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常规.ppt
《中医护理常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常规.ppt(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中医护理常理常规1 1、病室环境、病室环境 、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2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位休息。3 3、入院介绍、入院介绍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一、一般一、一般护理常理常规4 4、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
2、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5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 1次。次。6 6、每周测体重、血压各、每周测体重、血压各1 1次,或遵医嘱执行。次,或遵医嘱执行。7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8 8、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
3、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1010、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1111、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配合治疗。1212、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1313、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
4、指导饮食宜忌。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14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1515、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多因人体正气虚弱,或过分劳倦,起居不当,感受风热毒邪所致。以发热、恶风、头痛、咳嗽、咯痰、烦渴、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1 1、护理要点、护理要点 一般护理 a、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b、风温初期,注意保暖防寒;邪入营血者,有条件安置在单人病室,避免强光刺激。c、发热期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d、气息喘促不能平卧者给予半卧位,并遵医嘱吸氧。e、汗出过多者,用毛巾擦干,及时更换湿衣和床单。病情观
5、察,做好护理记录二、二、风 温温 a、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咳嗽、胸痛、汗出,痰的性状、颜色、气味及量。b、热人心包,神昏、谵语等症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c、邪陷正脱、体温骤降、汗出肢冷、面色苍白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d、邪热内陷、津气枯竭、皮肤等部位出现斑疹或瘀斑连成大片、色紫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饮食护理 a、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宜。b、高热多汗烦渴者,可给予生津清热之品;饮食宜流质或半流质,少食多餐,忌食肥腻、辛辣、硬固、海鲜等物。c、鼓励患者适当饮水。情志护理 为患者创造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避免不良刺激。临证(症)施护 a、高热不退、无汗者,可物理降温或遵医嘱针刺
6、。b、痰热壅肺,咯痰不爽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人以稀释痰液,必要时吸痰。c、呼吸困难、紫绀者,遵医嘱给予吸氧。d、大便秘结者,遵医嘱给予淡盐水灌肠或番泻叶泡茶饮。e、高热多汗,可遵医嘱给予鲜芦根煎水代茶饮。2 2、健康指导、健康指导 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饮食有节。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注意四时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流感流行期间减少去公共场所的机会,服用预防药物。避免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鼓励患者戒烟。因外感风邪,客于肺卫所致。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卫。上呼吸道感染可参照本病护理。1 1、护理评估、护理评估 体温、寒热、汗出情况。有无咳嗽、咯痰。心
7、理社会状况。辨证: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暑湿袭表证、气虚感冒证、阴虚感冒证。2 2、护理要点、护理要点三、感三、感 冒冒 一般护理一般护理 a、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b、重症感冒宜卧床休息,热退后适当下床活动。c、若汗出热退时,宜用温毛巾或干毛巾擦身,更换衣服,避免受凉。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a、密切观察体温、寒热、汗出、咳嗽、咯痰、痰色、舌脉及服药后反应。b、服解热药后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出冷汗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c、药后无汗、体温继续升高、咳嗽、胸痛、咯血、或热盛动风抽搐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给药护理 a、风寒感冒者,汤药宜热服,服药后可给予
8、热饮料,或盖被保暖,以助微汗出。b、风热感冒者,汤药宜温服。饮食护理 a、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饮水。忌辛辣、油腻厚味食物。b、风寒感冒者,宜热食,忌生冷;风热感冒者,可多食水果;气虚感冒者,宜多选温补、易消化食物。情志护理 因感冒多次反复发作,情绪低落,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临证(症)施护 a、风寒感冒,发热无汗,遵医嘱针刺。b、鼻塞流涕,可用热毛巾敷鼻额部或按摩迎香穴。c、风热感冒口渴,可给予温开水或清凉饮料,或遵医嘱给予鲜芦根煎汤代茶饮。d、便秘者,遵医嘱服用中药或中药泡水代茶饮。b、暑湿感冒,头身疼痛者,遵医嘱针刺或采用刮痧疗法。e、本虚感冒者,遵医嘱艾灸。3 3、健康指导、健康指导
9、 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自我穴位按摩,坚持每日凉水洗脸,预防感冒。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天暑地热之时,切忌坐卧湿地,汗出勿当风。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所致。以低热,少数患者高热,或患者自觉身热、或五心烦热但体温不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涉及各相关脏腑。功能性发热、肿瘤、血液病、内分泌病、结核病、结缔组织疾病等具有发热症状时,可参照本病护理。1 1、护理评估、护理评估 发热的时间、程度、性质和规律。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社会状况。四、内四、内伤发热 辨证:阴虚发热证、血虚发热证、气虚发热证、阳虚发热证、气郁发热证、痰湿郁热证、肝瘀发热证。2 2、护理要点、护理要点 一般护理 a、
10、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b、高热或有出血倾向者卧床休息。c、自汗、盗汗量多者,用干毛巾擦拭后及时更换衣被。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a、密切观察发热的时间、程度、特性和规律。b、注意伴发症状,如怕冷、出汗、口渴、面色、舌脉、神志及二便等变化。c、体温过高或过低,发热程度与伴随症状不符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阴虚发热者宜凉服,气虚发热者宜热服。饮食护理 a、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原则。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忌煎炸、肥腻、辛辣等助湿生热之品。b、气虚发热可食健脾益气食物,阴虚发热可食滋阴清热食物,血虚发热可食益气养血之品。c、肝郁发热可食疏肝理气,清热解郁之品。
11、情志护理 a、解除思想顾虑,安慰和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b、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特点及调养的方法,以取得其配合,能安心治疗。临证(症)施护 a、阴虚低热盗汗者,遵医嘱可予中药煎水代茶饮。b、阴津耗伤,肠燥便秘者,遵医嘱给予通便药或中药泡水代茶饮。3 3、健康指导、健康指导 内伤发热常缠绵反复,体温正常后嘱患者仍须注意体温变化。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急躁、焦虑、忧思等不良刺激。适当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时来医院复查。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以咳嗽、咯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涉及脾、肾。呼吸道感染、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等可参照
12、本病护理。1 1、护理评估、护理评估 咳嗽的声音、时间、性质及伴随症状。咯痰的性状、颜色和气味。心理社会状况。辨证:风寒束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伤肺证、痰热壅肺证、肝火犯肺证、痰湿蕴肺证、肺阴亏虚证、肺气亏虚证。五、咳五、咳 嗽嗽2 2、护理要点、护理要点 一般护理 a、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b、咳嗽严重者卧床休息,痰多者取侧卧位,经常变换体位,将痰排出,必要时协助翻身拍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a、注意观察咳嗽声音、时间、性质、节律和咯出痰的性状、颜色气味等特征,以及有无恶寒发热、紫绀、汗出等伴随症状。b、胸痛气促、久咳、痰中带血,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c、痰呈黄绿色脓性痰,或大咯
13、血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d、年老久病,痰不易咯出,出现体温骤降、汗出、尿少、头昏、心悸、嗜睡、四肢不温等脱证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给药护理 a、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b、风寒、阳虚者中药宜热服,药后加盖衣被,以助微微汗出。饮食护理 a、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之品,忌肥甘、油腻、煎炸、辛辣刺激性饮食及烟酒。b、风热、燥邪犯肺咳嗽宜食清热润肺化痰之品。c、肺肾阴虚咳嗽宜食生津、润肺、止咳之品。情志护理 保持精神愉快,对久咳不愈和肝火犯肺咳嗽的患者,做好情志调护,避免精神刺激,学会自我调节。临证(症)施护 a、风寒束肺咳甚者,遵医嘱给予背部拔火罐或镇咳药。b、风热、燥邪犯肺咳嗽,于咳少痰、
14、黏稠难咯,遵医嘱用中药雾化吸入。3 3、健康指导、健康指导 鼓励患者适当户外活动,平时注意身体锻炼,以增强体质,改善肺功能。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寒暖,预防感冒。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使气滞痰阻,气道挛急、狭窄所致。以发作性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脾、肾。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可参照本病护理。1 1、护理评估、护理评估 既往史、家族病史、发病的诱因及是否接触过敏原。哮喘发作的症状及伴随症状。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社会状况。六、哮六、哮 喘喘 辨证:寒哮证、热哮证、虚哮证(发作期),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缓解期)。2 2
15、、护理要点、护理要点 一般护理 a、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b、哮喘发作时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或端坐位,立即给予氧气吸人。c、哮喘缓解后可适当下床活动。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a、密切观察哮喘发作的时间、特点、咯痰难易、痰色、痰量、神志、面色、汗出、体温、舌脉及哮喘发作与季节、气候、饮食和精神等因素的关系,以及伴随症状。b、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张口抬肩,胸部满闷,不能平卧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c、哮喘持续发作、汗出肢冷、面青唇紫、烦躁不安、神昏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d、夜间喘甚、咯稀泡沫痰、心悸尿少、浮肿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e、服用含麻黄的汤药后,心率明显增快、血压升高时,立即
16、报告医师,配合处理。f、患者主诉鼻、咽、眼部发痒、咳嗽、流鼻涕等,报告医师,配合处理。g、出现痰热闭阻、喘息不止、咯痰不利、神志恍惚、烦躁不安、嗜睡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给药护理 a、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寒哮宜热服。b、哮喘发作有规律者,可在发作前12小时服药以缓解症状,服药后观察其效果和反应。c、对喘证患者慎用镇静剂。饮食护理 a、饮食宜清淡、富营养,不宜过饱、过甜、过咸,忌生冷、辛辣、鱼腥发物、烟酒等食物。b、喘憋多汗者,嘱多饮水。c、注意饮食调护,保持大便通畅。情志护理 a、解除患者思想顾虑,消除紧张心理。b、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临证(症)施护 a、痰气交阻,哮
17、喘发作时,遵医嘱针刺、拔火罐等。b、痰热阻肺,痰色黄黏稠时,遵医嘱给予中药雾化吸入、翻身拍背。c、哮喘伴有表证发热时,遵医嘱针刺或服用中药。d、缓解期可用耳针,或遵医嘱针刺。3 3、健康指导、健康指导 起居有常,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防寒保暖。居室内切勿放置花草,禁止养宠物及铺设地毯等。戒烟酒,忌食海鲜发物等易引发过敏的食物。保持良好的情绪,防止七情内伤,诱发哮喘发作。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劳逸结合,节制房事。积极寻找过敏源,预防哮喘复发。因风热邪毒蕴滞于肺,使热壅血瘀,血腐化脓所致。以发热、胸痛、咳吐腥臭脓血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等可参照本病护理。1 1、护理评估、护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护理 常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