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第二章课件.ppt
《方剂学第二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学第二章课件.ppt(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方剂学第二章课件概说一、含义一、含义:以以泻下药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寒积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以治等作用,以治里里实证实证。二、范围二、范围:A A:寒下:寒下B B:温下:温下C C:润下:润下 D D:逐水:逐水 E E:攻补兼施:攻补兼施三、注意事项三、注意事项:凡表邪未解,里实未成者不宜使用泻下剂;凡表邪未解,里实未成者不宜使用泻下剂;中病即止。中病即止。注意饮食。注意饮食。第一节第一节 寒下寒下概述概述功效功效 泻除宿食、燥屎、水饮;荡涤实热。泻除宿食、燥屎、水饮;荡涤实热。主治主治 大便秘结之大
2、便秘结之里实里实证。证。常用药物常用药物 以苦寒或咸寒泻下药如大黄、芒硝等以苦寒或咸寒泻下药如大黄、芒硝等为主组成。为主组成。大 承 气 汤伤寒论伤寒论 组成组成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大黄厚朴枳实芒硝主治主治 阳明腑实证阳明腑实证。病机病机热实互结于肠胃。热实互结于肠胃。治则治则峻峻下热结下热结 。大承气汤组成趣记主证病机分析 热实互结于肠胃,腑气闭塞,里热亢盛,热实互结于肠胃,腑气闭塞,里热亢盛,津液大伤。津液大伤。痞痞自觉心中痞塞硬坚自觉心中痞塞硬坚 满满腹胁满急胀腹胁满急胀 燥燥肠中燥粪干结肠中燥粪干结 实实实热内结实热内结舌红苔黄,脉沉实舌红苔黄,脉沉实方解君大黄苦寒泄热通便君大黄苦寒泄热通
3、便臣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臣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佐佐 厚朴厚朴 下气除满下气除满使使 枳实枳实 行气消痞行气消痞合用助芒硝、大黄加速积滞排泄。合用助芒硝、大黄加速积滞排泄。本方治疗阳明腑实证属本方治疗阳明腑实证属釜底抽薪、急下存釜底抽薪、急下存阴阴之法。之法。大承气汤用法先煎枳朴,后下大黄,芒硝溶服。先煎枳朴,后下大黄,芒硝溶服。“生者气锐而先行,熟者气钝而和缓。生者气锐而先行,熟者气钝而和缓。”(伤寒来苏集伤寒来苏集)配伍特点一、泻下与行气并重一、泻下与行气并重 大黄、芒硝泻下热结;大黄、芒硝泻下热结;厚朴、枳实行气宽肠。厚朴、枳实行气宽肠。二、讲究用法和用量二、讲究用法和用量 厚朴用量倍
4、于大黄;厚朴用量倍于大黄;先煎枳朴,后下大黄,芒硝溶服。先煎枳朴,后下大黄,芒硝溶服。运用辨证要点:痞满燥实四症俱全。辨证要点:痞满燥实四症俱全。使用注意:使用注意:1 1、体虚慎用。、体虚慎用。2 2、中病即止。、中病即止。附方1 1、小承气汤小承气汤伤寒论伤寒论组成:大黄组成:大黄四两四两 厚朴厚朴二两二两 枳实枳实三枚大者三枚大者 功用:功用:轻轻下热结。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轻证。主治:阳明腑实轻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滑而疾;或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黄,脉滑而疾;或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急后重者。急后重者。2 2、调胃承气汤调
5、胃承气汤伤寒论伤寒论组成:大黄组成:大黄四两四两 甘草甘草二两二两 芒硝芒硝半升半升 功用:功用:缓缓下热结。下热结。主治:阳明病胃肠燥热证。主治:阳明病胃肠燥热证。大便不通,口渴心烦,蒸蒸发热,或腹中大便不通,口渴心烦,蒸蒸发热,或腹中胀痛,或为谵语,舌苔正黄,脉滑数;以及胀痛,或为谵语,舌苔正黄,脉滑数;以及胃肠热盛而致发斑吐衄,口齿咽喉肿痛等。胃肠热盛而致发斑吐衄,口齿咽喉肿痛等。3 3、复方大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组成:厚朴组成:厚朴 炒莱菔子炒莱菔子 枳壳枳壳 桃仁桃仁 赤芍赤芍 大黄大黄 芒硝芒硝 功用:通里攻下,行气活血。功用:通里攻下,行气活
6、血。主治:单纯性肠梗阻属于阳明腑实而气胀主治:单纯性肠梗阻属于阳明腑实而气胀较明显者。较明显者。三承气汤组成及煎服法承气汤承气汤 大黄大黄 芒硝芒硝 枳实枳实 厚朴厚朴 煎服法煎服法 大大 先煎枳朴,后下大黄先煎枳朴,后下大黄,冲冲服服芒硝芒硝 小小 三物同煎三物同煎 调胃调胃 先煎先煎大黄大黄炙草炙草,冲冲服服芒芒硝硝 峻下热结,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峻下热结,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名畅,故名“承气承气”。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鞕,日晡潮热,神昏谵语,手足汗出,按之则鞕,日晡潮热,神昏谵语,手足汗出,舌苔黄燥起
7、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鞕有块,口舌干燥,脉滑数。按之坚鞕有块,口舌干燥,脉滑数。大黄牡丹汤 金匮要略组成组成大黄丹皮大黄丹皮 桃仁桃仁 冬瓜仁芒硝冬瓜仁芒硝主治主治肠痈初起。肠痈初起。病机病机肠间湿热,气滞血瘀。肠间湿热,气滞血瘀。治则治则泻下湿热,凉血活血。泻下湿热,凉血活血。方解 大黄大黄 泻下湿热,泻下湿热,活血化瘀活血化瘀 君君 两药合用,泻热化瘀解毒两药合用,泻热化瘀解毒 破血散瘀破血散瘀 桃仁桃仁 助通下助通下 芒硝芒硝 软坚散结,助大黄泻热软坚散结,助大黄泻热 臣臣
8、牡丹牡丹 清热凉血清热凉血,活血活血 散瘀散瘀 佐 清利湿热 冬瓜子冬瓜子 使 排脓散结 运用辨证要点辨证要点:右下腹疼痛拒按,舌苔黄腻,右下腹疼痛拒按,舌苔黄腻,脉滑数。脉滑数。使用注意使用注意:肠痈溃后,以及老人、孕肠痈溃后,以及老人、孕妇、产后或体虚者不宜使用。妇、产后或体虚者不宜使用。第二节第二节 温温 下下 概述含义含义:以:以温里散寒药温里散寒药与与泻下通便药泻下通便药配伍组成,具配伍组成,具有有攻下冷积攻下冷积的作用,主治的作用,主治里寒实里寒实证。证。主治主治:因寒成结之里实证:因寒成结之里实证 寒邪非温不化、积结非下不去的情况下,必须寒邪非温不化、积结非下不去的情况下,必须用
9、温下法(温散寒结、下其里实)。用温下法(温散寒结、下其里实)。配伍配伍:常用:常用泻下药泻下药配伍温里药组成方剂配伍温里药组成方剂 配伍峻下之品;配伍峻下之品;配伍益气之品。配伍益气之品。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组成组成大黄附子细辛大黄附子细辛主治主治寒积腹痛证。寒积腹痛证。病机病机寒实内结。寒实内结。治则治则泻下寒结。泻下寒结。主证病机分析 寒积里实证寒积里实证寒邪积滞阻于肠道寒邪积滞阻于肠道腹痛便秘腹痛便秘寒滞厥阴寒滞厥阴胁下偏痛胁下偏痛寒凝气滞寒凝气滞发热,手足厥冷发热,手足厥冷寒实佐证寒实佐证苔白腻,脉弦紧。苔白腻,脉弦紧。方解附子附子 1 1温里散寒,温里散寒,2 2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方剂学 第二 课件
限制150内