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诗歌鉴赏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诗歌鉴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诗歌鉴赏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复 习 目 标1、明确中考考点。、明确中考考点。2、熟悉常考题型,掌握答题技巧。、熟悉常考题型,掌握答题技巧。考点分析考点分析能初步感受诗歌中的能初步感受诗歌中的形象形象、理解作者的、理解作者的感情感情、赏析、赏析语言语言和和表达表达手法手法。取材范围为教材涉及的相关诗歌篇目和课程标准附录一取材范围为教材涉及的相关诗歌篇目和课程标准附录一推荐的优秀古诗文背诵篇目中的有关诗歌内容。推荐的优秀古诗文背诵篇目中的有关诗歌内容。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诗、咏史诗。重点:重点:(1)感知形象,理解诗意。)感知形象,理解诗意。(2)分析技巧,品味语言。)分析技巧,品味语言。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
2、“会说话的会说话的景物景物”。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其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巧妙结合,是生活的外在景象与内在情思的统一。思想内容是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诗言志天净沙天净沙秋思秋思 (马致远)(马致远)枯枯藤藤老老树树昏昏鸦鸦,小桥流水人家小桥流水人家,古古道西风道西风瘦瘦马马。夕阳夕阳西下,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在天涯。1、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的情绪。(1)感知形象,理解诗意。)感知形象,理解诗意。苍凉、凄凉孤寂愁苦、悲伤失落 渔家傲渔家傲秋思秋思 (范仲淹)(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3、四面边声连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 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末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末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 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问:问:这首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这首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上片描写了衡阳雁去、边声角起、崇山峻上片描写了衡阳雁去、边声角起、崇山峻 岭、岭、云雾弥漫、云雾弥漫、残阳西沉、残阳西沉、孤城紧闭这样一孤城紧闭这样一幅塞外风光
4、。幅塞外风光。(指出形象)(指出形象),营造出寂寥、肃,营造出寂寥、肃 杀的意境杀的意境(分析特征)(分析特征)。表现了戍边战士思。表现了戍边战士思 乡、悲凉之情乡、悲凉之情(揭示情感)(揭示情感)。步骤:指出形象步骤:指出形象分析特征分析特征揭示情感揭示情感赏析流程意象(诗的事物)意境(诗歌画面的氛围)思想感情(诗的内涵)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年浙江省宁波市东坡(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释】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荦(lu)确:山多大石的样子。2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的环境特点。(2分)22.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
5、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_、21.清幽,宁静22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恬淡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感。2014四川省资阳市四川省资阳市淮上与友人别 郑 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23(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是。这首诗歌的第一句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那依依袅袅的柳丝,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了诗人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刻画到了极致。从“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24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晚亭”有何作用?答:23D(是送别诗)(2分)24“风笛”与“离亭”具有特殊的意蕴(或“是象征别离的
6、意象”),能烘托诗人别离的愁情。(一点1分,共2分)山山 行行 清 姚 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注】蘼芜(mw):香草名。21.请品析第二句中“窈窕”一词的表达效果。(2分)22.结合全诗,分析“一路斜阳听鹧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1)修辞的巧用)修辞的巧用(就句子而言)(就句子而言)比喻、夸张、拟人、反问、反复、比喻、夸张、拟人、反问、反复、对比对比等等(2)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就全文而言)(就全文而言)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虚实结合、反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虚实结合、反衬、动静结合、照应等动静结合、照应等(3)表达方式)
7、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一)艺术手法(一)艺术手法(1 1)修辞的巧用)修辞的巧用 古诗词中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使古诗词中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使表情达意丰富形象。表情达意丰富形象。比比喻喻:最最常常用用的的技技巧巧。如如岑岑参参的的“忽忽如如一一夜夜春春风风来来,千千树万树梨花开树万树梨花开”,以,以“春花春花”喻喻“冬雪冬雪”。夸张:夸张:如李白的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设问:设问:如王湾的如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拟人:拟人:如杜甫的如杜甫的“好雨知时
8、节,当春乃发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古诗词常用的修辞还有古诗词常用的修辞还有反问、反复、借代反问、反复、借代等,都要求等,都要求我们去注意。我们去注意。(2 2)分析各种表现手法分析各种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借描写某景或某物来抒发自己的思想借描写某景或某物来抒发自己的思想 感情。感情。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把自己的胸怀、心志寄托在对景物的把自己的胸怀、心志寄托在对景物的 描写中。描写中。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把描写把描写眼前之景、可观之景与描写想象眼前之景、可观之景与描写想象 之景、虚拟之景结合起来写。之景、虚拟之景结合起来写。对对 比:比: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对比是
9、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 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列举出来。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列举出来。此此外外:古古诗诗词词中中常常用用的的表表现现手手法法还还有有反反衬衬、照照应应、以以乐乐写哀写哀等。等。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答案: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离人思乡的愁绪。题型有: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并说出自己的观点;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诗歌 鉴赏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