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解三角形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教案】解三角形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解三角形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解三角形年级高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正、余弦定理后,安排的一节应用课. 正余弦定理沟通了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关系,用这两个定理可实现边角互化,从而简化问题,明确解题方向. 解三角形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解三角形中的边角互化,二是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从这两种题型出发,用方程的思想作支撑,引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通过熟悉三角形中边与角的正余弦关系、公式的结构特点,知道这两种关系能解决解三角形中哪些问题,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品质.2能根据问题中所给的边角关系,做出合理选择,实现边
2、角的转化,从而解决问题,归纳总结解题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分析、探索、发现和归纳,感受“要求什么能求什么怎么求”这一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培养数学建模素养.重点:综合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进行边角转化,从而解决问题难点: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然后逐个解决三角形,得到实际问题的解(一)复习回顾,温故知新思考: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两个定理相关的知识1、正弦定理:(为外接圆半径)(1)公式的常用变形:(2)面积公式2、余弦定理:. 公式的常用变形:,【设计意图】回顾定理的相关知识,理清知识结构,明确研究范围.(二) 探究新知例1在中,角、的对边边长分别是、,若,求的
3、值(1解)【师生活动】学生先分析解题思路,教师给出规范答题过程.【分析】边边角问题可以直接利用正弦定理求出,求出,然后求解即可也可运用余弦定理来求解【解答】解法一:由正弦定理,所以角、是中的内角,故答案为:2解法二:由余弦定理得(舍)变式1.在中,角、的对边边长分别是、,若,求的值(0解)变式2. 在中,角、的对边边长分别是、,若,求的值(2解)小组讨论:正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分别适用哪些情形?预设:正弦定理适用情形:(1) 已知两角及任一边;(2) 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关注多解条件)正弦定理可用但不方便的情形:已知两边及夹角.余弦定理适用情形:(1) 已知两边及夹角;(2) 已知三边;(3
4、) 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对多解情况的判断更为方便和清晰)追问:如何处理多解的情形?预设:多解时注意检验.检验方法:三角形内角和为1800大边对大角、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画三角形. 将解代回已知条件,看是否符合.【设计意图】例1及其变式体现出解边边角问题时出现的无解、1解、2解情况,学生通过练习回顾正余弦内容,结合题目的已知条件以及学生做题所选用的方法,小组讨论如何合理选择用正余弦定理.例2.在中,已知试判断的形状.【解答】(法一:边化角)又故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法二:角化边)故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计意图:合理转化边角关系.解题中,题目条件不一定刚刚好满足总结的定理结构需要我们适当转化,去匹
5、配已有经验,适当调整,寻求解决办法.这两个定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首先给出测量问题中相关角的概念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线上方与水平线的夹角;俯角:目标视线在水平线下方与水平线的夹角;北东A40B60O方位角:从某点的正北方向起,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目标方向线所成的最小正角;方向角:正北或正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锐角北东A135铅垂线水平线仰角俯角(仰角、俯角)(方位角)(方向角)例3.如图,设,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的同侧,设计一种测量,两点间的距离的方案,并求出,间的距离【师生活动】在和学生讨论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上着重强调可行性. 【分析】这是一道关于测量从一个可到达的点到一个不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三角形 教学 设计 下学 期数 学人 2019 必修 第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