温度时(如)当电炉达一定温度时(如740740),使温度稳定),使温度稳定10min10min,将水准瓶拿起与量气管内标尺中的液面相平,将水准瓶拿起与量气管内标尺中的液面相平,作好准备工作,然后将盛有试样的坩埚放入电炉中,
25、使作好准备工作,然后将盛有试样的坩埚放入电炉中,使铂金坩埚落到反应管中,同时按动秒表记录时间。铂金坩埚落到反应管中,同时按动秒表记录时间。(6 6)间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量气管上的读数,至实验)间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量气管上的读数,至实验结束。结束。(7 7)实验结束后,用小钩取出坩埚,清净内部残料。)实验结束后,用小钩取出坩埚,清净内部残料。(8 8)将电压归零,关闭电源。将三通开关顺时针旋转)将电压归零,关闭电源。将三通开关顺时针旋转180180,把量气筒中气体放出。,把量气筒中气体放出。五、创新实验五、创新实验(1 1)改变反应物()改变反应物()改变反应物()改变反应物(NaNa2 2C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机 非金属材料 工程 专业 创新 实验 ppt 课件 完整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