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1.ppt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1.ppt(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3 3课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n一、变法的命运一、变法的命运曲折曲折废止废止1 1、保守派的、保守派的反对与阻挠反对与阻挠2 2、王安石坚持变法、王安石坚持变法“三不足三不足”3 3、宋神宗态度的变化、宋神宗态度的变化支持支持动摇动摇4 4、废除新法(司马光)、废除新法(司马光)失败失败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历史作用历史作用第第3 3课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n二、历史作用二、历史作用 P56-57积贫局面的改善:积贫局面的改善:表表 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国库充裕,积贫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国库充裕,积贫的局面大大改变。的局面大大改变。详
2、详 积弱局面的改善:积弱局面的改善:表表 国力增强,积弱局面改观国力增强,积弱局面改观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历史作用历史作用 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在中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第3 3课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n三、变法失败的原因三、变法失败的原因(P58P58测评题测评题:变法被废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变法被废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历史作用历史作用变法取得一定成效变法取得一定成效变法取得一定成效变法取得一定成效1.变法的结果
3、:变法的结果:神宗去世后神宗去世后神宗去世后神宗去世后,新法被废新法被废新法被废新法被废2.2.2.2.失败原因失败原因失败原因失败原因(局限局限局限局限):):):):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阻力阻力大大)主要执行过程中执行过程中执行过程中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用人不当用人不当用人不当,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引引引引起民间不满起民间不满起民间不满起民间不满变法变法变法变法后期后期后期后期宋宋宋宋神宗神宗神宗神宗的动摇和去世的动摇和去世的动摇和去世的动摇和去世,保守派保守派保守派
4、保守派重新重新重新重新得势得势得势得势.推行新法操之推行新法操之过过急急。材料:熙宁二年材料:熙宁二年二月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七月行均输法。行均输法。九月九月行青苗法。行青苗法。闰十一月闰十一月行行农田水利法。农田水利法。三年三年十二月十二月行保甲法。行保甲法。四四年年二月二月改革科举。改革科举。十月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五年五年 三月三月行市易法行市易法。五月五月行行保马法。保马法。八月八月行方田均税法。行方田均税法。六年六年六月六月置军置军器监。器监。八月八月行行免行法。免行法。七年七年(10741074年)九月年)九月行将兵法。行将兵
5、法。太太皇皇太太后后皇皇太太后后宋宋神神宗宗司马光(司马光(10191086)宋神宗生母高皇太后像宋神宗生母高皇太后像 司马光说:司马光说:“臣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臣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材料:材料:吕惠卿是王安石着力培养提拔的人吕惠卿是王安石着力培养提拔的人后来,后来,为了能够大权独揽,居然诬陷王安石参与谋反。王安为了能够大权独揽,居然诬陷王安石参与谋反。王安石恢复相位后贼心不死,又将王安石写给自己的一些石恢复相位后贼心不死,又将王安石写给自己的一些私人信件抛出。私人信件抛出。第第3 3课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n四、评
6、价四、评价 (P58P58测评测评:2.:2.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改良性质的改革。进步性:进步性:局限性:局限性: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历史作用历史作用(2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于社会进步。(1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入,加强了国家的军
7、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3 3)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争的精神,值得肯定。进步性:进步性:(1 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摆脱封建统治危机。(2 2)变法以)变法以维护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8、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局限性:局限性: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颂声交作莽岂贤,四国留言旦犹圣。颂声交作莽岂贤,四国留言旦犹圣。王安石王安石众人众人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王安石登飞来峰登飞来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王安石王安石梅花梅花王安石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以王安石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以“三不足三不足”精精神推行变法,冲破重重阻力,百折不挠,在两次神推行变
9、法,冲破重重阻力,百折不挠,在两次罢相后,仍不动摇,坚持变法,这种勇于改革的罢相后,仍不动摇,坚持变法,这种勇于改革的精神和敢于斗争的性情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做精神和敢于斗争的性情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做事不讲究策略,不能知人善任,为事不讲究策略,不能知人善任,为“富国富国”而侵而侵犯犯百姓的利益,这也是他的不足,这样做的结果最百姓的利益,这也是他的不足,这样做的结果最终给政敌以攻击的口实而导致了变法的失败。终给政敌以攻击的口实而导致了变法的失败。第第3 3课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n五、改革的启示五、改革的启示(1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
10、物。(2 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3 3)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因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远见卓识,行动要,行动要坚决彻底坚决彻底,要要注意用人注意用人。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历史作用历史作用阅读思考:阅读思考:P55导言导言墙角数枝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王安石梅花梅花 n1 1王安石
11、变法措施中使豪强地主隐瞒土地被清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使豪强地主隐瞒土地被清丈出来的是丈出来的是 A A农田水利法农田水利法 B B方田均税法方田均税法 C C市易法市易法 D D均输法均输法n2 2人们对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两项是人们对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两项是A A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B B市易法、均输法市易法、均输法C C青苗法、免役法青苗法、免役法 D D保甲法、保马法保甲法、保马法练一练:练一练:n3 3王安石变法直接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的王安石变法直接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的内容是内容是 A A免役法、青苗法免役法、青苗法 B B免役法、方田均税法
12、免役法、方田均税法 C C将兵法、方田均税法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D D方田均税法、保甲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练一练:练一练:n4 4司马光说:司马光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司马光的这司马光的这句话反映了句话反映了 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地方官强迫百姓向官府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地方官强迫百姓向官府借贷的情况借贷的情况 变法过程中一些不法现象成为反对派攻击变法过程中一些不法现象成为反对派攻击变法的借口。变法的借口。A A二者都对二者都对 B B二者都错二者都错 C C前对后错前对后错 D D前错后对前错后对 练一练:练一练
13、:n5 5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表述最准确的是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表述最准确的是 A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B 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C 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D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练一练:练一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变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变法运动。比较两次变法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两法运动。比较两次变法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两次改革成败的认识。次改革成败的认识。同: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
14、国强兵;同: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都得到了王权的支持;都得到了王权的支持;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异异 背景:商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则发背景:商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根本目的:商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根本目的:商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则是为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则是为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
15、系。性质:商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性质:商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结果:商鞅变法成功;王安石变法最终败。结果:商鞅变法成功;王安石变法最终败。n (3)(3)认识:认识: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王安 变法 历史 作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